中新社香港11月25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表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蕩、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勞工市場亦面對巨大壓力。特區政府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香港8月至10月的失業率為6.4%,為接近16年來的高位。當中,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合計的失業率為11.2%,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為14.8%。
林鄭月娥提到,中國內地在嚴控疫情的努力下,經濟已快速反彈,將會是在2020年唯一有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增強各界對香港前景的信心,自己11月初率團訪問北京、廣州和深圳,與中央相關部委和廣東省政府商討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措施,獲得非常正面的回應。
金融發展方面,林鄭月娥說,中央繼續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除了會加快落實在大灣區的「跨境理財通」外,亦同意把按新上市制度在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條件下納入「互聯互通」的選股範圍,在兩地金融互聯互通上再添亮點。
支援旅遊業方面,林鄭月娥說,特區政府將會為業界推出額外的紓困措施。相關措施的總承擔額接近6億元(港元,下同),會惠及旅行代理商及其職員、主業為導遊及領隊的自由作業持證導遊及領隊、以接載旅客為主的旅遊服務巴士司機。
支援中小企方面,林鄭月娥說,為進一步鼓勵專業服務業界在疫情穩定後加強向大灣區內地城市及海外市場推廣香港的競爭優勢和專業服務,特區政府會在「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下預留5000萬元,資助主要專業團體參與由特區政府、貿發局及駐海外經貿辦舉辦的相關活動。
創新科技發展方面,林鄭月娥說,香港的創科發展可說是生機勃勃,甚至有人形容是開啟了創科的黃金時代。人才是創科成功的關鍵,建議推出為期5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估計將動用20億元。此外,香港和深圳將以創新思維、突破界限、資源共享的精神推動創科合作,包括推動港深創科產業生態鏈,為香港青年人創造大量的就業和創業機會。
林鄭月娥表示,「十四五」規劃提及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在國家這個新格局下的發展機遇是明顯的。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可進一步強化在國際循環中的「中介人」角色;另一方面,可聚焦內地市場商機,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發揮好這雙重角色將為香港經濟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