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吃青蛙和蛇了

2020-12-25 央視網

   新華網訊   吃毒蛇、青蛙,甚至吃熊掌、果子狸……近年來,不斷有人以「驚人的勇氣」,滿足著自己的食慾。據湖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統計,長沙市每天大概消費1萬公斤蛇;而在湖北武漢,人們每天要吃掉青蛙8噸以上。

    與此同時,人們也在不斷為此「埋單」???今年6月起,湖南洞庭湖區暴發了10年來最嚴重的鼠災,約2

    0億隻田鼠隨著水位的上漲而部分內遷;7月,廣東茂名信宜市暴發蝗災……無疑,這一次次「意外」和人類對大自然肆無忌憚的索取有著必然聯繫,而我們的健康、我們的生存環境,也在這些「意外」中受到了威脅。

    天敵缺位,老鼠、害蟲成災

    「對大自然來說,整個生態系統是一架飛機,拆掉任何一個零件都可能導致飛機墜毀。」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波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洞庭湖鼠災」便是最好的例子。今年6月,在400多萬畝洞庭湖區內,多個小島已被數以億計的田鼠盤據。當地村民「一棒子打下去,能砸死兩三隻;一鏟子拍下來,竟能打死七八隻」……老鼠去過的地方,像「被收割」的土地。據統計,我國每年因鼠害損失糧食150億公斤,相當於全年進口糧食的總和。

    鼠災肆虐的同時,蝗災也陸續暴發。8月,甘肅省山丹縣草原遭蝗蟲危害面積達36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20萬元。而且鼠災、蟲災年年發生,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更給農民的生計和城市人的食品保障帶來了巨大威脅。

    田鼠、害蟲因何猖獗?「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它們的天敵???蛇和青蛙正在不斷減少。」全國政協常委、原農業部部長陳耀邦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導致蛇和青蛙減少的原因有很多,被人類獵殺並擺上餐桌就是其中之一。

    「吃青蛙曾在我國風行過一段時間,現在比較少了,但還有。」河北民俗研究所副所長劉玉凱教授說,「但吃蛇在南方還比較多見,尤其兩廣地區。」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長沙西長街水產市場上不到50米的範圍內,竟有10多家店鋪賣蛇,該市場一天的活蛇銷量可達3噸左右。而據民間說法,在旺季,深圳一天能消費掉10噸蛇;廣東省一天能消費青蛙1萬公斤。

    「只顧嘴上」的代價是慘重的。「蛇是鼠類的天敵,青蛙是害蟲的天敵。據估計,每條蛇一年可吃老鼠近400隻。而人的飲食習慣一日不改,蛇和青蛙的劫難一日不去;老鼠就可以有恃無恐,從而擾亂食物鏈,破壞農業生態環境。」李波憂心忡忡地說。

    濫食動物付出的健康代價

    實際上,濫食青蛙和蛇,帶來的災難遠不只有鼠災和蟲災。「為防止鼠、蟲災害,農民們不得不給農作物噴灑大量農藥。這些農藥很容易隨農作物被人吃掉,影響人的健康。」李波說。

    陳耀邦則表示,「這些農藥如果隨著雨水進入河流、滲入土地,就會汙染當地水土環境,導致進一步生態環境破壞,直接威脅人類。」況且,鼠災過去後,鼠屍往往會堆積如山,散發著腐爛味。「怕就怕,鼠災過後會釀成一場新的生態災難。」湖南省疾控中心郭綬衡教授稱,老鼠身上有大量病菌,這些病菌很容易進入水中,如果人與水接觸,就可能染上惡性傳染病。

    此外,浙江省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在青蛙體內發現了對人體威脅極大的寄生蟲???曼氏裂頭蚴,在蛇體內也曾發現過。它生命力很強,經爆炒也很難殺死。人食用後,可能引起白內障、陣發性頭痛,甚至癱瘓。杭州市疾控中心曾抓獲176隻青蛙,研究發現,其中16%帶有曼氏裂頭蚴。

    蛇和青蛙並無特殊營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又是什麼動力讓有些人對青蛙肉、蛇肉趨之若鶩呢?經多方調查,記者得到以下四個答案。

    第一,有食用營養價值。在很多人心目中,青蛙肉和蛇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尤其是蛋白質。據悉,每100克青蛙肉中含有20.5克蛋白質;而蛇肉中則含有19種胺基酸。但在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教授於康看來,蛇肉和青蛙肉的營養卻沒有如此「珍貴」。「我還沒聽說蛇肉和青蛙肉的哪種營養成分是其他食物所不能代替的。要論蛋白質含量,魚也很豐富;而且吃魚肉的胺基酸吸收率可能比吃蛇肉、青蛙肉更高。」

    第二,有藥用價值。傳統中醫認為,蛇身上的肉、膽、毒等均可入藥,因此很多人把蛇肉當成治病佳品。「其實,在中藥裡,能發揮上述作用的藥物並不少見,如天麻、地龍等。」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李興廣說,「其實中醫藥界早有共識,儘量避免動物入藥,尤其是在野生動物日益稀少的情況下。」

    第三,屬飲食文化。吃青蛙肉和蛇肉在我國某些地區已形成了文化。尤其是吃蛇肉,更有著悠久的歷史。明朝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確記載:「南人嗜蛇。」然而,當「吃的文化」破壞生態環境,甚至威脅到健康和生命時,這種文化延續的意義就令人懷疑了。

    第四,是為解饞。「蛇肉羹可香了,我每次去廣州都吃。」常外出經商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如果說上述三種理由情有可原的話,這個理由實在值得批判。為解自己「口舌之欲」而破壞自然和生態環境,無疑是極度自私的行為。

    專家:不能再吃蛇和青蛙了

    其實,對捕殺、販賣野生動物行為,政府早有相關法規。按規定,野生青蛙是國家禁止捕殺的省級保護動物;而據《可以經營利用的馴養繁殖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及相關法規,蛇類屬國家三級保護動物。如果嚴格守法,蛇和青蛙本不該在餐桌上「大行其道」的。

    而蛇和青蛙之所以成為「盤中餐」,恐怕也和法律上的一些空白有關。「目前,市場上也會對販賣青蛙、蛇等行為進行突擊檢查。」李波告訴記者,但懲罰手段頂多是沒收,再加以低額罰款。「這樣根本起不到作用。我認為,應該從市場、餐館等各個環節加強立法、加強管理,並提高罰款額度。」

    陳耀邦則認為,光加強立法還不夠,執法也必須嚴格。「現在大城市對野生動物的管理還比較嚴格,但一些縣、鄉的市場卻比較分散,沒有人管。因此中央對地方要加強執法力度。」

    「誰都願意生活在鳥語花香的世界裡,但我們自己又為這個世界做了些什麼???可能在燒烤園裡吃著烤麻雀、烤青蛙,在酒店裡吃著蛇肉,喝著山龜湯……有些人為擺闊和獵奇,甚至要去食熊掌、吃猴腦。」李波不無痛心地說。

    值得欣慰的是,相當一部分人意識到潛在災難,他們熱愛自然、保護生命,也開始了對我們生存環境的「拯救工作」。湖北宜昌的一些環保志願者連續3年,從不法商販手中買來青蛙放生;有40多年捕蛇經歷的桂林人申永慶在2003年徹底「封手」,轉而宣傳保護蛇類。他還打算建立一個蛇類標本館,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蛇、保護蛇;青藏鐵路動工時,特地為藏羚羊設計了33條走廊。加拿大一個高爾夫球場,由於附近松鼠時常在球場出沒,最終關閉;今年9月底,澳大利亞的生態環保主義者更決定為保護動物建一個近3000公裡的生物長廊……

    有專家這樣指出,一個物種在呼籲拯救另一個物種時,是一種文明,也是一種悲哀。儘管如此,我們採訪的多位專家一致認為,是必須讓人們警醒的時候了。受訪時,他們發出了共同的聲音:「大家不要再吃青蛙和蛇了,我們要保護每個生命。如果某天,所有野生動物都因失去自由生存的空間而消亡,那麼這一天也就是人類的末日。」(記者 劉京京 王 曉)

責編:劉立

相關焦點

  • 《高祖和青蛙、蛇的故事》
    野麻李、野茄子、四月苞、陽粒米、牛卵子、貓卵子等四季不斷;野雞、野兔、野豬、果子狸、鹿子和五步蛇等小動物常有出沒;田埂傍、小溪裡的青蛙從春季開始一直呱呱叫到深秋。山水之間,是一丘丘水田和一塊塊旱地,山頭旁邊分布著一棟棟民居,鄉親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山、水、草木和小動物就這麼相處著。丹霞山頭和綠油的草木倒立水中,人在山水邊行走,忘了哪邊是山哪邊是水。
  • 朋友,口味蛇,不能再吃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每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更重要的一點可不能忘記不能再吃野味多個科學團隊的研究表明為了避免病毒從動物傳到人,最重要的是不能再吃野味。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咱們株洲人愛吃的口味蛇,也不能再吃了。
  • 青蛙養殖場出現蛇,而且最大的有兩三斤,養殖戶應該怎麼辦?
    (1)蛇一旦進入青蛙養殖場,會帶來兩大危害: 1、首先吃掉很多青蛙,對養殖戶造成損失,並且題主所說兩三斤重的蛇,一般一頓能吃好多隻青蛙,養殖戶的損失更大; 2、其次蛇雖不以人類為食物,一般也有點膽怯人,並不會主動攻擊人,可是別忘了蛇是冷血動物,它們會把人類無意的闖入它的領地視為威脅
  • 嶽陽日均吃蛇2千斤 常吃蛇的危害
    近日,《法制周報》記者接到嶽陽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爆料,稱嶽陽市吃蛇成風,城區日消耗近兩千斤,且多數蛇來自非法經營窩點。之後,在知情人帶領下,記者暗訪了嶽陽市內數家餐館,發現其中的蛇均來自同一個非法經營窩點。  6月5日上午,記者經過數次跟蹤,找到了該非法經營窩點。老闆徐某坦言他沒有任何合法手續,只有少量蛇供給自己的餐館。
  • 養殖的青蛙、蛇今後還能吃嗎?
    但野生動物到底哪些可以放心吃?銷售哪些野生動物,可能違規違法?市民、養殖戶以及餐飲經營者都特別關注。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可食可養、禁食禁捕的名目劃定,給出了相關答案。
  • 如何才能養好青蛙?這幾點千萬不能忽略
    水池的位置很重要,因為青蛙是供人們食用的,所以一定要保證周圍不受汙染,特別是水源和飼料不能受到汙染,供青蛙棲息的灌木以及草地是不能噴灑農藥的,還要遠離村莊,因為養殖青蛙會汙染水質,並且夏天青蛙叫的聲音比較響亮,很可能會打擾到農戶。交通要便捷,養殖青蛙需要的運輸比較頻繁,如果道路不通暢,會給日後的管理造成很多的麻煩。
  • 現在農村為什麼鳥多,蛇青蛙蜻蜓卻很少了?這個原因最主要
    導讀:農村現在除了鳥多,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都少了,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是人類改變了這個環境。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從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也就是食物鏈某方面斷了,那麼緊接著就會帶來的一些動物減少或者是滅絕。像蟲子,青蛙,蜻蜓,這些都屬於食物鏈的最底層,而鳥類和人類是上層。
  • 失傳的江湖絕技:只需一面小銅鑼,便能讓青蛙與蛇乖乖聽話
    老頭自稱跟小孩是爺孫倆,乘著農閒到津門討口飯吃,不為在各路豪傑面前賣弄本事,只為跟過往的君子討要幾個小錢。他從破口袋拿出幾塊鵝卵石,放在一塊磚頭上,單掌朝著鵝卵石劈下。多則三掌、少則一掌,鵝卵石必被劈為兩半。這是實打實的硬功,惹來圍觀者叫好。而後又表演了幾個小絕活,最後亮出他的大絕活。
  • 澳大利亞洪災現驚人一幕:青蛙騎在蛇背上逃生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宋華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9日報導,澳大利亞一名計算機技術人員在布裡斯班遭到洪災襲擊期間拍到了一張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一隻青蛙騎在蛇的背上逃生。與著名的蠍子和青蛙寓言(編者註:寓言稱,蠍子跳在青蛙的背上以過河,但卻在過河時叮了青蛙,兩者最後都被淹死。)不同的是,這次是青蛙和蛇的故事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這兩個勇敢的動物把過去的分歧放在一邊,聯手應對大自然的挑戰。計算機技術人員阿爾明·格拉赫是在布裡斯班附近拍到這張照片的,當時一隻青蛙正騎在一隻褐色蛇的背上逃生。
  • 為什麼農村現在除了鳥多,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都少了?
    正如題目說的那樣,"農村除了各種鳥,現在越來越多外,像蛇,青蛙,蜻蜓等,很多東西卻越來越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呢?事實上,任何動物的生存與發展,都與它們的生物圈,有著密切的關係。不過像蛇,青蛙,蜻蜓等可就沒那麼幸運了。蜻蜓,青蛙的幼蟲必須在水裡生存。而現在的農村,水田、小河、溝渠很多都雜草重生,多數乾涸了,它們根本無處產卵。而大一點的水源,比如池塘,由於裡面的魚太多,也不適合於它們的幼蟲生存。而在大一點的水體,卻有可能受到了各種汙染,也不適合與它們的生存。
  • 為祛痱給孩子喝蛇湯,醫生建議不要吃蛇肉喝蛇湯
    醫生建議不要吃蛇肉喝蛇湯,因為可能帶有寄生蟲  記者搜羅了一些民間祛痱小偏方,你不妨試試看  毒蛇,人人都怕,可奇怪的是,一到夏天,很多家長卻奔相著去買毒蛇。原來,他們是要煮蛇湯給孩子喝。據說,蛇湯清涼解毒,祛痱子效果奇佳,吃了後連蚊子都不叮。
  • 非洲「最大」青蛙,一隻能吃半個月,中國吃貨:看起來就嘴饞!
    非洲"最大"青蛙,一隻能吃半個月,中國吃貨:看起來就嘴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吃"很是重視了。說起美食,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各種各樣的美食是應有盡有。
  • 蛇吃魚 魚吃蛇?兩條蛇爭吃一條鯰魚卻不知「誰吃誰」 最終鯰魚跑了
    這條水蛇正在抽身的時候,水塘裡又遊來一條亞洲水蛇,一口咬住已經吊在半空的鯰魚的尾巴,於是就上演了一幅蛇咬魚,魚咬蛇,不知誰吃誰的難得一幕。 當時,這兩條飢餓的亞洲水蛇和這條鯰魚,以這樣的姿勢僵持了大約半個小時,最終還是水裡的那條蛇因體力不支鬆了口,退出了這場鯰魚爭奪戰。
  • 風景秀美的大明湖,有兩個關於青蛙和蛇的故事,濟南人都不知道
    大明湖畔的遊人鵲華橋大明湖有兩怪:蛇不見一種說法是:當年乾隆皇帝東巡路過濟南,住在大明湖中的歷下亭,蛇出來跳舞、青蛙歌唱,影響了他的遊興,就說:「蛇回洞,蛙不準鳴」。從此大明湖的蛇和青蛙就再也不敢出來了,直至今日還不敢違抗聖旨。這是一個有趣的傳說,但是至今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是四大生態謎之一。
  • 殺吃青蛙變蛙人(附:視頻)
    》小時候,因無知我經常去田間釣、捉青蛙和牛蛙,殺害了許多的蛙類,也吃了許多,至今令我追悔不已,不得不常將修行功德回向給他們。近日看到專講殺吃青蛙得現世果報的真實故事,特分·享出來,希望能警示一切有緣。 大家可能看到過一則「吃蛇變蛇人」的真實故事,我對文中主人公的遭遇和學佛修行改變命運的因緣深有感觸。在我身邊就有幾例因吃青蛙而變蛙人的實例,也許大家會感到驚奇或迷惑不解,但對我來說只是感到因果報應的真實不虛!
  • 農村水田裡有種專吃蛇的青樁鳥,你知道嗎?怎麼吃蛇的?
    青樁鳥又叫蒼鷺、灰鷺,因它常常站在豎立的木樁上或樹上等高處,一動不動地觀察水稻田、湖面、河面等等地方水生物動靜,如魚、蝦、蛇等等動物,一發現就一個腑衝下去,一抓就是一個準,在農村有人叫青魚翁、捕魚鷺、吃蛇鷺,遠遠望去就像一隻青樁站在那裡,所以大多數農友們把它叫做「青樁鳥」。
  • 難忘的成長之:釣青蛙
    我們對釣上來的青蛙有點殘忍,為防止青蛙逃走,捉住青蛙後,用手捏住青蛙大腿中部,用力一折,只聽啪的一聲,青蛙的腿骨就斷了,依蘆葫畫瓢,再把青蛙另一根腿骨折斷。折腿的青蛙失去了彈跳和行走能力,乖乖地呆在蛇皮袋裡,默默地忍受著生理的疼痛和精神的恐懼。那時候,青蛙多如牛毛,一兩個鐘頭就能夠釣二三十隻。
  • 農村人經常說:蛇吃黃鱔大家死,黃鱔真的有這麼厲害嘛?
    都說蛇的天敵是老鷹,但是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即使是在農村,老鷹也並不常見,所以這蛇幾乎是沒有天敵的,完全就是一個小霸王。小到青蛙雞蛋,大到老鼠,只要是蛇能吞下的,幾乎沒有不吃的,這樣一個小霸王怎麼就不能吃黃鱔了呢?
  • 人類殘忍活吞的十種動物:蛇、蜘蛛、蛆蟲...
    人類殘忍活吞的十種動物:蛇、蜘蛛、蛆蟲... 賦予動物來說,人類大概是最可怕的物種。無論是蛇還是蜘蛛、蛆蟲,都難逃被人類生吞的命運。青蛙(日本、越南和中國人食用)圖中是一位日本女子正在食用一隻活青蛙,據悉,其它國家也有吃活青蛙的習慣,例如:越南和中國。
  • 牛蛙不能吃了,那到底牛蛙、青蛙、田雞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呢
    有報導稱牛蛙不能吃了,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感覺很傷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稱蛙類是野生動物,並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並表示將積極倡導杜絕濫食、交易野生動物。但是東北林業大學的教授表示不能一刀切,食用與否應該取決於來源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