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被改成「山路十八彎」,這是跟盲人有仇?

2021-01-20 喬志峰

盲道被改成「山路十八彎」,這是跟盲人有仇?

喬志峰

為躲避新移植樹木,內蒙古150米盲道被改成十八彎,殘聯發聲。

近日,內蒙古赤峰。市民在一處新修路段上,發現一段約150米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市民感嘆這樣的設計只會給盲人增添麻煩。殘聯呼籲,施工方應多考慮盲人的實際需求。(8月30日梨視頻)

盲道被改成「山路十八彎」,一會兒就要拐那麼幾下,並且還都是直角彎,別說盲人了,就是普通人,想在上邊走,恐怕也頗有幾分難度。腿腳要靈活、反應要敏捷、動作要精準,特別是腰部要扭來扭去,如果沒點「扭秧歌」的經驗和水平,還真不好適應。

走個路,竟然還變成了對身體素質和反應速度的考驗了,也算活久見了。普通道路修成這樣,是對行人的折磨;盲道修成這樣,則裡裡外外都透著幾分無知甚至是缺德了。這是跟盲人有仇嗎?

躲避新移植的樹木,確實算一個理由。畢竟樹木剛剛移植過來,不能沒過幾天就拔了。可是,在修這條路的時候,難道就沒有經過總體的設計和規劃嗎?難道道路施工方和負責綠化的單位,就沒有經過協調、整合,而是各自為政,你修你的路、我種我的樹?

抑或我們換個說法,這種行為的本質,就是各承包一段、各管一攤,各賺各的錢,根本不考慮路修好後總體是什麼樣子,是否存在硬傷。這樣修路,坑的何止盲人,製造出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

綠化樹木和盲道,都是正常道路的有機組成部分,原本應當「和諧相處」、各安其所、相得益彰,現在卻搞成兩張皮甚至「水火不容」,要多彆扭有多彆扭,要多折騰人有多折騰人。

類似的奇葩市政工程,我們見過得還少嗎?

濟南出現30釐米寬的「獨木橋」式人行道;南京市驚現寬約50釐米的公交站臺,被市民戲稱為「平衡木站臺」;鄭州現「最窄」慢車道,僅30釐米……即便是彎來繞去的盲道,其實也不罕見,到網上一搜一大堆,有的甚至比內蒙古赤峰的「山路十八彎」還複雜、還奇葩。

爭奇鬥豔、遍地開花的各類奇葩市政工程,難道本來就沒打算讓老百姓正常使用,就是應付差事、賺取承包費而已?並且,這類超越常識的東東,是怎麼通過竣工驗收的?難道「上級」眼神不好,甚至是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那些不科學、不合理的城市公共設施設施,應立即予以整改;而同時更應該反思的,是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敷衍塞責、應付差事的不正常心態。以人為本、以百姓利益為重,應當成為所有公共服務部門須臾不可忘的基本原則。

相關焦點

  • 赤峰十八彎盲道已改成直線,住建局:把綠化位置改了,在逐步進行
    8月26日,內蒙古赤峰,一處新修路段約150米盲道被改成十八彎,市民感嘆這樣的設計只會給盲人帶來麻煩。相關單位收到市民反饋後作出回應:逐步改,很快就會處理。8月28日,這條盲道開始整改,31日盲道已變成了直線。
  • 「盲道十八彎」不算啥,還有一條百米盲道35個彎!把它們拉直,就行了?
    「這裡的山路十八彎」,是經典老歌的一句歌詞;這裡的「盲道十八彎」,是最近新聞熱搜的的一條標題——據報導,外地某市一處新修的長約150米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
  • 三天,內蒙古赤峰十八彎盲道已改成直線,住建局工作人員發聲
    近日內蒙古赤峰一盲道被設計成「十八彎」引發關註記者注意到在媒體曝光後相關盲道於28日開始整改31日便已改成直線#內蒙古十八彎盲道已改成直線#當天衝上了熱搜有網友說「這鋪得比不鋪還難受」「應該多考慮盲人的感受」當地殘聯也表示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應符合殘疾人的實際需求
  • 這裡的山路十八彎
    向朝輝 向真雙 文/圖巴東清太坪鎮有個山路十八彎,可謂該鎮一道獨特的景觀。從集鎮向東南方向出發,兩公裡後便進入十八彎的第一彎——大隘口。每一道彎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們各自有或曲折動聽、或驚險刺激的來歷和傳說。
  • 《山路十八彎》
    今天,走完這一道固定「程序」已經七點三十分了,我下樓的時候,助理小許早已經等在車旁了。出發,向著目的地鼓嶺方向疾馳。穿過半個市區從三環高速走,很快到了山腳。上山的路是一條新修不久的柏油路,一路順風到了鼓嶺風景區。接下來不好走了,車不能進山間小路,只能停在景區車場,我們下車步行前往現場。
  • 山路真的是十八彎
    雲南很小眾的一個美術館實際也是個售樓處節假日人很多、服務員和保潔阿姨都很熱心,很大,能俯瞰滇池和半個昆明市,身為雲南人真的是很熱愛這一片土地交通:可以滴滴打車或者自駕,但是導航導的地圖不太對,我們中途就看到美術管的指示牌,大家可以直接導航山海美術館然後注意看中途有一個很大的指示牌和保安亭然後從柏油路上去,山路真的是十八彎,所以一定要安全駕駛哦可以直接把車停上去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閉館時間是7點左右,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打卡的地放很多
  • 《山路十八彎》李瓊近照曝光,身材發福判若兩人
    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水路九連環,這裡的山歌排對排,這裡的山歌串對串!十八彎,彎出了土家人的金銀寨;九連環,連出了土家人的珠寶灘......1999年春晚上,來自湖北21歲女孩李瓊憑藉這首《山路十八彎》一夜爆紅,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星!
  • 精準扶貧題材大型花鼓戲《山路十八彎》》首演
    瀏陽花鼓戲劇團演出的精準扶貧題材大型花鼓戲《山路十八彎》,昨晚在我市歐陽予倩大劇院首演。記者許雅蘭   歷時半年打造大型花鼓戲   《山路十八彎》首演唱響精準扶貧攻堅主旋律   瀏陽日報訊(記者許雅蘭)「山路十八彎吔,走過了一彎又一彎。
  • 25米盲道 竟有28個拐點
    「短短25米盲道,竟拐了28個彎。」近日,趙女士致電北青社區報順義版熱線稱,在東風小學(西校區)西側的人行道上,一條盲道為躲避大樹竟連續繞出28個直角拐彎,這種現象已存在五六年。記者採訪了解到,該設計是為了既能鋪出盲道,又能兼顧道路上的兩排樹木造成的。17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東風小學(西校區)西側看到,從西側圍牆的最南端開始,共有7棵白楊樹生長在人行道上,總距離約25米。為保護7棵白楊樹,這條道路上的盲道分別繞著每棵白楊樹的樹坑做了4個直角彎道。如果盲人走完這25米盲道,需要拐28次直角。「這對盲人來說,就像走迷宮吧?
  • 最美鄉間公路之「山路十八彎」。
    山路十八彎,此地位於甘肅省渭源縣於漳縣的交接處,是途徑漳縣的交通要道。這裡山水相間,風景獨特,自然景觀十分優美。一條山路自上而下直通山底,形成了十幾道彎,構成了一條獨一無二的風景線,加之青山綠水和藍天白雲的襯託,逐漸形成了一個奇特的自然景觀。
  • 為什麼很少能在路上看到盲人?看到這些盲道你就知道了!
    在這個社會中有很多特殊人群,其中就包括盲人或是視力不好的人,據說國內視障人士已經達到1731萬人了,但是卻很少能在路上看到,雖然帶有吐槽性質,但是還是有這種的原因的。那就是和盲道有關的原因,感覺很多盲道的建設可以說對盲人很不友好了,比如說這個彎彎繞繞的盲道,雖然是為了避開下水道的井蓋,但是順著盲道走走到這會不會迷茫那麼一會會~還有就是在盲道上建設一些其他的設施的,雖然旁邊有延伸的盲道,但是盲人並不會感應到並且拐彎啊~還有這種很危險的電力設施,這個應該是可以往後一點靠著牆啊
  • 九區十八彎的山路,老友…
    跟著好友覓食,夜晚荒無人煙烏漆墨黑的小村莊再往山上開,九區十八彎的山路,老友…你的覓食路線一次比一次驚險刺激 ​上山後走到村盡頭原來有一棟新建的民宿,餐廳部分已經對外營業,民宿溫泉燒烤區域還在建設當中,老闆說中午很多客人上來玩的,旁邊有麥田,可以拍照。
  • 佟文西作品音樂座談會暨「山路十八彎」演藝團籌備會昨在漢舉行
    文/詹雄在武漢市天御影視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的戴水紅總經理牽線搭橋和熱情邀請下,「山路十八彎」演藝團工作組一行會同武漢市音樂文學界、誦讀藝術家、大專院校教授、部分藝術團體代表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共40餘位代表們,來到武漢客廳F坐十樓的上海星際雲翼貓科技公司湖北分公司的會議室濟濟一堂
  • 《山路十八彎》裡「排對排」到底是啥?詞作者這樣揭秘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6日訊(記者萬旭明)「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的水路九連環,這裡的山歌排對排,這裡的山歌串對串。」20年前,著名詞作家佟文西以鄂西土家族民俗風情為靈感,寫下了這些動人的歌詞,《山路十八彎》在央視春晚唱響後傳遍大江南北。
  • 川藏公路上的「山路十八彎」
    「天路十八彎」雖然一直都聽聞川藏線路有多麼多麼爛,景色如何如何美,但當小編真的看到這種公路的時候還是被震撼到了。天路十八彎位於雅江開往理塘的路上,在四川境內。小夥伴們會不會一開始就被這個嚇到折返呢?作為川藏南線必經之路,對許多騎手或車手來說,正是因為它的險,才更具有挑戰價值,每年從這路過的行人無不對這條路充滿感嘆。2010年,嶄新的黑色油路鋪設及拓寬工作全部完工。
  • 不走山路十八彎,不聞羊卓雍錯美
    司機開得車開得飛快,山路十八彎,這要是一不小心摔下去絕無生還可能啊!,還有耗牛,羊等動物供遊客合照,但是需要先跟藏民商量好價格再拍照。司機跟我們說這是西藏人民心中的聖湖,是不可以在裡面洗手洗腳遊泳的,也不可以去抓湖裡的魚,藏民都不吃魚的。
  • 人行道窄處僅30釐米,70米長的盲道要拐11道彎!甌海這條路「行路難」
    12月3日,有讀者反映,甌海區南湖路上有段人行道特別狹窄,只能供一人通行,人行道上的盲道也是「九曲十八彎」。記者來到現場發現,溫州萬象天地小區門前,近南湖大橋的這段人行道一側種了行道樹,一側種了綠植,可供人通行的道路非常狹窄。
  • 唱《山路十八彎》的李瓊神秘消失多年 本人回應:我還在做音樂
    李瓊當年戴鬥笠上央視春晚演唱《山路十八彎》的青春模樣李瓊下基層慰問演出後參加勞動李瓊打造的電聲樂隊歌星李瓊的近照封面新聞訊 (記者 杜恩湖) 「終於聯繫到李瓊了。李瓊仍在唱歌。她在做女子電聲音樂。」「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的水路九連環。這裡的山歌排隊排,這裡的山歌串對串……」這首歌,已經有19年歷史了。在2018年初夏,唱起來依舊是那麼的熟悉。如果把時間拉回到1999年央視春晚,你一定會記得唱《山路十八彎》歌曲的那個背著鬥笠的小姑娘——21歲女孩李瓊。也正是這一年,《山路十八彎》唱響了全國大街小巷。
  • 人在囧途(3)| 山路十八彎.
    跳和媽的雲南行(1)跳和媽的雲南行(2)跳和媽的雲南行(三)——山路十八彎文|小宅門當媽媽還沉浸在建水小火車的文藝之旅時第二天一早,跳跳就已經醒了。這場景,真是可愛又美好。做完豆腐,我們又去建水一家紫陶坊體驗做紫陶。建水紫陶,作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對於小朋友,卻是一場玩泥巴的遊戲。拉坯、修坯神馬的,對跳跳來說,都是浮雲。形狀,不重要;大小,也不重要;泥巴幹了、溼了,無所謂。只要雙手沾滿了泥巴就很滿足。泥巴越積越厚,緊緊裹住小手,直到不能動彈,小朋友樂的像朵大嘴花,興奮的為自己吆喝。
  • 「山路不止十八彎,喝酒不止十八碗!」巴山大峽谷,安逸是此處!
    「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的水路九連環……」哎停停停打住打住,唱錯了!應該是:「山路不止十八彎,喝酒不止十八碗!」這歌唱的是哪兒?在宣漢縣東北部,雄踞川渝鄂陝的十字中心處,有一片原始峽谷景觀帶。這裡的山地文化王國猶如一塊生態處女地,遺世獨立,蓄勢待發。她,就是巴山大峽谷景區!奇峰怪石,褶皺斷層,急流飛瀑,峽谷幽雲……不說了,有圖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