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華人社團在商城募捐。 |
團結就是力量。
海外僑胞對這句話的體會越來越深。最近,南非僑胞正在親身經歷維權的艱難與團結的力量。
一場官司400萬蘭特(約合200萬元人民幣),值不值得打?南非僑胞給出了一個響亮的回答:值。
3月底,南非僑胞關注已久的「辱華案」開始正式庭審程序,11名南非人站上了法院的被告臺。此案源於2017年春節期間,南非杜省中華公會的臉書主頁上出現了一系列種族歧視、惡意詛咒等辱華言論。經過兩年多的拖延,此案終於進入正式庭審。但是,5天的庭審之後,只有9人認罪,另外2人拒不認錯。案件還未終結。
要將維權進行到底。於是,南非多個華人社團組織起來,奔赴各個僑胞集中的商城募捐。
南非曾多年實行種族隔離。種族歧視是這個國家難以言說的傷痛。1994年,南非政府將每年3月21日定為全國「人權日」,以紀念1960年3月21日發生在南非沙佩維爾鎮的當局鎮壓大規模反種族歧視示威遊行釀成的慘案。
在南非生活著約30萬名華僑華人。他們在這裡發現了自身發展的機遇,也為南非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然而,「辱華」依然時有發生。之前,有南非知名電視節目播出有關阿膠製造業的特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惡意利用,傳播不利於中國的言論,對當地華人形象造成負面影響。最近,南非超市裡甚至有一款礦泉水出現了具有明顯辱華色彩的廣告詞,引發華人憤慨。
在海外,你的名字叫「中國」。惡毒的語言攻擊像一把把鋒利的尖刀刺在僑胞心上。曾經,崇尚低調做人的海外華僑華人習慣於忍氣吞聲,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哲學。如今,多年的海外生活經歷和中國實力的提升讓他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烈。
維護自身權益,註定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是,正如南非僑胞在此次「辱華案」中所展示出來的,他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堅持下去。海外僑胞們選擇團結起來,合法維護自身權益。這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後代擁有更加平等、更加美好的生活,更是為了讓世界更加多元、更加和諧。
(責編:袁勃)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成果進行了提綱挈領的回顧總結,並對2019年工作計劃進行了謀篇布局,不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也列出一份詳盡的行動表。海外輿論高度關注今年中國兩會,期待中國出臺新政策、帶來新機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同時對2019年中國的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表達了樂觀態度。專家表示,未來「中國怎麼走,世界其他地方就會怎麼走」【詳細】
妙語連珠回應媒體關切 佳句頻出亮出中國主張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會上,王毅就中外記者提出的國際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全程妙語連珠、佳句不斷,亮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立場和主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