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李樂方 /文圖
家住解放路文昌小區的市民李先生前段時間買了一臺半球牌2升容量的電水壺。本想著用它燒水會省點心,可沒想到,這新水壺裡的水還沒燒開,自己的心倒先懸了起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電水壺燒水時散發刺鼻味道
在李先生家裡,記者見到了他剛買回來不久的半球牌電水壺。該熱水壺壺身材料為不鏽鋼,手柄和底座、壺蓋均為黑色塑料。
「第一次燒水的時候,就有塑料燒煳了的臭皮子味,當時以為是電路有問題,但檢查了一圈,沒發現問題。」李先生說,第二次燒水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旁邊等著,看臭味到底是從哪裡散發出來的。不一會兒,李先生就發現了味道的來源—電水壺的塑料壺蓋。
隨後,記者重新按指定水位灌滿一壺水,重新燒。一開始,臭味並不明顯。但隨著溫度升高,臭味越來越明顯。
廠家售後電話無人接聽
拿到電水壺的整個外包裝,記者看到該包裝完整,標註產品信息清楚,產品名稱、型號、額定功率、執行標準、生產廠家等一應俱全。隨後,記者找到了該廠商的售後服務電話,想就此事諮詢該公司。但近半個小時內,記者多次撥打廠商售後服務電話,均無人接聽。
「在一個超市買的,小票不知道放哪兒去了,反正用了沒幾次,也不知道對身體有沒有影響,還好不貴,這個肯定不會再用了,重新買一個。」李先生說。
電水壺材質標註不明晰
記者以「塑料 刺鼻味道 危害」為關鍵字在網絡上搜索,發現不少人也曾有類似遭遇。
在市內多個大型超市,記者隨機挑選了不同品牌的幾款電水壺進行比較,發現全部產品都清晰地標註了不鏽鋼的材質。一些價格昂貴的新產品,直接就在壺身上標註了食品級不鏽鋼的字樣。至於和水有接觸的塑料壺蓋,在所有產品的包裝盒上,則沒有標註任何相關的材料信息。
同時,記者發現,現如今很多新產品已經將壺蓋的內部做成了和壺身同樣的不鏽鋼材質。
「現在的產品很多已經把壺蓋這一塊做成不鏽鋼的了,原來那種塑料做的,多多少少總會有點味道。」一位超市售貨員告訴記者。
異味重的塑料製品需謹慎購買
據了解,現在商品中塑料部件越來越多,且塑料製品種類繁多,所含化學物質並非都能「聞」出來,異味重的塑料製品,所包含的有毒物質也會增多。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電水壺的時候,如出現和水接觸部分有塑料材質,可參考部分塑料製品上的三角形標誌,三角形中標有數字,不同數字代表不同的材料和使用範圍。
三角標誌內數字的含義
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不能裝高溫水和酸鹼性飲料。
2.HDPE高密度聚乙烯,不易徹底清潔,不適合做水杯等。
3.PVC聚氯乙烯,耐熱溫度較低,高溫分解時可能釋放有害物質,不適合包裝食品。
4.PE聚乙烯製成的產品,常見保鮮膜等,高溫時有有害物質產生。
5.PP聚丙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