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臨,氣溫降低,這使得處於軍事對峙的中印實控線地區,進入了新的階段。以往這個時期,雙方因自然條件惡劣,都會將對峙行為轉入「低谷」。不過在今年,兩邊都沒有放鬆的意思,都不想在一線地區讓步。
為了彌補自己的質量差距,印軍採取了「扎人堆」戰術,增派大量軍隊部署在實控線附近。為了保證邊境部隊的後勤供給,莫迪政府下了血本,用盡了一切手段。除了加快實控線附近的橋梁建設外,印軍還派出最好的運輸機,執行一線運輸任務。從印度方面發布的情況看,幾乎是舉國之力,給中印實控線地區的印軍運輸物資。
相比印度,中國軍隊向來都比較低調,不過也通過多種渠道展示了自己的高原後勤準備情況。雖然不是飛機、大炮、裝甲車等,但其意義不亞於這些重火力裝備。能讓野戰部隊在邊境長期舒適地駐紮,比短期內將大量新型裝備運上高原,實際意義要大得多。
2013年,中印軍隊被爆出在前線高原進行耐力對峙,兩邊以帳篷為依靠建立對峙陣地。缺水、缺燃料,而且沒有其他補給條件,兩邊幾乎「臉對臉」進行對峙,惡劣情況可想而知。不過,這種情況一向很短暫,因為人的耐受力是有限的,即使精神強大的戰士,也會因為身體情況而倒下。
近些年,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印兩國在「人類不宜居地區」的對峙幾乎停不下來。在這種背景下,只靠士兵的毅力「硬頂」,顯然不現實。因此,近些年,中國軍隊的生活條件一直在不斷改善。
央視CCTV7就報導過中國軍隊的新型營房。這種新型營房,事先在工廠生產打包,然後整體運到一線,不需要任何大型設備就可以完成建設。新營房不僅能防風保暖,還能自行發電,24小時供應熱水。而且根據部隊的實際需求,營房可以靈活調整,使得一個旅的編制可以輕鬆在前線部署。新型營房未來將大量分配給中國邊防部隊,使得邊防生活得到全面改善。
這是中國軍隊劃時代的技術進步,使得中國邊防部隊在出現類似「帳篷對峙」的局面時,可以取得巨大的優勢。中國士兵從一線陣地出來,就能立即進屋子休息。放鬆一下,洗一個熱水澡,還能得到正規全面的醫保服務。在營房裡,中國士兵還能包餃子吃,甚至圍著桌子吃火鍋。
相比之下,印軍依然「蝸居」在簡陋的掩體和帳篷中,想正常休息只能後退到10多公裡後的居民點。根據印媒的報導,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在暴雪來臨之際只能躺在雪窩子裡過夜,幾乎被凍成「冰雕」。這樣的差異,對印軍的士氣打擊可想而知。
作者:牧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