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定資料】
顧名思義,農產品地理標誌就是標示農產品「產自特定地域、彰顯獨特品質」。老話講「名」正則「言」順,農產品有「名」有「姓」,而且還是跨過一定門檻才爭得的「名」與「姓」,闖起市場來自然腰板直、膽子壯。作為一種無形資產,農產品地理標誌早已成為具有地域特色農產品的金字招牌,不僅多數市場反饋良好,而且作為當地的公共資源,地理標誌商標也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特色農業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也正是由於其所帶來的效益日益顯著,近年來地理標誌商標申請熱度始終不減。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量到質,地理標誌商標的發展擴容,也見證了我國特色農業的發展成就。
福洪杏、羅甸火龍果、攀西大田石榴……一個商標帶活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案例庫,不斷地更新。商標,這一無形資產,正在成為興業富農甚至是精準扶貧的助推器。但農產品並非獲得商標,就會自動實現身價升值。不少媒體報導發現,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請熱、使用冷、效果差」的現象並不鮮見。臨猗蘋果、芮城花椒等一大批農產品品牌因為缺少規劃、疏於管理等,並沒有產生預期的可觀效益。既已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就該充分開發與挖掘,否則不啻對區域公用品牌資源的極大浪費甚至破壞。
讓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真正成為金字招牌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首要的就是呼喚政府部門自覺規劃、主動開發,打好政策統籌、企業引進、標準生產、質量安保、品牌推介等整個大算盤。通過打好手中行政、財稅等幾張牌,創造條件讓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到品牌產業的發展中,形成擦亮金字招牌的合力。尤其要把好質量管理關,唯有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味道」,才能談得上解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問題。擦亮農產品的地標名牌,土特產也能成為市場中的弄潮兒。
【題目】
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你對農產品不能只戴農產品地理標誌「高帽」的看法。
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參考答案】
農產品地理標誌不能只熱衷申請,而忽視保護和利用。
農產品地理標誌是一種無形資產,能極大地推動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但近年來,農產品地理標誌申請熱、使用冷、效果差,一大批品牌因為缺少規劃、疏於管理,未產生預期效益。另外,由於缺乏保護機制,各種假冒偽劣產品「傍名牌」,造成商標被濫用,消費者難辨優劣,很難放心。
政府部門應統籌全局,充分開發與挖掘,嚴把質量管理關。同時鼓勵權利人、消費者配合質檢部門,對商標濫用行為進行懲戒,讓地理標誌真正成為農產品的金字招牌。
申論ABC資料 免費領取方式:
一、關注小編,在文章下回複評論!
二、私信小編「申論ABC資料」
三、私信後,確認關注評論即可領取
註:人工,人多可能需要多等待!
如果您報考了廣西公務員,歡迎關注小編,不定時發各種粉絲福利!
有任何問題歡迎回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