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內旅遊界最近經常被提起來的話題,特別是國內一些旅遊大省、旅遊開發較早的一些旅遊城市,都在積極地響應中央提出來的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在做一些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規劃、計劃和行動。所以,在這裡就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一些大的趨勢和產品走向以及文旅行業如何踐行高質量發展,來跟大家談一些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重大判斷,為新時代謀劃發展、推動發展指明了方向。「以前我們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則是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供給、高質量的需求、高質量的配置、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高質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質量的經濟循環,所以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應該看清幾個問題和幾方面的趨勢:資源型產品升級轉型緩慢:傳統觀光景區接待壓力大, 旅遊產品類型不夠豐富缺乏差異化,旅遊產品淡旺季明顯,高峰期旅遊供給質量難保障,全域旅遊產品布局時間尚短,尚未真正形成。
大眾旅遊新時代,客群出現新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對文化和旅遊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階段。
全域旅遊新方向,周邊非重點景區、優質資源進行高質量旅遊產品的開發,與重點景區共同形成集中連片的發展格局,打造全域化發展的旅遊目的地。
文旅融合新要求。文化事業屬性和旅遊產業屬性,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
精準服務於人民需求,即美好生活、環境倫理、身心健康、精神塑造、文化自信等。
精準服務於國家戰略,即為可持續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推進城鎮化、生態文明、鄉村振興、交通強國、全民健身等國家戰略提供養分。
精準服務於產業發展,即融合帶動交通、體育、健康、醫藥、農業等相關產業,文化旅遊產業地位更加夯實。
2、 高質量旅遊——以高質量文旅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幸福感在未來的3-5年,文旅產業真正的開始進入深水發展升級階段。從需求端,消費開始明顯分層,高端康養度假消費需求將呈現快速增長,普通大眾化消費需求越來越追求差異性,這些都迫切需要供給端的高質量產品升級,這是目前國內旅遊目的地普遍需要改革創新的關鍵。產品供給端應著重從增量創新上進行發力,從文旅產業治理結構上,如何與高質量的發展訴求相匹配,很多景區、旅遊產品開發者,需從頂層設計上進行考慮。那圍繞高質量旅遊發展,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進行重點思考:
高品質服務,從業人員要有高質量的發展,必須重視從業者的素質提高,圍繞旅遊品牌規劃、綜合管理、產業運營等方面,通過大規模、多層次、常態化的培訓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
高附加值,文旅產業主動融入各大產業,加速滲透融合,實現廣泛的旅遊產品和業態延伸,提升旅遊產品的內在價值和市場轉化。
高度安全性,高度重視旅遊過程中的衛生安全、環境安全、產品安全、食品安全、遊樂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真正建立起旅遊安全長效防控機制,使遊客在旅遊活動的每時每刻和各個環節上都無不安全之憂。
高度文化融合,文化日益成為支配旅遊活動的精神支柱和旅遊經濟的重要引領,加強文化旅遊產品創新,在文化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上,精確提煉文化旅遊產品主題,豐富表現形式。
高A級景區產品,加強對傳統景區的升級改造,以現有A級景區為基礎,通過設施更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文化注入、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營銷創新,實現高A級景區的迭代升級。
3、高質量旅遊產品的布局是解決國內旅遊發展困境的核心抓手高質量旅遊產品在國內旅遊發展中的植入,推動國內旅遊往高品質、全域化、特色化、四季化方向發展。
緩解客流淡旺季突出問題,通過發展高質量旅遊產品,改變「靠天吃飯」的季節因素影響,構建四季可遊的產品體系。
提升國內整體供給品質,通過高質量旅遊產品的開發布局,提升傳統景區,強化周邊優質資源的開發,形成產品。
優化傳統景區發展條件,加強周邊旅遊資源的開發,提升旅遊接待能力,緩解重點景區市場規模與接待能力之間的矛盾。
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將周邊非重點景區、優質資源進行高質量旅遊產品的開發,與重點景區共同形成集中連片的發展格局。
豐富產旅遊產品供給,通過高質量旅遊產品的開發,形成科普研學、紅色旅遊、戶外體驗、生態休閒、康體養生、民宿度假等產品體系,通過多樣化的選擇。
發揮資源稟賦優勢,通過高質量旅遊產品的植入,將優質的旅遊資源轉化成為可消費和體驗的旅遊產品。
推動特色化差異化,結合不同區域、不同資源的差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業態和產品,形成功能互補、各具魅力的區域化產品體系。在全域旅遊背景下,傳統旅遊模式在變化,佔據旅遊市場半壁江山的自駕遊產品將迎來系統化服務體系升級!新業態新產品必須重點結合自駕遊市場的升級需求。供給優質旅遊單項產品的同時,更要注重成熟、優質線路產品的供給。以在途遊、自駕遊服務為核心,以充分展現國內大自然之美、生物多樣性之美、民族文化之美,打造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高品質旅遊新業態和全新「自由行」模式,創新產品供給,實現基於文化體驗、鄉村民宿、休閒度假、生態和諧、特色購物、文化遺產、研學知識、紅色教育、康養戶外、體育運動、自駕車房車遊等內容的高質量旅遊產品體系的構建,是新產品新業態的核心。國內旅遊由山水觀光、古鎮休閒、主題遊樂,向多元複合的全體驗旅遊產品轉變,在空間上打造「在地旅遊產品」、「在途旅遊產品」、「在線旅遊產品」三大類的全體驗旅遊產品體系。打破單一項目吸引客流,遊客缺少系統產品供給的尷尬現狀。非景區型新型目的地是圍繞「在途、在線、在地」服務體系,以提供優質的旅遊產品和高效完善的旅遊服務為贏利點,而不依靠傳統門票為主要收入的旅遊目的地發展模式。通過新型旅遊目的地的打造,形成以產品為核心旅遊供給結構,從而促進旅遊產品持續升級迭代,實現旅遊高質量發展目標。以「北上廣深」中青年高品質消費群體的旅遊消費需求為導向,滿足一線群體的高品質、個性化、專業化的旅遊服務,進而拉動中下遊產業發展,引領國內旅遊往高質量的路徑發展。非景區型目的地需要滿足以下幾個要點:
資源組合狀況好,周邊遊較多的景點,形成了優質的旅遊片區,互為發展支撐;
較為完備的基礎接待服務,網絡、WIFI、停車、住宿、餐飲等基礎配套服務完備;
多層次的產品選擇,根據價格制定了中高端產品體系,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覆蓋多元化人群;
品質化的產品打造,從基礎的餐飲服務到個性化的度假休閒,所有產品都提供了極佳的軟性服務和硬體配置;
多元化的產品體系,產品體系覆蓋體育運動、養生、娛樂、文化、休閒、節事、戶外等,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
便捷的交通區位,從附近機場到營地只有約25分鐘的車程,距離交通集散地較為方便,區位優越,通過打造便利的小交通網絡,聯動周邊景區景點,構建品質化、多元化、多層次的休閒產品體系和服務,發展品牌化的休閒度假營地。戶外度假勝地因特拉肯,位於瑞士伯爾尼南部36英裡處,被認為是瑞士最適合觀光的地方,海拔1870英尺,位於圖恩湖及布裡恩茨湖之間的低地地區,面積4.4萬平方公裡,周圍有許多阿爾卑斯地區的名勝,是伯爾尼地區的門戶,1800年開始,因特拉肯就因其美麗的自然風光、便捷的交通設施和酒店服務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因特拉肯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體驗相結合,既有少女峰、圖恩湖等自然觀光,也有小鎮、城堡等人文體驗。擁有完善的基礎配套服務,具備了基本的旅遊服務接待功能,可以提供郵寄、網絡、緊急救援、醫療、信息服務等基礎服務。豐富的休閒娛樂內容,特色購物、文創禮品、節事活動等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休閒娛樂選擇,在遊玩之餘感受輕鬆的休閒時光。各具特色的美食文化體驗既有旋轉餐廳、木屋餐廳等新穎時尚體驗,也有中西餐、咖啡、下午茶、各大菜系等休閒輕奢餐飲。多樣化的住宿類型選擇,住宿類型有青年旅社、精品酒店、創意民宿、奢華酒店等覆蓋不同消費層次的多樣化產品選擇。多種類型的戶外體驗:登山、徒步、熱氣球、直升機等輕極限、高端觀光、康體健身等戶外項目多元,滿足不同群體遊客的需求。在國家供給側改革發展的宏觀背景下,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文旅行業發展的基本導向,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智慧化、創新化等成為指引行業發展的關鍵詞,這必將有力地推動新時代背景下文旅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文旅商學院
作為目的地美好生活創新服務商,大地風景一直關注著疫情的發展,為了讓旅遊企業能夠利用好這一段歇業期,旗下文旅商學院針對疫後文旅發展及應對特別推出了免費系列培訓課程,「權威行業大咖+實戰精英+一線操盤手」聯合授課,內容涵蓋旅遊業疫後修復和產業振興、文旅融合、十四五規劃、旅遊投資及運營、鄉村振興、疫後景區創A扶持政策、5G景區、康養旅遊、輿情管理、網紅營銷等行業熱點,旨在幫助文旅企業和文旅從業者、管理者、投資開發商等獲得具有實用價值的行業指導,為文旅發展突破困境提供智力保障,為文旅行業保駕護航。
編輯整理 |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聲明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