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多大的顯示器適合4K解析度,27寸還是32寸以上?

2020-12-21 Nexkey

顯示器行業,解析度的競爭始終沒有停止。雖然4K的顯示器已經足夠細緻入微,並且4K資源和遊戲配套也已經跟上,但是行業內還是有廠商在開發6K、8K顯示器。

綜觀顯示技術的歷史迭代,一味追求解析度這條路真的對嗎?

用戶購買顯示器只是過程,PC/mac主機性能需要支持,軟體需要支持,這些都滿足之後,再來看尺寸的選擇。

24寸或更小的顯示器

1080P(1920*1080)夠了,2K可有可無;

27寸的顯示器

2K(2560*1440)剛好,給這個尺寸上4K,顯示內容多了,但元素的顯示面積卻變小了(@1x)。一般我會建議調至3008*1692@2x顯示解析度,甚至2560*1440,已達到最佳顯示效果(實際還是4K)。

32寸的顯示器及以上

我認為這是4K(3840*2160)最合適的屏幕尺寸,正常4K的顯示比例也可以接受。選擇3008*1692@2x,或2560*1440@ 2x,顯示比例剛好能夠日常辦公娛樂。雖然顯示解析度變小了,但看4K視頻還是4K解析度的。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咱們要來解決兩個問題:

1、究竟多大的顯示器適合4K解析度,27寸還是32寸以上?

2、27寸上4K,有沒有必要?

我自己用明基的32寸4K顯示器,型號是EW3270U;

有同事在用LG的27寸4K顯示器,型號是27UK850;

這兩臺4K顯示器都支持Type-C接口傳輸,對mac用戶來說很友好。而且都支持HDR,接PS4玩很過癮。

那麼,就這兩個問題,這兩臺機器,咱們來聊聊。

明基32寸4K顯示器EW3270U

參數如圖,售價¥3999元。

優點:

屏幕大,32寸3840*2160@60Hz;支持HDR,能模擬HDR優化普通畫面;B.I.+智慧調光,隨日夜更替及環境光自動調整畫面亮度及內部色溫;支架小,僅佔少量桌面空間;10bit色深,顏色過渡平滑,色彩表現豐富;Type-C接口,Mac用戶不需要額外購買轉接線;VA屏,高對比;8、自帶音箱,節省桌面空間

缺點:

支架無法升降,但可外接壁掛支架(需要安裝螺絲);不可左右傾斜,不可旋轉成豎屏;Type-C僅可傳輸畫面,不可供電;Type-C信號傳輸下,部分功能不可用,如Overscan,換HDMI信號源可用;

正面三邊較窄,底部較寬,突出部分為傳感器,用於B.I.+智慧調光,後面會詳細講。

整機尺寸72.6cm(長)x21.5cm(底座前後寬)x52.2cm(高)x6.6cm(面板厚度),重量是9.84kg,32寸,重點可以接受,畢竟底座可是純金屬。

底座前後尺寸21.5cm。前部分的傾斜面積可用於放鍵盤、手機等物。把鍵盤放上面,騰出空間來吃外賣、玩手機,很得勁…

背面很乾淨,接口都藏在凹槽內不易落灰。底部是固定支架,無法升降,外接壁掛需連接後面的四個螺絲孔。

接口有雙HDMI、DP、Type-C、3.5mm耳機接口。C口僅支持信號傳輸,無法同時給macbook充電。HDMI和DP均能夠支持最大3840*2160@60Hz解析度,連接PS4選擇2160P RGB模式即可,默認HDR為自動。

傳感器在明基logo的下方,這撇小鬍子用處很大,傳感器也會同步測量當前的環境光來調整屏幕亮度,跟macOS Mojave裡動態壁紙一樣。實際使用中,從上班到深夜我都不用去調節什麼參數,這點很省事。

開啟B.I.+功能後,傳感器會探測環境光的變化,不僅可以根據環境亮度調節顯示器屏幕亮度,還有獨特的內部調光調色溫系統,通過內部算法自動優化畫面細節,即使屏幕變暗也不會看不清畫面細節。,如果工作對畫面色彩有要求,這個功能也可以隨時關閉哦。

明基EW3270U提供了10種圖像預設模式,這裡列出了9種,還有1種是省電模式。當然也可以用自定義用戶模式,採取紅蜘蛛校色或者自己調節的結果顯示。

簡單評價一下這10種自帶的圖像模式:

標準比較適合PC機連接,顏色均衡,沒有太突出的地方,也沒有明顯不足,用於辦公比較合適;

HDR和影院HDR建議在連接支持HDR設備的時候使用,比如PS4,畫質非常優秀。如果不播HDR資源,只有模擬效果;

低藍光模式適合晚上熬夜加班時使用,畫面會變暗,但基本的色彩會保留;

遊戲、圖片、sRGB、Rec.709隨使用場景切換;

M-book顧名思義是給macbook用的,一開始發覺偏黃,等傳感器適應了環境調整好之後,色彩變得準確,效果接近macbook;

設計師、攝影師等色彩玩家直接用M-book模式即可,顯示接近macbook,沒有偏色現象。

4K解析度顯示內容多,很適合圖像編輯。60Hz刷新率快速拖動圖像偶爾會有點殘影,畢竟還是塊響應速度慢的VA屏。總體操作很跟手,極少有遲滯。

3840*2160解析度,比例雖小,但在32寸上顯示剛好。如果嫌字小,可以選擇3360*1890或3008*1692,再降看起來會很大。

這臺明基的顯示器基本功能就介紹到這裡,下面看看HDR的顯示效果。

首先是模擬HDR效果,片源非HDR,按下屏幕正面的HDR按鈕開啟HDR和B.I.+的模擬,細節處理不明顯,但可以察覺到。

用HDMI連上PS4後,自動HDR效果很震撼。亮度和色彩上升不止一個臺階,如果不開HDR會很平淡。

畫質隨遊戲的最高畫質而定,大部分遊戲都支持HDR,色彩飽和度會提高,銳化清晰度高而不溢出,打遊戲是真不錯。

稍有不足的是VA屏響應比主流IPS屏和電競TN屏慢那麼一點,高頻動作遊戲有機率感受到拖影。

評價明基EW3270U:

兼容性強,辦公、設計、遊戲可以被很好滿足。有B.I.+,日常辦公不需要過去考慮怎麼調節顯示器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勞永逸的東西。HDR滿足了絕佳的遊戲體驗。M-book模式色準挺高,作為mac用戶,我喜歡用這款機器做圖像工作。

只有一項不足,Type-C無法給mac充電。其他地方沒有明顯的短板。4K解析度在32寸屏幕上表現剛好,如果放在更大尺寸的顯示器上,體驗應該會更好。

把32寸作為4K的準入門檻比較合適。

LG 27寸4K顯示器27UK850

參數如圖,售價¥3347元。

優點:

27寸3840*2160@60Hz,滿足不要大屏幕但追求高解析度的用戶;支持HDR10;支持升降,支持旋轉豎屏,自帶壁掛支架凹槽;Type-C接口,可給macbook直接供電;IPS屏,可視角度大,8Bit+A-FRC,色彩準;缺點:

4K解析度顯示比例太小,適宜比例的解析度為3008*1692或2560*1440;為給macbook供電,需要拖著一個大的變壓器;無法支持win10的HDR功能(灰色無法開啟,提示win10檢測不到支持HDR的顯示器);

正面三邊較窄,底部較寬。

具體尺寸購買連結上沒給,看個跟明基的對比圖吧。

圓弧的是金屬,支架是輕鋁合金材質,重量是6.1kg,27寸比明基32寸輕不少。

圓弧區域放個水杯、紙筆挺好,像我這種長款鍵盤在不用的時候,把鍵盤放在圓弧上面可以騰出空間來。

LG背面的接口是裸露出來的,因此容易落灰。

壁掛是常規規格,外接壁掛支架比較方便。支架分內環和外環兩層,用的是氣壓升降,靠著屏幕的重量來實現高度的固定,很聰明。後方還有固線環,能規整好線材。

按鍵是搖杆操作,有前後左右按壓5種操作,不過我剛使用的時候經常按錯,用了幾天才習慣。按壓回饋不是很利落,感覺按久了會容易壞,不如單獨按鍵來的直觀方便。

接口有Type-C、雙USB(可充電5V0.9A)、DP、雙HDMI、H/P耳機接口。

C口支持信號傳輸,同時給macbook充電,如此一來,只需要接一根線到macbook。支持最大3840*2160@60Hz解析度,支持HDMI接PS4,激活4K和HDR。

既要信號傳輸又有充電,就離不開這個大寶貝兒。變壓器跟iPhone盒子差不多大,能藏起來還好,只能放桌上會比較礙事。

升降極限位置如圖,最低和32寸的明基EW3270U差不多,最高可高出小半個頭。另外LG這款能夠順時針旋轉90度,成為豎屏。

LG27UK850也有10種圖像預設模式,還有1種是校準,用戶自行調節模式。

簡單評價一下這10種自帶的圖像模式:

生動模式通俗說就是標準模式,顏色均衡,用於辦公合適;

HDR效果和明基的模擬有點類似,只是這個模擬效果基本看不出來,連PS4後有明顯對比度的提升;

閱讀、影院模式隨使用場景切換;

FPS、RTS是為遊戲定製的模式,提升響應速度;

色弱是給特定人群使用的,正常用戶用不到;

EBU檢修測試時使用,也用不到;

Rec.709和SMPTE-C是兩種不同的色域,非專業需要者可不使用;

沒有為macbook定製圖像模式,Mac用戶建議校準後再用為好,或選生動模式。

做設計,生動模式調色略微偏,沒體現出IPS屏色彩準的優勢,且不能再亮度、飽和度等詳細參數。所以最好是用校準模式自己調,或直接上校色儀。

如圖所見,27寸屏幕上用3840*2160解析度設計圖是的確清晰可見,但其他顯示元素都非常小,比如操作面板、任務欄等等。這些螞蟻大小的東西辨別都難,滑鼠更是找不到北。

所以建議最佳顯示解析度為2560*1440@2x。

播放4K視頻,能夠有4K的細膩和清晰度。但LG支持HDR,在接上HDR設備播放HDR資源之前,我們能看到的都只是一款4K顯示器的表現。

這臺LG的顯示器基本功能就介紹到這裡,接下來看看HDR的顯示效果。

無論是電影還是遊戲,HDR效果和明基一樣出色,畫質比只有4K沒有HDR的顯示效果提升很多。IPS屏響應速度會比VA屏快一點點,所以很少有出現拖影的問題。

評價LG27UK850:

IPS屏色彩比較準,但如果是mac用戶,看慣了mac的色彩,再看LG會有一點偏色,圖像工作者要備好校色儀。

Type-C兼容傳輸和供電,適合普通用戶的圖像模式較少,比較適合專業人士使用。

回到4K解析度的問題上,在27寸顯示器上顯示3840*2160比例,字太小,勸你調至2560*1440。

把27寸作為2K的準入門檻比較合適,但強行給27寸上4K,不是不行,只是即便實際解析度是3840*2160,用戶最適宜的顯示比例還是2560*1440@2x,存在明顯的心理落差。

總結:

1、究竟多大的顯示器適合4K解析度,27寸還是32寸以上?

我的答案是,32寸及以上比較適合,在大尺寸顯示器上,4K的顯示比例明顯好於27寸。

2、27寸上4K,有沒有必要?

我的答案是,沒有必要,但有機會上4K,效果絕對比2K舒服。

這就像從iPhone3GS的標準@1x像素,到了iPhone4的Retina@2x像素,屏幕一樣大,看到的是更加細膩的圖像,放大也是清晰的。

因此,高分顯示器只能是專業者或遊戲玩家熱衷的產品,對於很小一部分用戶來說,有實際的意義,且屏幕越大越好。

這兩款顯示器優缺點都非常明顯,怎麼選,看你自己。

相關焦點

  • 27寸4k,又大又精細的顯示器:VP2768-4K體驗
    其中戴爾的顯示器是25寸2k級別,四周窄邊框,目前狀態良好。而優派VP2768-4K在27寸大小中使用了4k的解析度,同樣的四周窄邊框,在許多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開箱細節包裝箱非常的大,27寸的級別平時辦公中還挺少遇到的,一般公司辦公機在21.5寸左右。
  • 27寸還不夠大?30寸以上大屏顯示器推薦
    27寸還不夠大?30寸以上大屏顯示器推薦 推薦產品:AOC LV343HUPX屏幕規格:34寸 3440x1440屏幕類型:IPS面板參考報價:5999元(京東)●產品圖片三星S32D850T採用的10bit MVA面板使色彩過渡更平滑,32寸顯示器搭配2560×1440解析度也顯得畫面顯示更加細膩,內容更豐富。還擁有了畫中畫技術、靈敏感光技術,讓專業體驗更加得心應手。
  • 27寸1080P大果粒屏幕,15寸4K字太小,顯示器多少解析度才合適?
    2010年,在iPhone4發布會上蘋果首先發明了"視網膜屏幕"一詞,在3.5英寸內,解析度可以達到或超過960x640解析度的屏幕可以被稱為視網膜屏幕。根據PPI計算公式√(X^2+Y^2)/ Z,可以算出,視網膜屏幕的PPI為330。什麼是PPI呢?
  • 27寸顯示器哪款好 27寸顯示器推薦【圖文】
    如今,人們對電腦顯示器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主要體現在追求更大的屏幕尺寸。許多人認為,屏幕越大各方面的操作和體驗都會好一些,因此24寸的屏幕已完全不能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對視覺效果要求高一點的用戶一般都在選擇27寸顯示器。那麼,最近27寸顯示器有沒有一些熱門產品呢?下面小編來為您推薦幾款:
  • SANC 24寸網吧顯示器PK27寸
    選擇網吧用顯示器 大尺寸不是唯一標準  也許大家走進網吧的第一感覺就是清一色大尺寸顯示器,網吧業主們不惜重金爭相購買配置超大尺寸顯示器,顯得更有檔次。其實網吧顯示器的檔次不僅僅是體現在大尺寸上,消費者會更多注重顯示器的反應速度,高清解析度等性能體驗方面,還有時尚的外觀。當然大尺寸也是一個重要指標,他會帶給用戶更好的視覺體驗。
  • 買電腦顯示器,買24寸的比27寸的人數多,原來有這四大理由
    電腦顯示器是桌上型電腦的一個必備硬體,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電腦顯示器屏幕大、解析度高、顯示效果好,而且還很輕薄,不過現在用手機的用戶多,買電腦主要用於工作或者玩遊戲,很多網友買24寸的顯示器居多,有四個原因。
  • 劍齒虎23寸顯示器強勢PK22寸
    1英寸究竟有多大  從尺寸看23寸僅僅比22寸多了1寸,1英寸顯示面積究竟有多大,下面我們通過計算兩種規格的物理顯示面積來看,23英寸(16:9)的物理面積為509.8mmX286.7mm=146159.66mm(平方),22英寸(16:10)為物理面積為473.7mmX296.1mm
  • 遊戲顯示器多大尺寸合適?24還是27?總有你的菜
    隨著電競行業的加速成熟,其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器行業也是水漲船高,在解析度地位的戰爭始終就沒有停止過。雖然4K的顯示器已經足夠細緻入微,並且4K資源和遊戲配套也已經跟上,但是行業內還是有廠商在開發6K、8K顯示器…其實綜觀顯示技術的發展更迭,一味追求解析度這條路未免是太過偏執了。
  • 22寸顯示器最佳解析度是多少 調節最佳效果【圖文詳解】
    顯示器 的最佳解析度不能隨便亂設。一般機器的說明書中會有介紹,因為解析度對應於可見的像素數目。那麼,今天小編將介紹 22寸顯示器最佳解析度 是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22寸顯示器最佳解析度是多少  最佳解析度是通過顯示的比例來設置相對應的解析度,一般22寸顯示器的比例是16:10和16:9兩種比例,相對來說16:10的比例要多,16:10的解析度包括
  • 用大屏才會爽 27寸2K顯示器選購方案
    >從最近身邊購機的朋友們可以看到,今年人們對於家用級顯示器屏幕尺寸要求已經越來越大,27寸已經漸漸成為人們的首選,而更大的30寸以上也成為了考慮對象,筆者覺得這是正常的,隨著大屏顯示器價格的平民化,以及人們對於高清電影和2K遊戲的需求,大屏顯示器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 攻略:玩遊戲的顯示器幾寸的才合適?
    一些裝機用戶在選購顯示器尺寸的時候時常糾結,不知道玩遊戲的電腦顯示器多大適合,就會以網吧的顯示器尺寸進行參考,甚至覺得顯示器尺寸越大越好,這是錯誤的觀念。那麼,電競顯示器一般多大尺寸?玩遊戲電腦顯示器多大合適?
  • 32寸液晶顯示器多少錢 32寸液晶顯示器產品推薦
    電腦的功能已經漸漸從傳統的上午使用便得越來越多遠化了,所以用戶對顯示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以往的傳統大小的屏幕已經落伍了,現在很多生產商都推出了32寸液晶顯示屏,大屏幕不僅方便畫圖設計等辦公需要,影音效果也更加的好,所以受到了很多用戶的喜愛,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款最近市場上比較熱 門 的32寸電腦顯示屏。
  • 同樣是32寸,液晶電視可以代替顯示器嗎?
    隨著顯示器尺寸越來越大, 現在很多用戶喜歡追求大的顯示器, 27寸和32寸逐漸成為主流。目前在售的液晶電視和顯示器, 都有32寸規格,都可以通過VGA 或者hdmi 線與筆記本或者主機連接。另外,32寸液晶電視的價格已經下降到千元,是否可以用它代替顯示器?兩者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液晶電視亮度大,長時間近距離觀看對眼睛損傷大。
  • 27寸2k解析度的護眼顯示器推薦:飛利浦275E9使用測評
    選擇它的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在1K到1K5這個價位上,27寸有2K解析度IPS廣域色屏幕,同時還是三年質保的產品並不是很多,而且飛利浦的顯示器在護眼方面支持低藍光和不閃屏技術,日常對於每天要盯著顯示器用戶來講,顯示器是否可以確保低藍光和不閃屏還是一個蠻重要的點的。之前也用過飛利浦的顯示器,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
  • 「凹凸」是趨勢還是噱頭?飛利浦27寸曲面顯示器詳測
    大家好,再次感謝IT168試客君給予我第166期體驗資格!因此我在接觸飛利浦27寸曲面顯示器之前,已經對曲面屏幕有了「憧憬」和認知。當看到第166期飛利浦曲面顯示器活動時,更是第一時 間報名參加,希望能一睹「小曲屏」風採,並由自己來解答疑惑——「曲面顯示器在家用時究竟能不能帶來非同凡響的感受?」
  • 顯示器PK 最超值的27寸與最熱賣的24寸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最超值的27寸顯示器與最熱賣的24寸顯示器放在一起,你會選擇那一款?在當前的專業級別顯示器市場,最熱賣的無疑是DELL U2412M,其一流的人性化設計和出眾的品質已賺足用戶的口碑,而同時獲得用戶「最超值27寸顯示器」口碑的是優派VP2765-LED。
  • 電腦顯示器並非越大越好 究竟多大才合適?裝機老闆道出實情!
    隨著價格的降低,越來越大的顯示器被生產出來。那麼,家庭選配電腦顯示器,究竟多大是最合適的呢?早在CRT時代,顯示器多大並沒有什麼大礙,因為解析度可以隨意調整。但是到了液晶屏時代,顯卡必須要設置為顯示器的默認解析度,才能一對一像素顯示,才不會模糊。所以對顯示器的選擇有了更高的要求。一、基礎預算,建議19寸顯示器。
  • 「擺」4K的27寸專業顯示器是怎樣一種體驗?明基PD2700U體驗分享
    尺寸上去了,解析度也不能太低,選來選去還是這款PD2700U專業顯示器讓我更青睞,除了4K,這款顯示器還覆蓋99%sRGB色域,支持HDR,出廠校色,全面護眼等功能,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款27寸的4K的專業顯示器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直接進入正題。
  • 體驗完美 27寸2560x1440大屏顯示器推薦
    也正是如此,顯示器的屏幕已經發展的越來越大,PPI也越來越高。就目前而言,在市面上的消費級顯示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27寸的高解析度產品,它在尺寸、比例以及PPI上面,基本做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均衡,是人們在選購大屏幕顯示器的首要選擇之一。下面,筆者便為大家推薦幾款經典的27寸高分大屏幕顯示器產品。
  • LG推出搭載Nano IPS的27寸4K144Hz顯示器:27GN950
    在PC顯示器市場,LG推出的數款搭載Nano IPS面板的顯示器由於更佳的視覺效果而廣受好評,最近這家業內巨頭又推出了一款型號為27GN950的高端顯示器,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支持144Hz刷新率的同時,還將解析度提升到了4K標準,面板尺寸為27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