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在璀璨的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天台山,一場別開生面的文旅盛會正拉開帷幕。神秀天台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打造浙東唐詩之路的號召,以「研學天台山 詩路霞客行」為主題,隆重舉辦中國旅遊日首遊天台山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包含「天台研學路」研學高峰論壇、「雅望唐詩路」詩詞吟誦大會暨星空朗讀天台專場、「重走霞客路」古道徒步活動等,將霞客文化、唐詩文化和天台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
霞客遊記開篇地,自古霞客愛天台
「四月初一日,馬首西向天台山。從筋竹嶺南行,則向國清大路……」
400多年前,大旅行家、「遊聖」徐霞客三登天台山,結下不解之緣,寫下兩篇遊記,其一置於《徐霞客遊記》首篇,天台山成為霞客遊記的開篇地。徐霞客出遊天台山的日子也被國務院定為「中國旅遊日」。霞客文化是天台山優秀傳統文化乃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中國旅遊日-首遊天台山系列活動將舉辦多場徐霞客主題活動,包含 「重走霞客路」古道徒步活動、中國徐霞客詩歌散文獎頒獎典禮暨《霞起天台山—首屆中國徐霞客詩歌散文獎優秀作品》發行儀式、中國徐霞客文學名家論壇、「沿唐詩路 走霞客道 話天台山」書畫楹聯沙龍、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專委會第一次例會等。
「星空」下的「浙東唐詩之路」,分外璀璨
省長袁家軍指出,「浙東唐詩之路」不僅是一條山水景觀相映的「詩歌走廊」,更是一條融合優秀傳統文化,媲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經典人文之路。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詩」。千年之前,300餘位詩人自錢塘江一路南下,載酒揚帆、擊節高歌,奔著「佛國仙山」,奔著《天台山賦》而來,留下1300餘首壯麗詩篇,成就了今日的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據全國首部縣域唐詩專輯校注作者安祖朝最新考證,有300多位唐代詩人,寫下了1300多首讚頌天台山的唐詩,佔全部唐代詩人的1/10,全部唐詩的1/41。這裡有李太白吟誦的瓊臺仙谷,有孟浩然讚譽的赤城棲霞,有賈島驚嘆的華頂滄海。
千年過去了,天台依然是璀璨的唐詩文化中最閃亮的星星。亞洲最具吸引力文化品牌欄目浙江廣電「星空朗讀」與「浙東唐詩之路」的氣質不謀而合。本次中國旅遊日-首遊天台山系列活動,「雅望唐詩路」詩詞吟誦大會暨星空朗讀天台專場成為一大亮點。活動現場,唐詩之路研究中心帶來的聲聲樂《瓊臺》吟唱、浙江廣電主持天團帶來的穿越舞臺朗誦表演《詩意天台山》、中國演頌藝術創始人 胡樂民朗誦的《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向海內外遊客和中小學生展示天台特色文化旅遊,讓「浙東唐詩之路」上的經典再次閃耀。
神秀天台山,研學好地方
在本次旅遊日活動中,「浙東唐詩路」研學高峰論壇在天台唐詩之路研學營地召開。論壇邀請到國內教育、研學等領域的專家名家,省內外中小學校長、省內外研學旅行專業機構和 旅行社負責人共150多人參與。廣泛探討課程開發、路線設計、營地建設、研學導師培養等熱門話題。努力構建共通共建共享共贏的研學旅行共同體,推動融合中華和合文化、中國徐霞客文化、浙東唐詩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於一體的天台山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為更多的中小學生提供更優質的研學服務。
近年來,天台以得天獨厚的天台山文化為依託,以研學《徐霞客遊記》、浙東唐詩之路和中華和合文化為突破口,優化頂層設計,構建「4+7+X」布局,包括4個研學營地(臺嶽書院、和合書院、寒山書院、明達書院)、7個研學基地(唐詩小鎮基地、和合小鎮基地、唐詩之路露營基地等),以及天台山大瀑布、濟公故裡、天台博物館等多個體驗點、示範點,研發了一系列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探究性為一體的研學旅行課程、產品和路線,讓天台成為探尋自然與文化、尋覓心靈家園的詩意遠方。
在濃烈的研學氛圍下, 「浙江大學國際學生感知中國社會實踐與文化體驗基地」「台州學院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基地」「浙江省自駕車房車文化旅遊體驗基地」「中國吟誦協會天台山唐詩誦讀實踐基地」等先後落地天台。天台還因此躋身省級和國家級的研學基地——去年7月,天台被列入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試點縣,率先在全省整體推進「唐詩之路·霞客古道」研學基地(營地)建設,打造沒有鈴聲的「大課堂」。3個月後,在國家教育部公示的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中,天台再次入選,成為台州市唯一入選的縣(市、區)
「重走霞客路」,廣電名嘴來領跑
作為旅遊日活動中的保留項目,今年的「重走霞客路」古道徒步項目,由浙江衛視知名主持人張憲一等多名廣電名嘴擔任領跑嘉賓,全省中小學代表、省內各地以及浙江周邊各地的親子自駕家庭、企事業單位代表和跨國CP組等數千人共同參與。選手和遊客們沿著霞客古道精華露段,從天台山遊客中心廣場出發,一路沿著國清寺等知名景點,最終到達塔頭寺。在徒步慢跑中,感受天台的文化、研學資源。
浙東名邑多神秀
天台是浙東名邑,立縣1800多年,因天台山「頂對三辰、上應臺宿」而得名,縣域面積1426平方公裡,八山半水分半田,總人口60萬,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天台境內千峰競秀、萬壑[hè]爭流,是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有3個10平方公裡的產業平臺,有6家上市企業,有中國過濾布名城、中國膠帶工業城、中國汽車用品生產基地等國字頭牌子。天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佛教天台宗發源地、道教南宗創立地、五百羅漢應化地、濟公活佛降生地、劉阮桃源遇仙地、唐詩之路目的地、羲之書法悟道地、霞客遊記開篇地、詩人寒山隱居地、和合文化發祥地,即「十地」之稱,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和合包容。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
名縣美城唱響文旅交響樂
近年來,天台緊緊圍繞「名縣美城」發展戰略,堅持「文旅興縣」不動搖,主動對接全省大花園建設,揚山水、文化之長,全力搭建大平臺、建設大景區、推進大項目,初步形成「一心兩區三鎮」的文旅大格局。我們全力推進大瓊臺核心景區建設,天台山大瀑布景觀工程即將兌現「三年成景」目標,年內重現「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的盛景;我們大力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常態化創建省級示範文明縣城,「家天台」標準被列入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我們聚力實施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和合小鎮、雲端唐詩小鎮、霞客小鎮,賦予生態、旅遊、文化新內涵,進一步擦亮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品牌,獲評美麗中國旅遊首選目的地、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縣,被確定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天台山景區入選全國5A級景區綜合影響力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