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是當下一種新的風氣,除了廣大市民的自主意識外,不少餐飲企業也宣稱會積極響應。降低人數訂餐點單,主動提供打包服務,各大餐飲單位似乎都行動了起來。但《鎮視調查》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卻發現,鎮江當下的餐飲浪費現象不但普遍存在,其中有些情況還相當嚴重。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前些年號召的「光碟行動」到餐後「主動打包」,也是大家逐漸養成的良好習慣;而在疫情之後,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對此,許多市民也表示,如果自己在飯店用餐,吃不完的都會打包帶走。
採訪中,記者發現,許多市民都有「按需點菜 主動打包」的意識,而不少餐飲企業也都宣稱有著相應措施,來響應「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號召。
鎮江國際飯店黨支部委員 工會主席 周穎:我們的服務員在賓客用餐的時候會提醒,適量取餐、適量點餐。並且在用餐結束以後,提供環保的打包盒、打包帶,另外在每個桌上都會放上公筷公勺,方便客人使用。
鎮江蘇寧凱悅酒店 市場傳訊經理 金莉:在所有的公眾區域都有明確的提示,我們有張貼海報還有電子顯示屏裡面的溫馨提示。與此同時,在中餐廳客人用餐結束的時候,如果客人還有剩餘,那我們的服務員也會溫馨提示,是否需要打包。
據記者從市餐飲行業協會了解,從8月初國家號召「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開始,市餐飲協會便開展了行業內的學習貫徹動員會,各餐飲企業也對採取哪些措施避免浪費進行了討論。
鎮江市餐飲協會會長 吳榮生:一碗米飯上來可能就吃一點點,然後就倒掉,細細地想這是蠻可惜的。糧食真的是來之不易,加上這次冠狀肺炎,糧食供應相對要緊張些。大家算了一本帳,要是我們鎮江一年銷售一百幾十個億,那1%就是一點幾億,10%就是十幾個億,想想很驚人。一場酒席辦下來,上面的泔漿桶,都是好幾桶的倒, 一方面加重了餐廚垃圾的處理,一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餐飲浪費客觀存在,而這也是許多餐飲企業心知肚明的;為此,他們也採取了各自認為可行的措施,但是這些措施是否有效,或者說這些措施是否得到執行了呢?用調查結果來說話。
餐飲浪費一度高達40% 措施真的有效?
調查中,記者先後在大市口周邊的綜合體以及一些規模以上的飯店蹲點拍攝到一些視頻資料,其中既有堂食現場也有餐廚垃圾臨時堆放點,場面頗為驚人。據某位業內人士介紹,這些浪費現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大型婚宴和家宴中。
通過8月17日至8月23日一周的蹲點調查,以及業內人士提供的相關數據,記者匯總出鎮江市區主要餐飲單位日常產生的浪費食物垃圾的大概數量。其中蘇寧凱越酒店平均每天產生23桶,逢宴會48桶的數量遙遙領先。加上蘇寧各家餐飲企業的數字,僅蘇寧廣場一地每天產生的食物浪費就達到了十多桶。金山湖壹號遊輪酒店平均每天6桶,遇宴會32桶的數量也十分可觀。僅統計名單內的酒店日常食物垃圾就達到了驚人的68桶。
記者了解到,餐飲企業正常使用的泔漿桶大小桶分別為120斤和170斤,具體數量要看是否倒滿,如果取其中間值145斤以8折計算,每桶約為116斤,浪費部分佔比40%,也就是每桶浪費46.4斤,以名單中產生泔漿量最大的蘇寧凱悅酒店計算,每天浪費量46.4斤x23=1067.2斤,有宴會時浪費量46.4斤X48=2227.2斤。
毛主席曾說浪費就是犯罪。真的不能算細帳,單單蘇寧凱悅酒店一家,餐飲每天浪費量就在1000斤左右,有宴席時直接翻倍到2200斤,這樣的浪費著實叫人觸目驚心。許多市民對此認為,這樣的浪費實屬不該。
浪費可恥 餐飲企業先行提醒或許能減少
對於現實存在的巨量餐飲浪費,市餐飲協會會長吳榮生分別從消費者和餐飲企業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呼籲大家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鎮江市餐飲協會會長 吳榮生
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大盆改成中盆,中盆改成小盆,不夠再加。現在我們有幾個店,都在採取措施,點餐適可而止,點到一定的時候,就講餐量比較大一點,你們可能夠了,不夠我們再加,客人感受很好,這樣一方面節約糧食,一方面還贏得企業的社會口碑,還贏得回頭客。
從整個調查來看,餐飲浪費的產生,一是消費者盲目點餐不顧後果,二是餐飲企業沒有主動意識——適當提醒和引導造成的;尤其是一些大型宴席,如果提前說一聲,「你點的餐,差不多了、夠了、不行再加」這樣的先期提醒或許會影響到,那些盲目點餐繼而產生浪費的客人;但試問能這樣的做的餐飲企業又有多少呢?在這裡,我也建議廣大餐飲企業經營者,把每道菜的克重或者夠幾人食用的信息,標註在菜單上,這樣更一目了然,點餐的人或許會自行進行控制,畢竟請客吃飯大家都好面子,這樣的話,至少能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樣也不失為避免浪費的一個好辦法。
來源:鎮視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