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塔吉什湖隕星或是首個太陽系邊緣來客)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常麗君)2000年1月,一顆火球飛掠天空落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西北部塔吉什湖冰面上,撒落了約500塊煤球狀的碎片。據新科學家網站最近報導,為此專門組建的國際團隊經過十多年研究,認為這顆隕星可能是第一個從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來的「客人」。
地球上已發現的大多數隕石都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塔吉什湖隕石的成分跟其他太空隕石都不太像,研究團隊認為,它可能是在更遠的柯伊伯帶形成的。柯伊伯帶是海王星軌道外一個巨大的環帶,曾經的太陽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也在這個帶上。
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院研究人員比爾·波特克和同事認為,在太陽系形成早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巨行星不斷運動,把一些碎片從太陽系邊緣趕到了小行星帶,有些可能會飛向地球。
波特克說:「在太陽系歷史中,可能會有巨行星互相碰面的情況,他們都被海洋一般的彗星包圍著。」在巨行星「會面」過程中會將更小的天體向內趕,在短時間內形成壯麗的景觀。
一種早期理論認為,太陽系曾有過第5顆巨行星,只是後來被「踢」了出去。研究團隊認為,或許這第5顆巨行星的萬有引力幫助吸引了最初一批小行星,而後慢慢形成了柯伊伯帶。這些最初在太陽系邊緣「定居」的小行星,可能解釋了塔吉什湖隕星。
以往研究認為,塔吉什湖隕石屬於一類罕見的D—型小行星。但法國馬賽天文臺研究人員皮埃爾·維那扎說,從D—型小行星表面來看,與塔吉什湖隕石不是很匹配。
波特克說,無論塔吉什湖隕石來自柯伊伯帶小行星的表面還是核心,太陽系5行星模型理論都能解釋得通。無論哪種方式,隕星撞到了塔吉什湖冰面上,給我們提供了第一批直接來自太陽系最外層邊緣地帶的樣本,有助於人們理解太陽系的早期歷史,解開地球之水哪裡來的謎題。大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水是從太陽系其他地方降落到地球上的,但還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帶來了這些水。
總編輯圈點
每一塊太空隕石,都是一枚時間膠囊,它封存著遠古環境信息。找到它,破譯它,是科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和1969年墜落到澳大利亞默奇森地區的隕石一樣,2000年到來的塔吉什湖隕石,同樣成為人類一窺太陽系早期面貌的寶貴禮物。除了被動等待,也要主動出擊,人類發射的第一個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已經向著柯伊伯帶飛去。科研人員正在用各種方法,去認知我們身處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