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富豪開啟免費遊火星計劃 501天有去有回(圖)

2021-01-20 人民網

  2月27日,私人太空遊第一人、美國億萬富豪丹尼斯·蒂託宣布,未來五年內,他將開啟一個耗資至少10億美元、名為「靈感火星」的太空計劃,將為一對50多歲的夫妻免費提供一次環火星旅行。據悉,這對幸運的「火星遊夫妻」尚未選定,如果有幸選中的話,他們將乘坐一艘由美國SpaceX公司定製的「龍」號載人飛船,攜帶超過一噸的脫水食品以及28公斤的廁紙,在狹窄封閉的太空艙內,度過501天的二人世界。據了解,之所以選擇中年夫婦,是因為太空旅行有輻射的危險,可能導致不孕不育,而中年夫婦大多已經生兒育女,並且一男一女兩夫妻共同旅行,能在漫長的旅途中給彼此情感慰藉。

  為何選擇2018年?

  距離最近:往返1億多公裡

  之所以選擇2018年啟動,是因為這一年火星距地球最近,大概為5800萬公裡,來回的行程超過了1億公裡。此外,2018年還是麥哲倫航行500周年。2018年是個最佳的「火星旅遊」飛船發射窗口,如果錯過了2018年的這個機會,那麼下一個最佳「發射窗口」將要等到2031年。蒂託認為,「如果我們2018年無法發射,會在2031年面臨一些競爭。」

  501天簡樸旅行什麼意思?

  空間狹小 「喝尿」解渴

  「龍」飛船長約14英尺(約等於4.3米),寬約12英尺(約等於3.7米),同時由「比奇洛」充氣組件提供額外的居住空間。在17個月的時間裡,兩名太空人將不得不待在一個比衛生間大不了多少的艙內,攜帶1360公斤的脫水食物、少量的水以及28公斤的廁紙。太空人一路上將不得不重複飲用由自己的尿液循環處理而成的「淨化水」來解渴。艙內也不會安裝沐浴設備。

 

  為何選擇年過五旬夫婦?

  旅行後果:嚴重的不孕不育危機

  蒂託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志願者必須是一對喜歡冒險、喜歡朝夕相處、願意攜手去火星旅遊的「已婚夫婦」,之所以決定選擇一對年過五旬的「已婚夫婦」,是因為這樣長距離的太空旅行帶來的太空輻射影響,很可能會給這對火星遊客夫婦帶來嚴重的不孕不育危機,所以候選人需要已經度過生育年齡段。

  蒂託已經為這項火星遊計劃創建了一家名叫「靈感火星基金會」的非營利機構,該機構首席技術官塔伯·麥克卡魯姆說:「這是一項頗具象徵性的太空任務,我們需要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來代表人類。」麥克卡魯姆還稱,當越來越遠離地球時,他們可以互相為對方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

  他如何熬過太空的438天?

  能洗澡 吃美食 有訪客

  在宇宙中滯留時間最長的紀錄是俄羅斯人瓦萊裡·波利亞科夫在1995年創造的438天。這是一個假定前往火星的實驗,他度過了近兩年的無重力生活。

  對於自己居住時間長達1年以上的這座「空中樓閣」,波利亞科夫是這樣評價的:「我喜歡我們空間站上的浴室,那是一個小小的蒸汽室。你鑽進去,隨身帶上一把小樟木刷子……那真是全身心的享受。我非常喜歡在空間站上洗浴。我以主人的身份住在儀表艙。好在太空可以站著睡覺,眨眼工夫就上床了……早晨吃早飯,我們的食物多種多樣,而我最喜歡吃的是帶核桃的奶渣餅……」波利亞科夫說,空間站上最令人高興的時刻是從「地球老家」來人時。

  招募

  時間

  2018年1月5日發射

  2018年8月20日飛到火星上空

  2019年5月21日返回地球

  行程

  2018年1月,這對被選中的太空人夫婦將搭乘由美國SpaceX公司定製的「龍」號載人飛船、藉助獵鷹重型火箭,飛往火星旅行。這項名為「靈感火星」的繞火星飛行計劃將歷時501天,飛船如果如期發射,將於228天後到達火星上空,並環繞火星飛行,但不會進入火星軌道,距火星最近處大約160公裡,隨後返航,273天後抵達地球大氣層。一旦飛船起飛,項目就無法中途停止。

  住宿

  這一項目的首席技術官塔伯·麥克卡魯姆稱火星之旅「會是一次非常簡樸的旅行,不必遵循美國航天局的所有空氣和水源標準」,飛船內生活空間預計有17立方米。

  耗資

  整個項目預計花費10億到20億美元。「靈感火星基金會」2月27日在一份聲明中說,不會向美國航天局申請資金,將藉助「私人和慈善團體捐贈」籌集費用。

  要求

  ■希望是一對中年夫妻,感情好到能承受在一個封閉環境中生活1年多所構成的壓力,對彼此提供支持。

  ■希望已經生有孩子,度過生育年齡段,健康和生育狀況不會受到長期太空輻射的太大影響。

  ■能接受高強度訓練,以便能夠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接受地面控制中心的心理幫助。

  ■需要在飛行中完成更多任務,包括排除故障和操控飛船。

  待遇

  ■將成為第一對遊火星的地球旅客

  ■將在太空中旅遊501天,感受太空之美

  ■將飛到火星上空,距火星最近處不到160公裡

  風險

  精神壓力巨大長期失重可能導致太空人們一系列的器官功能改變,例如骨質疏鬆或肌肉萎縮等。太空人們還可能會患上幽閉恐懼症。

  面臨太陽輻射太陽的日冕噴發伴隨高能粒子和射線,這可能傷害太空人。儘管在2018年,太陽處在一個太陽黑子活動的平淡期,但是日冕噴發仍可能出現,這一外在傷害可能帶來死亡威脅。

  可能流落太空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此次繞火星飛一個來回意味著,除了去火星的燃料,返程的燃料也必須保證,否則飛船將流落太空。此外,如果太空人在太空遇到任何意外,因為距離太遠,他們將孤立無援。

  蒂託72歲,曾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名科學家,現在則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掌管美國非營利機構「靈感火星基金會」。除了航天科學家和億萬富翁這兩重身份外,蒂託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全球首位「自費太空遊客」,他2001年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並停留8天,成為全球第一位飛入太空的非宇航或航天人員。

  蒂託緣何推出免費火星之旅?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是未來經濟增長和繁榮的催化劑。」蒂託說,火星之旅能夠「為下一代太空探索帶來知識、經驗和動力」。但由於之前的火星登陸計劃已經發回大量數據資料,因而此次火星之旅,從科學考察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太大價值。不過,如果此次太空旅行成行,將為蒂託帶來部分收入。外界猜測,他將出售電視或網絡媒體的轉播權獲取收益,同時還向大眾出售單獨與太空人們進行太空對話的服務。

  誰是潛在候選人?

  「靈感火星基金會」首席技術官塔伯·麥克卡魯姆和他的妻子簡·波恩特(上圖)是2018年「火星遊」計劃的潛在候選人,他們不但已婚,並且生有兒女。麥克卡魯姆是美國模範太空發展公司的CEO和聯合創始人,該公司專門研究生產極端環境下的生命支持系統。麥克卡魯姆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會儘可能地將太空船和這項任務設計得更加安全,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它將比以前的所有太空任務面臨更多的風險。」

  麥克卡魯姆非常清楚長時間局限在狹小空間中對人體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上世紀90年代,麥克卡魯姆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斯肯市郊外的一個封閉環境中參加了「生物圈2號」實驗計劃,他在長達兩年時間中都生活在密封的「生物圈2號」容器內,大多數時間身邊只有一個女人相伴——這個名叫簡·波恩特的實驗夥伴後來成了他的妻子。

  綜合消息 X097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美國計劃從火星帶回600克樣品,天問一號多久著陸,會採樣嗎?
    作者:文/虞子期 這兩天,關於嫦娥五號的消息大家都熱議不斷,確實這次歷經23天的月球採樣工程結束,意味著我國有實力具備地月往返能力,這對我國未來實行載人登月的過程具有重大的推進意義,同時也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所以值得再次歡聚一下。
  • 再遊青海《七》火星公路,讓你看夠雅丹
    遊完茫崖翡翠湖,艾肯泉後因為旅途實際情況與行前計劃有改變,往回走有三個選擇。1:走S303,到格爾木,路程四百五十多公裡,約7小時,途中主要是戈壁風光,快到格爾木有胡楊林,但景點導航提示未開放。2:走G315回,直接原路,西臺,水上雅丹,東臺吉乃爾湖,差不多9_10個小時。
  • 極光計劃線路圖出爐 人類將在2033年做客火星
    與此同時,在地球上,歐空局的極光計劃已經放眼於幾十年後人類登陸火星的紅色土壤之上了,近日,歐空局在官方網站上詳細披露了極光計劃的線路圖。   在歐洲科學與工業委員會的支持下,歐空局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制定了一個以探測月亮和火星為主的遙控設備與人類探測太陽系的綜合計劃,而作為先驅的火星快車任務將給極光計劃提供諸多技術參考與知識。
  • 21世紀前,最昂貴和最成功的火星探測計劃,曾拍攝到「火星人臉」
    火星探測通常也會利用此天文現象來運作。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三十米探測器到達火星,他們對火星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並向地球發回了大量數據。1964年12月28日發射升空的美國水手四號探測器於1965年7月14日在火星表面九千八百公裡上空掠過,向地球發回了21張照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名掠過火星並成功發回探測數據的探測器。
  • 阿聯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有哪些看點?(圖)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近日發射。不過,由於發射地日本的天氣原因,發射任務已經兩次推遲。最新的發射時間暫定為7月20日至22日之間。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此次火星探索之旅有哪些看點?資料圖:阿聯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員。
  • 2003火星大衝(圖)
    2003火星大衝    火星衝日,就是火星位於日地連線上,並且和地球同位於太陽的一側。火星衝日發生在合後的390天。衝日過後37天,火星停止逆行。衝日前後地球與火星距離達到最近,但是一般不會正好在衝日那天,而是相差一到兩周。火星再經過300多天的可見期後,又重新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直到下一次合。這個周期大約780個地球日,稱為會合周期。    另外一個預報火星衝日的方法是:火星有15.8年的季節性衝日周期,在這個周期中,有三四次遠日點衝日,以及三次近日點衝日。一般稱這為七個會合周期。
  • 曾經有海洋的火星,水都去哪了?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 很多科學家認為,在久遠的過去,火星表面有液態水。最近通過對一顆火星隕石的研究表明,在火星形成9千萬年之後,火星表面就可能有液態水。早期的火星很可能溫暖溼潤,那時的火星上也像今天的地球那樣,有海洋、湖泊與河流。
  • 人人都有機會探索浩瀚宇宙!私人航天旅遊計劃啟動!你心動了嗎?
    但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由埃隆·馬斯克(ElonMusk)創立,著眼於火星。SpaceX計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可能有8萬人的定居點,儘管這些計劃的細節仍在進行中。但早期的殖民地計劃包括透明的圓頂,農作物可以在那裡生長。SpaceX龍飛船。內華達山脈公司(SNC)正在研製一艘追逐夢想的宇宙飛船。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緊接著就在四天以後即1960年10月14日,向火星發射了第二枚探測器。這兩枚火星探測器都失敗,後來分別被稱為「火星1A號」和「火星1B號」; 1962年美國開始實施「水手計劃」,在1964年先後向火星發射了兩枚探測器水手3號和水手4號。水手3號於1964年11月5日發射升空,是美國發射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因偏離軌道發射失敗。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文 | 學術頭條自古以來,火星就帶有一種神秘、危險的色彩。在我國古代,火星因為行蹤不定而被稱為「熒惑星」,古書上有「熒惑守心,天責帝君」「熒熒之火,離離亂惑」等描述,甚至是舊時陰陽家禁忌的兇神之一。主要研究火星大氣,並提供其完整的圖片。通過描述火星的底層大氣來了解氣候動態和火星全球天氣圖,並將低層大氣條件和高層大氣聯繫起來,說明天氣如何改變氫和氧的逸出。了解高層大氣中氫和氧的結構和變異性,並確定如何損失到太空中的。
  • 推火星移民計劃的荷蘭公司破產 曾有上萬中國人報名
    那麼,未來「流浪地球」計劃是否真的有可能出現?實際上,早在2012年,就有一家名為火星一號(Mars One)的荷蘭私人公司提出將人送上火星,展開星際移民的計劃。彼時,火星一號公司提出的目標是2023年在火星建立移民點,並於2025年送出入駐火星的單程志願者。
  • 去火星的「船票」要截止啦
    在你的「登機牌」上,不僅有獨一無二的姓名和編碼,還會記錄著飛行的總裡程數。拿到這張登機牌,意味著你的「太空飛行裡程」已經有5500萬公裡(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最近距離)了!而且,通過加入NASA的一系列火星探索任務,參與者的「飛行裡程」積分還可以累積,代表其本人對NASA火星探索計劃的參與度。(所以,這事兒是正經的,不是鬧著玩的。)
  • 天文館|去火星,爬山!
    今年的新冠疫情讓大家都宅在家中,各種旅遊計劃也都紛紛擱置。不過,今天你可以加入我們這個神秘旅行團,一起去地球的鄰居那兒看看哦!在那兒還有著全太陽系裡最高的山峰之一,你敢不敢和我們一起來爬個山呢?火星,這顆用羅馬戰神名字命名的紅色星球上「景點」多多。
  • 旅行隨筆《開車帶狗去雲南28天》1:計劃,窮遊
    旅行隨筆:《開車帶狗去雲南28天》——朱燕和朱旺的自駕之旅朱燕/圖+有一種旅行叫窮遊。有一種計劃叫行動。北京自駕雲南,帶著朱旺。清明節高速免費。春天正是出遊的季節。20天的探親假,加上清明節假期和編輯工作的不坐班制,2013年的春天,我和朱旺、「朱二黑」有個很冒險的旅行。這是我們的第一次長途自駕旅行。這是生命中最值得紀念的一次旅行。她開啟了我生活的另一種選擇。旅行和寫作。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距離地球有1億公裡,火星會成第2個地球嗎?
    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地球1億公裡外的軌道上繼續前進,對比登月技術火星探測又有什麼不同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據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消息稱,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軌運行了144天,航行裡程超過了3.6億公裡,目前位置距離地球有1億公裡,根據測控數據顯示,飛行狀態正常。嫦娥和天問一號都是今年發射,相對於月球火星探測還要挑日子,這是怎麼回事?
  • 火星上有哪些景點值得遊覽?| 袁嵐峰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導讀如果有機會去火星一遊,你最想遊覽的是哪些景點呢?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自從2020年7月23日發射以來,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預期2021年2月到達。人類目前還沒有登上過火星,我們在朝這個目標努力。那麼,如果有機會去火星一遊,你最想遊覽的是哪些景點呢?
  • 十一假期逃離地球去火星!七大奇幻課程等你開啟探索之旅
    在火星人類是如何生存的?火星的具體特徵又是怎麼樣的?迄今為止登錄火星的必備條件都有哪些?想要了解登陸火星的真實模擬設備嗎,想要學習火星科技的相關課程嗎,想要製作火星精美DIY手作嗎,10月1日-10月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冷湖實驗室、融匯地產共同舉辦「火星城市探索計劃」,等你來開啟探索之旅。活動自9月26日開啟報名通道以來,兩日突破一百組家庭報名參與。
  • 科普: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有何特點
    新華社杜拜7月20日電(記者蘇小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成功發射升空。「希望」號不僅是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也是阿拉伯世界首個火星探測器。它是如何誕生的?有什麼特點?(小標題)阿美合作開發阿聯研究和開發太空的一個裡程碑是2014年,當年阿政府斥資54億美元設立太空署,計劃成為第一個將無人探測器送往火星的阿拉伯國家。但是阿聯在太空科技和探測器設計製造方面缺乏經驗。
  • 2030年,火星漫遊指南與自救手冊
    霍金曾「恐嚇」人類,未來30年太陽將進入休眠狀態,屆時地球將面臨世界末日,人類只有移民火星才能避免滅絕。ElonMusk在去年國際宇航大會上說,2024年,人們買張10萬美元的SpaceX火星船票就能飛去火星。地球好可怕,我要回火星。
  • 來一場與眾不同的「火星之旅」 2020首屆未來火星生活周啟動
    不同尋常的2020年還剩下最後100天,在後疫情時代,終於盼到了線下活動的復甦,而沉寂了近一年的你們,是不是也在期盼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連休8天的假期應該「去哪兒」,「怎麼玩」,「吃什麼」,「看什麼」?與其走馬觀花輾轉於各大景點,不如移居「火星」,來一場不一樣的「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