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種方便麵?
恐怕沒人數得清
就像幾乎沒人知道
一些泡麵品牌可以有200多種口味
我國去年一年吃掉402.5億份方便麵,
全球第一!
解放君掐指一算
去年平均每人吃掉將近29碗方便麵!
2018年,
方便麵銷售額515億元,同比增長3.3%。
我國的方便麵行業經過轉型升級,
煥發出新增長動力,
銷量已增至全球近四成
曾經落寞的泡麵
是怎麼走上逆襲之路的呢?
泡麵經濟回暖 網紅泡麵流行
方便麵熱議的背後,是日趨回暖的「泡麵經濟」。
根據世界方便麵協會此前的統計,2018年全世界共消費了約1036億份方便麵,而中國以402.5億份的年消費量位居全球第一,佔比38.85%,不僅比2017年的消費量高出12.9億份,而且是第二名印度尼西亞的三倍多。
尼爾森數據則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的同時,整體銷量也同比增長1.4%。世界方便麵協會預測,2019年中國方便麵銷量有望維持在400億份以上。
隨著需求的上升,不同形態、口味的「網紅」方便麵頻頻出現在大眾視線,甚至還催生出專門售賣方便麵的餐飲店。在店內,泡麵做法相當繁複,除了可以加入自選的蛋餃、午餐肉等配料,韓式部隊鍋等一些特殊類型的泡麵,還需要專門的廚具,可以說,方便麵原本的「易食性」已經被「體驗感」所取代。
在上海一家名為「泡麵小食堂」的店鋪內,記者看到,各式各樣的方便麵擺滿了整整一面牆,其中絕大部分品牌來自國外,在國內超市很難見到。方便麵的口味也是多種多樣,除了魷魚味、炒年糕味等較為常規的,還有花雕酒味、蘋果醋味等另類口味。
據了解,這家店提供一百多種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全世界各地的方便麵,不僅有享譽全球的新加坡「叻沙拉麵」,還有韓國跑男綜藝節目中出現的同款「不倒翁真辣雜燴海鮮方便麵」。
它們也是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的「網紅方便麵」。例如,2018年,知名泡麵測評網站The Ramen Rater評選出全球年度十佳泡麵,第一名就是「新加坡百勝廚叻沙拉麵」。該網站的創始人是美國的泡麵達人Hans Lienesch,據說從2002年開始,他已經吃過全球2400多種泡麵。
泡麵測評網站The Ramen Rater評選出的2018年度第一泡麵 來源:網頁截圖
在國內某生活方式App上,關於方便麵的評測更是數不勝數,甚至還有明星效應引發的「爆款」方便麵做法。比如,由於金城武在電影《喜歡你》中展示了一種精確控制時間的泡麵法,「金城武泡麵」一度流行;最近,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在某美食綜藝節目中分享了自己的獨家泡麵法,「張雲雷同款泡麵」立刻登上首頁推薦,收穫3萬點讚。
有意思的是,「網紅泡麵」的效應甚至從消費層面輻射到娛樂層面。在抖音App上,除了有小紅書、下廚房同款內容之外,還有各種搞笑視頻,比如用方便麵修復桌子椅子等家具,乃至馬桶、玩具、地板,還有用泡麵製作蛋糕等等新奇的玩法。
某生活方式App上大量關於泡麵的測評 來源:軟體截圖
凱德晶萃廣場內的一家店鋪內,售賣來自全國20來個省市區的幾十款特色方便麵
四大因素促成泡麵經濟回暖
雖然泡麵如今風生水起,但它曾在2014年至2016年經歷過慘痛下滑。
近五年中國市場方便麵需求量趨勢(單位:億份) 數據來源:世界方便麵協會(WINA)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外賣行業蓬勃發展的影響。2014年,大量資本湧入風頭正勁的外賣行業。資本帶來的是各大外賣平臺的「燒錢大戰」。依靠巨額補貼,各平臺不計成本壓低外賣價格,只求搶佔市場、吸引用戶,10元以下的外賣屢見不鮮。相比單調的方便麵,外賣種類豐富、口味多樣、更加便捷,加之誘人的價格,成為消費者心目中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為何從2017年開始,
方便麵需求量又上升了呢?
首先是外賣漲價了。由於方便麵與廉價外賣都具有低價、無需烹飪、可供快速充飢的特點,二者構成替代品關係,其中一個漲價會導致另一個需求增加。根據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發布的數據,方便麵需求量與外賣用戶規模負相關。2015年,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2017年,餓了么正式收購百度外賣。外賣市場逐漸被美團與餓了麼兩大巨頭壟斷,到2018年,二者合計佔有95%的市場份額。一方面市場格局已然明朗,另一方面之前的燒錢模式不可持續,外賣近年來漸漸漲價。
第二是方便麵企業的積極「自救」。中國方便麵市場的競爭格局是康師傅、統一兩品牌為主。尼爾森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康師傅方便麵銷售額佔有率達50.6%,穩居於市場第一位;統一方便麵銷售額佔有率為21.1%,二者合計佔比達71.7%,行業高度集中。
2017年中國方便麵市場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APP
面對困局,康師傅與統一調整了經營策略,向多樣化、高端化、小包裝化等方向發展。2016年,統一推出了高端方便麵「滿漢宴」,售價高達29.9元,隨後推出量小味美的「湯達人」;康師傅也推出了金湯系列、匠湯系列、黑白胡椒麵等等口味新奇的產品,可謂「求生欲」很強了。從康師傅財報來看,2019年高價袋面同比增長6.60%,是其方便麵產品中增長最快的類型。
連續兩年康師傅不同類型面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2018年與2019年康師傅財報
第三個原因是外出農民工人數的持續增加。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農民工總數與外出農民工總數在2010年至2018年間持續增加,其中外出農民工總數從1.53億增加到1.73億。
方便麵高熱量、低價、簡便快捷,頗受農民工歡迎。從全國各省市區產量來看,2018年全國有27個省市區生產方便麵。其中,2018年河南省方便麵產量位居第一,產量為204.67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29.26%。
2018年全國各省市區方便麵產量佔比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第四則是網紅經濟興起。方便麵正成為一種網紅食品,「明星效應」帶動人們嘗試泡麵的各種吃法,各路測評又讓觀眾「種草」了過去沒有吃過的方便麵種類,尤其是進口方便麵。以淘寶上最熱銷的韓國進口三養火雞面為例,銷量前十的商家一個月合計賣掉180萬袋左右。僅在天貓超市,內含5包的新加坡進口KOKA雞湯方便麵月銷量就高達3萬份以上。
你餓不餓?
給你煮碗泡麵,加個蛋?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顧傑 侍佳妮
微信編輯:肖雅文、朱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