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將建13個經濟開發區 軍事機構搬離
三年服喪期滿,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要擴大朝鮮對外開放?
據朝中社14日報導,朝鮮擬定了13個經濟開發區的開發總規劃。根據該規劃,將推進清津、鴨綠江、滿浦、惠山經濟開發區,興南、峴洞、渭原工業開發區,穩城島、新坪旅遊開發區,松林、臥牛島出口加工區,漁郎、北青農業開發區的開發工作。
朝鮮方面透露,朝鮮相關道(直轄市)人民委員會按照先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則,已經就建築、公路建設和電力及通訊保障等問題做了相關的研究。
在上述開發區中,滿浦、惠山、渭原、清津等地均靠近鴨綠江,與中國隔江相望。朝鮮經濟開發協會副會長尹永石表示,朝鮮意在通過此舉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據悉,朝鮮方面將擇機舉辦這項開發總規劃的投資說明會。
朝鮮第一個經濟特區設立於1991年底。當時朝鮮在靠近中朝、朝俄邊境的羅先地區設立了自由經濟貿易區。2013年3月,朝鮮勞動黨決定要實現對外貿易多元化和多樣化,各道根據實際情況成立經濟開發區。5月29日發布政令,宣布出臺經濟開發區法。11月21日,朝鮮宣布各道(相當於省)將建經濟開發區。 2014年7月,朝鮮又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又新設多個經濟開發區。
朝鮮內部對於這次大規模的開發區建設,已經作出了相關動員。據韓國媒體DailyNK報導,朝鮮計劃把位於鹹鏡北道清津市的軍事教育機構「金策空軍大學」搬遷到其他地方。
金策空軍大學是四年制軍事大學,每年為朝鮮培養航空管制員、空軍行政軍官和空軍軍官等數百名人員。朝鮮三代領導人都曾經親臨該校現場指導。 「如此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學要搬遷,是非常罕見的」鹹鏡北道的消息人士表示。
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正是為了開放清津做準備,並且今年秋天有望實現。清津經濟開發區將以金屬加工、機械、電子等產業為核心,通過清津港出口加工產業。
該消息人士還稱,三年服喪期結束,領導人金正恩需要在經濟領域取得成果。在給外界投資者留下積極開放的印象的同時,朝鮮還需要防止軍事設施的暴露。(郭儒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