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樂山大佛體前有密室,耳朵、鼻梁等部位內襯木樑

2020-12-06 高興旅遊吧

相信中年以上的朋友,對四川「樂山大佛」的最初了解,大多是通過八十年代初期上映的一部武打電影《神秘的大佛》開始的。電影裡除了當時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劉曉慶和葛存壯等演員外,最引人注意,並久久不能釋懷的就是電影裡展示的那尊「樂山大佛」了!

從1962年開始,政府多次撥專款對佛像作全面維修;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10月8日起,至2019年4月1日止,歷時近半年的時間,專業團隊對「樂山大佛」進行了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和勘測,之後樂山大佛再次面世,景區的九曲棧道和佛腳觀光平臺等均重新開放。

今天就說說在歷次維修、勘測中的一些新發現,披露一些「樂山大佛」的「冷知識」!估計有些內容肯定會顛覆人們的理解和想像……

「樂山大佛」是哪尊佛?官方名稱是什麼?

唐代崇拜彌勒佛,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雲經書》去證明自己是彌勒轉世。上行下效,隨即在全國興起了塑造彌勒之風。而且彌勒佛又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與平息水患、鎮江祈福的目的是一致的——將「樂山大佛」雕成一尊彌勒佛就成為一種共識。

「樂山大佛」秉承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時尚,並擺脫了印度佛像的造像形制,整體造形可謂超凡脫俗,取而代之的是壯寬的雙肩、飽滿的胸膛、安祥的目光,示現了俗世間常有的一種坐姿:雙臂、雙腿自然下垂……這種平穩、安定的坐式,可以帶給行船於湍急江水中的人們以堅定和勇氣!

八十年代末期,人們在大佛龕窟右側臨江一面的懸崖峭壁上發現了一塊面積達25平方米大小的摩崖石碑——《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碑。得知「樂山大佛」石刻雕像的真實官方名稱應為「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這通摩崖碑的發現具有相當重大的歷史意義:它不僅確定了「樂山大佛」的真實官方名稱,也是研究「樂山大佛」最為重要的第一手直接文獻!

「樂山大佛」 螺髻有多少個?石塊螺髻與大佛頭部是否一體?

「樂山大佛」的螺髻髮式,在初唐時盛行於宮廷之中,之後便開始在士庶女子中流行開來,至宋、明時期仍有這種髮式。至於「樂山大佛」螺髻的具體數量,其實早在六十年代初期一次修繕時終於數清——當時維修人員用粉筆逐一在每個螺髻上進行標記計數,最後確定大佛共有螺髻1051個。

也正是在那次維修時,人們才發現雖然螺髻與頭部渾然一體,但在單塊的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中間並無砂漿粘接),實際上螺髻石塊就是後來被一塊塊天衣無縫般地嵌上去的。在九十年代末期的一次年維修時,工作人員竟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到3塊不知什麼原因遺存的螺髻石,其中2塊保存較為完整,讓人們有了仔細研判螺髻石塊的機會。

「樂山大佛」有裝藏洞麼?洞內發現了哪些裝藏物品?

按佛教慣例,在塑造佛像時,往往都要在佛像背後預留一個空洞。開光的時候,由住持高僧把經卷、珠寶、五穀及金屬肺肝等放入其中,然後再封上——這就是佛教中的"裝藏"。

那麼,「樂山大佛」會不會有裝藏洞呢?在1962年的一次維修中,工作人員果然在這尊大佛的胸部發現了一個封閉的裝藏洞(下圖大佛胸前白色部位)。打開封門石後,發現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從中得知在大佛竣工後,也曾搭建了木閣來對大佛進行保護——從目前大佛背部等周遭部位殘存的柱礎和樁洞,確實可以證明這裡曾有過大佛閣。

宋代的時候也重新修建過,當時稱為「天寧閣」。至於損毀的具體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在裝藏洞內,人們發現了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物品。

「樂山大佛」雙耳和鼻梁有何特殊?是什麼材質做成的?

宋代詩人範成大當年由成都啟程去臨安(今浙江杭州),沿途對名勝古蹟如青城山、都江堰、樂山大佛等記載尤詳,且時有考證,遂成《吳船錄》。書中對「樂山大佛」有這樣一段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也就是說,「樂山大佛」的雙耳為純木製或以木襯之。

在一次維修中,工作人員發現在大佛右耳耳垂根部的內側,有一個深約25釐米的小洞。維修人員從中掏出許多碎屑物,仔細一看確實是腐朽後的木泥。由此可知,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巖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也是在一次維修中,工作人員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內側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但是,這兩處木質製作工藝,是在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便如此,還是後代破損後維修時才用上的,已不可考證。

「樂山大佛」除了以上發現的這些秘密,在這個千年不倒的石像身上,還有哪些未解之謎呢?有知道的小夥伴可以在此告訴大家!

相關焦點

  • 四川樂山大佛胸口處發現一密室,專家進入後:千年前的謠傳被證實
    同時也有很多人被民間流傳的有關於樂山大佛的種種傳言所吸引了。這尊無比雄偉的大佛以及它所經歷過的那些古老的歷史,本身就讓人感到無限嚮往了,在加上那種種傳言,更是讓樂山大佛變得神秘起來,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人想對這些傳言一探究竟。
  • 四川樂山大佛發現密室,位於大佛的胸口,出土之物揭曉千年的傳說
    佛教流傳到現在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見證了中國古代的風雲變幻。而樂山大佛就是一位叫做海通和尚的僧人主持修建的。他發現此地的水患嚴重,於是靠著自己四方化緣來籌集修建佛像的資金。此後過去了90年才最終修建完成,而水災也在佛像修好後逐漸消退了。不過有關於大佛,人們一直有一個傳說,那就是佛像中藏著眾多的寶物,可惜沒人知道真假。
  • 樂山大佛體內發現密室!隱藏千年的秘密將被揭開,「國寶」現世
    這尊大佛高度為71米,寬度為24米。樂山大佛建成之後,一直都有著很多傳說,其中有一個尤其神秘。據傳言,樂山大佛並不是實心的,可能是古代人藏著許多的寶藏在裡面。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對樂山大佛修繕,修繕的時候工人在大佛胸前發現了一個密室裡面藏著有很有寶藏,工人重大發現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部門,隨後文物部門派出了專家去現場進行觀察。
  • 四川樂山大佛胸口處發現了一間密室,結果證實了千年前的藏寶傳言
    說起四川樂山大佛,想必很多人會想起十幾年前風靡大陸的武俠劇《風雲》。在《風雲》中樂山大佛的名場面可是不少,比如聶人王與雄霸一戰,步驚雲被火麒麟叼走,聶風殺火麒麟等。當時,年幼的我們都在幻想到樂山大佛看一看,去電視劇裡拍攝的那個洞窟看一看。
  • 四川樂山大佛胸口旁邊,發現密室,專家進去一看,證實了千年傳言
    雖然叫樂山大佛,但是其在歷史上的真正官方名,卻一直是個謎團,專家團經過考究,認為樂山大佛在歷史上的名稱,可能叫「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所以樂山大佛也被稱為「凌雲大佛」樂山大佛的佛身,高達71米,頭高有14.7米,耳長有6.7米(耳為木質結構),「足寬踏浪濤」,樂山大佛的腳背極寬,腳面能夠同時容納百人以上。
  • 樂山大佛發現密室,專家進入後發現了秘密,千年傳言就此揭開
    這座大佛整體高有71米,光是佛像的頭部就佔有14.7米高,寬度更是達到了將近10米左右。佛像頭部的髮髻據統計一共有1051個,鼻子和嘴巴的長度有著3.3.米,眉毛長約5.6米。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座大佛的手指居然達到了8.3米,如此巨大的佛像曾經還令世界震驚,不少外國遊客前來旅遊時,就會嘆為觀止。
  • 樂山大佛發現一密室,專家考察證實千年傳言
    佛像的五官也是甚為祥和,眼睛和嘴巴的長度有3.3米,鼻子的長度有5.6米,眉毛的長度在5.6米,耳朵也有8米長。關於樂山大佛,中國流傳著很多傳說,有人說大佛在國家發生災難時,會流淚,看來佛的菩薩心腸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也更說明了百姓對於大佛的敬重。不過,在各種傳說中,真正讓人們開始著手去研究的還是關於大佛內部藏有不少寶貝的傳言。如果能夠得到這些寶物,那麼必定對我國考古專家研究古代歷史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為何會有人認為大佛裡面有寶藏呢?
  • 樂山大佛中真有寶藏?考古專家在胸口發現密室,揭曉千年傳言真相
    樂山大佛中有寶藏?考古專家在胸口發現密室,揭曉千年傳言真相引言: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說起這句話,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句話形容的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佛像樂山大佛,這座鑿刻在岷棲鸞峰臨江崖壁上的大佛,被後世人稱之為「佛像之最」,不僅體態雍容,深情自若,甚至在設計上,外形雄偉磅礴,令國內外遊客都嘆為觀止,感嘆不已,而就是這樣一尊大佛,卻藏這許多秘密傳聞
  • 樂山大佛特大發現!胸口處暗藏一處密室,出土之物揭曉千古謎團
    導語:樂山大佛特大發現!胸口處暗藏一處密室,出土之物揭曉千古謎團引言佛教自傳入中國之後,便對我國的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樂山大佛是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除此之外,樂山大佛特大發現!胸口處暗藏一處密室,出土之物揭曉千古謎團。著名大佛暗藏玄機樂山大佛高達71米,頭部與山平齊,歷經三代工匠才將其建造而成。正是因為樂山大佛的建造過程如此艱辛,建造完畢後如此恢宏大氣,因此關於樂山大佛本身,民間就流傳了許多傳說。
  • 樂山大佛,歷經千年,青春依然
    小時候看電影《神秘的大佛》,情節很是吸引人,但更吸引人的是那尊樂山大佛,從此便對其心生嚮往。親身遊歷後,才知「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此言不虛,也被它的高大巍峨所震撼。01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彌勒佛像,位於四川樂山市的凌雲山棲鸞峰的西壁上。大佛坐東朝西,前臨岷江、大渡河匯流處,在整整一座山上鑿出。
  • 樂山大佛肚前有藏寶洞?裡面藏著什麼大秘密
    樂山大佛(圖片來源:法制晚報)[原標題]樂山大佛肚前有藏寶洞?從碑文內容來看,大佛工程耗資巨大,修造工程中間停了兩次。據相關學者研究,樂山大佛的形象是嚴格按照佛教《造象度量經》有關尺寸進行施工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大佛頭頂有1021個螺旋髮結,手指纖長,長8.3米。樂山大佛的頭部、神態和衣飾有著明顯的漢族化、世俗化的傾向:身材魁梧,體態肥美,雙手撫膝,慈眉善目,儀表端莊。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初年。
  • 四川樂山大佛暗藏密室,揭開1200年前的神秘傳說
    對於小夥伴們來說,四川的樂山大佛是一處非常著名的景點,但是圍繞在大佛身上的謎團也有很多這個故事,還得從1200多年前說起,還非常的神秘。    公元713年,其實樂山附近有一位農民,正在辛苦的勞作,忽然來了一位和尚
  • 樂山大佛,請你不要閉目流淚
    樂山大佛是到了成都的人必去的景區。這座大佛的樣子是彌勒坐像,是我們國家最大的一尊石刻雕像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北距成都160餘公裡。大佛的頭跟這座山一樣的高,腳下是一條大江,兩隻手放在膝蓋上,他的耳朵、眼睛、鼻子、嘴都跟真的一樣非常的巧妙,光在他的腳背上都可以站得下上百人,可想而知這座佛像有多大了。大佛左側就是著名的凌雲棧道,從這裡可以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大佛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著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從這裡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
  • 樂山大佛肚子部位發現一暗室,考古專家一看,千年傳說竟然是真
    四川樂山大佛是目前為止最大的石刻大佛,它的身高71米,頭部有18層螺髻一共有1021個,遠看髮髻和頭部渾然一體,實際上它是一個個的石塊雕刻後鑲嵌進去。更有長達7米的佛耳朵。樂山大佛佛唐代的海通和尚主持下建造,他雲遊到凌雲山的時候,看到凌雲山下面三江匯聚,在汛期時候就毀壞民舍農田,甚至是傾覆船隻。他認為需要建立一個佛像鎮壓住「三江水妖」。雖然坎坎坷坷,但是歷經90多年樂山大佛的真面目也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 50年前樂山大佛上發現密室,難道寶藏傳說是真的?裡面藏著什麼?
    想必大部分人第一次見樂山大佛,是在當年風靡全國的電視劇《風雲》裡。在樂山大佛上,聶風父親聶人王和雄霸大戰了三百回合,血飲狂刀對陣三分歸元氣,打的那叫一個盪氣迴腸。
  • 世界奇觀,神秘壯觀的樂山大佛
    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之處,有一座世界奇觀——樂山大佛。這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大佛依山而鑿,臨江而坐,通高71米,與山齊高。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據記載,大佛的正胸左側與右臂後側,有水溝相連;佛頭的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在大佛的身上,這些洞穴和水溝相連,無意間形成了科學的通風、隔絕溼氣,排水的系統。也在最大程度上減緩了大佛的侵蝕和風化。
  • 樂山大佛發現的藏寶洞,現已出土兩物,現在揭開1200年前神秘傳說
    很多人知道四川有很多著名的景點,比如樂山大佛就很受人們的歡迎,然而,這種景點總是伴隨著一些無法解開的謎團,公元713年,一個和尚在山上看到一塊巨石,就刻了下來,後來一個流傳幾千年的偉大工程完成了,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樂山大佛,但是老陳聽說有人在樂山大佛裡發現了一個密室,讓我們和老陳一起看看吧
  •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洗腳"安排上了?
    8月18日,四川樂山,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水位暴漲,位於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被洪水淹至腳趾位置。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表示,這是最近70年來,大佛首次被淹至腳趾。雖然大佛被水淹到腳趾,但是依然掩蓋不住樂山大佛的威嚴,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
  • 樂山大佛體內發現密室,會是火麒麟守護的寶藏嗎
    熟悉樂山大佛是因為一部《風雲》電影,作為當時的取景地之一,當初那些經典的打鬥場面很多來源於此,而劇中的經典臺詞:水淹大佛膝,火燒凌雲窟,這裡的大佛說的就是樂山大佛。歷史記載,樂山大佛從開鑿到完成,整整用了90年的時間。最初開鑿樂山大佛是為了鎮壓水患,因為樂山地處三江交匯,時常會有船隻在此遇險。後因鎮壓水患而開鑿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其實最初的名字並非樂山大佛,這只是後人因樂山而通稱其為樂山大佛,反而忘記了這尊大佛最初的名稱: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
  • 樂山大佛 人間奇蹟
    大佛依凌雲山的山勢鑿成,造型莊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於滔滔岷江之畔。  人們觀賞這尊世界第一大佛,往往只看到依山鑿就的外表,看到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而對佛的部位結構則看不真切。其實,細細研究它的形體結構,是很有學問的,不得不讚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