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先生有很多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也還是處於教育界的前沿,我覺得作為家長,真的要多學一學。
陶行知一直提倡「生活教育」,他認為:教育就像「餵雞」,不能按著孩子的頭讓他學!
教育如「餵雞」
陶行知有次在武漢大學演講時,特意帶去了一隻公雞和一把米。
一開始,他將米握在手中,用另一隻手按著公雞強迫他吃米,結果公雞受了驚嚇,不僅不吃米還撲稜著翅膀亂飛。
而之後,陶行知將米隨手撒在講臺上,遠離公雞不去管它,公雞卻主動跑去啄起了米。
就在臺下的觀眾一頭霧水的時候,陶先生說:
我認為,教育就像餵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願學的。
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在這樣的理念下,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於推廣讓孩子主動學習、愛上學習的教育方式,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
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怎樣讓孩子主動學習、愛上學習呢?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散於宇宙,洗蕩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的呼吸。」
讓孩子真正的感受到他所學的知識不是課本上枯燥的字,而是在生活中能得到運用的東西,就像空氣一樣隨處可見。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陶先生還建議家長和老師要做到「六大解放」
1、解放孩子的頭腦:讓孩子可以隨心所欲的想,多思考、多提問。
2、解放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多動手。這裡的動手指的是家務勞動、常識新鮮事物、動手操作實驗等。
3、解放孩子的眼睛:多看書、多觀察,從書中和現實生活中發現知識。
4、解放孩子的嘴巴:讓孩子能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困惑,多和孩子溝通。
5、解放孩子的空間:讓孩子能多多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從自然和社會中獲取知識。
6、解放孩子的時間:給孩子留出屬於自己的時間,研究他喜歡的學問、幹點他高興的事。
在我看來,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這「六大解放」,為的就是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通過好奇心來培養孩子的求知慾。
當孩子對花草好奇,家長就可以引導他讀與花草有關的詩文,學科學、自然、生物等知識;
當孩子對小汽車好奇,家長可以引導他了解機械、物理等方面的知識;
……
就像陶行知解釋的那樣:「生活即教育,是把一個鳥放在林子裡;教育即生活是把鳥放在籠子裡。」
想要讓孩子主動學習、愛上學習,家長就要讓孩子回歸到生活中。
關於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主動學習,我覺得也不能少了讓孩子多看書這一項。
尤其是沒有條件經常去旅行、參觀博物館的孩子,多看些書可以豐富他的眼界,也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思考。
我幫大家整理一份從5歲到小學之間的書單:
《第一次遇見科學》(12冊)
作者:「十萬個為什麼」出版中心
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
適齡:5-7歲
書中圖片來自世界各地真實拍攝的高清大圖,大到宇宙、星空,小到植物構造,真實的反映了世界,開拓了孩子的眼界。
全書一共12冊,分為以多彩的天空、想媽媽一樣、季節的變化、它是生物嗎、海底深處、放大小世界、植物的構造、大爆發、造房子的地方、午夜燈火、從種子到種子、雨林中的生命為主題。
探尋了海底深處、四季變化、植物生長、大自然的美、動物的狩獵、植物的構造等96個科學主題。
引導孩子自己發現、思考、總結內容,培養對科學的興趣。讓孩子擁有辨別、推理、判斷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這套書還有配套的視頻課和線下課程,這些內容多是隨書免費附贈的。
《爆笑科學》(8冊)
作者:喬冰
出版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適齡:7-14歲
科普書是最適合培養孩子的求知慾與探索欲的書籍了,孩子可以從這套書中學到包括常識、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等多種方面的科普知識。
《爆笑科學》這種題材幾乎沒有孩子能拒絕,它以漫畫為載體,以孩子的同齡人(幾個10歲的小朋友),配合驚險刺激的情節,再加上科普內容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兒子看得津津有味不說,他身邊的朋友也都或買或借幾乎,就沒有不喜歡的!
《歷史畫中話》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適齡:10歲以上青少年
主題:課外閱讀、歷史、漫畫(分2輯,每輯10冊,共20冊)
上榜理由:
對孩子來說,歷史完全可以當做故事來看,而在這些故事中他們又能學到不少道理!
這套《歷史畫中話》是一套漫畫歷史故事書,它按照時間遠近將歷史中流傳的故事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人物活靈活現、故事跌宕起伏,特別吸引人,有時候我翻起來也不願意放下。
我家孩子現在看了兩輯,第一輯包括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春秋(上、中、下)、戰國(上、下)、東周(上下)
第二輯包括秦帝國(上、下)、西漢(上、中、下)、東漢(上、下)、三國(上、中、下)
兩套書看下來,孩子了解了一百多個歷史典故,認識了不少歷史上的人物,更是懂了不少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