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逃離北上廣」成了都市圈裡定期討論的熱門話題,而話題另一端的解決方案中,肯定有一個是「一路向西去大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理是一個尋得清靜的地方。緩慢的生活節奏、自由多元的思想理念、獨特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及風花雪月的浪漫想像,在這裡,好像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蒼山洱海,來了就不想走。但除了那些早已為人所熟知的熱門景點外,其實大理還藏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眾玩法。
扎染、魚鷹、逛吃、策馬…這些極具當地特色的文化體驗,不僅能讓你感受大理獨特的文藝氛圍,也能讓你走進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百年老宅裡的舊時光
白族人的一生都離不開扎染,從明末清初起,傳承至今;從10歲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奶奶都會扎染。採用的染料都是植物煉成,巧妙的在布料上勾勒出各種圖案,製作出具有古樸美感的藝術作品。
位於蝴蝶泉邊的周城,是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也是大理白族扎染之鄉。古老的街道上處處掛滿扎染,隨意走進一家院子都能看見藍底白花的扎染布,植物的清香混合著古城的氣息,這裡才是真正風花雪月。
當地的一座百年老宅,是人們體驗扎染的必去之地。世代做扎染的老師,不僅會教你認識十幾種植物染色的不同,指導穿針引線的技巧原理,還能任你發揮想像,製作屬於自己的扎染作品。
在灑滿陽光的大院裡,見證神奇的植物魔法,親手製作一條圍巾或者一塊手帕,帶走最獨特的旅行回憶。
地址:雲南省大理古城北23公裡周城村
交通:從古城出發自駕需要40分鐘
Tips:可以在這裡帶走一份自製的扎染,讓它成為你的大理記憶
古城裡的美食天堂
寧靜的喜洲鎮,是白族文化的發祥地。阡陌縱橫的老巷民居中,白族文化的深厚內涵展露無遺,斑駁的照壁上,布滿了歷史予人的饋贈;走街串巷間,這裡更是一座意想不到的美食小城。
熱鬧熙攘的市集裡,隱藏著最正宗的當地小吃,白族人待客的三道茶,在這裡依舊遵循傳統。
你可以去老奶奶的攤位上學做一串牛奶乳扇,讓牛奶和玫瑰的芳香縈繞齒間;親自烤制一份外酥內軟的喜洲粑粑,試一試傳說中口感「宛若蒼山十九峰十八溪」的地道美味。
也可以在白族人的院子裡品味三道茶,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儀式中領會人生深意,回歸從前慢的生活,靜享一段無人打擾的古城歲月。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221省道
交通:在大理古城或下關乘坐開往喜洲的中巴,沿滇藏公路招手即停,約1h即可到達
重古時茶馬古道
看多了古裝武俠劇,對古人騎馬馳騁沙場的畫面總是充滿了幾分嚮往。而沙溪,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至今仍保留著馬幫文化。
滇西北有個說法:走過大理,路過麗江,別錯過沙溪。在這裡,你可以解鎖任賢齊也去過的馬夫農家小院,看看那裡至今還收藏著的各色馬幫主題的器具,深入了解馬幫文化和茶馬古道。
也可以騎上馬背,重走茶馬古道,穿行於沙溪古鎮大片的田野之間,跨過玉津橋,在千年流淌的黑惠江畔聆聽馬蹄聲,感受這個數百年前茶馬古道重鎮的興衰。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084縣道
交通:先在大理客運北站乘車到劍川縣城車站,然後轉微型車到沙溪
見證漁村千年絕技
沙村,是一個有數千年歷史的老漁村,也是洱海魚鷹文化的發源和傳承之地。
早在大理國期間,這裡就設有專門的馴鷹人朝夕捕魚,供國王享用。千百年來,漁民和魚鷹在洱海邊相依為命,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畫卷。
今天的沙村,你依舊能夠體驗到這項古老的魚鷹文化。看魚鷹在蔚藍的湖面輕舞飛揚,聽馴鷹人唱起古老的歌謠,在洱海涼爽的微風中,走進這千百年來都不曾改變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坐在漁船上暢遊洱海,體驗訓鷹人的生活日常,也可以學習簡單的口令,親自指揮魚鷹獵捕,看它們口銜魚兒躍出水面,讓人心潮澎湃。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沙村
交通:沙村無公交車可到達,可以從喜洲騎自行車、電瓶車或者打車前往,很多人不知道沙村是什麼地方,直接導航魚鷹表演基地即可
穿越時空 重返武俠江湖
天龍八部影視城由三大片區組成:第一部分為大理國,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宮、鎮南王府等;第二部分是遼國,包括遼城門和大小遼街;第三部分是西夏王宮和女真部落。
影視城內的建築雖然絕大多數是後期建造的,但是青磚青瓦的看起來也頗有歷史的滄桑感。
漫步于天龍八部影視城內,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金庸筆下《天龍八部》中的武俠江湖,去尋找俠骨柔情與天地自由。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洗馬潭索道東北)
交通:公交乘坐三塔專線到一塔路口下車步行即是
tips:開放時間08:30-17:30 ,普通票:60元/人
探訪舌尖上的秘密
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深山中,有一座寧靜的古鎮,自唐朝至今,一直被叫做「諾鄧」,從未更改過名字,因此被稱為「千年白族村」。
諾鄧村四面環山,村子依山而建,數百戶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窪和西北陽坡上,北山坡上的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序,沒有刻意,沒有做作,一切仿佛是那麼自然與和諧。
《舌尖上的中國》短短6分鐘影像,讓諾鄧火腿一夜之間風靡全國,正如紀錄片中這集的片名一樣,諾鄧火腿之所以別具風味是得益於「大自然的饋贈」。
地址:大理州雲龍縣城西北面的山谷中
交通:自駕從大理市—杭瑞高速—S227—雲龍縣城區道—沿江路—諾鄧公路—諾鄧古村
探尋白族毛氈文化
羊毛氈是大理喜洲最古老的一項傳統手工藝,手藝人奉蘇武為祖師爺,據說是他當年牧羊時發明了這項手藝,於是代代傳承了下來。
位於喜洲東南角的金圭寺村,以毛氈製作聞名,是一般遊客難以發現的小眾好地;遊覽金圭寺村的樂趣不在於風景,而是體驗羊毛氈製作這門獨特的傳統手藝。
當地的毛氈製作已經有千年歷史,羊毛材料均收集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牧場,這種羊毛具有良好的防寒防潮效果,經過當地的工匠的巧手製作後,變換成毛毯、手袋、帽子等各種實用又保暖的生活用品。
有人說,羊毛氈最迷人的地方就是直接,柔軟的直接,表達的也直接。在金圭寺的當地人家裡,你可以在老師傅的指導下,親手製作一個毛氈作品,成為你最暖心的旅途禮物。
地址:大理市喜洲鎮金河村
交通:自駕,從大理市客運站出發-大麗高速-終點
大理這片神奇的土地,無論何時造訪,都從不會讓人失望。
山頂的積雪終年不化,山腳下百花盛開,古城裡陽光惹眼,洱海邊暖風拂面。這個假期,和愛的人一路向西去大理,去體驗一些更有趣的玩法,去走進當地人的生活,開啟大理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喜歡旅遊,就關注我們
旅行,灰鴨有你想要的省心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