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傍,書香盈盈。在鹽田,市民可以享受全新的閱讀生活——根據個人閱讀愛好的精準推送,用智能腕帶可以借閱圖書和打卡,說出關鍵詞就可以根據燈光找到書的方位……
2018年4月,深圳市鹽田區啟動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創建,今年10月,鹽田在燈塔圖書館舉行智慧書房啟動儀式,標誌著以智慧書房為代表的高品質閱讀體驗正式融入鹽田民眾生活。作為全國首家實體智慧圖書館,鹽田智慧圖書館項目帶動全區公共文化設施遍地開花,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十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日趨完善,從「文化惠民」,走向「文化悅民」。
推動智慧賦能,描畫未來圖書館圖景
未來的圖書館是什麼樣?也許,許多人會在鹽田區圖書館裡找到答案。
在大堂,讀者就會通過智能手環、移動APP被圖書館後臺系統感知,喜歡的書就會被精準推送到面前。
如果想找一本書,只需對著屏幕說出關鍵詞,書所在的那層書架已經亮起了指示燈。而在智慧閱讀坐席,無線操控、智能感應燈、自適應調節高度,帶給讀者比在家還要舒適的體驗。
藉助於定製的鹽圖智能腕帶,小讀者可以輕鬆實現圖書借閱、活動打卡,記錄他在圖書館的活動歷程,家長也可遠程了解孩子的閱讀行程……
走進這裡,就如同走進一座屬於未來時代的知識殿堂。
自主研發的E還書設備、海圖交互式數字資源平臺、智慧總分館系統平臺等創新性系統產品通過科學整合、配送閱讀資源,實施訂單式服務、交互式服務,讓圖書館服務在新時代換新升級。
以AI技術、大數據分析、雲服務等技術應用為支撐,完成智慧資源、智慧場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四大智慧平臺建設,主研發和應用總分館數據資源中心、物流運轉中心和一體化管理平臺「兩中心一平臺」,為管理者提供精準科學的分析決策支持,傾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智慧心」。
實現了語音檢索等24項系統功能的提升,利用物聯網技術打造互聯互通、綠色便捷的新型服務空間和網絡,為讀者提供了更優質、更精準的閱讀服務體驗。
1.6萬冊紙質海洋文獻,1.1萬冊海洋電子圖書,401個海洋文獻電子視頻數據,450幅中國古代海圖、海戰圖、航海圖、世界古代海圖……智慧圖書館實現了高科技的交互式、有聲化海洋文化體驗。漁燈舞、疍家風俗等國家級非遺特色資料庫,讓非遺瑰寶如在眼前。多媒體資料庫構成的「鹽田記憶」特色資源庫,結合歷史和現在,為讀者講述優美的鹽田故事。
智慧賦能,讓閱讀與生活融入得更加深入。在本月,鹽田區圖書館就獲得了兩項大獎——鹽田區智慧書房項目入選了廣東省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優秀案例;在2020第十屆中國數據智能應用典範金鈴獎的評比中獲「數據平臺增效獎」。
打造智慧書房,營造無邊界閱讀生活
燈塔圖書館
聽海圖書館,讓海風翻動書頁,成為許多市民慕名「打卡」的「網紅」圖書館;悅海圖書館,臨海而建,大梅沙景致一覽無餘;燈塔圖書館,寓意知識的光芒;還有世外桃源般的遇見圖書館以貨櫃為特色元素的邂逅圖書館以及帶著歷史韻味、穿越今昔的中英街智慧書房,通過無人值守、智慧感知、自助服務、個性化導讀、垂直統一管理,成為「小而精」的「文化堡壘」。
「一主題、一特色、一亮點」,10座智慧書房在山海鹽田拔地而起,構建出一條文旅融合的「文化風景線」。
如今,鹽田區打造了由1個區圖書館、5個街道級分館、10個智慧書房、數十個社區服務網點組成的公共服務矩陣,垂直一體化、主題多元化、模式多樣化、覆蓋全面化的智慧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正在山海鹽田營造濃濃書香。
作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的創新舉措,智慧書房是鹽田區智慧圖書館的拓展與延伸,立足於「文化+科技」「文化+旅遊」,依託AI互動、人臉識別、虛擬辦證等智慧技術,在服務和管理上實現無人值守、智慧感知、個性化導讀、遠程教育服務、垂直統一管理等方式,以「慧」字貫通於管理、運營、服務的全過程,成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與此同時,憑藉富含地域文化特色元素的建築設計,鹽田區智慧書房獲得4項外觀專利,是鹽田區重要的文旅目的地,也是深圳市最具內涵、最富顏值的特色文化地標。
在總分館建設中,鹽田區大力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形成「智慧+分館」「智慧+校園」「智慧+流動站」「智慧+企業」「智慧+閱讀點」等當代知識分享新模式,構建「智慧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中心+黨建書吧+四點半課堂」的公共服務新模式,構建層次豐富、內容充實的品牌文化活動體系,使公共文化服務成果覆蓋全區,惠及大眾。
同時,為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提供智力支撐,鹽田區聘請國家公共文化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及政府管理人員成立了鹽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智庫;聘請教育界、文化界資深代表,組織成立公共圖書館理事會,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會」,聘請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文化學者丁學良等18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研究會成員。
涵育文明素養,打造優質普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鹽田有特色的圖書館有很多,別具一格!」市民劉俊表示,而當地居民陳先生說:「燈塔圖書館真是超級棒,兩歲半的兒子特別喜歡在裡面看繪本,每天早上醒來就叫我們帶他去。」在鹽田,家門口的智慧圖書館,已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彭潔表示,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的建設中,「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原則,用閱讀的一路芬芳涵育文明素養,以服務的優質普惠彰顯文化自信。
以傳統文化涵養精神文明——鹽田區依託習學書院、紫荊書院等傳統文化服務陣地,開展「傳統文化普及」等活動,將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厚植於群眾生活,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平臺項目,廣泛採集群眾文化需求、精準推送文化資源和文化惠民活動:「海洋文化論壇」成功舉辦14屆,已成為中國海洋文化界知名品牌活動和「深圳讀書月」重點品牌活動;「小桔燈」閱讀推廣計劃聯動轄區各學校和社區,14年來累計受益少兒讀者達20萬餘人次,獲得全國「社區鄉鎮閱讀推廣活動最佳案例獎」;沙頭角魚燈節、疍家文化節先後入選國家、廣東省級非遺名錄。
以文明實踐引領社會風尚——整合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資源,在平臺項目基礎上搭建集「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基層綜合宣教服務平臺,發布「文明實踐菜單」20期,開展特色文明實踐活動800餘場,為城市基層文明實踐提供了「鹽田經驗」。
以優質供給提升文化素養——利用平臺項目推送優質文化服務,2018年-2019年舉辦各類公益文化活動累計7000餘場,參與群眾達149萬人次,重大活動的群眾參與率高達148.85%,全區圖書館總分館舉辦各類讀者活動1188場,參與人次超過19.78萬,比創建前增長了8%。通過第三方調查評測,2020年群眾滿意度達到99.79%。
以智慧,創未來。如今,鹽田正在以「文明典範城區」為目標,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為契機,率先建成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24萬轄區居民收穫更多文化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