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接說「馬蘇裡拉芝士」,估計有一部分人首先會稍微愣一下神,覺得這個名字似曾相識,但是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見過,那如果換一種說法,它就是那個在披薩上面可以拉絲的芝士,是不是有很多人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各種披薩上面熱乎乎絲絲縷縷融化了的芝士,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食物,又有多少人在點披薩的時候會加注雙倍芝士?這種芝士仿佛有魔力,那長長的拉絲把人們的心緊緊地纏住了,讓人慾罷不能。其實不光是在披薩上面,在很多的西餐裡,馬蘇裡拉之時都會被用到,成品的誘人程度也隨著平常的支持拉絲你生了好幾個等級。
馬蘇裡拉芝士是芝士家族中久負盛名的品種之一,原產於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和那不勒斯。最開始正宗的馬蘇裡拉芝士是用水牛奶製成的,但是因為產量較少,現代大部分還是使用普通牛奶來製作。蘇裡拉芝士的脂肪含量大約在50%左右,成熟的芝士十分柔軟,風味十足味道是沒得說,但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保質期比較短。有人肯定會覺得馬蘇裡拉芝士會拉絲,又有比較高的儲藏要求,那它的製作流程一定是非常複雜的。其實不然,它的製作過程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繁複,只需要寥寥幾種材料,甚至在家也可以輕鬆操作。所以如果你感興趣,那麼就一起來看看吧。
奶酪本質上就是凝結成塊又經過發酵的牛奶(有的不發酵),和中國的豆腐其實是非常像的原理。當然,中國的豆腐缺少了發酵的過程。可以製作馬蘇裡拉芝士的第一個要點就是高品質的牛奶。所以就先來列舉一下要用的原材料吧:低溫巴氏全脂牛奶、凝乳酶、檸檬酸、食鹽、溫度計。這裡一定要用全脂牛奶,脂肪含量越高做出的奶酪就越容易拉絲,並且一定要用超市裡冷櫃冷藏的牛奶,常溫牛奶。而用凝乳酶作為介質做出的奶酪性狀更穩定,所以最好不要用其他的酸性物質代替(其實酸奶也可以做出奶酪,但是拉絲效果堪憂)。
第一步先來煮牛奶。牛奶放入鍋內開始煮,當溫度升到10度左右時,加入檸檬酸(檸檬酸粉提前加純淨水融化,把水倒入牛奶中),一定要用純淨水,自來水中含有化學物質氯,會使所有的用來凝結的原料失效。把加好檸檬酸的牛奶繼續熬煮,熬煮到35度左右,加入融化好的凝乳酶水,然後稍微攪拌,之後靜置至少半個小時。凝乳酶是動物的胃中含有的一種物質,可以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塊。而最早的奶酪也是因為用牛的胃囊當容器,放置時間過長之後凝結成塊才被發現的。
第二步要把靜置後的牛奶直接在鍋裡用刀劃成小塊。是的,這時候就會發現牛奶應該已經初步凝結成塊了。把切好的牛奶塊繼續加熱至50度左右,溫度不要過高,溫度合適時就將鍋具離火,靜置到晾涼為止。晾涼以後來進行下一個動作。將鍋端起,輕輕地晃動,使乳清和牛奶塊儘量分離,倒出液體,儘量倒乾淨,然後把牛奶塊放進篩子或者是漏勺把乳清全部過濾出來。在濾好的牛奶塊中加入小半勺食鹽,然後下手把鹽全部揉到牛奶塊裡,到這一步,奶酪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
第三步來加熱奶酪。濾出來的乳清水倒回鍋裡繼續加熱,加熱到85度左右。把熱水馬上倒入加過鹽的奶酪裡,讓液體全部沒過奶酪,把奶酪浸泡半分鐘,然後把奶酪輕輕揉捏成團,把水倒回鍋裡再次加熱,溫度再次到達85度左右時,再重複一遍燙奶酪、揉捏奶酪的動作。這個過程要重複大約5次左右,這時候的奶酪就會變得富有拉伸性,馬蘇裡拉奶酪可以拉絲的特點也就逐漸呈現出來了。也可以將奶酪塊放進微波爐中,用中火加熱,加熱過程重複3次左右,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然後就可以來進行對奶酪最後一步的處理。
最後一步來揉奶酪,這一步動作一定要輕柔。把燙過的奶酪輕輕揉捏,這時候奶酪的質地細膩柔滑,非常像嚼過的口香糖,把奶酪在手裡揉捏成光滑的圓球狀,就可以切片保存起來了。奶酪放進冰箱冷藏可以儲存3天左右,所以要儘快食用。除了做成最經典的披薩,還可以試試芝士蝦球、爆漿芝士可樂餅、芝士焗飯等等好吃的,用途十分廣泛,自己做出的奶酪拉絲效果也是十分出色,味道也非常純正,大家可以盡情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