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與阿里巴巴大股東都是國外公司,為什麼說它們還是中國企業?

2020-12-15 科技吉普

騰訊、阿里巴巴絕對算得上是國內知名度高、很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二,它們出品的產品時刻在影響著國人的生活。

關於這兩家公司最大的股東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儘管最大股東都是國外的,但這兩家從本質上來說都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企業,是中國拿得出手的中國企業。

還是中國企業

關於馬化騰與騰訊、馬雲與阿里巴巴的創業故事,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清楚與明白的,這兩家企業都為了高速發展與度過難關,其實都售賣了自家的股份,只求擁有龐大資金入股,這在創業公司中十分常見。

其中,騰訊創業前期(約1999年),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數碼各自同享騰訊20%的股份,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數碼以1260萬美元的報價出售手中騰訊20%的股權,接手方為南非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MIH米拉德集團公司又從IDG手中收購12.8%的騰訊股份。2002年6月,MIH集團又從馬化騰創始團隊買得了13.5%的股權,此刻MIH就成為騰訊最大的股東了。

與騰訊一樣,阿里巴巴曾經也遇到過很多問題,在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的時候,馬雲見了幾十個投資人,才遇到軟銀的孫正義。在第二輪融資中,軟銀先是投資了2000萬美元,隨後在第三輪中追加了6000萬美元,至此軟銀成為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

看似這兩家企業的最大股東都是國外企業,但我們要明白有了股份不等於就有了公司的控制權,就拿騰訊來說,南非MIH集團出於對創始團隊的信任,是放棄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權,所以馬化騰及創始團隊是擁有處理權與投票權,而MIH只有分紅,阿里巴巴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阿里巴巴與騰訊最大股東雖然不是中國企業,但這兩家企業的實際控制權都在馬雲及創始團隊、馬化騰及創始團隊手中,只要他們還是中國人,這兩家還是中國企業。

至於公司在開曼群島等地註冊,其實不用太在意,因為這是很多企業避稅基地,世界上很多企業都在這個地方註冊的,國內就有阿里巴巴、百度、京東、聯通等,國外,另外全球最大的25家銀行都在開曼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如果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動動手指點個讚,就是對我最大鼓舞!

相關焦點

  • 阿里騰訊註冊地和最大股東都不在國內,為什麼它們是中國的公司?
    我們知道,馬雲的阿里巴巴和馬化騰的騰訊公司只中國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它們的註冊地都在開曼群島,而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銀集團,騰訊的最大股東是南非報業MIH TC。作為註冊地不在中國,最大股東也不是中國的公司的阿里騰訊,為什麼說依然是中國的公司?我們說一個公司是不是中國的公司,並不是只看公司的註冊地和最大股東。
  • 為什麼很多大公司的註冊地都不在國內?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等
    中國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註冊地都是開曼群島,即使那些已經在國內註冊的,也會設立開曼群島子公司,這個好處就不言而喻了。例如美國的可口可樂、因特爾、甲骨文等大型公司,都在開曼群島有註冊子公司。當初歐巴馬就公開提過這個問題稱「開曼群島」是最大的逃稅天堂。
  • 阿里巴巴和騰訊:哪家公司會更快達到萬億美元門檻?
    雖然這次股災使得部分企業失守萬億大關,但目前蘋果、微軟和亞馬遜的市值還是高於或接近該水平。 很多人都想知道,接下來到底會是阿里巴巴集團還是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搶先成為萬億美元級企業。 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會分析這兩家公司,並嘗試找出答案。
  • 為什麼阿里被稱為科技型公司,而騰訊卻是網際網路公司?
    阿里巴巴和騰訊是國內民營企業中市值最高的兩家,兩大公司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成立的,阿里巴巴主營電子商務,騰訊專注於社交和遊戲。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阿里巴巴和騰訊逐漸的成長為了國內的網際網路兩大巨頭,業務也從最開始的單一模式發展到了多元模式,很多創新型企業的背後都有阿里或者是騰訊的身影,網友將之稱為騰訊系和阿里系。但是,隨著近些年的發展,逐漸的阿里巴巴脫離了網際網路圈,被稱為科技型公司,不過,大眾對於騰訊的認知依舊是網際網路巨頭。
  • 阿里和騰訊、馬雲和馬化騰是否是外國資本的「打工人」?
    2005年雅虎投資阿里巴巴10億美元,置換阿里40%的股份,後因公司經營問題陸續出售部分股權,到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上市時持股不到22.6%。兩家外國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50%,是否就意味著它們控制了阿里,馬雲持股8.9%只是個「打工人」呢?我們先看看騰訊的故事,後面再一起分析。
  • 騰訊控股市值超過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分別構築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5年間膨脹了10倍。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  兩大10萬億帝國的成型,來自於高強度投資。
  • 民營企業500強排行榜出爐,前三名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和美團
    最近,胡潤研究院發布了最新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行榜,其中前三名分別是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和美團,螞蟻集團和華為分別位列第五和第七。據報導,今年500強私營企業的總營業額超過22萬億元,相當於全國 GDP的五分之一。
  • 阿里巴巴和騰訊誰更強?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但是阿里就不一樣了
    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這些年來一直是網際網路公司中的翹楚,三家公司並稱BAT,不過這些年百度的發展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被踢出了BAT的格局,剩下阿里和騰訊兩家公司廝殺,首富的位置也是在馬雲和馬化騰之間頻繁易主,阿里巴巴和騰訊競爭了這麼多年也很難分出勝負,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分析一下
  • 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哪些?
    現如今,騰訊、天貓、微信等名詞早已深入人心,人們對它們的見解也是不斷在加深。例如,微信是當前最為主流的社交軟體之一,而天貓淘寶則是一款購物軟體……但是,對於它們名字的由來卻是不知所以。為什麼它們會取這樣的名字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疑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的「戶口」居然都不在中國?
    企業登記註冊地是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註冊的住所地,相當於我們每個人戶口本上的家庭住址。你知道嗎,我們一些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巨頭,比如馬雲的阿里巴巴,馬化騰的騰訊帝國,還有劉強東的京東商城,他們的戶口本地址都不是中國。
  • 《財富》公布2020年未來50強 小米、騰訊、阿里巴巴、海底撈等中國...
    日前財富中文網公布了2020年《財富》未來50強,小米、騰訊、阿里巴巴、海底撈等中國公司上榜。據悉,三年前,《財富》雜誌與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合作,開始編制未來50強排行榜,通過分析數十項因素找到那些最具長期成長潛力的公司。每年挑選出的企業都輕鬆跑贏了大市。在今年的榜單中,共有12家中國企業上榜。
  •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名字竟然是這樣來的
    騰訊、阿里、百度、今日頭條,這些名字想必小夥伴們都不陌生。我們每天或多或少會在各種新聞、論壇、平臺上看到它們。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它們的產品,如騰訊的微信、阿里的淘寶、百度的百度搜索等。馬雲用它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阿里巴巴」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最初馬雲創立阿里巴巴公司的時候,定位是國際企業,要做面向全球的生意。而一個好名字,能讓用戶、客戶留下深刻印象,幫公司省下巨額的廣告費,有助於業務的發展。
  • 騰訊的總部建築與阿里巴巴的總部建築相比,誰更「有錢」一目了然
    大家都知道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在的人們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化了,吃喝玩樂住都與網絡息息相關,隨著網絡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現在出現的很多新型的企業,它們不同於普通的手工製造業,需要人力物力來完成,這些企業可以通過網絡來獲取利益。
  • 阿里、騰訊、順豐旗下公司遭頂格處罰 國外反壟斷...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消息一出,阿里、騰訊股價跳水。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閱文集團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一度均都跌超3%,截至收盤阿里巴巴跌2.55%,騰訊控股跌2.64%,閱文集團跌4.12%。三家公司有哪些違規?
  • 看完蘋果總部、阿里巴巴總部,再看看騰訊總部,差別很大?
    蘋果,阿里巴巴,騰訊作為三大企業巨頭,一直廣受社會的關注,有不少人很好奇這些公司的總部會是怎樣的,是否真的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華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蘋果飛船總部大樓,作為世界優秀企業,蘋果公司果然名不虛傳。
  • 控股騰訊和阿里的實際是外國企業?背後的真相肯定和你想的不同!
    說到網際網路產業,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公司在網際網路行業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了!我們現在不管是在智慧型手機上安裝應用程式,還是社交購物,這些都少不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身影。通過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這兩個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場份額仍然是最大的,但這兩個網際網路行業巨頭往往在網際網路的各個領域內有著激烈的競爭,所以,兩個公司自家服務的完善也是吸引了大批的用戶。
  • 阿里巴巴、騰訊、京東、360,這些公司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阿里巴巴、騰訊、京東、360,這些公司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對「名字」很講究,一些大公司的命名,其實也大有來頭,在中國,像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360等網際網路巨頭,雖然都算是家喻戶曉的公司,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些公司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筆者今天就來跟大家講一下,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名字由來!
  • 這才叫打臉 亞洲10大最值錢企業中國有8,但一項對比卻讓國人羞愧
    除此之外,榜單中最耀眼的依然是我們國家的網際網路標杆——阿里巴巴公司和騰訊公司,分別排名第一與第二。而榜單中非中國的倆家企業,為韓國的三星和日本的豐田,他們分別佔據第三的位置和第六的位置。 其實,認真說起來,這個排名不一定那麼全面的,說明了各個企業的實力。
  • 阿里巴巴和華為,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其實大有深意
    阿里巴巴和華為,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其實大有深意!當下的網際網路企業,有多個成熟的公司,如騰訊,阿里巴巴,小米,華為……而耐人尋味的是,這些企業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是隨便取的嗎?隨便取當然是不可能了,名字對企業來說就像是一個標杆,如果名字取好了,對企業來說可能是無限的榮耀。而今天要說的,就是華為和阿里巴巴,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其實大有深意。先說華為,華為作為國內手機領域龍頭,無論是性能、品牌,質量等,都深受網友喜愛。
  • 中國最強民企是誰?以近5萬億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功登上榜首
    儘管其業績有所提高,但該公司的市場價值也大大提高了。已經以1.63萬億人民幣成功進入前三名,而阿里巴巴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實力,保持著4.78萬億的市值,位居第二,除此之外,娛樂、教育、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了今年增長最快的三大熱門行業,那麼中國排名第一的「民企」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