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巴巴絕對算得上是國內知名度高、很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二,它們出品的產品時刻在影響著國人的生活。
關於這兩家公司最大的股東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儘管最大股東都是國外的,但這兩家從本質上來說都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企業,是中國拿得出手的中國企業。
還是中國企業
關於馬化騰與騰訊、馬雲與阿里巴巴的創業故事,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清楚與明白的,這兩家企業都為了高速發展與度過難關,其實都售賣了自家的股份,只求擁有龐大資金入股,這在創業公司中十分常見。
其中,騰訊創業前期(約1999年),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數碼各自同享騰訊20%的股份,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數碼以1260萬美元的報價出售手中騰訊20%的股權,接手方為南非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MIH米拉德集團公司又從IDG手中收購12.8%的騰訊股份。2002年6月,MIH集團又從馬化騰創始團隊買得了13.5%的股權,此刻MIH就成為騰訊最大的股東了。
與騰訊一樣,阿里巴巴曾經也遇到過很多問題,在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的時候,馬雲見了幾十個投資人,才遇到軟銀的孫正義。在第二輪融資中,軟銀先是投資了2000萬美元,隨後在第三輪中追加了6000萬美元,至此軟銀成為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
看似這兩家企業的最大股東都是國外企業,但我們要明白有了股份不等於就有了公司的控制權,就拿騰訊來說,南非MIH集團出於對創始團隊的信任,是放棄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權,所以馬化騰及創始團隊是擁有處理權與投票權,而MIH只有分紅,阿里巴巴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阿里巴巴與騰訊最大股東雖然不是中國企業,但這兩家企業的實際控制權都在馬雲及創始團隊、馬化騰及創始團隊手中,只要他們還是中國人,這兩家還是中國企業。
至於公司在開曼群島等地註冊,其實不用太在意,因為這是很多企業避稅基地,世界上很多企業都在這個地方註冊的,國內就有阿里巴巴、百度、京東、聯通等,國外,另外全球最大的25家銀行都在開曼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如果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動動手指點個讚,就是對我最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