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刺蝟數量減少,人工飼養派上用場,實現增產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現在的養殖戶們來說,飼養方法可以通過很多渠道去獲取,而有發展潛力的品種則是非常難尋。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大家都希望自己所養殖的品種可以有許多用處,從這一方面來說,特種養殖近年來很是搶手,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刺蝟的發展市場。對於它們的形象,我們並不陌生:全身布滿了許多刺,一旦感到危機時,便會蜷縮成球狀,身上的刺立起而用來保護自己。目前它們在我國的分布並不少,常見的為黑龍江品種。其類別較多,較小的體長不足25釐米,成年刺蝟的體重則可達到2.5公斤。現在想要飼養刺蝟的人也比較多,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它的飼養方法吧!
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引種,而其主要有兩種渠道。第一種是從野生環境中獲得,而將它們引進後需要對其進行馴化,使其適合家養;第二種是從家養中獲取,一般將雌雄同窩,在4-5月時進行交配,一年可以產下1或2胎。現在野生刺蝟的數量越來越少,所以人們關注的主要還是家養的方法。每年的4至5月是母刺蝟發情的時候,當它們受精35天後,其體重便會有明顯增加,到了第45天後,其行動便會明顯放緩,一般孕期為60天,在臨產前,我們要做的便是提前用一些草為其搭建產窩。
第二步是驅蟲,在引種過程中,戶主們需要注意對它們自身所攜帶的寄生蟲進行處理,外寄生蟲主要是硬蜱,泡在用0.05%配比的克蟎特溶液中,時間為5分鐘左右,頻率為3次,每次間隔7天。
第三步是建造場舍,它們生活的城所面積並不用很大,可以在院子中找一塊地開闢出來即可。用磚頭或石料砌成一個園子,牆高0.8米,面積為5平方米左右,頂部和四周需防水。舍內可鋪有一些乾草、樹葉等,另外可在活動空間中搭建一些小的土堆、假山、石塊瓦片等。
第四步是覓食,這些小傢伙們喜歡傍晚時分才出來找尋食物,因為是雜食性動物,所以動物性、畜禽性、植物性等飼料都可以食用,包括一些昆蟲、鼠類、蚯蚓、內臟、小麥,果子等。在餵食過程裡,可以在飼料中加少許的鹽,每天傍晚投餵1次即可,投餵量根據體重來分:小型的為25克,中型的為50克,大型的為100克。
第五步是繁殖,剛出生的仔蝟全身光滑,體重只有15克左右,等到15天後,它們才會睜眼,而到了25天時,便會長出牙齒並開始行走,此時便可進行大量覓食。等到仔蝟達到100日齡時,其體重便增長到1000克左右。這一時期是它們快速生長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飼料的投餵量和日常管理,確保它們的健康。
第六步是越冬,對於刺蝟們來說,原則上也是需要冬眠期的,但可以通過人工的方法使其不進入冬眠,從而提高收益。到了冬季,其舍內的溫度應保持在10-15度以上,為了達到這一條件,除用專門的保溫設備外也可以採取在圈內鋪設粘土、稻草的方式。刺蝟過冬的方式主要是自己挖洞,等到開春的時候便會自己從洞中鑽出,這時需要人們及時清理掉洞邊的泥土並進行消毒以及換上新的乾草。到了夏季,只要溫度達到32度以上時,便可利用在窩邊灑水以及在屋頂加蓋涼棚的方式來讓其降溫。
飼養刺蝟可以稱得上是一筆不會吃虧的買賣。在食用方面,它們的肉質較細膩柔嫩,口感較好;在藥用方面,其皮則具有涼血止痛等藥用價值;在賞玩方面,體型小的還可以當做寵物來飼養,這些無形中都可以為大家帶來可觀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