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6日電 (李易)2017高考成績近期開始陸續發布, 填報志願是準大學生們面臨的又一大難題。不管是選興趣還是選出路,選城市還是選學校,就業市場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將10大專業列入本科就業的「紅牌」專業,為廣大高中畢業生們提供參考。
根據失業量、就業率、薪資、就業滿意度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定,報告列出目前中國10大失寵專業: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對外漢語、法律、會計、國際經濟與貿易、新聞、工商管理、旅遊管理、小語種。旅遊管理位列第9。
畢業等於失業,旅遊管理專業被亮「紅牌」,是因為畢業生人數太多競爭激烈,還是旅遊行業發展前景不明朗?旅遊管理是否還能實現逆襲?
專業前景光明?
近年來,世界旅遊業發展勢頭穩健,中國被認為是旅遊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今年5月,國家旅遊局發布的《2016中國旅遊投資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國內旅遊人數達44.4億人次,人均出遊3.4次,旅遊總收入4.69萬億元,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達到11%,與世界平均水平持平。
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6年度《旅遊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旅遊業競爭力名列全球參評的148個國家和地區中的第15位,繼續保持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消費市場,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和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的地位。
在旅遊政策紅利加快釋放和強勁的旅遊需求驅動下,旅遊業的戰略地位日益提升,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民營企業轉向投入旅遊業,不僅帶動衣食住行等各行業的綜合發展,對就業的推動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
旅遊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本來被寄予厚望,諸多高校相繼設立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管理等相關專業,以迎合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形勢。然而細數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生在求職大潮中的效果和反響,並沒有看到專家們分析的樂觀景象,畢業生甚至在考研、考公務、就業等選擇中遭遇諸多尷尬,這門專業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頹態畢現。
旅遊管理畢業生的三大尷尬
第一,考研受限。根據教育部公布數據,2016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共177萬人,同比增長7%,打破了2014 年及2015年報考人數兩連降的勢頭。這對於本科畢業生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對於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據某高校旅遊管理專業學生透露,由於專業設置問題,導致該專業學生數學基礎差,很多人跟研究生失之交臂大多都栽在了數學上。往年還有一些不考數學的學校供畢業生選擇,而近兩年,大多數高校在考研分數上又加大了數學的砝碼,限制了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繼續在本專業的深造。
第二,考公務員受限。旅遊管理專業培養的是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專門型人才。然而,在歷年國考和各地公務員考試中,很難發現帶有「旅遊」兩個字的專業需求,這讓試圖進入旅遊管理部門、相關事業單位的畢業生陷入無奈和尷尬中。最終只能選擇一些不限專業的崗位和部門,完全背離了自己職業規劃的初衷。
第三,就業受限。目前市場對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我國有星級酒店超過1.2萬家,五星級酒店共848家,多數酒店處在轉型期,亟待產品升級,這就大大增加了對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
然而,在真正的職場中,能在畢業時就做管理工作的本專業畢業生幾乎沒有。我國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是中專、職業技校相關專業的學生在從事酒店業務多年後從基層升上去的。很多本科畢業生在基層崗位上堅持一兩年後,感覺毫無職業前途,還不如中專生混的好,因此對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和行業感到後悔莫及。
一位酒店負責人向記者反映:「旅遊管理專業,以及下設的酒店管理、會展管理等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不理想,並不是他們不如中專、技校的學生,而是因為大學生眼高手低。」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到我們這裡就業,起初對旅遊有很高的熱情,但卻不想吃苦,起步就想做管理人員,這根本不符合實際。畢竟大學生進入了社會就成了社會的學生,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坦言:「我們的原則是:從基層做起。」
旅遊就業的十大增長點
放眼國際,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目前旅遊業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產業,每年還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在國內,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實施旅遊休閒重大工程的通知》,2020年我國旅遊就業總量將達到5000萬人,旅遊業就業對社會就業的貢獻率超過10%。因此我國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旅遊行業就業前景廣闊,存在十大增長點: 新型住宿接待業、特色餐飲業、旅遊景區開發、旅遊商品生產與銷售、旅遊農業、旅遊工業、旅遊新興服務業、旅遊文化娛樂業、旅遊交通運輸業、旅遊勞務輸出。這些領域就業增長快、潛力大、帶動性強,而且能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加快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在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背景下,旅遊型特色小鎮成為資本關注的特點,形成了新的旅遊就業環境。與此同時,產業型特色小鎮也出現了新的旅遊熱點,如工業旅遊、農業旅遊、體育旅遊、節慶旅遊、教育旅遊等。特色小鎮所產生的就業體系,與一般的旅遊景區點相比,具有更高的規劃性,因此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更大。
某高校從事旅遊管理教學的老師認為,中國旅遊業的持續發展是必然趨勢。未來中國旅遊市場之大,將為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廣闊的空間。
「旅遊管理專業是一門新興學科,教學體系相對還不完善,但中國旅遊市場的迅猛發展會加速它的建設。市場是最好的導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旅遊管理專業會實現逆襲,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將會成為經濟管理人才中不可或缺的一支,成為中國旅遊業面對國際挑戰的堅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