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在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演唱會臺北站尾場,接近Ending的時候,周杰倫突然登臺獻唱~一波青春回憶殺來襲~
那樣的回憶那麼足夠
足夠我天天都品嘗著寂寞
很多人的青春裡有個周杰倫,周董一首《等你下課》刷了好久的屏,賺了不少歌迷的眼淚。
自1998年發行第一張專輯,五月天已經陪我們走過了20個年頭,只要聽到他們的歌聲就記不起我們已經長大······
真羨慕傑迷啊,你們有月半了的周杰倫。他像個「浪漫的說書人」,用一個又一個古色古香的愛情詩句向大家渲染愛情,教大家純情簡單愛。
可我喜歡的是五月天。
知乎上有人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喜歡五月天了,那我就真的被生活給打敗了。」
還有人說過一句話:在你跌倒的時候,蘇打綠會陪著你哭,五月天會拉你起來。
五月天《倔強》
因為阿信他們懂我們的倔強,唱出了我們藏在快樂面具下的真心與無奈,孤獨時陪我們瘋狂,低落時鼓舞著我們繼續追夢,勇敢前行。
說來也是有趣,久違的五月天在成軍20周年之際推出了新單曲《什麼歌》。
阿信唱:
那一首噗通通通的心動
多年後我們是否依然是
那一個你那一個我
當歲月輕飄飄飄的溜走
我們都哎呀呀呀白了頭……
與蔡依林演唱的《什麼什麼》歌名相呼應,都是新年賀歲片《捉妖記2》的主題曲。
在春節「回家」、「團圓」的濃烈氣氛之下,這首歌猶如嚴冬裡最溫暖人心的陽光,用旋律治癒著每一個期盼回家與親人相聚的靈魂。
五月天用音樂陪伴著我們一路成長,一邊歌唱一邊做夢,連眼淚都被感化成了我們眼睛裡的萬花筒。
成長之痛,愛情之殤,孤獨之重,便是五月天這二十年來不變的主題與不斷在治癒我們心靈的解藥。
五月天的歌裡,有太多我們的「痛並快樂著的曾經」↓↓↓
高考結束的那天,
全班唱著《離開地球表面》
「一顆心撲通撲通地狂跳,
一瞬間煩惱煩惱煩惱全忘掉。」
五月天《知足》
大學校園裡女生宿舍的樓下,
彈著吉他唱《知足》
「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
總是不能懂,不能覺得足夠。」
五月天《突然好想你》
在五月天萬人大合唱的現場,
打電話給他,
放著《突然好想你》
「突然好想你,你會在哪裡?」
17歲的單車划過夏天的樹陰,
腦海裡忘不了五月天的那首《純真》
「長長的路上,我想我們是朋友
如果有期待我想最好是不說。」
這些明亮清爽的畫面,
也許是怦然心動,
也許是遺憾神傷,
一首《天使》定格在記憶裡,
最美好的五月天的樣子。
還有……畢業時同窗好友一起唱首《乾杯》~
分別多年再次相聚,醉眼朦朧唱《笑忘歌》到哽咽……
一直以來,主唱阿信(陳信宏)、團長怪獸(溫尚翊)、吉他手石頭(石錦航)、貝斯手瑪莎(蔡升晏)和鼓手冠佑(劉浩明)組成的五月天,搖滾樂唱的是愛、夢想、勇氣。
如今在華語樂壇享有「天團」的美譽。
曾經,有一家炸雞店開幕,想要請樂團來熱鬧一下,沒有舞臺也沒有酬勞,還要自己帶樂器,「但可以現場吃免費炸雞啦!」一提到這個經歷,五個人就忍不住大笑。
打開任意門,回到1992年的臺北師大附中,所有故事都從這裡的吉他社開始。
1993年,師大附中吉他社在怪獸和阿信的帶領下,成為了當時附中最大的社團,並且成功舉辦了一個成果發表會。當時的社員石頭和瑪莎也在那次發表會上進行了表演,那是他們人生第一次抱著吉他唱歌給大家聽。
1997年,為了報名參加野臺開唱,在臺北街邊小攤上,五個人經過商討,最終決定將瑪莎的網名mayday翻譯成中文五月天,用來命名自己的樂團。直到現在也沒人能說清楚,到底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
也是在1997年,在大安森林公園有一個兩天的演唱活動。那時五月天因為剛出道,只能唱下午場。阿信一個人坐在偌大的公園,幾個小時前還是舞臺絢爛燈火輝煌,「那時我就想,我們做了那麼多努力,就一定不能輸,唱的歌要比誰都好聽,演出要比誰都精彩。」
阿信說:
青春的滋味嘗的不夠,
沒有瘋狂怎麼能算活過。
為了實現理想,阿信「每完成一句歌詞,就要面對九十九句的失敗。」因為他寫歌詞,寫一百句大約只能用一句。
終於,阿信帶著五月天成為了華語樂壇知名度最高,存在時間最長,最受歡迎的搖滾樂隊。他們的迷人之處就是治癒與暖心。
五月天帶來的不僅是心靈上的力量,更是一種信仰。在五月天的歌裡,藏著我們整個青春。特別是阿信寫的歌詞,每字每句,都像是我們的青春心路歷程。
沒有酒精和毒品,只有夢想,有趣的經歷和動人愛情故事。他們帶給我們的是「正面積極的搖滾樂」,他們唱愛,唱夢想,唱勇氣,唱青春,唱生活中裡我們共同的回憶和故事。
也因為五月天的出現,金曲獎從2001年起開始設立最佳樂團獎,第一屆得獎者就是他們。
2001年,因為阿信、瑪莎和怪獸要入伍當兵,石頭又將前往英國留學,所以樂團宣布暫時解散。於是,五月天舉辦了第一次巡迴告別演唱會「你要去哪裡」。
那次演唱會開到臺灣彰化體育場時,兩萬名歌迷前往送別,在臺下哭成一片。那天的彰化下起了大雨,唱到最後,阿信在舞臺上對大家說:
「回家吧」。
「不要。」兩萬歌迷的聲音迴響在雨中。
「回家吧。」
「不要。」
「沒有歌可以唱了。」
兩年後,五月天在臺北市立體育場舉辦了天空之城復出演唱會。4萬歌迷到場,打破了臺灣有史以來最高售票人數記錄。
五月天有次上《魯豫有約》,魯豫跟他們來了一個約定:希望五月天能在北京鳥巢開一場演唱會。當時五個人覺得這是玩笑話,沒有人當真。
四年後,他們再次做客《魯豫有約》時,卻是為了在鳥巢演唱會的宣傳。
這支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樂團,曾經站在無數人的青春裡,給過許多人做夢的勇氣。多少人走散了,老去了,只有他們,還始終像是站在青春之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記得《志明與春嬌》三部曲的終結篇《春嬌救志明》嗎?張志明都要唱五月天的《志明與春嬌》才能求婚成功。多好~
凰尚最愛的是《如煙》:
七歲的那一年抓住那隻蟬,
以為能抓住夏天;
十七歲的那年,
吻過他的臉,
就以為和他能永遠
有沒有那麼一朵玫瑰
永遠不凋謝
永遠驕傲和完美
永遠不妥協……
阿信在演唱會上說,「有一天我們會拄著拐杖上臺,只要你們肯把手中的螢光棒換成拐杖,一起帶來的那天,我們還是會為你們而唱。」
戴上耳機,心裡的聲音在沸騰,
要靠什麼續命呢?
嗯,我想還是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