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至20日,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光明區區委書記、區長劉勝出席活動。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曾堅朋,深圳市光明區副區長姚高科,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建成出席並致辭。
本次大會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DeepTech生輝、深科(深圳)工程生物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合成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合成生物技術分會、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協辦。
本次會議也是近年來,國內合成生物領域規模大、覆蓋面廣、學術、產業和資本參與度極高的一次集智盛會。大會具體攬括了「打開生命科學、工程和產業的魔盒」、「機構化創業之風潮」、「合成生物引領產業應用浪潮」、「高通量技術鑄造合成生物學工廠」以及「合成改造發起療法革命」等十個前沿工程生物技術、產業論壇和圓桌討論環節。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資本方匯聚一堂深度探討了合成生物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合成生物學正在或即將為人類商業與社會帶來的重要影響。
合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領域的一門新興工程科學,其實質是在工程學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目標理性設計、改造乃至從頭重新合成生物體系,通過構造人工生物系統來研究生命科學中的基本問題或應對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合成生物學技術被多國評價為未來的顛覆性技術之一,是繼DNA雙螺旋發現所催生的分子生物學革命和「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所催生的基因組學革命之後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2017年12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成立,是國內首個合成生物學研究所。2019年1月該研究所承擔建設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今年的8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合成生物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深圳市發改委批覆(批覆金額7.222億元),該設施建成後將發展成為具有國際水準和引領作用的生命科學研發平臺,並將成為中國首個將軟體控制、硬體集成和合成生物學應用進行系統整合的大型規模化合成生物研究基礎設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在參與的高端圓桌論壇環節中發言。艾學峰副市長在大會現場表示對於深圳合成生物領域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與希望,他指出:「生物技術在21世紀或將帶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是深圳作為主陣地建設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要布局方向。」合成生物學作為「IT+BT」融合的代表學科,是深圳大力支持和發展的前沿領域。深圳已在該領域逐步探索形成「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將打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研究機構、產業中心、教育、資本等環節,進一步完善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鏈產業鏈。艾學峰副市長表示希望深圳在合成生物基礎研究領域不急於求成,能夯實基礎,爭取產出顛覆性、前瞻性的科技成果,對於具備轉化條件的創新成果,要通過「沿途下蛋」的模式輻射帶動相關的產業發展。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揭牌暨企業入駐儀式,這標誌著「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將正式運營並投入使用,打造國內首個「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創新中心首批入駐18家遴選的創新型企業,所選企業聚焦生物醫藥、生物材料和工程生物自動化設備等國際前沿和「卡脖子」技術,力爭成為全國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策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上,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主辦的「生命科學創業大賽」入圍決賽的13家企業現場角逐了「BioFuture 大獎」及「團隊綜合素質」、「技術創新突破」、「商業化想像力」等其他單項獎。這些企業覆蓋生物技術、醫療服務、創新藥物和創新器械四大細分領域。最終在12月20日上午,專注於TCR-T療法的RootPath獲得本次生命科學創業大賽的「BioFuture 大獎」。
同樣受到關注的是,大會期間還開展了由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主辦的合成生物產業項目路演環節,共有9家合成生物學初創公司參與了此次路演活動,青年科技人才就工程生物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