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人耍了?這公司近70億口罩大單告吹,買家姓名都是謎

2020-12-18 騰訊網

對於何時才能收到款項,金髮科技在6月10日的公告中僅表示:「一直與買家保持溝通,並就其所提資金歸集及大額支付流程等具體問題進行了商議,力求促成儘快付款的目標。」

文|AI財經社 馮圓圓

編輯| 鹿鳴

一筆來自美國的近70億口罩大單,黃了。

8月9日晚間,金髮科技發布公告稱,此前與美國某公司(下稱「買方」)籤訂的9.75億美元KN95口罩訂單,因未收到此前約定的40%款項,且買方並未對這一合同進行有效回復,公司認為,此合同訂單實際已經終止。

根據此前5月18日金髮科技的公告,子公司廣東金髮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東金髮」)與美國某公司(下稱「買方」)籤訂《貨物買賣合同》,其中,貨物標的系KN95口罩,訂購金額97500萬美元。

6月10日,金髮科技曾公告稱,買方因資金歸集及大額支付流程,訂單金額 40%的前期款項支付將稍微遲延。

公告顯示,2020年5月16日廣東金髮已收到買方採購訂單,按照5月16日7.0936的匯率計算,該筆訂單金額高達69.16億元人民幣。若按照最新匯率計算,9.75億美元約合67.92億元人民幣。

對於何時才能收到款項,金髮科技在6月10日的公告中僅表示:「一直與買家保持溝通,並就其所提資金歸集及大額支付流程等具體問題進行了商議,力求促成儘快付款的目標。」

今年6月,AI財經社曾致電金髮科技證券部,其證券部員工向AI財經社表示:「沒有約定具體時間,這個時間雙方不好去確定,對方是美國公司,涉及到外匯等問題。」

另據媒體援引金髮科技的最新回應稱,因對方未支付首期訂金,目前訂單尚未開始生產。

舉足輕重的10億美元

2020年,由於新冠病毒的爆發,對銷售帶來了巨大衝擊。不少線下門店停工閉店,幾個月沒有營業額更是「家常便飯」。

疫情之下,無論是享譽海內外的明星企業,還是名不見經傳的胡同小店均「無一倖免」。

而金髮科技的下遊無疑是這次疫情之下的重災區。

據2019年財報顯示,金髮科技的下遊應用領域主要為汽車、家電、電子電器、通訊、貨櫃等。

從產品端看,改性塑料系金髮科技營業收入貢獻的主力軍,2019年貢獻營業收入169.54億元,佔收入比重高達57.89%。在5月18日口罩大單披露之前,金髮科技還借著「頭盔概念股」的勢頭漲了一把。

而改造性塑料的主要下遊應用領域便是汽車、家電、電子電器等。此外,金髮科技的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等產品的下遊應用領域亦涉及家電、汽車電子電氣等。

從某種程度上說,疫情之下,金髮科技產品的需求端嚴重萎靡,而這也無疑會衝擊金髮科技2020年的業績表現。

據金髮科技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36億元,同比下滑6.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42億元,同比下滑36.91%。

從金額上,69億元的口罩訂單對金髮科技2020年業績的提振作用舉足輕重。

2019年金髮科技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92.9億元,其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99億元、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4.43億元,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0.34億元,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10億元。

相當於人民幣69.16億元的口罩訂單,可以彌補金髮科技一個季度所「丟失」的業績。

與陌生人做70億生意,成不成隨緣?

金髮科技無疑是幸運的,口罩業務開展不到半年,便接到了金額高達69億元人民幣的口罩大單。

受此消息刺激,5月18日,金髮科技當天成交額8.88億元,漲跌幅9.98%,報收於13.34元/股。截至8月7日收盤,金髮科技報17.38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0.34%,在接到美國訂單的這三個月內,金髮科技累計上漲了44.35%,市值增長了137.45億元。

根據5月18日公告,合同雙方約定,廣東金髮在買方支付訂單約定比例金額的前期款項後,按周分次向買方交貨,3個月內完成本次採購訂單約定的貨物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髮科技的公告中,這個豪擲9.75億美元訂單的買家並沒有披露其真實「姓名」,僅用「美國某公司」替代,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更多信息。

有意思的是,此次9.75億美元的口罩大單竟是金髮科技與該買家第一次合作。

第一次合作,該買家便豪下9.75億美元大單,卻又遲遲不肯付款,不禁讓人好奇,該買家究竟是否有能力支付9.75億美元的款項?而這份9.75億美元的訂單合同最後又會不會是一場烏龍?

在問詢中,上述證券部員工向AI財經社表示:「對方的支付能力是有評估的,但對方沒有提供詳細的財務數據。而且美國金髮有在美國當地對其進行了解,但是沒有了解到具體情況。」

而此次10億美元訂單的直接承接方廣東金髮,據2019年財報顯示,廣東金髮2019年虧損-0.36億元。

「給定金就生產,對金髮沒有任何影響。」上述員工亦表示,「我們之前是生產熔噴料的,因為疫情原因才開始向上下遊延伸,在今年2、3月份採購了一些生產口罩的設備。」

根據金髮科技於今年7月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得益於防疫用品的經營,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淨利潤為23.45億元至24.4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8.35億元至19.36億元,相當於漲了3倍多。

而此次近70億元口罩大單黃了,會在半年報中呈現出怎樣的影響,還是一個謎團。

相關焦點

  • 被美國人耍了,這公司近70億口罩大單告吹,買家姓名都是謎
    來源:AI財經社文|AI財經社 馮圓圓編輯| 鹿鳴一筆來自美國的近70億口罩大單,黃了。8月9日晚間,金髮科技發布公告稱,此前與美國某公司(下稱「買方」)籤訂的9.75億美元KN95口罩訂單,因未收到此前約定的40%款項,且買方並未對這一合同進行有效回復,公司認為,此合同訂單實際已經終止。
  • 被美國人耍了?金髮科技69億口罩大單曝延遲付款,買家姓名都是謎
    一筆來自美國69億元的口罩大單,恐怕要黃?6月10日,金髮科技公告表示,公司於北京時間2020 年 5 月 22 日收到買方於美國東部時間 2020 年 5 月 21 日發來的《證明函》及其委託律師出具的《確認函》,買方因資金歸集及大額支付流程,訂單金額 40%的前期款項支付將稍微遲延。
  • 70億大單說沒就沒了,金髮科技冤?股民更冤!看公司怎麼自圓其說
    近70億口罩大單突然告吹、來自美國的買家身份不明、合同細節存在異議……即使被監管層追著要求解釋重大合同具體情況,但金髮科技(600143)仍給市場留下諸多質疑。170億口罩大單突然終止日前,大牛股金髮科技公告稱,此前與美國某公司(下稱「買方」)籤訂的KN95口罩訂單,因未收到此前約定的40%款項,且買方並未對這一合同進行有效回復,公司認為,此合同訂單實際已經終止。
  • 前腳70億口罩大單終止,後腳披露淨利暴增373%,金髮科技又火了
    先是爆出70億口罩訂單終止利空,隨後又披露業績增長利好,儼然間,隔著屏幕似乎都能感覺到股民心跳加速。8月11日開盤,金髮科技高開上漲1.55%後迅速跳水,跌幅逾1.3%。隨後,其股價又翻紅。K線變動背後,反映出多空雙方有分歧。
  • 近10億口罩大單告吹,淨利潤增超373%,金髮科技或操控股價?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綜合自宋清輝、e公司官微、中新經緯近日,突如其來的合同終止公告讓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髮科技)價值9.75億美元的口罩大單「說沒就沒了」。公告當晚,金髮科技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 70億口罩訂單告吹:一年50%淨利潤沒了 抗疫牛股金髮科技攤上事
    原標題:70億口罩訂單告吹!一年50%淨利潤沒了,抗疫牛股攤事,年內股價已漲超140%,訂單黑天鵝或早有端倪8月9日晚,金髮科技(600143.SH)發布公告稱,此前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籤訂訂購金額為9.75億美元的KN95口罩訂單,因買方未履行合同要求而終止。
  • 比扇貝跑了更離譜:金髮科技70億口罩訂單憑空消失,誰被算計?
    上市公司公告不是兒戲必須追查到底,給投資者一個交代資本市場向來不缺「奇葩」事,前有獐子島的扇貝跑路,如今又有金髮科技近70億元口罩訂單說沒就沒。近日,金髮科技神秘海外訂單告吹一事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之所以稱為神秘訂單,因為從頭到尾公司都沒有披露買家信息,買家身份成謎。8月1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的追問下,金髮科技終於披露買家信息。公告顯示,買方名稱為Redrock Partners,LLC,為1978年在美國註冊並持續經營的合法企業。
  • 金髮科技70億口罩訂單憑空消失,誰被算計?
    近日,金髮科技神秘海外訂單告吹一事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之所以稱為神秘訂單,因為從頭到尾公司都沒有披露買家信息,買家身份成謎。8月1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的追問下,金髮科技終於披露買家信息。公告顯示,買方名稱為Redrock Partners,LLC,為1978年在美國註冊並持續經營的合法企業。
  • 金髮科技遭遇美國企業仙人跳 70億口罩訂單黃了
    比亞迪口罩事件,雖然最終得到圓滿解決,但是帶來的影響就是,讓人覺得跟美國做口罩生意不是很可靠,這不又有一家公司中招了,而且訂單金額高達70億人民幣。9.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KN95口罩訂單已經終止了。
  • 70億元口罩大單因何終止?神秘買家是誰?金髮科技回應了丨熱公司
    金髮科技表示,9.75億美元口罩訂單買方基於其實際業務的特殊性及商業保密保護的需要,無法提供具體的主要業務及營業財務資料給公司。公司在確認合同訂單實際已經終止後,及時發布了相關公告,不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的情況。盤面上,截至今日收盤,金髮科技報15.89元/股,跌1%。
  • 印度出爾反爾,數十億美元大單告吹,美提醒一旦開戰必後悔
    不久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竄訪南亞,其在訪問印度期間還連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一起與印度進行了外長與防長的「2+2」雙邊會談,根據此後媒體給出的消息,印度就與美國在印太地區達成戰略合作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時雙方還訂立了部分共同協作應對「印太安全」的相關協議,不過就在這之後,印度卻出爾反爾,而有關軍購的數十億美元的大單也就此告吹。
  • 金髮科技收監管函,70億口罩訂單告吹有何「隱情」
    因70億口罩訂單告吹,金髮科技(600143.SH)引起了市場極大關注。8月10日,上交所對金髮科技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核實並說明前期合同訂立的具體情況,包括商談、籤訂合同的過程及合同主要條款。9日晚間,金髮科技公告稱,子公司廣東金髮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東金髮」)5月與美國某公司籤訂《貨物買賣合同》,向後者出售KN95口罩,根據採購訂單,訂購金額9.75億美元,期限為三個月。目前三個月履行期限行將屆滿,公司一直未收到買方按訂單應支付的40%前期款項,也未收到合同訂單是否繼續履行或延期履行等事項的有效回復。
  • 和美國人做生意不靠譜?金髮科技近10億美元口罩大訂單黃了
    5月17日公告稱子公司籤訂貨值9.75億美元重大口罩出口合同5月17日晚間,金髮科技公告,公司子公司廣東金髮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籤訂《貨物買賣合同》。在貨物買賣合同期限內,賣方根據貨物買賣合同及買方的具體採購訂單,向買方出售KN95口罩。2020年5月16日(北京時間),賣方收到買方的採購訂單,訂購金額9.75億美元。
  • 金髮科技消失的70億口罩訂單:慘不忍睹的賣家秀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星球商評 楊乃悟今年5月,轉型生產口罩兩個月的上市公司金髮科技宣布接到了美國朋友的神秘訂單。一家美國公司要向他們買10億美元的KN95口罩。這幾個月的QQ音樂會員誰給股民們報一下?股民們很生氣,3個月來,金髮科技靠著這筆大單,股價股價從12塊一路上漲到最高的18塊,市值上漲了170億,怎麼說沒就沒了?在前幾天公告的末尾,金髮科技說合同雖然沒成,但對公司的經營和財務沒有影響。
  • 530億大單告吹?印尼煤炭取代澳洲,英媒:「戰爭」令人不寒而慄
    但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多次在南海問題上進行幹涉,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欲挑起南海風雲。 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御外國家,近年來一直緊跟美國腳步,在南海興風作浪。澳大利亞多次與美國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澳大利亞還與美國一起指責「中國是新冠病毒的起源」,澳大利亞的信口雌黃為中澳關係降溫又潑了一盆冷水。
  • 清流|70億訂單告吹?金髮科技有前科:曾參與聯合做局貨物空轉騙錢
    出品|清流工作室作者|梁耀丹 主編|趙妍爆料郵箱:stoolpigeon@service.netease.com因為一筆來自美國的近70億口罩訂單被爽約,金髮科技(600143.SH)近日被推至輿論風口浪尖。
  • 70億口罩謎案:巨額訂單說沒就沒,金髮科技上演魔幻大戲
    兩個多月以前的5月17日,金髮科技發布了一份公告,稱子公司收到了一家美國公司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的口罩訂單。履約順利的話,這筆訂單產生的利潤,將會是金髮科技2019年淨利潤一半以上。 金髮科技2019年的淨利潤為12.6億元,也就是說,光這筆訂單就能賺大約6億元。
  • 金髮科技有故事:68億元口罩訂單「蒸發」,董事長捲入內幕交易
    (600143)發布公告稱,三個月前,與美國某公司籤下的9.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KN95口罩訂單終止。金髮科技稱,公司子公司接到一筆金額9.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8億元)的口罩訂單,並且已向對方提供形式發票,對方應在3個工作日內,按照訂單金額的40%支付前期款項。公告一出,股吧瞬間炸開了鍋。金髮科技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45億元。根據金髮科技的預測,此次與美國某公司的口罩訂單預計產生的淨利潤將在6億元以上。
  •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後,急需35億隻口罩,美國人:對中國製造望眼欲穿
    值得一提的是,裡昂強調,「我們的批發商都是從中國採購貨源。」 「但現在的庫存只剩下六個月的商品了。」這位美國商家的說法,不但驗證了,美國經濟在無力應對新冠病毒困境之下的「鬼城」效應,還進一步說明,美國經濟離不開包括中國買家在內的亞洲買家的同時,依然離不開中國製造的供給端。這一點,我們從美國目前口罩告急的現象上就可見一斑。
  • 金髮科技稱尚未收到美企付款 10億美元口罩訂單要黃?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孫寧因為口罩大單股價上漲的金髮科技(600143),買家的款項遲遲未到,10億美元的訂單會否打水漂?近日,金髮科技披露子公司廣東金髮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某公司9.75億美元口罩訂單進展稱,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買家支付的前期款項。買家為美國企業,其反饋本次交易擬通過信託基金進行支付,資金歸集和大額支付涉及授權程序和法律合規審查,影響了付款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