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南麓的大吉嶺:關於紅茶、寶格麗男香和馬克吐溫小火車

2020-09-11 羽毛上校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在印度國土的東北,尼泊爾和孟加拉國之間有一段狹長地帶,那裡被叫做「西裡古裡走廊」,穿過那裡,再向北行,就能到達大吉嶺,而這裡距離中國西藏的亞東縣不足100公裡,只是因為高高聳起的喜馬拉雅山,南北相隔。

大吉嶺的名字來自藏語,原意是「金剛之地」,因兩千多米的海拔,成為喜馬拉雅南麓的一處避暑勝地。從英帝國時期,到現在的獨立印度,這裡都是風光優美的度假區。大吉嶺的名字自帶一種美感,所以韋斯·安德森在電影《穿越大吉嶺》中用了它的名字,這裡還是世界三大紅茶的產區之一,寶格麗香水的靈感也來自於此。

在踏足大吉嶺之前,對這裡有無數美好的想像,包括夢幻般的茶園、窄軌小火車和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世界第三高峰幹城章嘉,以及這裡複雜而迷人的文化。

2019年11月,終於來到印度。從加爾各答機場落地,一路向北奔往喜馬拉雅山脈的大吉嶺,開啟了慢悠悠的度假模式。

落地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往往是人們前往印度的首站,國際航班的價格相對便宜。我們從泰國曼谷飛過來,只花了不到600塊錢。

機場外

這個城市位於印度的東部,是印度第三大城市,曾經的英帝國殖民地時期,它在140年間都是英屬印度的首都。但在印度獨立後,首都已不再是加爾各答,這裡也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停滯。

一走出機場,就感受到這個城市的臃腫和混亂。很多人聚集在機場外,鴿子胡亂在天空中飛舞,11月的印度雖然已進入旱季,但還是讓人感覺到悶熱和潮溼。等待載客的計程車十分緊湊。我們在飛機上認識的一行四人,拼了一輛計程車,去往市中心被叫做「背包客街」 的薩德街(Sudder Street)

一路上被加爾各答混亂的交通嚇到。很多車都只有一側後視鏡,彷佛司機併線的時候根本不需要看後視鏡一樣,汽車喇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就像走進了一個噪音修煉場(如果有的話,加爾各答再合適不過了)。

很多車上印著「小心慢行、禁止鳴笛」之類的語句,但事實恰好相反

在薩德街換錢很方便,而且當時就能開通印度電話卡。辦完之後,我們去火車站買去往大吉嶺的車票。印度的火車票也可以在網上購買,但是外國人需要有當地的電話號碼才行,所以我們還是去了售票廳。這裡人不是很多,並沒有像國內的售票窗口一樣排得很長的隊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專門針對外國人的窗口。

(PS.買火車票要提供護照的複印件才行,如果你決定去印度體驗這個國度的火車,可以提前準備好複印件,就不用像我們一樣再去到處找複印店了。)

加爾各答沒有直達大吉嶺的車次,只能先坐車到西裡古裡,再從西裡古裡坐汽車或者窄軌小火車(非常慢)去大吉嶺。我們沒有買到高級臥鋪,當天只剩下普通的臥鋪車票了,沒有多想,就交錢買票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定真的是太草率了。印度的火車站並不像國內一樣都是以城市命名的,而是有不同的名字,而且一個城市可能有多個火車站,所以千萬要記清哪個城市的哪個車站,避免出錯。

維多利亞痕跡的城市

火車晚上才發車,我們決定白天就在市內轉轉。加爾各答是很多背包客的「聖地」,這裡確實能加深人們對印度的刻板印象,不管是曾經歷輝煌現今卻已沒落或者陳舊的高大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還是肆意闖蕩在路上的顏色豔麗的計程車或者公交車,或者沿街擺攤售賣的咖喱飯、各種香料、便宜日用品等等。

而這裡被稱為「聖地」大概也許和特蕾莎修女的仁愛之家有關,很多背包客會特意在加爾各答停留幾天或者數周,專門在仁愛之家做義工。我們在辦電話卡的店裡就遇到了來自中國的夫妻,他們將在加爾各答體驗義工生活。

作家大廈,其實是以前英帝國時期的寫字樓

在近代的印度,這裡一直是文化碰撞的中心,泰戈爾的故居和紀念館就在加爾各答,亞洲最古老的博物館也是位於加爾各答的印度博物館,還有印度國家圖書館等令人嚮往的城市文化景觀,但是我們沒時間參觀了,留給下次的印度之行吧。

背著十幾斤重的背包,在陌生的國度、噪音汙染過於嚴重的城市裡穿梭,感到特別累。突然就在右手邊出現了一片公園,我們想也沒想,奔著公園的草地就去了,終於可以躺下來休息會。靜下來之後才發現這片公園很大,在草地和粗壯的樹木間奔跑著小松鼠,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大鳥。這才是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環境,突然對這座亂糟糟的城市生出一股敬意。後來才知道,在加爾各答,還有很多這樣的公園,棲息著野生動物,大概這是印度這個信仰的國度的特色,也難怪在孟買的市郊住在世界聞名的野生豹。

生活著野生動物的城市公園

夕陽將落,我們被告知公園將關閉了,匆匆收起背包和不願站立的雙腿和屁股,離開了這處舒服的綠地。繼續前行,發現竟來到了維多利亞紀念館,它是這座城市殖民時期的記憶和地標式建築。很多印度遊客在此拍照遊玩。但它也將很快閉館。白色的宮殿在玫紅色的夕陽中高高聳立,壯觀又精緻。

維多利亞紀念館

走在加爾各答街頭,還有一個很獨特的發現,那就是牆上總會出現鐮刀錘子的標誌。原來以印度共產黨(馬)為主的左翼陣線通過民主選舉,已經在加爾各答所在的西孟加拉邦連續執政30年。

鐮刀錘子

去往西裡古裡的火車

天色漸暗,維多利亞紀念館也閉館了,我們決定吃點東西後就去往火車站。找到一家印度菜的餐館,點了Thali和當地的特色麵食Nan,其實在尼泊爾吃過Thali,沒什麼特別的驚豔,相比之下Nan的味道就太棒了,烤制的麵餅外表鬆脆,內裡還是軟的,帶著一股淡淡的香甜氣,五星推薦。我點的是Plain Nan,就是白Nan,還有添加了土豆、芝士等其他口味的Nan,但我覺得還是原味最好吃,就像白米飯,永遠有它的獨特魅力。

吃過晚飯,打車去火車站。路邊停了隨時拉客的計程車,但是要價挺高,如果你決定這樣打車的話,一定要殺價再殺價。我們決定試試打車軟體。在印度打車可以用Uber,還可以用Grab,手機下載應用,再用當地的手機號碼註冊就行,首單往往還有優惠。在拿不準司機叫價時,可以參考網約車軟體上的價格。

火車站很破敗,年久失修的樣子,但是乘客卻不少。我們一進車站大廳,就看到賣鎖的商販,還好奇怎麼會有人買這麼長的鏈條鎖,同伴說,還是買一條吧,在印度的火車上丟東西時有發生。車站內沒有空調系統,很熱,很多破掉的建築就這麼破著,沒有圍擋,也沒見修復的痕跡。大廳內座位有限,人們都是三五一群地席地而坐,我們在一處偏遠的角落找到了座位,沒想到這裡靠近廁所,蚊子很多,趕緊拿出驅蚊液噴滿全身。原來這裡還靠近車站管理室,很多沒買票想偷偷搭順風車的人,被工作人員揪出來,關到門外。搞笑的是,這些人就一直扒著欄杆,試圖趁管理員不在的時候,伸手把另一側的鎖打開。


火車站裡的流浪貓

我們上了火車,找到自己的車廂和鋪位,是靠近兩節車廂的連接處。我還在心裡慶幸這個位置好,因為車廂連接處的通風會好,不必過分擔心車廂內的異味或者煙味。可沒過多久,我才發現我想多了:首先,印度的火車上很少有人在車廂內吸菸,不像國內;其次,鋪位旁邊的窗戶竟是可以打開的,就算關上,也漏風。

普通臥鋪車廂內每側只有兩個固定的鋪位,中間的鋪位平時的時候是貼在牆壁上的,需要用到時,乘客必須自己動手,用鐵鏈和支撐杆撐起來才行。但是我卻一直擔心中間的鋪位會撐不住掉下來,實在不敢踏實地睡覺。再加上,普通臥鋪車廂不提供被子和枕頭,沒辦法舒服地躺下,而且火車一路向北,風從窗外吹進來,剛開始還是燥熱的風,在後半夜就讓人冷得受不了,溼氣也越來越大,我把羽絨服都蓋在身上了,還是抵禦不了這種冷。好在火車上的廁所並沒有那麼恐怖。

從西裡古裡火車站出來,坐敞篷的三輪車去長途汽車站。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在一些關於印度的搞笑圖片裡小小的車上能掛一串人了。司機不停地張羅乘客,來一個就塞一個,還好人體可以收縮,我們的小車廂足足裝了7個活人,還有大大小小的行李,之後司機才開車。一路上塵土飛揚,在太陽的炙烤下,火車上的羽絨服穿不住了,悶了一身汗,還蒙了一層灰。到達汽車站之後,買好了去大吉嶺的車票,渾身髒兮兮地等待發車。


西裡古裡火車站

其實,去大吉嶺根本不需要像我們這樣周折。首先,加爾各答有飛往西裡古裡的航班,避免了火車的勞頓,其次,就算是坐火車到西裡古裡,在車站外,就有當地的SUV拼車直接去到大吉嶺。而我們只是想像當地的普通人一樣體驗。當然有錢人完全可以像電影《穿越大吉嶺》中的情景一樣,包下豪華的車廂,享受VIP服務。

向大吉嶺前行

西裡古裡是喜馬拉雅山腳下的腹地,即使是11月份,還是熱的。大巴車一路前行,道路平坦,路邊的樹木高大蔥綠,不遠處還有一座座莊園和軍事基地之類的地方。在火車上一夜沒睡好,再加上車子開動的頻率,沒過多久,我就斷斷續續的睡著。睡意中,朦朧地感覺到我在不停地隨著車子轉彎,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西裡古裡和大吉嶺雖然相距不到100公裡,但卻要爬升2000多米的海拔。迷迷糊糊中感覺到車停下了,我猛地睜開眼睛,發現車確實停下來了,車上一個人也沒有,我趕緊下車,才明白原來這裡是中途休息點,人們在小店鋪裡買水和零食,還可以眺望低處的谷地。

大巴車中途停靠點

車窗外的景色再也不是平原的一望無際,我們已經在大山裡行進了。路邊能看到小火車的鐵軌,剛開始我還以為它們是廢棄的,因為一路上也沒看到有火車經過,而且軌道也不是常規的寬度,是那種窄窄的歷史中的鐵軌的樣子,基本沒有路基,在地面上平地而起。後來才知道,這些軌道確實是供火車行走的,只不過這火車不是現今的火車,而是100多年前的那種窄軌火車。那時英國人建了這條喜馬拉雅鐵路,人們乘著火車往來大吉嶺度假消暑,大作家馬克·吐溫也曾體驗過這一路的旅程,他說:「這是輕瞥一眼便更勝世間一切美景的地方!」如今這條鐵路仍在運轉,只是它的速度太慢了,很少有乘客再從西裡古裡乘火車到大吉嶺。

大吉嶺Happy Valley茶園方向

大巴車一路蜿蜒向上,霧氣越來越大,只能看到近處的山林。途中經過克爾松(Kurseong),也是喜馬拉雅山麓上的城市,沿公路而生的狹長的布局。再往前行,就是大吉嶺了。

到達大吉嶺,路邊的女孩和男孩

初見大吉嶺,它籠罩在一團輕輕的迷霧中,花花綠綠的房子沿著山坡次第上升,遠遠看過去,就像搭積木一樣地鋪陳開來,山谷綠地在它的腳下,是一襲裙邊,而霧氣就是縈繞腰間的薄紗。從大巴車上下來,已經臨近傍晚,幾乎一天都在趕路,終於在天黑前抵達,我們找了一家餐廳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遠涉重洋的鳥找到了一處落腳的巖石,雖是異鄉,心裡卻莫名覺得踏實。

與霧相伴的城市

盤山而建的城市

雙腳踏在大吉嶺,初印象就是它高低起伏的街道,坡度的陡然上升,讓來自平原地區的我感到行走的吃力。因為城市沿山而建,街道普遍狹窄而曲折,這裡多霧潮溼的氣候,也讓臺階上長滿了青苔。街角處總有因勢而起的三角形建築,沿臺階還有攤販售賣褲子、鞋子、帽子,這樣的市井景象和加爾各答的生活街區似乎並無不同。

在大吉嶺,永遠能看到別人家的屋頂

殖民時期風格的建築

吃過晚飯,天已經黑下來,我們在一家酒店住下。沒想到大吉嶺還挺冷。雖然緯度低,但畢竟是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而且現在已經進入冬季,再加上霧氣帶來的潮溼,少量的陽光,更加劇了冷的感覺。後來聽說這裡的一些人在冬天來臨的時候會去到西裡古裡過冬。但當你看到滿眼高大的綠色樹木,爬滿牆壁的草本植物,開放的花朵,很難把這景象和冬天結合起來,雖然我在武漢讀了四年大學,經歷過南方那種令人絕望的冷。

11月底盛開的花

第二天一早,我們從住的地方去往大吉嶺的步行街吃早飯。這處街區限制車輛駛入,顯得清淨又乾淨,街道兩側是整潔美好的房子,酒店、餐廳和售賣紀念品的商店。進入街區的牆壁上刻有浮雕,展示著大吉嶺近代的歷史,藏人、廓爾喀人、漢人曾在這裡耕耘。

步行街裡的香格裡拉飯店

步履匆匆的人們,只有狗子與我對視

餐廳是半開放的戶外空間,坐在欄杆前的餐桌,可以俯瞰大吉嶺的弧形山谷和前方沿山而上、鱗次櫛比的房屋。太陽升起來了,但是這些淺淺的薄霧,讓陽光變得稀疏。我洗了頭髮,因為沒帶吹風機,還想等太陽曬乾,但這樣的天氣,我估計我的頭髮一時半會是幹不了了。後來才知道,這家餐廳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是典型的家族企業。

從餐廳的露臺俯瞰城市

我們定的是便宜的酒店,店內比較潮溼,洗的衣服一直幹不了,所以決定換一家便宜且性價比高些的家庭住宿。背著包,在上上下下的小巷裡亂走,沒想到誤打誤撞,在大吉嶺梅菲爾酒店(Mayfair Darjeeling,據說韋斯·安德森就是在這裡度假時,有了《穿越大吉嶺》的靈感)對面找到一家民宿。主人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這處兩層的獨立住宅是他的家庭財產,他最近不久才用來開發民宿。

每間屋子不大,但是客廳和廚房布置得溫馨而且乾淨,我們可以使用廚房準備早餐。客廳裡擺了一個某學院終身成就的證書,我想那應該是屬於男孩的父親或者爺爺的。房間裡還有一些中國元素的掛畫,男孩的手臂上有一個漢字「魂」的紋身,當然很有可能是來自日本文化,很多漫畫裡都有這個字。

在這裡安頓下來之後,把洗的衣服全部晾在戶外的陽臺上,只待時隱時現的太陽把它們曬乾,心中默默祈禱「這大吉嶺的霧氣啊,求你不要過分聚攏」,其實在陽光露面的時候,曬著太陽還是感到渾身暖和的。

民宿所在的街區,曼陀羅花,藏式地毯

我們住進民宿的當天,還有兩個印度女孩從附近的噶倫堡過來大吉嶺遊玩,交談中,才知道一個女孩曾在新加披上班,還會講幾句簡單的廣東話,可惜我聽不懂。兩個女孩是店主的朋友,女孩們在的這幾天,每天晚上都有一堆朋友在家裡聚會。店主很熱情,邀請我們一起喝酒,一起聚餐,還幫我們叫外賣。

聚餐那天晚上,店主家裡來了很多朋友,他說,「今天有各種風格的食物,印度菜,尼泊爾菜、藏菜。」一個女孩問我:「喜不喜歡吃辣?我們印度人離不開辣。」後來知道這個女孩來自那家擁有百年歷史餐廳的家族。在大吉嶺,還沒有類似美團外賣、餓了麼之類的應用,但是有一種可以通過打電話點餐的網站,網站中展示的餐廳和美食都可以點,送餐的公司會收取相關的服務費。

世界文化遺產-小火車

1999年,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Darjeeling Himalaya Railway,簡稱DHR)這條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高原鐵路以環山鐵路系統的經典之作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也是這一舉動,拯救了瀕臨破產的DHR。沒有了常規的旅客,卻多了慕名而來的遊客,體驗一段小火車的票價也是一路上漲。

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全長60-80公裡,往返於西裡古裡和大吉嶺,1881年全線通車,它的車廂只比當時的馬車略寬一點,也被叫做玩具火車,是英帝國時期在印度開通的最早的鐵路之一。彼時的名流權貴坐著這樣的小火車從平原上的古城西裡古裡扶搖直上,穿越高山中的密林,抵達紅茶的種植地大吉嶺。1901年,戊戌變法失敗後的康有為西去印度,經加爾各答抵達大吉嶺旅居。此後的一年半時間裡,康有為週遊印度,寫下《印度遊記》。在去往印度的船上,有人拿出大吉嶺的圖畫給他看,他當時的描述是「見雪峰插天表,鐵軌盤嶺上下,樓閣冠山,為之神往」。

本想體驗「活著的歷史」的蒸汽火車,但不巧的是,我們到達大吉嶺車站的時候,售票廳玻璃上貼上一張聲明,大意是「因罷工,蒸汽小火車停運」。沒人知道罷工會到什麼時候,也許明天就能恢復,也許幾周、幾個月。我們只好買了柴油動力的小火車,票價比蒸汽火車低了很多。這列車次是專門為遊客體驗開通的線路,到達Ghum站後再返回大吉嶺。

小火車開起來之後,一聲聲長笛在山城中迴蕩,火車時常需要穿越道路,而此時城市交通就陷入停滯,待小火車開過之後,行人、車輛才緩緩貫次通行。時至今日,還有這樣慢節奏的城市,也令人覺得稀奇可貴。火車時而貼近一旁的房屋牆壁,幾乎觸手可及,時而穿越露天集市,窗外的攤主和顧客駐足,和火車內的乘客相顧微笑。

前排的印度女孩

中途停在Batasia Loop,車上的乘客都會下車,在這個因鐵軌的圓環而修建的公園裡拍照。中心是廓爾喀戰爭的紀念碑和孤獨站立著的廓爾喀戰士雕像,像是在守衛著這一片高山峽谷。天氣晴好的時候,這裡能看到世界第三高峰幹城章嘉的雪山。可惜我們在大吉嶺的那幾天,大霧總是會在下午的時候來臨,罩起這座城,最終也沒能見到幹城章嘉與眾不同的雪山之頂。

Batasia Loop的廓爾喀戰士雕塑

Ghum站建有一座介紹火車文化的博物館,房間不大,陳列了喜馬拉雅鐵路的線路模型、曾經的火車上的一些物品、地圖、圖片等等。之後,火車按照原來的線路返回了大吉嶺站。此時近黃昏,多了一隊隊放學的孩子和下班後步履匆匆的行人,當然也有一些看上去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停留在夕陽的光裡。

Ghum站

博物館內的展品

在大吉嶺車站內,停留著一節車廂。我不知道是不是蒸汽小火車的車廂,或者僅僅是在此停留做展示的車廂。車廂裡的設計很奢華,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居室,有床,有沙發,有盥洗室,想必是包廂級別,類似《天下無賊》裡葛優乘坐的那種,心中感嘆做個有錢人真是好啊。

大吉嶺站的夕陽裡,有人在給流浪狗餵食

喜馬拉雅動物園和登山紀念館

沿著城中的主路往北走,就能到達喜馬拉雅動物園(Padmaja Naidu Himalayan Zoological Park),它坐落在右手邊的山上,還要爬一段山路,才能看到動物園的門口。門票超級便宜,只要100盧比,折合人民幣10塊錢。

我很少去動物園,對動物園的印象還停留在城市侷促空間裡一個個的小籠子。後來在「物種日曆」的文章裡看到對於那些好的動物園的介紹,才拾起對動物園的興趣,而大吉嶺的這座喜馬拉雅動物園應該是值得一看的。它依山而建,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山頭」,或者說是「山坳」。遊客步行道上畫了遊覽線路的箭頭,這樣就可以依次看遍每一種動物。

獨佔「山頭」的動物們

其實動物的品種並不多,基本都是喜馬拉雅山麓附近的大型高山動物,比如雪豹、黑豹、羚羊、犛牛、黑熊、西藏狼。因為動物園在山上,可以說每個動物的活動區域都不算小,裡面有草地有大樹,還有上下起伏的地形,可以跑起來運動,還能閒下來伸懶腰曬太陽。雪豹是瀕危物種,在國內是個明星了,能在這裡近距離看到雪豹也是很開心的。雪豹的大尾巴很粗壯,還在我們面前磨爪子。灰狼群居在另一片山頭,公園為它們造了睡覺的山洞,小狼們細腿大屁股,十分可愛,也很聰明,遊客看它們,它們也看遊客,一隻狼還朝我們跑過來跳著想要玩耍的樣子。動物園裡還有孟加拉虎,但是可能它在睡覺,我們沒看見。山的另一邊是小型動物的區域,有小熊貓,小型貓科動物,各種蛇類和小魚。小熊貓很活躍,在樹間來回走動、上上下下。

雪豹

灰狼歪頭殺

博物館裡的標本

自然博物館和登山紀念館也在其中。自然博物館裡展出了喜馬拉雅地區生活的各種昆蟲、鳥類、大型動物的標本,有一些現在已經滅絕了。而登山紀念館是為丹增·諾蓋而建。1953年,夏爾巴人丹增·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艾德蒙·希拉蕊一同登頂珠峰。此後,丹增在印度的登山學校執教。死後,他的雕塑就立在這裡。登山紀念館裡展出了人類挑戰山峰的各種工具裝備、線路以及歷史。只是因為是在印度,有很多錯誤的呈現,比如珠穆朗瑪峰屬於尼泊爾和中國邊境,但在印度的表述裡,只提到了尼泊爾。

登山紀念館

我們在大吉嶺的這幾天,並不匆忙,也沒做特別的規劃,每天就是去步行街吃飯、喝茶,在城市裡閒逛,以至於有些地方沒去成。離開那天,民宿店主送我們到汽車站,找好車,一路下行到西裡古裡。這次的線路和大巴車並不相同,路過了更多的小鎮和茶園,路邊還看到了成群的猴子家族。或許以後還有機會再去迷人的大吉嶺。

離開的時候,遇見山林中的猴子

相關焦點

  • 品嘗神秘而迷人的大吉嶺
    100多年前,大文豪馬克·吐溫乘坐小火車來到大吉嶺時,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他向朋友描述說「這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100年後,這列被命名為「馬克吐溫」號的小火車已經成了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也成了人們心中的無憂天堂。
  • 印度地接,帶您走進喜馬拉雅山世外桃源——大吉嶺
    大吉嶺,是一個於印度西孟加拉邦東喜馬拉雅山脈的小城市,擁有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氣候,其最著名的是生產紅茶,由於這裡沒有汙染,也不使用化肥,所以大吉嶺的紅茶在世界享有很高聲譽。它與尼泊爾、西藏和不丹相鄰,由此這裡也產生了多元文化和語言。
  • 印度大吉嶺紅茶
  • 大吉嶺紅茶 究竟多好聞?能改變費雯麗的出生!寶格麗品牌的驕傲
    寶格麗品牌的驕傲,大吉嶺茶是什麼味道? 為世界三大紅茶之一。 大吉嶺紅茶有獨特的芳香,氣韻和靈性。特別是在英國,大英國協國家,大吉嶺紅茶是上好的茶葉代表。 大吉嶺紅茶珍貴到什麼程度?為了避暑和喝一口大吉嶺紅茶,聞名世界的影星費雯麗的父母就選擇大吉嶺作為費雯麗的出生地。
  • 鐵路私有化改革遲滯 印大吉嶺紅茶陷困局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印度東北部的大吉嶺(Darjeeling)因盛產紅茶而聞名,平均海拔2000米的山區遍布茶園,高地多霧的氣候賦予了這裡的紅茶香氣和神韻,全球愛茶之人趨之若鶩。  但是,當地缺乏高效的物流和基礎設施,成為大吉嶺紅茶銷售面臨的致命環節。
  • 女生必須送對象的香水之一,寶格麗大吉嶺茶,吳磊與吳亦凡都在用
    寶格麗大吉嶺茶寶格麗大吉嶺茶的前世今生寶格麗大吉嶺茶的名字簡直如雷貫耳,這支被形容為「溫暖的代表」香水三版有什麼區別,寫出來給大家參考:首先大吉嶺是標準的中性香水,是寶格麗推出的第一款中性香,不是絕對的男香。
  • 茶說國外篇 | 紅茶香檳——大吉嶺紅茶
    喜馬拉雅鐵路高山蒸汽小火車是大吉嶺一道可愛獨特的風景。鐵路是英國人修建的,專為盤山路而設計。火車個頭很小,軌道只有兩英尺寬(60.69釐米),一次只拖動2-4節小車廂,因此也被稱為「玩具火車」。該火車蒸氣火車頭生產於1889年間,由英國Sharp, Stewart和North British機廠,還有美國Baldwin機廠生產。這列小火車跟其他許多世界遺產不同,並非供奉得高不可攀只許遠觀,而是繼續留在大吉嶺山區人民生活中一件親切可人的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文化遺產印度大吉嶺鐵路與火車散記(文、圖、曲))
    直到19世紀初,大吉嶺附近地區一直獨是輪流由尼泊爾和錫金王國統治,只有少數幾個雷布查人((Lepcha)的村莊。1828年,一個英國東印度公司官員的代表團在前往錫金的途中,在大吉嶺停留,其壯麗的景色和涼爽的氣候促成他們選中此地作為英國士兵的療養地。1835年,東印度公司與錫金籤訂了租約。東印度公司的亞瑟坎貝爾醫生和羅伯特納皮爾中尉負責在此創建一個山中避暑地。
  • #香語# 寶格麗的大吉嶺茶
    它有個簡單粗暴的法語名字Bvlgari Pour Homme(寶格麗男香),中譯名這個大吉嶺茶相對來說入耳很多了;它的香味就好像名字一樣,乍看來簡單粗暴,究其細節也是可圈可點...當然,如果再考慮到它宜人的價位,絕對良心了。很多網友提起它,都說中調或者後調非常宜人,噴在床單/被子/枕頭上尤其宜人,男朋友的味道(然而,採蕭只想要女朋友的味道(╯‵□′)╯︵┻━┻)簡直不想起床。
  • 馬克·吐溫一股密西西比河的洪流
    而今,他的家鄉正在舉行為期一年的馬克·吐溫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活動,一系列與吐溫相關的書籍也相繼出版。馬克·吐溫是那種人們會抓住一切機會來紀念的偉大作家之一,他將環遊世界的見聞帶給他的同胞們,用新世界的風趣講述了舊世界的種種,同時,也向其國人展示了美國遼闊疆域上不為人知的部分——不通鐵路的西部邊疆和奔流不息的母親河密西西比河。威廉·迪安·豪威爾斯將吐溫比作「文學界的林肯」確實不無道理。
  • 寶格麗 大吉嶺茶 極致版 網紅男友香推薦
    寶格麗 大吉嶺茶極致版‖白衣青年前調:芫荽 薰衣草 白松香 茶葉 葡萄柚 橙花油 苦橙葉 香檸檬中調:肉豆蔻 胡椒 冷杉 愈創木 巴西紅木 小豆蔻 佛手柑 陳皮後調:鳶尾花 檀香木 麝香 橡木苔 雪松①這款香剛上皮青綠感很強,一種青草的味道,佛手柑香檸檬葡萄柚柑橘調給這抹綠帶來了些許涼意,隱約間聞得到淡淡的茶香,也有人說前調像香菜味。
  • 如何在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火車上旅行,你一定會喜歡!
    大家好,今天又到了給大家講解關於旅行故事的時間了。大吉嶺玩具火車,正式名稱為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運送旅客通過東喜馬拉雅山脈的下遊,到大吉嶺起伏的丘陵和茂盛的綠茶種植園。火車路線從西孟加拉邦的新賈爾拜古裡到大吉嶺,經過西裡古裡、庫爾松和霍姆,全長80公裡。在海拔7400英尺的高空,戈姆是路線上的最高點。鐵路線陡峭地通過許多迷人的逆轉和循環而陡峭地上升。其中最壯觀的景點之一,是位於幽靈和大吉嶺之間的巴塔西亞環路,它提供了大吉嶺棲息在山丘上的全景,和背景中的坎陳準加山。火車還經過五座大橋和近500座小橋。
  • 逛茶園品紅茶、體驗蒸汽小火車,帶你感受不一樣的大吉嶺
    大吉嶺這座終年被喜馬拉雅山脈庇佑的小山城,遊客可以悠閒地逛茶園品紅茶、體驗蒸汽小火車、在Tiger Hill看世界第三高峰日照金山。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裡,就算沒時間去徒步,一次不經意的回眸就能看見幹城章嘉,仿佛觸手可及。除此之外,大吉嶺周邊的寺廟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 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紅茶
    印度最為出名的紅茶當屬阿薩姆紅茶、尼爾吉裡紅茶和大吉嶺紅茶。  阿薩姆紅茶,產於印度東北的阿薩姆喜馬拉雅山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阿薩姆紅茶,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色;湯色深紅稍褐色,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於烈茶。
  • 「每日一香」寶格麗 大吉嶺茶 Bvlgari Pour Homme, 1996
    >前調:醛 薰衣草 橘子 茶葉 肉豆蔻 香檸檬 橙花中調:仙客來 芫荽 康乃馨 鳶尾花 胡椒 愈創木 巴西紅木 老鸛草 小豆蔻後調:零陵香豆 琥珀 麝香 橡木苔 香根草 雪松調香師:Jacques Cavallier標籤:木香 綠葉 清新辛辣
  • 穿越時空—世界第三高峰幹城章嘉徒步+大吉嶺紅茶+世界遺產喜馬拉雅鐵路+現代印度發源地加爾各答(2018年10月第三期)
    此外,大吉嶺作為印度前首都加爾各答和政府的夏季避暑地,也具有包括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喜馬拉雅鐵路和大吉嶺紅茶在內的豐富的歷史人文內容,我們也沒有忽略這一點,也精心設計了大吉嶺的行程。加爾各答和大吉嶺與幹城章嘉徒步一起構成了活動的三大亮點和支柱,涵蓋了從人文,地理,歷史,風光等方面橫向和縱向多維度大跨度的豐富內容,以此區別於單調貧乏的其他單純的幹城章嘉徒步活動。
  • 寶格麗 大吉嶺茶 男士必備男友香水推薦
    +默叔:dmfpan,每周都有免費試香活動寶格麗 大吉嶺茶‖翩翩少年前調:醛 薰衣草 橘子 茶葉 肉豆蔻 香檸檬 橙花中調:仙客來 芫荽康乃馨 鳶尾花 胡椒 愈創木 巴西紅木 老鸛草 小豆蔻後調:零陵香豆 琥珀 麝香 橡木苔 香根草 雪松①這款香剛上皮醛的味道就撲鼻而來,由於檸檬的中和下,並不刺鼻,隨後茶葉、薰衣草與橙花的香味混著的清新氣息展開,給人一種整潔的感覺。
  • 錫蘭、大吉嶺、尼泊爾,這些高級茶店的單品紅茶有什麼講究?
    一般來講,春茶與夏茶是大吉嶺紅茶的標杆,一個清新脫俗,一個果香優雅,都有大量的擁蹙。而來季風季和秋季的茶葉,品質一般、產量較大,因此通常被用作拼配茶的原料。阿薩姆 Assam阿薩姆紅茶產自印度的阿薩姆地區,同樣位於喜馬拉雅山東南麓的峽谷地區。這裡的茶樹喜歡較低的海拔,夏日炎熱,再加上季風帶來的大量降雨,讓這裡的茶葉長勢極好。
  • 帶著茶壺,開始一場大吉嶺莊園紅茶之旅
    ,必須到訪的地方那就是乘坐最原始的世界遺產蒸汽火車,該火車蒸汽火車頭生產於1889年間,由英國Sharp, Stewart和North British機廠,還有美國Baldwin機廠生產。這列小火車跟其他許多世界遺產不同,並非供奉得高不可攀只許遠觀,而是繼續留在大吉嶺山區人民生活中一件親切可人的世界文化遺產。
  • 什麼是大吉嶺紅茶?
    通常來講,「大吉嶺茶」指的是中度至淺色的帶有果味和花香的紅茶。它是一種來自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地區生長在喜馬拉雅山上的芳香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