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貧照亮脫貧路 惠及金川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600人

2021-01-20 四川新聞網

光伏扶貧照亮貧困人口脫貧路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4日訊(馮濤 記者 張宇)「祖祖輩輩都在金川,還沒有聽說太陽光還可以用來發電,曬太陽還能曬出錢來,以前空著的草山現在都在幫大家掙錢了!」金川縣安寧鎮八角碉村支部書記胡伯剛開心的說。

  把金川「特產」變為扶貧保障

  金川縣有著獨特的氣候條件,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小時數超過2400小時,有「高原陽光城」的美譽。金川縣富集的陽光資源讓「太陽」也吹響了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集結號。

  根據貧困村、貧困戶規模與分布情況,圍繞「 5年扶貧任務 4年完成」的目標,推進扶貧工作「增加收入向全面發展轉變、全面扶持向重點扶持轉變、點狀發布向塊狀分布轉變、專項扶貧向大扶貧格局轉變。」2017年,金川縣擬建設1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總規模30MW。

  光伏扶貧由「輸血」變為「造血」

  光伏扶貧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產業扶貧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民生工程。光伏扶貧作為國務院扶貧辦2015年確定實施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貧困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開發太陽能資源、連續產生的穩定收益,實現了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

  據悉,金川縣光伏扶貧電站分為撒瓦腳鄉阿拉學村和安寧鎮八角碉村兩個場址,2018年11月開始啟動建設,預計本年12月底撒瓦腳鄉場址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安寧鎮場址部分投入使用。目前,兩個場址正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5月全體完工。

  「阿壩州金川縣30MW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建成後,該電站每年可扶持惠及金川縣109個行政村,貧困戶1千餘戶。不僅為當地貧困戶每年提供扶貧款,還通過草場租賃、務工收入為當地老百姓豐富了創收渠道。」金川縣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商務局局長許勤麒告訴記者。

  綠色生態,讓扶貧更加「精準」

  精準扶貧是「十三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用發展的眼光看來,扶貧不僅要用「造血」代替「輸血」,還要綠色扶貧代替工業扶貧。秉承五大發展理念,就應將生態扶貧、綠色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光伏發電是可再生和清潔的能源,屬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項目,開發太陽能符合國家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政策,然而,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的太陽能資源開發符合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

  「金川縣30MW光伏扶貧併網項目建設,惠及金川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600人,保障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持續20年,總扶貧資金7200萬元。」金川光伏扶貧電站項目負責人張春海告訴記者。前期,阿壩州政府通過對各縣光照資源、建設條件,送出條件、貧困人口的普查,統一規劃,優選出的金川縣是最適合光伏電站開發的場址。建設地為金川縣,實際精準扶貧人口在金川縣,通過優化配置資源,實現精準扶貧的最大化,發揮出了扶貧實效。

  全縣一盤棋,只為貧困戶真脫貧

  近年來,金川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六個精準」,咬定「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實施「五個一批」工程,推動農業產業持續壯大、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務健全配套,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改善。

  在金川縣光伏扶貧工作中,為加強組織領導,統籌項目工作中各項事宜,確保光伏扶貧項目有效推進,金川縣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的光伏扶貧領導小組,大力促進項目在我縣落地實施。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金川縣委書記卞思發、縣長朱銳多次深入光伏項目建設工地進行現場辦公,研究解決項目在資金、用地、工期、開發合作、帶動貧困戶增收等方面的問題。

  如今,在金川縣的阿拉學村和八角碉村山上,只見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被山間的翠綠環抱著,像一顆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山間,綻放出耀眼的光彩,更是照亮了金川縣的脫貧致富之路。

  (圖據金川縣委宣傳部)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惠東縣大嶺街道建檔立卡601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光伏發電「照亮」彭白村脫貧致富路。 街道工作人員與貧困戶座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 扶貧單位與街道扶貧辦工作人員為貧困戶送溫暖。 俯瞰惠東大嶺街道。
  • 全市8510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2015年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重精準、補短板、強弱項,真抓實幹,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脫貧攻堅任務目標,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實現8510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4.6%降至0.09%,省級貧困縣西豐縣順利摘帽,21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銷號。
  • 林州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效,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
    孫建鐸談道,林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精準施策,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效。據孫建鐸介紹,林州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73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60戶24230人。
  • 福建安溪6000多個項目幫扶700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直接脫貧
    福建安溪6000多個項目幫扶700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直接脫貧—— 主攻產業扶貧 確保如期脫貧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曾是全省最大的國家級貧困縣。1985年,貧困人口31.37萬人;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8萬人、貧困村71個;2019年底,所有這些數字均已清零。產業成為增收「蓄金池」 走進安溪縣湖頭鎮下坑村,村莊內道路寬敞綠樹成行,一排排房子整齊排開,一系列亮化、潔化和汙水處理工程早已完工。
  • 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渭南今年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清零
    5個國定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今年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清零 發布會上,渭南市扶貧辦副主任賈向東介紹,渭南是一個貧困人口相對較多的大市,現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5個、革命老區縣4個、省定黃河沿岸土石山區縣6個,秦嶺北麓4縣區被納入省扶貧搬遷優惠政策扶持範圍
  • ...抓產業結幫扶 益陽高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年均純收入增長29.37%
    所轄謝林港鎮和東部產業園辦事處共10個村,其中貧困人口100人以上的村5個,沒有成建制貧困村。截至目前,高新區484戶958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其中2020年脫貧13戶24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年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4246.7元增長到2020年的11896.6元,年均增長29.37%。近年來,益陽高新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加大投入。
  • 薄技在身 致富有道 ——開州女性在重慶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技能...
    10月28日,重慶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技能培訓成果展示活動在開州舉行。來自33個區縣、10所雨露技工基地校的20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同臺競技,集中展示包括母嬰護理、中式烹飪、電焊、美妝、汽車修理等13項實用技能培訓成果。市婦聯發展部副部長張京和區婦聯發展部傅裕涵參加了此次活動。
  • 駐馬店市平輿縣實施精準扶貧為貧困對象「建檔立卡」
    今年以來,駐馬店市平輿縣相關部門黨政幹部深入貧困村、貧困家庭,對全縣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進行調查摸底,按照《河南省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及時啟動了貧困村、貧困戶識別工作,對農村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實行全縣統籌,分步推進,進行指標分解,開展群眾評議預選扶貧對象,確保一戶一卡、一村一冊,實行信息化管理
  • 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光伏「照亮」脫貧路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產業,不僅為貧困戶找到了增收門路,而且優化了能源結構,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環保效益。  這幾天,因病致貧的塔哈鎮吉斯寶村村民郗寶東心情十分高興。村裡發展光伏發電項目租用他家屋頂,在屋頂安裝光伏板讓郗寶東每年都能領到一筆可觀的收入。
  • 精準施策對症開方 產業扶貧多點開花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脫貧能力...
    12月8日,來自省扶貧開發局的消息:今年以來,我省多渠道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引導群眾靠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增強「造血」功能,九成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
  • 合浦縣開展貧困人口調整和建檔立卡「老人戶」動態管理
    合浦縣召開2018年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暨建檔立卡「老人戶」動態管理工作會議  7月3日,合浦縣召開2018年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暨建檔立卡「老人戶」動態管理工作會議,部署2018年貧困人口調整和建檔立卡「老人戶」動態管理、精準幫扶「三方」見面活動等脫貧攻堅相關工作。
  • 寧夏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_新華報業網
    新華社銀川12月16日電(記者鄒欣媛)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了解到,自2015年寧夏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以來,截至目前,寧夏全區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9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 「三年決戰奔小康」甘肅省教育扶貧經驗在全國推廣 建檔立卡貧困...
    【三年決戰奔小康】我省教育扶貧經驗在全國推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無一因貧失學每日甘肅網蘭州訊(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欣瑤)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我省教育扶貧經驗作為典型向全國推廣。
  • 寧夏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_新華報業網
    新華社銀川12月16日電(記者鄒欣媛)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了解到,自2015年寧夏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以來,截至目前,寧夏全區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9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 天水8年減貧92.08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在12月11日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發布會上說,經過8年的艱苦奮鬥,至目前,天水市累計減貧92.08萬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墾利區郝家鎮:光伏發電照亮群眾致富路
    薛家村位於郝家鎮政府東2.6公裡處,南一路北側,現有居民286戶,706口人,耕地面積1500畝,經濟作物以葡萄為主。共有貧困戶20戶,26人。今年來,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
  • 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工作會議召開
    為紮實做好2019年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續)聘工作,進一步加強生態護林員管理,確保實現「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和森林河南建設成果得到鞏固的雙贏目標,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工作會議8月21日在鄭州召開。省林業局黨組成員、省森林公安局局長朱延林出席會議並講話。
  • 墾利區郝家鎮:光伏發電照亮群眾致富路
    薛家村位於郝家鎮政府東2.6公裡處,南一路北側,現有居民286戶,706口人,耕地面積1500畝,經濟作物以葡萄為主。共有貧困戶20戶,26人。今年來,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
  • 【行進清水·精彩故事】甘肅清水:光伏扶貧開啟貧困群眾「陽光增收...
    每天清晨和傍晚,清水縣白駝鎮永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振寧都要去村裡的光伏發電區域巡視一番,這是他的工作職責。其中,村級光伏收益的80%分配以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原則,具體在保證現有38名村級公益性崗位電站管護員穩定不變的基礎上,在全縣121個貧困村增設村級公益性崗位,增設環境衛生監督員各1名,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參照全縣已開發的村級公益性崗位報酬標準支付報酬。同時堅持項目關聯戶保底收入全覆蓋。
  •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光伏扶貧照亮群眾致富路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7月6日,在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天地廟村的公益林裡,村民們彎著腰在給桃樹下套種的花生鋤草,遠處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給這座平靜的村莊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地廟村原為貧困村,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