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將演至11月

2021-01-17 山東頻道

原標題:封禪大典21日舉行今年首演,演出將持續至11月份 泰安市民仍可購20元優惠票

3月24日訊 3月21日晚,《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實景演出2014年演出季在泰山天燭峰景區封禪天地劇場盛大首演,現場「三大實景泰山齊聚首,五朝帝王封禪共祈福」,2000餘人觀看了首演。

現場驚喜:「謀女郎」獻唱山歌助陣封禪大典首演

作為首演,周五晚的演出可謂十分隆重,不僅有重新「改裝升級」的封禪大典,還有國內另外兩大實景演出助陣。《菩提東行》的禪林鼓樂率先開場迎賓,陣陣鼓聲將現場觀眾帶入到演出的氛圍之中。而作為目前名氣最大的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第三代劉三姐扮演者「謀女郎」黃革萍的現場助陣唱山歌更是讓觀眾驚喜不小。

當晚的封禪大典除了一如既往的宏大場面,在一些細節方面也更加的精緻。演出進行到最後一幕「祈福」時,全場2000多名觀眾在500多名演職人員的帶動下紛紛站起,高舉雙臂共同向高大威嚴的東嶽泰山神祈福,表達心中的夙願。儘管華燈漸滅,但是不少觀眾仍沉浸在氣勢恢弘的祈福場景中,面向泰山的雙臂久久不放下。

舞臺創新:增加鼓上漢唐舞蹈、池中舞伎表演

記者從泰山封禪大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獲悉,公司投資600萬元對舞臺、場地、服裝道具、節目編排等進行改造升級,經過四個月的休整,《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實景演出在今年演出中新增三大亮點:漢朝一改以往宮廷舞蹈形式,增加小舞臺高技巧鼓上漢唐舞蹈、池中舞伎表演;清朝增加皇家慶隆舞,在大氣跳躍的音樂中展現皇家貴族的隆重節日氛圍,用虎鹿熊三個圖騰崇拜表演為我們裝點和增加節目的娛樂性和可看性,並在舞臺各處新增10臺雪花機,為觀眾營造臘月隆冬的大雪氣氛;演出中在觀眾席內新增長信宮燈,大幅度改變演出互動較少的模式,增加互動表演分量。另外封禪大典還改建封禪天地劇場小舞臺,實現觀眾與演員零距離面對面,近距離演出使「穿越」更具真實感。

封禪大典的導演曹賽還表示,在演員隊伍建設方面,他們新招聘了部分中央舞蹈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專業院校演員,使演出質量趨於專業化。「現在的這個版本並不是說就是最終版本。」曹賽說,在今後他們還會陸續對封禪大典進行改造升級,讓它更加完善。

購票提醒:只要有泰安戶籍都可享市民價

從去年開始,封禪大典推出了「市民票」,讓泰安市民20元就可以欣賞到這場視覺盛宴。但近日,有市民詢問像是新泰、東平的市民是否也能20元購票。對此,封禪大典工作人員稱,只要是泰安市戶籍,這其中包含兩區、兩市、兩縣,市民均可憑身份證以20元價格購買封禪大典門票一張。觀演時需憑本人身份證和門票進行驗票入場,兩者缺一不可入場。而市民票有兩種選擇,C區原價248元市民票20元,B區原價275元市民票40元,每天供應市民票500張。

由於夜間溫度較低,所以近期觀看最好穿羽絨服等防寒衣物,當然,封禪大典現場也有大衣租賃服務,您也可以選擇現場租賃。據了解,今年是《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實景演出開演以來的第五年。從此次首演開始,封禪大典演出將一直持續到11月份。

相關焦點

  • 「一張門票 一段歷史」2019泰山封禪大典首演綻放耀眼光芒
    大眾網泰安·海報新聞3月21日訊(記者 李繼澤) 2019年3月20日傍晚,泰山天燭峰景區迎來了「泰山封禪大典首演」的耀眼光芒。「一張門票、一段歷史」。《中華泰山·封禪大典》不僅僅只是一場大型泰山山水實景演出,它還是一段傳越華夏五千年文化的故事、一種歷史情懷,更是一種品牌力量。古裝人物表演和一幅幅反映中華五千年歷史興衰的畫面串聯起來,將精心選擇的泰山封禪文化包含進去,喚起我們對華夏興衰的思考。據了解,作為國內唯一一檔以泰山封禪文化為主題,展現中華五千年鼎盛景象的大型實景泰山山水實景演出。
  • 「一張門票 一段歷史」2019泰山封禪大典首演綻放耀眼光芒
    「泰山封禪大典首演」的耀眼光芒。《中華泰山·封禪大典》不僅僅只是一場大型泰山山水實景演出,它還是一段傳越華夏五千年文化的故事、一種歷史情懷,更是一種品牌力量。古裝人物表演和一幅幅反映中華五千年歷史興衰的畫面串聯起來,將精心選擇的泰山封禪文化包含進去,喚起我們對華夏興衰的思考。據了解,作為國內唯一一檔以泰山封禪文化為主題,展現中華五千年鼎盛景象的大型實景泰山山水實景演出。
  • 皇帝為何要在泰山進行封禪大典?而不是去珠穆朗瑪峰封禪?
    泰山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在中國政治制度中,封禪可說是最盛大,但也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 正義》解釋:「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 「未來影像」泰山封禪大典,看盛世輝煌,君臨天下之地
    東嶽泰山,景區眾多,很多遊客錯過了泰山的封禪大典。封禪大典,在泰山的東北部,天燭峰景區,距離泰山火車站20公裡左右。泰山下的封禪大典。中華泰山封禪大典。未來已來,將至已至。
  • 泰山封禪大典實景演出地-天柱峰景區
    1/泰山封禪大典實景演出地 封禪大典是泰山獨有的古老禮儀,構成了泰山崇拜與信仰的重要內容。由於這種禮儀的執行者是歷代帝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影響更為深遠,形成了從傳說中的古史到宋代皇帝,貫穿於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延綿相續的禮儀傳統啊。
  • 唐朝的三次封禪大典皆從洛陽出發
    據記載,唐朝就有三次封禪大典。唐高宗和武則天封禪泰山公元665年11月,唐高宗率領文武百官、儀仗隊,皇后武則天率領丫鬟、侍從等從東都洛陽出發封禪泰山,唐高宗終於實現了父親唐太宗生前封禪的願望。《新唐書》記載:乾封元年正月戊辰,封於泰山。庚午,禪於社首,以皇后為亞獻。壬申,大赦,改元。
  • 武則天舉行封禪大典,為何不去泰山而選擇嵩山?
    不過,武則天統治期間,對洛陽情有獨鍾,不僅將國都從長安遷到洛陽,而且在洛陽大興土木,甚至就連舉行封禪大典,也沒有去歷代帝王都青睞有加的泰山,而選擇了嵩山。他們認為泰山為天下最高的山為天下最高的山,人間的最高統治者就應當到泰山上去祭祀至高無上的天帝。封神並不是可以隨意進行的,只有「授予天命」的帝王才可以舉行封禪典禮。 在唐高宗之前,史書明確記載的只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三個帝王舉行過封禪泰山大典,而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也曾有數位官員建議封禪,都被李治回絕了。麟德年間,唐朝國力強盛,國泰民安,萬邦悅服,百業興盛。
  • 帝王登泰山而得天命,封禪大典的背後,是神權和王權的主次角逐
    封禪大典由於受到神權的影響,一個國家的君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得到天的認可。於是,對於帝王家十分重要的一個大典就出現了,就是祭天。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有祭祀山川的習慣了。三皇五帝時候也有郊祭天帝,柴望山川的禮制了,後來逐漸演變成封禪祭祀,封禪就是一種表示帝王受命於天的典禮。
  • 泰山燈會盛大舉辦碧霞元君起駕大典,轉發功德無量.
    1月17日,恰逢農曆臘八,在泰山東街燈會現場,由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泰安市泰山封禪大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泰安東嶽泰山置業有限公司、中華泰山朝山總香社聯合承辦的泰山碧霞元君巡九州起駕大典吸引了數萬名市民及遊客前來觀看
  • 泰山的祭祀與封禪
    演講人:孟憲實  時間:11月6日  地點:泰山論壇    作為魯國境內最高的山峰,泰山在當地受到崇拜,並且形成傳統,即使今天也不難理解。《詩經》有言:「泰山巖巖,魯邦所瞻」。但是,作為後世長期五嶽獨尊的泰山,我們當如何理解?
  • 秦始皇與漢武帝封禪於泰山的故事
    我國五嶽之一的泰山雄偉壯麗,風光名勝蔚為壯觀,歷史文化悠久,歷代帝王又紛紛來泰山封禪告祭,因而就被譽為「五嶽獨尊」,「天下名山第一」,千百年來成為世人嚮往的勝地。本文簡要敘述一下秦始皇與漢武帝封禪泰山的故事。歷代帝王封禪泰山的歷史,至少有近四千年了。所謂「封」,即到泰山上築壇以祭天;所謂「禪」,即在泰山下的小山梁莆掃除以祭地。
  • 封禪是什麼?漢武帝為何喜歡勞民傷財的泰山封禪
    封禪是什麼?漢武帝為何喜歡勞民傷財的泰山封禪文/歲月靜史封禪是古代君王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的慶典禮儀,也就是祭天祭地的大型文化典禮,其在中國政治制度中也是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那麼有資格舉行封禪大典的究竟是何許人也?
  • 封禪是什麼?封建時代泰山封禪的皇帝有多少個?看看你知道多少
    封禪,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在《管子·封禪篇》中早有記載,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而封禪對於古代帝王來說是一件夢寐以求、極力追求的事情,因為通過封禪可以讓他們揚名立萬,受後世所歌頌。
  • 自秦始皇泰山封禪之後,有幾個皇帝達成了夢寐以求的泰山封禪
    由於泰山是古人所認定的「天下第一山」,因此登上泰山封禪天地,被古代的帝王視為最高的榮譽大典,是他們的皇位天命神授的最好證明,於是歷代的帝王大都夢寐以求有一天能夠登泰山封禪。夏商周等遙遠的三代之治時期的泰山封禪,已經說不太清了。
  • 2018大型情景劇【武則天嵩山封禪大典】將於3月1日在河南登封舉行
    ,即古代帝王往泰山祭天祀地,它是享有天命者,為國家之隆昌感謝皇天厚土而舉行的國家級盛大典禮。盛大古裝情景再現一代女皇武則天嵩山封禪大典,是登封60多萬人民和歷代志士仁人的共同願望,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才思敏捷,智慧超人,輔佐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政通人和,風清氣正,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登基皇位後,更是勵精圖治,威震天下,提高女性地位,廣攬天下英才,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
  • CMC Markets | 泰山的「封禪文化」(附:泰山紀念幣周評解析)
    本周場外泰山幣走勢低開高走,在「鼠年」生肖幣最終敲定在2.5億發行量的基礎下,泰山紀念幣直接從詢價最低的17.3元拉升至19元上方,本周交投基本再度定格在19---20元的區間,顯示出對於20元阻力水平的消化。
  • 秦始皇為啥千裡迢迢跑到泰山去封禪?
    遠古時代活動在泰山周圍的部落或氏族常在山上舉行原始的祭天儀式。 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周圍齊魯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泰山逐漸演變成古代統治者祭告天地也就是「封禪」的一種最佳去處。所謂「封」,是指築土壇祭天。所謂「禪」,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
  • 宋真宗泰山封禪以後,為什麼再也沒有皇帝去泰山封禪了?
    「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封禪即是帝王祭拜天地的典禮。在這種祭祀活動中,以泰山封禪最為隆重。能夠泰山封禪,是我國每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帝王普遍追求的。因為泰山乃五嶽之首,被認為是與天最接近的地方,代表了統治者的皇權神授和其偉大的功績,自認為天子的帝王當然心有所向。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記錄封禪的基本條件有三條:公認賢明君主、太平盛世、天降祥瑞,看似簡單,其實很難做到。在秦始皇之前,舉行了封禪大典的帝王有神農、伏羲、黃帝、炎帝、堯、舜、禹、湯、周成王等。
  • 歷代帝王與泰山(二):漢武帝封禪
    歷代帝王為了宣揚其「受命於天」,功德卓著,相繼舉行封禪或祭祀大典。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 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清乾隆帝等都曾封祀泰山,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掌故與文化遺蹟。這一歷史現象,正是泰山「政治山」 特點的體現。  西漢元封元年(前110),漢武帝封泰山,禪肅然山,此後屢至泰山「修封」,前後共計八次。
  • 孟憲實:歷史上的泰山祭祀與封禪
    封禪,顯然是成就泰山神聖的關鍵所在,難道成就泰山這種地位的僅僅是因為泰山屹立於中華大地的最東方嗎?追求仙人和長生必然無果而終,但是封禪泰山卻是成功的。泰山封禪,終於走出了傳說的迷霧,變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聖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禪大典,幾乎就是一種歷史創造,所以司馬談才會因為不能參與而痛心疾首,終生為憾。古代中國,最神聖的典禮,非封禪莫屬。因為封禪不能隨時進行,封禪的條件常常難以具備,所以古代帝王無數,而真正能夠封禪成功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