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如何利用地方時,計算赤道日出的經度(晨線)?

2020-12-12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晨昏線、地方時由於地球自轉,並且地球既不發光也不透明,因此產生了晝夜交替。白晝與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晨昏線」。

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由黑夜進入白天的分界線,叫做晨線;由白天進入黑夜的分界線,叫做昏線

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早上6:00,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晚上18:00;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為0:00,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為正午12:00

圖1 晨昏線示意圖

2、利用地方時,計算經度地方時,即為當地時間。地球上每間隔15°為1個時區,共分為24個時區。已知地方時,也可以求經度:

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東早西晚」的規律,即東邊地區日出早(時間數值更「」),因此時間數值更大的為「東」;

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

圖2 世界24個時區的分布

02例題

北京時間2011年11月3日,1時36分6秒,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對接成功,如下圖所示。

3、飛船對接時,地球表面的晨線是( )

A. ①線

B. ②線

C. ③線

D. ④線

4、最可能干擾太空飛行器與地面指揮系統通信的是( )

A. 雲霧

B. 流星

C. 太陽活動

D. 太陽輻射

答案:A、C

精講精析:(1)分析晨線的位置。①圖中為北極點俯視圖,飛船交接時,為北京時間凌晨1:36,北京位於東八區,中央經線為120°E;②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早上6:00,則依據北京的時間和經度,可以計算得到早上6:00對應的經度;③由於要計算的時間更大(6:00>1:36),因此該地在北京的東面,根據「東加西減」的規律,用加法:120°E+(6:00-1:36)÷4分鐘=186°,即越過180°然後再向東6°,即變為西經,為174°W,選項A正確。

(2)分析幹擾通信的因素。①太陽活動劇烈時,會擾亂地球大氣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選項C正確;②衛星信號的傳輸不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流星和太陽輻射都不影響電離層,因此不影響通信。

03總結

太陽活動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北京的經度、地方時、晨線與赤道交點的時間(6:00),運用「東加西減」的規律,計算晨線與赤道交點的經度;②分析太陽活動、大氣、流星和太陽輻射對通信的影響。

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裡一切活動的總稱,主要分為三類:

①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表面顏色較暗(溫度較低);

②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發出強大的短波輻射;

③太陽風:發生在太陽的日冕層,發出帶電粒子流。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如下:

①擾亂地球大氣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②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磁針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③南北極出現極光

④引發自然災害,例如地震、旱澇災害

圖3 太陽活動的分類及位置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名師答疑]中學地理時間計算題例析
    ,經度每相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  2.經度相同則地方時相同。  3.日界線(或者說該線兩側日期不同)有兩條: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大致與180°經線重合,這是在地球表面固定的,東晚西早;另一條在地球表面是活動的,即0時所在的經線,東早西晚。
  • 2008年高考地理專題複習指導——地球運動
    一.判斷晝夜長短   1.計算晝夜長短必須具備的知識:   ①熟悉、經緯線的基本性質。在同一緯線上,各地的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時相同;在同一條經線上,各地的地方時相同,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即經度每隔l°,地方時相差4分鐘。②能正確識別晨線和昏線。
  • 高考地理——掌握這些晨昏線的知識,地理分數提高20分不是夢
    >2.時間法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赤道上為18時的是昏線3.方位法>2.確定地方時,如下圖特別提示 :赤道上6時、18時是解讀晨昏線圖的兩個重要隱含條件。①過晨線與赤道交點的經線的地方時為6時,而不是晨線上的時間為6時;②過昏線與赤道交點的經線的地方時為18時,而不是昏線上的時間為18時;③只有在春秋分日時晨昏線與經線才重合
  • 高中地理知識點:地球運動你要知道非常實用必看,建議收藏
    在同一緯線上,各地的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時相同;在同一條經線上,各地的地方時相同,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即經度每隔l°,地方時相差4分鐘。②能正確識別晨線和昏線。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兩部分組成,順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稱為昏線;相反,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稱為晨線。
  • 高一地理日照圖類型難題拆解:步步為營方解其中味!
    判定出,BAC為晨線,A(東經60°)為晨線和赤道的交點(早上6:00),B、C分別為晨線和北極圈、南極圈的切點。150°E為太陽直射經線。此圖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陽光照射情況。②利用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確定。你仔細觀察一下,是不是萬變不離其宗。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最短距離,地方時,日出、日落方位)
    圖1 最短距離的計算2、地方時、經度的計算根據經度,計算地方時,是比較常規的計算。但如果已知地方時,求經度,則計算方法為: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地方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規律,即地方時數值較大的地區,位於東面;較小的位於西面;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1小時,經度間隔15°(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例如,12:00<12:40,因此待求地區應該位於西面。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日出方位、地方時、正午太陽高度角)
    圖1 日出、日落的方向(不同季節)2、地方時的計算根據經度,計算地方時,是比較常規的計算但如果已知地方時,求經度,則計算方法為: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地方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規律,即地方時數值較大的地區,位於東面;較小的位於西面;②計算經度。
  • 高考備考輔導:高三地理地球運動考點例題解析
    在輔助線上分別標註出經度,已知120°E為8點,巴黎在其西側差117°30′,兩地時差為7小時50分鐘,飛機到達巴黎時當地的地方時為8點-7小時50分鐘+13小時=13:10,因此正確答案為C。(3)白晝所佔經度數÷15° 因經度差15°,時間相差1小時。(4)(×2) 從正面圖中計算出來的晝長時數是指12時→日落(或日出→12時),可是背面的日出→12時(或正午12時→日落)的白晝時間也應計算在內,故乘以2。
  • 「難點整理」高中地理幾個冷門考點:地方時、日出、日落、河流的...
    知識點地方時的計算地方時,即為當地時間。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因此地方時有以下規律:①東早西晚。地方時的計算,應按照以下步驟:①計算兩地的經度差;②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以已知時間的地點作為基準,計算東邊地區的地方時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③經度每間隔1°,地方時加減4分鐘。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地球專題  1.經、緯度計算:  經度差與地方時差算經度——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算緯度——正午太陽相差多小,緯度相差多少;北極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於當地地理緯度;經緯線上長度算經緯度——1°經線長111km,1°緯線長111cosфkm(ф為緯度)。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晨昏線解讀日照圖
    在地理的圖表知識中,日照圖既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日照圖集地理基礎知識於一圖,集地理學科思維特色於一圖,集地理學科基本技能訓練於一圖。因此,指導學生閱讀日照圖就顯得格外重要。常見的日照圖有兩種,一種是球面日照圖,它最常見的是側視圖和極點俯視圖兩種,當然還有其它過渡類型。另一種是平面日照圖,這種圖缺乏立體感,不易閱讀。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的自轉,晨昏線,太陽直射點)
    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早上6:00,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晚上18:00;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為0:00,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為正午12:00;②判斷季節。a)晝半球的中央經線,即為太陽直射點的經度;b)太陽直射點的緯度=90°-晨昏圈最北端的緯度,例如晨昏圈最北端為66°34′N(北極圈),則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23°26′N或23°26′S,然後根據北極點的極晝極夜情況,進一步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④日出時間。晨線上的地點,同時日出。
  • 高考地理——高考地理最難學的內容終於有方法解決了
    光照圖的判斷是高中地理知識最難學的內容之一,在高考中常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一般結合時事政治,生活應用等,利用光照圖不同季節、不同時間特點來判斷晨昏線,確定太陽高度,直射點、判斷晝夜長短,計算時間和正午太陽高度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突破關照圖的判斷。
  • 高考地理—最簡單的地方時與區時計算技巧,學地理的看過來
    高考中,地方時與區時的計算是文科生比較頭痛的知識點,每次考試都會出錯,而且是連續錯,不僅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同時也會讓學生喪失學習地理的興趣。其實,這部分內容並不難,只要你跟著老師下面的方法,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 【方法技巧】計算地理區時的巧妙方法,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附史上超...
    如某地某天晝長為14小時,則意味著以正午12點為界,上下午各為7小時,就可推知該地該天是5點鐘日出,19點鐘日落。同樣道理,假如已知日出或日落時間,利用12點和0點分別是晝夜時間的中間性,可推知該地的晝夜長短情況。如已知3點日出,則可推知21點時日落,晝長為18小時,夜長為6小時等。
  •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高度專題
    ;通過該點的經線即太陽直射的經線,地方時是12點;通過該點的緯線即為太陽直射的緯線,其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根據太陽直射緯線推斷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及季節,並判斷與之相關的地理現象。注意區別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的不同。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時間和季節這樣判斷就對了
    全球分成24個時區;150/小時,151/分鐘;經度相差1度,時間差4分鐘,東早西遲;區時東加西減,需注意日期變更。  2. 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時區相同,區時相同。  3. 區時規定全球各地以所在地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共同使用的時間,如:北京東八區以8*150=1200E的地方時刻為準  4.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之時間和季節判斷
    全球分成24個時區;150/小時,151/分鐘;經度相差1度,時間差4分鐘,東早西遲;區時東加西減,需注意日期變更。  2. 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時區相同,區時相同。  3. 區時規定全球各地以所在地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共同使用的時間,如:北京東八區以8*150=1200E的地方時刻為準  4.
  • 高考地理各考點中有關計算題的通用公式匯總
    地理在高考中劃歸文科,但事實上地理是一門亦文亦理的科目,因為當中涉及很多數據、計算類的知識點。以下是高考地理各考點中有關計算題的通用公式,小夥伴們速速收藏起來。距離計算1。原理:緯度1°的經線長度=111km;赤道上經度1°的緯線長度=111km任何緯線上,經度1°的間隔=111•cosφkm2。運用:首先確定兩點間距離與經度還是緯度大致相當,而後確定大約相當於多少經度或緯度,結合上述原理進行計算。3。案例:我國的黃河站(78°55Ν,11°56Ε)距離北極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