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舌面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叫舌苔。一般情況下,通過飲食的衝洗,舌表面的物質會被不斷清除,僅表現為薄白的一層舌苔;但病理狀態下,舌苔會增厚變膩。臨床發現,夏季舌苔厚膩的患者,多是體內溼熱太重導致。
天氣炎熱,人體代謝旺盛,如果汗液排洩不暢就容易溼熱積聚,導致體內生溼。現代人的一些習慣恰好為溼氣侵體提供了便利條件,比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使得腠理(皮膚)閉塞,汗液不得外洩而留於體內;喜歡吃寒涼食物,傷及脾胃,引發溼從中生、久而化熱,出現溼熱。中醫認為,舌面五臟分布分為主司心肺的舌尖,舌邊對應肝膽,舌中心為脾胃,舌根則為腎和膀胱。當脾胃受損、腎和膀胱運化水液不利,舌苔就會發出警告信號——變得厚膩。
祛除溼熱的方法有很多,可在醫生辨證體質後選用方藥。就日常調理而言,需從飲食和生活起居下手。
1.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果與豆類,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食物,平時可喝些薏米紅豆粥、薏米水、薏米蓮子湯等,也可選用藿香、佩蘭等中藥泡水代茶飲。2.身體有溼熱,要避免久居潮溼悶熱之地,夏季不能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適當鍛鍊,使汗液正常排出體外,有助祛除溼熱。3.平時常做八段錦的兩個招式,即調理脾胃須單舉、兩手攀足固腎腰(如圖),前者能增強脾胃運化,後者可益腎,對祛除溼熱很有幫助。4.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選用刮痧、拔罐進行外治,取穴多選背部膀胱子盜母氣經或胃脘部,通過扶陽來祛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