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最美的一首荷花詩,被後世讚譽「百代無其匹敵」

2021-01-09 讀書狗子

#每天一首古詩詞#

夏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自古荷花在文人眼中就是聖潔之花,寓意堅貞清正,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說,令人只敢遠觀,不敢褻玩。因而古代文人騷客多有在夏季吟詠荷花的詩詞。

最經典便是北宋詞人周邦彥的那首《蘇幕遮》:「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極盡荷花之風姿,「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則說盡荷花之神理。連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都稱讚此詞「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堪稱寫荷之絕唱」!

宋詞中都能有如此詠荷絕唱,唐詩自然也不能落於下乘。唐詩中描寫荷花的名句也不少,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盧照鄰的「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等等。

不過,唐詩中的這些名句對荷花的描寫都是一筆帶過,並非專為詠荷。整個唐代專門吟詠荷花的詩篇並不多,而其中最美的一首當屬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贈荷花》:

贈荷花

唐·李商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首詩是李商隱與夫人王氏新婚時所作的贈詩,在新婚之前的熱戀期,二人已談婚論嫁,李商隱還曾寫過一首《荷花》贈給王氏。其中著重描寫詩人婚前大膽追求內心美的期待與歡會時的情景。一句「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以花喻人,對王氏極盡讚美。而這首婚後的《贈荷花》也同樣以荷花喻夫妻二人。

頭兩句「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描寫世間的花與葉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花千嬌百媚,被人們移入金盆賞玩,而葉子則落入塵土無人問津。

緊接著三四句「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提出了一個花葉同命運的例外,那就是綠荷葉、紅荷花,荷葉捲曲,荷花開合,風姿天然,出淤泥而不染。既表現出荷花的高潔脫俗,也是借花喻人,讚美真誠而流俗的美德。

結尾兩句「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便是荷花荷葉不同於其他花葉的另一方面:紅花綠葉互照互襯長相映,即便是到了深秋花葉凋殘也不相遺棄,共榮共苦!

此詩句句寫荷花,將荷花荷葉寫地交相輝映,美自天然。且又句句寫人,寫自己和夫人王氏,期望二人婚後長相廝守、永不分離,寄託了美好的願望。可謂是詩句亦美、心願也美,好一番愛情的表白!李商隱真不愧是唐代最擅長寫情詩的詩人。

難怪後世詩家讚譽此詩:「寄託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敵也」!

相關焦點

  • 後世對他一無所知,可他流傳下來的一首詩,卻被譽為「唐詩第一」
    據《全唐詩》統計,唐代共有2200多位詩人,而盛唐時期的總人口數卻高達五千多萬,這種比例似乎襯不起大唐煙霞滿天的高貴氣質。然而想像一下,在那個無酒不歡、無詩不談的詩意年代,在那個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的黃金時代,寫詩的文人怎會只有區區2200人?難道只有這些人參加過科考?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雖然後世對於宋詩是多有爭議,認為宋詩失去了詩原有的特性,一味地去以說教為主,還融入進了思想,使得這些作品看似充滿了哲理,但很顯然沒有唐詩那種風韻。儘管宋詩無法與唐詩相媲美,但是很顯然這一時期的詩人,他們更多的時候還是以一種更為細膩的筆觸來描寫,為此也自然而然地會融入進思想,也就使得這些作品處處充滿了哲理。
  • 《全唐詩》中被褒貶不一的一首詩,看似平淡無奇,但是同樣很經典
    可能有的人對於文學的理解會不一樣,往往有人認為一首作品很經典,可是有的人又是會提出不同的意見,認為那些作品太過於普通,無非只是打油詩而已,當然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理解起來自然也是會不一樣,譬如唐朝詩人高蟾的這首《金陵晚望》,那就是一首褒貶不一的作品,很多人認為它像打油詩,沒有什麼意境;可是對於喜愛這首詩的朋友來說,卻又是極為推崇。
  • 宋詞中最經典的一首荷花詞,被後世譽為寫荷花的絕唱!
    琴棋書畫詩酒花,花雖居於末尾,但也是文人名士不可缺少的情趣之物。只因花不僅色香俱全,且因所處環境的不同而被人賦予了一定精神內涵。如梅花之傲骨高潔、菊花之凌霜清寒、蘭花之淡雅幽香等等。這些花所寓意的精神品質歷來都是文人對自身品格的比擬自喻。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文人最喜愛的花之一——荷花!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把孤獨寫絕了
    唐詩應當說是中國文學最美的收穫,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唐詩的喜愛,那是已經超過了文學本身,很多詩句,到現在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為什麼這麼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唐詩是我們這些人最早接觸的文學作品,同時一些詩句,也都轉化成了日常的生活用語,人們每一天都在使用。
  • 世人皆慕荷花清純高潔,賀鑄這位粗漢子卻以一首詩寫盡荷花之苦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荷花一直以來以其遺世獨立的姿態深得文人雅士讚譽,被賦予清純高潔、卓爾不群的品質,寄託人們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精神。我們在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可以看到「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 《唐詩三百首》中最優美的一首詩,意境清幽、淡泊高雅
    在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清代的蘅塘退士整理、編著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經過反覆篩選,最終選取了三百餘首唐詩,傳誦至今。今天,我們來看看《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一首五律是誰的代表作。這位詩人在整個唐代詩壇,尤其是盛唐時期,他詩、書、畫、音樂等樣樣精通。與「李白」、「杜甫」並稱為「盛唐三大詩人」,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人尊稱他為「詩佛」。他就是王維。
  • 《唐詩三百首》中最難模仿的一首,寫在牆壁上,二流詩人一詩成名
    詩詞中,什麼最難寫?空和靜,最難寫。而與一般的空和靜相比,空靈的意境,寂靜的禪意,又尤其難寫。在空靈和寂靜中還要寫出極大的美,滌蕩乾淨塵世的俗,那就更是難上加難。王維算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了,寫靜的高手,詩很有禪意。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楊萬裡寫荷花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美到了骨子裡!
    被譽為君子之花的荷花,向來以其亭亭玉立的風姿、高潔傲岸的品格,為古代文人所喜愛,是各類文學作品的重要題材。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自然少不了描寫荷花的名篇佳句。而透過荷花詩詞,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意趣,還可以窺探到作者對於自然的熱愛,由花及人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 《唐詩三百首》中標題最長的一首詩,正文56字,標題就有50字
    比如李商隱的《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此詩因標題太長,後人不得不將其縮減為《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而《唐詩三百首》中也選錄了這樣一首標題特長的詩,此詩為七言律詩,正文56個字,標題便有50字。
  • 《全唐詩》裡有唯美的一首詩,通篇一個生僻的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全唐詩》一共收錄了近40000多首詩,大部分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所以想要系統性地了解唐詩,這部偉大的詩集,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唐詩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在這一千多年來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一直喜愛唐詩的原因。
  • 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題寫在一幅名畫上,通篇描寫得感人肺腑
    古代的詩人他們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卻是能夠成就一首經典,這也就為什麼人們之所以會喜歡詩歌的原因。特別是唐詩,它所代表的正是文學的高度,在這一千多年來始終影響著後世的文學創作。那麼唐詩裡面就有很多經典的作品,並且題材也是極為豐富,各種不同的類型,以及不同的流派。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歌所帶給我們的震撼,從中也會有所收穫。唐詩的詩歌從初唐一路走來,進入到了盛唐,則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後的中唐和晚唐,依舊還是誕生了無數偉大的詩人,還有優秀的作品。即使是一些不太知名的詩人,寫下的一首作品,那同樣也是令人感動。
  •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唐詩發展到晚唐的時代,不但沒有沒落,反而出現了更多的色彩。以李商隱杜牧等人為代表的晚唐詩人們,接過前輩們的大旗,在唐詩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即便是在他們之後,也有溫庭筠、韋莊等人留下很多精彩的詩作。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唐詩,晚唐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且看: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 李白最富殺氣的一首詩,金庸將其用作書名,絕世武功就在詩中
    李白的詩,或豪氣可幹雲,或飄逸如塵散,總有一首能夠打動你的內心,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詩歌界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精神領袖,他的詩被後世詩人當作唐詩的楷模,他的背景被眾多史學家們爭相研究、發掘。
  • 王維一首詩是唐詩名篇,題目是鹿柴(chái)還是鹿柴(zhài)?
    雖然那個時候並不懂他詩歌中的意境是什麼樣的,只知道死記爛背,但是多少也掌握了一些詩句。不過對於這些古詩,過了很長時間後,如今只剩下片言隻語。比如王維的一首唐詩,寫的是山林景色。全文只有20個字,卻是唐詩300首當中的經典名篇。這20個字都很簡單,描寫的意境我們也能夠想像的到。但是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題目卻經常讀錯。
  • 唐詩中很美的一首元宵詩,只是開頭5個字,便美到令人心醉
    雖然這樣的場景我們今天不能親身經歷,但是從歷代詩人的元宵詩中,我們卻可以體會到這種盛況。如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中就有「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的描寫。宋代詩人範成大《燈市行》中也有「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之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正月十五夜》,便是唐詩中很美的一首元宵詩。
  • 十首最美唐詩,詩美境更美
    十首最美唐詩,詩美境更美 —— 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 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首詩 一杯茶 一份溫柔綣繾
  • 《唐詩三百首》的最後一首詩,你知道是哪一首嗎?幾乎人人會背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所說的一句諺語。姑且不談這句諺語的可操作性,因為當中的「吟詩」可不是背詩,而是作詩。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唐詩三百首》是會陪伴著他從年幼走到年長,甚至走完一生。
  • 李商隱寫首小詩訴相思,卻不料成就了一首絕美詞,一首絕美現代詩
    可能愛情有很多不同的樣子,但在古詩詞中的愛情,永遠都是美的。有甜美、有悽美、有絢美……。或許愛情,就像徐志摩說的,不在乎能否同行,能否有結果,只求在最美的年華,相逢。中國傳統詩歌史,數千年來,恐怕沒有能比李商隱更擅長寫情詩了。梁啓超曾說,李商隱的《無題》、《錦瑟》等詩,很多句子連文義都不懂,但依舊覺得它美。
  • 顏值不高,是古詩中的「龍套」,李白卻專為它寫一首唐詩
    下面所品讀的一首古詩,就是河流的一滴水珠,它的主角是一種植物,雖是古代人民每天晚上睡在上面的日常用品的主要原料,與桃花、梅花、梨花相比,顏值不高,是古詩中的「龍套」,然而,李白卻專為它寫一首唐詩。《魯東門觀刈蒲》魯國寒事早,初霜刈渚蒲。揮鐮若轉月,拂水生連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