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商場的時代變遷

2020-12-16 拾點左右

黃河商場,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處集日用百貨、農副產品、瓜果蔬菜、肉類海鮮為一體的綜合性風雨商場,老長清人習慣稱其為「大棚」。

一度,黃河商場,是八十年代長清老城的地標建築,紅極一時,熙熙攘攘,繁榮景象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末。在物質匱乏的計劃經濟時代,市場經濟初期,黃河商場給老百姓帶來了諸多的便利。

黃河商場分三個門,即南門、北門、東門,每個門都有一個牌坊。當年,錯落有致,井井有條,服裝鞋帽在南門,肉禽蛋類在北門,水果蔬菜在東門,五金百貨小商品在中段,床上用品、勞保用品則是在東門旁邊的商鋪。後來隨著商家、店鋪的更迭,慢慢打亂了次序。

黃河商場,最有特色的是三個牌坊,傳統的雕梁畫柱,名家題匾。

南門的字是陳左黃老先生所提,陳左黃生於民國,圈內稱其「左老」。他的篆刻藝術,與大名鼎鼎的學者蔣維崧平分秋色。早年,陳左黃的字,我賣過十幾張。

東門的題字是武中奇,書家八老之一,其字自成一派。武老是真正的文武雙全,抗戰時期,38年,曾用步槍擊落日本的飛機,解放戰爭,華東三野的參謀長,屢建戰功,後移居南京。

東門旁邊的兩座小紅樓,極具人文底蘊,現在已經被商鋪的牌匾遮擋住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在九十年代初,郭志光、潘渭濱、於希寧、劉寶純、王炳龍這些山東名家都曾在這裡駐足。那是一段傳奇的歷史,過往的繁榮,隨著時光的流逝,都埋藏進了悠悠歲月……

靠近東門的一家書店,「知海書店」,小學同學家開的,現在已經沒有了,這個地方是原址。九十年代,長清最紅火的個體書店,名噪一時,我小時候的壓歲錢都給知海書店做了貢獻。後來,隨著電子書的衝擊,書店關門打烊,但當年的那份情懷,歷歷在目。

北門,是三個牌坊裡唯一沒有題字的牌坊,但書寫風格是沿用舒同的字體。當年,89年到95年,我家就住在北門,比較早的供電局宿舍,一號樓,現在已經拆掉了。

這是沒拆之前,我去年拍的一號樓,我的家。在黃河商場北門住的那段時間,我正好上初中,每天,從北門走到南門,再到石磷山,一天兩趟,看到了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各種歡聲笑語,各種吵吵嚷嚷。

歡喜也好,吵鬧也好,所有的一切,都來源於生計,都是為了生活。也只有這些,才是最原始、最真實的市井生活。這種生活,伴隨我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

這是商場中段後來新建的一截,之前是賣家具的,後來成了水產活禽區。

這是黃河商場外圍最早的商鋪,在商場南門,有些八十年代供銷社的感覺,現在也早已關門閉戶,將往昔的繁華塵封。

當年最早的攤位臺子,賣一些鞋帽、腰帶、布匹,以前,我常穿的3520布鞋,都在這裡購買。如今,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地攤入不敷出,慢慢退出了市場,逐漸蕭瑟沒落。

黃河商場中段的修鞋處,也是當年的一大特色,最繁華的時候,有過二十來個攤位,忙得不亦樂乎。如今,這裡冷冷清清,零星幾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穿壞了直接換新的,很少有人再去修鞋,也造成了從事經營手藝行當的人越來越少。我是一直堅持修鞋,來到這裡,能找回少年時代為數不多的那份情感。

三十多年,黃河商場見證了長清的發展和變遷,隨著老城區的改造,不久的將來,這裡也將會成為歷史。但它曾經的輝煌,永遠銘記在每一個老長清人的心間。

文末,引用文學巨著《白鹿原》中的四句話去形容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的黃河商場:風花雪月平凡事,笑看奇聞說炎涼,悲歡離合觀世相,百態人生話滄桑……

相關焦點

  • 徐州黃河故道規劃變遷及其啟示
    文丨徐可(商丘師範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徐州和商丘都與黃河故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徐州黃河故道的規劃變遷能夠為商丘溼地的規劃提供借鑑與參考。黃河故道國土資源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價值。近十年來黃河故道的規劃理念也數次變遷,2008年以交通建設為主,2012年開始農業綜合治理,直到近期的旅遊休閒與特色小鎮建設,呈現出一部濃縮的區域發展歷史。隨著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加速,黃河故道的生態與環境的涵養價值必將持續提升,今後的城市規劃中應借鑑「海綿城市」的思路以生態與環境的規劃紅線倒逼加快資源城市的發展轉型。
  • 葛劍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黃河的河道變遷
    不過由於黃河上中遊這樣的地段畢竟不多,平原面積有限,即使泛濫,受到影響的範圍也不會太大。加上這段黃河的水量和含沙量都還不是最大,比起下遊河道大幅度變遷和造成的巨大後果來,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但是另一方面,黃河下遊曾經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舞臺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類的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活動也對黃河的變遷起著直接的作用。由於黃淮海平原到處都受過黃河水沙的洪流和淤澱,歷史時期黃河下遊衝積平原的地理面貌也已發生過巨大的變遷。
  • 白銀古蹟,感受時代變遷!
    位於白銀市景泰縣五佛鄉黃河北岸,東距縣城20公裡,是中原和蒙古貿易往來的主要碼頭和蒙古食鹽集散地,又名鹽市、鹽寺。白銀古蹟,感受時代變遷
  • 《奔跑吧·黃河篇》記錄時代群像,以人為本講好黃河故事
    《奔跑吧·黃河篇》作為《奔跑吧》開播8年來首次推出的特別篇,在國家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跑進「黃河生態經濟帶」沿線地區,跑進脫貧攻堅第一線,跑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產生活。從青海伊始,到寧夏結束,從2020到2021,節目通過對「黃河」的主題演繹,展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挖掘出許多溫暖人心的故事。
  • 人民路:串起時代變遷,開啟一城繁華
    人民路,就誕生於新中國成立之後,從「梅城路」到「人民路」,從人跡罕至到車水馬龍,從莊稼菜地到商圈崛起,從一段路到串聯中心城市南北走向的「大動脈」、中軸線……它開啟了一城繁華,見證了城市變遷,承載著南陽城的歷史沉澱與前行砥礪,與城市和時代一起拔節成長著。
  • 挖掘黃河地名文化時代價值講好中國黃河地名故事
    9月9日,在山東高青舉辦的2020中國黃河旅遊大會系列活動黃河流域文旅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名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殿彬發表了《挖掘黃河地名文化時代價值,講好中國黃河故事》主旨演講,介紹了地名的特徵和為講好中國黃河地名故事推進的多項工作
  • 呼和浩特「天賜」秘境,黃河變遷所遺留,網友:簡直美得冒泡!
    呼和浩特「天賜」秘境,黃河變遷所遺留,網友:簡直美得冒泡!呼和浩特是內蒙古的首府,在這座繁華的城市周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觀。這次介紹的是位於呼和浩特的「天賜」秘境,中國的母親河黃河經過歷史的變遷,河道的變化留下的美麗風景,那就是哈素海。內陸地區的湖泊有這樣的稱呼,在內蒙古、青海、西藏等地,人們將一些湖泊稱為海子。我想起了黃河之源,星宿之海,星海般顫抖的湖。
  • 第十屆蘭州黃河文化旅遊節開幕 「黃河明珠,交響絲路」新時代大...
    中國日報9月25日電 2020年9月25日上午,以「黃河明珠,交響絲路」為主題的新時代大講堂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9月25日,「黃河明珠 交響絲路」中國日報社新時代大講堂在甘肅蘭州開講現場。
  • 第十屆蘭州黃河文化旅遊節開幕「黃河明珠,交響絲路」新時代大講堂...
    中國日報9月25日電 2020年9月25日上午,以「黃河明珠,交響絲路」為主題的新時代大講堂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9月25日,「黃河明珠 交響絲路」中國日報社新時代大講堂在甘肅蘭州開講現場。 中國日報記者 鄒紅 攝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等來自中國、法國、挪威、秘魯的五位嘉賓在新時代大講堂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中華文明的世界性意義、黃河文化傳承與弘揚、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等議題發表演講。
  • 智小兜黃河尋根之旅青海站——終抵黃河之源
    時間就像流水,過得十分快,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黃河尋根之旅的最後一站青海瑪多縣。一路上我們從黃河入海口一路探尋至發源地,看河海交匯、涇渭分明等獨特景象,解讀黃河文化,最終來到著名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尋黃河之源。
  • 三代同堂,回憶時代變遷!
    三代同堂,回憶時代變遷! 時 代 變 遷 三代同堂 回憶時代變遷
  • 曾是天津最繁華商場,如今熱鬧不再,網友:敗給了時代
    芒果旅行日記:曾是天津最繁華的商場,與上海「大世界」齊名,如今熱鬧不再,有網友說敗給了時代,成為老天津人的回憶和遊客的打卡地。這個商場就是勸業場,都說沒逛勸業場,枉來天津衛。勸業場曾是天津最繁華熱鬧的地方,曾是天津最大的一家商場,集商業、娛樂業於一體,也是天津商業的象徵。勸業場位於天津和平區濱江道路口,始建於1928年,創始人叫高星橋,設計師為法國人,股東有清慶親王載振、日本正金銀行買辦魏信臣等。
  • 黃河博物館火了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人民群眾對母親河的發展變遷興趣更濃,黃河博物館遊客量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黃河博物館社教部主任、講解員張笑蕾告訴記者,近幾個月來,黃河博物館日接待遊客量最高達2000人次。  黃河博物館是萬裡黃河的一個縮影。大廳內,映入眼帘的,是毛澤東鏗鏘有力的紅色大字: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大字後面,則是電光映照下的黃河壺口瀑布。
  • 安徽合肥:自行車博物館內見證時代的發展變遷
    2020年9月22日,安徽合肥,合肥市蜀山南崗自行車博物館正式開放,這裡見證時代的發展變遷!自行車博物館位於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梁墩村,館內收藏自行車誕生以來各類自行車展品數百件,包括自行車主題的報紙、郵票、明信片、珍貴照片等,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變遷。
  • "黃河菊香,時代新唱"
    "黃河菊香,時代新唱"——中國開封第38屆菊花文化節開幕式於清明上河園隆重舉行文、圖/決策探索雜誌全媒體記者 左世周 實習記者 王天琦10月17日20:00,中國開封第38屆菊花文化節開幕式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開封清明上河園準時舉行。
  • 黃河流經的省份 黃河經過哪些省份
    黃河是我國著名的河流,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對於黃河的有些知識,大家可能不是特別了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黃河流經的省份有哪些吧!因為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所以中國人將其稱為「母親河」。  黃河的歷史變遷  據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二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 講好黃河故事 |「新時代黃河萬裡行」走進西寧
    黃河,從世界屋脊青海巴顏喀拉山出發,九曲蜿蜒,不舍晝夜,奔流至山東注入渤海。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她聯結著沿黃城市的情誼,黃河養育了無數炎黃子孫,也哺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也成就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之魂!
  • 讓「黃河文化」奏出時代強音
    距今約80萬年前,中華人類祖先「大荔人」在這裡繁衍生息;舊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在這裡閃耀光芒;自周、秦、漢、唐兩千年間,這裡一直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和京畿重地,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裡、將相之鄉」的美譽。悠久的歷史孕育出燦爛深厚的黃河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東秦兒女。
  • 圖說黃河入海口的古今變遷
    由於氣候、地勢以及流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黃河多次泛濫、改道。據文獻資料記載,從先秦時期開始,黃河下遊決口泛濫達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黃河重大改道,已勢不可免,出現了大禹治水以後黃河的第一次大改道。 這次黃河的具體徑流是:宿胥口以上不變,自宿胥口東北流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過長壽津後,河水北流,至今館陶縣東北,向東經高唐縣南,再折北至東光縣西會合漳水,後下東北流經漢章武縣(今黃驊縣伏漪城)東入海。
  • 中國李杜文化嵩嶽大講堂第一課:從《黃河賦》中探尋黃河文化與時代...
    中國李杜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國欽主講了從《黃河賦》中探尋黃河文化與時代精神,中國李杜文學研究會智庫專家姚待獻主持。《黃河賦》的作者、中國李杜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國欽從《黃河賦》的誕生及其創作、《黃河賦》中的詩歌文化、《黃河賦》對黃河的文化定位、《黃河賦》所帶來的文化影響、《黃河賦》與新時代黃河精神等五個部分。其脈絡清晰,分析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