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孤獨星球」和旅行出版的未來

2020-12-11 經濟觀察網

張晶

如火如荼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孤獨星球」(Lone-lyPlanet)不僅用傳統的紙質旅行指南為旅行者提供了如影隨形的服務,還在蘋果商店裡放置了一款獨特的應用程式。

那是一本有聲普通話短語手冊,囊括了600多條日常短語——想找點吃的嗎?只需點擊「外出就餐」的分類,就會找到你想要的對應短語和翻譯,繼續點擊,它就會發出清脆的普通話發音。

這可為那些對複雜的普通話敬而遠之的外國人解決了大麻煩,而且在奧運期間,這一應用程式的下載是免費的,如果此後想繼續保留則需要付出9.99美元的代價。自上線以來,已有超過27萬人下載了這一應用程式。

這僅僅是「孤獨星球」投身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微小環節。作為傳統意義上最具影響力的旅行指南公司,在創立以來的30年間,它已經銷售了上億本旅行指南。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旅行者已經將目光轉向在線的旅行服務,「孤獨星球」也需要尋找新的方式來證明其在數位化時代的獨特價值。

2009年7月起,「孤獨星球」的旅遊地圖出現在諾基亞手機上,並很快與蘋果公司達成了一系列合作。而在2010年4月3日iPad上市當天,它同步推出了互動性極強的AppleiPad應用程式——最新版本的 《1000Ul-timateExperience》(1000種終極體驗),部分城市指南電子書形式的iPad版本也隨之進入蘋果商店。

這正是2009年3月起開始擔任「孤獨星球」全球執行長的MattGoldberg(馬特·哥德堡)所一手推動的。在此之前,他曾擔任道瓊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主管數字運營部門,並負責引領華爾街日報的電子網絡商業運營,包括WSJ.com、Market-Watch、Barrons.com 和 All ThingsDigital.com等網站以及手機和視頻項目,其中WSJ.com長期被外界認作最為成功的付費新聞網站。

這樣的履歷在一定意義上證明,帶動「孤獨星球」這間傳統出版公司進行數位化戰略轉型,他似乎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在他上任的第一年,「孤獨星球」的經營業績就翻了一番,也成為自2007年被BBC併購之後光景最好的一年。

他試圖推動網絡與指南書業務的融合互補,而非偏重其一,「你要知道,未來的旅行市場一定是交叉跨界的。這也是我們選擇多平臺的原因。」

「孤獨星球」網站上由此誕生了一個名為「pickandmix」的頻道,用戶可以付費下載一本指南書的個別章節——這多少受到iTunes模式的啟發,你不用為了一首歌購買整張專輯,而可以只買這首歌。另一個重要的用戶功能Trippy則整合了GoogleWave(一種個人通信和協作工具)和旅行指南的內容,它將旅行計劃變成合作性的,用戶可以合作進行路線設計,使用者可以參考他人的意見制定自己的旅行路線。

在MattGoldberg看來,「孤獨星球」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之道,不是單純倚重內容或是技術本身,而是找到與內容相匹配的運營模式。「我們的目標是,成為那些希望到達夢想之地的人們的第一站和最後一站,為他提供信息、工具和各類服務。或許在未來,我們會成為一間全方位的旅行服務公司。」

電子和紙質產品互為補充而非競爭

經濟觀察報:「孤獨星球」和蘋果的合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MattGoldberg:我們很早就開始探索手機平臺上可供開發的潛力。早在10年前,孤獨星球就開始嘗試與手機終端如Palm開始合作,可謂是市場上的先行者。

當時我們認為iPhone的出現足以改變整個遊戲規則。北京2008年奧運會時,我們就在蘋果商店推出了中英有聲翻譯指南,隨後又推出了更多語種。這是合作的開端。這些翻譯指南可以搜索,有文本和音頻兩種,就像跟人交談一樣。

隨後又創建了「城市指南」等應用程式。我們可以感受到用戶的強烈需求,目前有超過20%的城市指南是通過iTunesstore來進行銷售。當推出iPad時,蘋果第一時間就邀請我們成為其中的「應用程式」,上面可以有文字、音頻、視頻,你可以想像全方位地閱讀一本書的美妙體驗。

經濟觀察報:和蘋果的分成模式是怎樣的?

MattGoldberg:和其他出版商一樣,大概是七三分成,我們拿大的部分。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會在多種產品上實驗,觀察哪種定價方式更合適。比如不久前冰島火山爆發,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滯留,我們將蘋果商店中大概13%的內容免費開放,僅4天就有超過400萬的下載量。而且發現一旦將某些內容免費之後,整體收益反而呈上升趨勢——顧客會嘗試下載其他地區的旅行指南,比如紐約或亞洲。我們未來會採取更靈活的定價策略。當然,如果提供溢價產品,會相應提供令人滿意的打包服務。

經濟觀察報:「孤獨星球」網站上的一些內容免費,作為蘋果商店的應用程式卻是收費的,這一點你們是如何考慮的?

MattGoldberg:人們可以在線購買紙質書或電子書的某幾章。在網站上進行目的地查詢是免費的,但並非將整本旅行指南放在上面。網站最重要的是讓人們嘗試通過網絡開始探索之旅,而且是更深入地探索。

蔡景暉(「孤獨星球」中國區首席代表):現在在俄羅斯,有人已經將「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的PDF上傳,各種旅行論壇上都能下載到。這讓一些人誤解為「孤獨星球」的網站上會有免費讀本。但並非如此,我們會儘可能保護作者的版權。

經濟觀察報:既然「孤獨星球」很早開始和蘋果及其他移動終端合作,這對於傳統紙質書的銷量產生了什麼影響?

MattGoldberg:經濟危機使得旅行市場整體縮水,但「孤獨星球」的傳統出版依然在不斷增長,而且目前是盈利的。當然新媒體業務增長會更快些,過去一年收益增長了四成,今年可能會保持同樣的速度。

我希望「孤獨星球」的電子和紙質產品可以互為補充,而非競爭關係。我所關注的是如何為旅行者提供更有效率的方式。比如我走進一間書店,打算用一本旅行指南來規劃旅行,然後拿著它上路去了雲南,路上還可以掏出手機下載另一本「TOP10值得去的地方」,把兩者很好的結合來用。

經濟觀察報:「孤獨星球」通常每兩年會修訂一次,如今嘗試多元的數位化策略,作者和讀者某種程度可以直接對接,修訂周期是否也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MattGoldberg:事實上已經如此,兩年更新的周期更多針對出版,但在數位化平臺中,派出的作者可以把內容用手機或電腦即時發送。這些內容可以是視頻、圖片、文字,既可以用於未來出版,也當時授益於其他人,或以此製作一個「移動產品」。這是從諾基亞學到的一課——「孤獨星球」的旅行指南有很多獨特地點的描述,比如一個非常特別的餐館。這些信息會被嵌入到諾基亞的地圖之中,在終端上自動顯示出來。

經濟觀察報:這樣做是否意味著未來的作者不局限於「孤獨星球」所遴選的人員,而是人人可以參與,就像網際網路所倡導的UGC(用戶創造內容)?

MattGoldberg:這有必要回到「孤獨星球」的傳統。1973年,託尼·惠勒創辦「孤獨星球」時,就開始讓旅行者們參與,將他們貢獻的點子放到書中,這還挺有前瞻性的。1996年,「孤獨星球」開始上線「荊棘樹」,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論壇之一,至今仍有70萬註冊用戶,每12秒就會有新的評論誕生。我們現在想做的,就是將這個有影響力的論壇和「孤獨星球」網站更好融合,將旅行者有價值的內容傳遞到網站、手機終端以及圖書出版中,這才是數位化策略的核心,也會使「孤獨星球」變得更加獨特。

目前內容來源有三方面:首先是自有作者,我們非常強調「我們看到是因為我們去過」,而並非在電腦上敲敲打打;其次是旅行論壇上的內容;以及可靠的第三方,我們需要做出獨立判斷,這也是我們的編輯策略。

「我還是相信書本的力量」

經濟觀察報:《華爾街日報》的網絡運營一度被認作傳統媒體中運轉最成功的商業新聞網站,很早實現了正向的現金流。這些經驗對於你運營「孤獨星球」的數位化戰略有何啟示?iTunes的商業模式又給予了你哪些啟發?

MattGoldberg:《華爾街日報》是面向商界人士,商業信息的價值是幫助他們做出更好決斷;「孤獨星球」是面向旅行者,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旅行體驗。不同之處在於經濟信息是不間斷的,每時每刻在發生;旅行信息相對是定期行為,你可能很想讓它一再發生,但畢竟不那麼頻繁;我們都需要考慮付費內容、廣告等等。

我們也會對在線交易等商業問題產生興趣,但目前我認為像手機這樣的平臺無論對於「孤獨星球」還是《華爾街日報》,都會產生更為複雜的影響。「孤獨星球」過去一年手機業務增長迅速,因為手機對於旅行的影響太直接了。

經濟觀察報:有人認為,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和出版形成很大壓力,這並非媒體形式帶來的,而是整個社會傳遞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MattGoldberg:的確如此。以往孤獨星球可能3到4年才會推出新產品,現在幾乎每半年就會推出新的印刷品,每兩周會推出新的數字產品。整個周期在壓縮。

兩年多以前我們沒有任何電子產品,但為了配合Kindle在全球的上市,我們要在短期內準備600個產品,貝佐斯還在新聞發布中特意提到選擇我們作為合作夥伴,其他還有AT&T等等。我們是最早一批參與 「增強現實」(AugmentedReality,簡稱AR,也稱混合現實,通過電腦技術,將真實環境和虛擬物體實時疊加到同一個畫面或空間)實驗的,這是目前網際網路領域最流行的話題。我們還是最早應用GoogleWave的六個使用者之一。

那些過分保護舊形態、拒絕新浪潮的媒體公司可能會倒掉。「孤獨星球」不想固步自封,而是更開放地做各種嘗試。

經濟觀察報:你預計未來電子書的銷售比重在孤獨星球的銷售業績中會發生什麼變化?

MattGoldberg:兩年前是10%,去年是17%,今年達到22%-23%。未來三到五年將會超過30%-40%。我們依然認為紙質書是重頭戲,並盡力做好它,但數位化這塊增長迅速。

經濟觀察報:可能有人問過你無數次,會不會擔心紙質旅行指南有朝一日被電子取代?畢竟「孤獨星球」提供的是資訊類服務,比其他出版物和網絡的碎片化信息更為接近。

MattGoldberg:我還是相信書本的力量。我現在坐在北京的咖啡館,15世紀明朝時就有了書本,但6個世紀後書本依然存在。不能小視技術的生命力。它是否會消失這不重要,問題在於它的價值在什麼方面。比如對於很多人,旅行是一段記憶,他樂於走完一段將這本指南放到書架上,日後可以回想當時的體驗和味道,甚至當時遭遇的困難。我想現實物品還是會存在於這個現實世界,關鍵是兩者的融合,如何將對這類書有興趣的人集聚到一起,為他們提供信息,讓他們彼此聯繫,並從中誕生作者,這才是書的未來。

順便說一句,早在18世紀的英國文學中,就在嘗試捕捉作者和讀者間的關係,我們現在依然在做這件事,不過是伴隨技術的革命發生更密切的關係,讓他們更深入地參與到這個世界當中。其實數位化並不是「孤獨星球」所擅長的事情,但關鍵在於要為用戶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

經濟觀察報:除了蘋果、諾基亞這樣的終端,以及Google這樣的公司,「孤獨星球」還有哪些合作夥伴?

MattGoldberg:一旦人們對某個地點發生了興趣,我們需要鼓勵他們儘快去實現,很多合作夥伴在幫我們做這件事。比如Expedia、hostelworld幫助我們做旅店和賓館的搜索業務,我們還和Kayak有航班方面的合作,還有一些保險公司。旅行指南這個市場的容量目前將近10億美元。孤獨星球目前是最大的,將近1億美元,如果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依然有很大潛力。

經濟觀察報:這是否意味著「孤獨星球」以後不僅僅是一個出版公司,還可能成為一間全方位的旅遊服務公司?

MattGoldberg:我們的目標是,成為那些希望到達夢想之地的人們的第一站和最後一站,為他提供信息、工具和各類服務。當人們聽到 「孤獨星球」的時候會想,我下一個地方想去哪兒?我怎麼到達那邊?我到了那兒以後可以做什麼?沿途可以跟什麼人取得聯繫?這是一個無比龐大的機會。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發布新書 著力開拓中國市場(組圖)
    (記者孫佳佳、張優優):由孤獨星球文化傳播公司(中國),中國地圖出版集團(中圖集團)共同舉辦的「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系列新書發布會7月6日在北京國家地圖文化產業基地舉行。  此次「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系列發布《雲南》、《泰國島嶼與海灘》、《尼泊爾》、《斯裡蘭卡》等主題新書,並發布了「孤獨星球」的未來出版戰略規劃。「孤獨星球」創始人託尼·惠勒、出版人史蒂芬·帕默、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總經理倪慶華、國內知名旅行家,相關國家地區旅遊局官員,讀者代表等近300人出席。
  • 《孤獨星球》創始人託尼·惠勒:對旅行最初的理解不變
    新版中文《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系列近日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雲南》《泰國島嶼和海灘》《尼泊爾》率先上市。據中國地圖出版社總經理倪慶華介紹,首批陸續推出《雲南》《泰國島嶼和海灘》《尼泊爾》三本後,2013年預計總共出版26種。同時,還會依託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即將開業的地圖文化概念店舉辦「私旅行」「旅行攝影展」等主題活動,這對期盼已久的LP粉絲來說,是個激動人心的消息。
  • 世界最大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發布新書 著力開拓中國市場(組圖)
    (記者孫佳佳、張優優):由孤獨星球文化傳播公司(中國),中國地圖出版集團(中圖集團)共同舉辦的「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系列新書發布會7月6日在北京國家地圖文化產業基地舉行。  此次「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系列發布《雲南》、《泰國島嶼與海灘》、《尼泊爾》、《斯裡蘭卡》等主題新書,並發布了「孤獨星球」的未來出版戰略規劃。「孤獨星球」創始人託尼·惠勒、出版人史蒂芬·帕默、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總經理倪慶華、國內知名旅行家,相關國家地區旅遊局官員,讀者代表等近300人出席。
  • 旅行好書 | 《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系列,看世界最大的私人...
    在倫敦、奧克蘭、新德裡和北京設有辦公室,其旅行指南就稱為《孤獨星球》系列,歷史相當悠久,是第一個針對背包客撰寫的旅行系列叢書,受到背包客及其他低開銷旅遊者廣大的推崇。《孤獨星球》共擁有五百多名員工和三百五十多位籤約旅行作者,一共出版了650個主題,在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年銷售量達700萬冊,約佔全球英文旅行指南銷售量四分之一。
  • 貴州入選《孤獨星球》2020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
    10月22日,全球最知名、最權威的自助旅行指南書《孤獨星球》發布「Best Travel 2020」世界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貴州成為中國唯一入選地區。梵淨山黃果樹瀑布西江苗寨大家心目中的貴州最美旅行地是哪裡?入選榜單對於貴州有什麼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孤獨星球」創始人託尼·惠勒:在路上,我們並不孤獨
    「孤獨星球」成為全球領先的旅遊信息供應商,在三大洲設有辦事處,有500多名員工,350多名專業旅行作者;至今共出版了20多種類型的600多種書目,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年銷售達700萬冊,約佔全球旅行指南銷量的1/4。  在託尼此次中國行的北京站新書分享會上,中國各地的讀者慕名前來,一睹這位「旅行聖經」之父的風採。
  • ...巡禮:這個品牌陪你尋找旅行的意義——孤獨星球 (Lonely Planet)
    科技不發達時,人與人之間通過口頭傳達信息,現代社會人們則利用APP尋找旅行信息。而有一個旅遊指南圖書品牌,從1972年至今,就在全球旅行者中有著較高的口碑,這就是孤獨星球 (Lonely Planet)。今天,小小值就帶領大家走進這家被譽為「旅行聖經」的圖書品牌。1品牌簡介說起《孤獨星球》,就不得不提品牌創始人託尼·惠勒。
  • 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
    【新華社微特稿】總部設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全球知名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最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推薦500個全球旅遊目的地。約旦佩特拉在榜單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和澳大利亞烏盧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中國長城排在第18位。依照孤獨星球網站說法,佩特拉古城「有一種永恆的神秘氣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還曾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蹟。
  • 旅行好書 | 《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系列,看世界最大的私人...
    >《孤獨星球》是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由託尼·惠勒和莫琳·惠勒1972年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爾本西郊的富茲克雷區創立。在倫敦、奧克蘭、新德裡和北京設有辦公室,其旅行指南就稱為《孤獨星球》系列,歷史相當悠久,是第一個針對背包客撰寫的旅行系列叢書,受到背包客及其他低開銷旅遊者廣大的推崇。
  • 「孤獨星球·童書系列」新品《世界地理地圖大百科》出版
    本網訊 近日接力出版社聯手全球知名的旅行內容提供者「孤獨星球」,面向3—14歲的兒童,共同打造了「孤獨星球·童書系列」品牌圖書。接力出版社是目前為止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品牌方在大陸地區授權的唯一一家出版「孤獨星球·童書系列」的出版社,《世界地理地圖大百科》將於2019年的暑期和小讀者見面。
  • 專訪「旅行者」託尼·惠勒:孤獨星球上並不孤獨的我們
    那次旅行結束後,他們發現追求休閒而又獨立的新一代旅行者迫切需要一種新穎實用的旅行指導,於是他們的第一本旅行指南書——《便宜走亞洲》就此問世,並由此開創了被譽為「旅行聖經」的《孤獨星球》系列圖書。日前,他們的新書《Lonely Planet的故事:當我們旅行》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託尼�惠勒為此專程來到北京。這位已經去過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旅行家,向中國讀者分享了他的旅行人生。
  • 湖南上榜《孤獨星球》 入選2018年「十大最物有所值的旅行目的地」
    (原標題:湖南上榜《孤獨星球》 入選2018年「十大最物有所值的旅行目的地」)
  • 全球著名旅行網站《孤獨星球》重推貴州丹寨旅遊
    此外,《孤獨星球》還通過3篇遊記向全球旅行愛好者全面介紹了丹寨獨具魅力的苗族村寨和不可錯過的旅行體驗。《孤獨星球》的旅行作家和攝製組於近期深入貴州省丹寨縣多個苗族村寨,拍攝和體驗了當地獨有的苗族蠟染、手工造紙、鳥籠製作等非遺文化,與村民一同進入原始森林採集野菜和野果製作苗家飯,在縣城參加地道的趕集活動並體驗極富丹寨特色的夜市。
  • 經典童書《孤獨星球》(中文兒童版)引進中國
    提到《孤獨星球》,對於愛讀書、愛旅行的人來說,可謂耳熟能詳。自20世紀70年代出版至今,以各種語言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目前仍以每年600萬冊的穩定銷量雄踞英文旅遊指南排行榜的前列。《孤獨星球》作為國際知名品牌圖書,備受世界上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背包客和自助遊愛好者們推崇,成為世界人文旅遊圖書的標杆,被人們稱為「旅遊聖經」。
  • 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中國長城排18位
    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中國長城排18位 新華社10月9日消息,總部設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全球知名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獨星球出版社推出最新版《終極旅行地榜單》,推薦500個全球旅遊目的地
  • 無心工作,只想旅行?看完這本《孤獨星球》再出發!
    《孤獨星球》是第一本針對背包客撰寫的旅行指南,也是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重要意義:《紐約客》雜誌的一名作者曾經這樣回憶自己帶著《孤獨星球》旅行的故事。《孤獨星球》的誕生源於一次一見鍾情和一次跨越大陸的旅行。1970年託尼惠勒在倫敦公園的一張長椅上邂逅了莫琳,兩人一見鍾情並結婚。
  • 受疫情影響銷量下降,「孤獨星球」暫停發行雜誌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著名旅行指南發行商「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近日宣布,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公司決定關閉墨爾本和倫敦辦公室的大部分業務,並停止發行其同名雜誌。該公司表示,減少出版業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 專訪丨著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將停刊 創始人:太突然,不理解
    據澳大利亞《雪梨晨報》報導,因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全球出版巨頭「孤獨星球」將「完全關停」其位於倫敦和墨爾本的辦公室;除旅行指南和常用語手冊保留外,《孤獨星球》雜誌、兒童書和全球咖啡之旅等將停止出版。此外,公司還將裁減員工,僅原墨爾本總部辦公室就有80人將失去工作,而位於美國、印度和愛爾蘭的3個辦公室也會受到「影響」。
  • "孤獨星球"缺貨背包客著急 出版方將推最新中文版
    但是,呂娜找遍了北京各大書店,沒有發現「孤獨星球」系列中的《緬甸》和《馬來西亞》,前者沒有出版過中文版,而後者早已賣斷了貨。   最近,在北京各大書店,尋找「孤獨星球」系列圖書的讀者有些傷心,亞運村圖書大廈的工作人員說:「這套書所有的庫存都擺在書架上了,賣完了就沒有了。」
  • 孤獨星球推出全球終極吃貨地圖
    最近,全球最具權威性的旅行指南出版機構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的編輯在其最新版本的《孤獨星球1000種極致旅行體驗》中,加入了一系列美食地點推薦,其中,有土耳其的香料市場,義大利的冰激凌店,比利時的巧克力屋……快來看看哪個最讓你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