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山青畫不如——浙江桐廬美麗鄉村的「律」與「動」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0月10日電(郭其鈺)「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美麗鄉村」之於浙江省桐廬縣,不僅是世外桃源般的文學表達,更在於一種高要求的生態標準和建設思路。

  日前,桐廬正式啟動美麗鄉村3.0建設。從在改善農村環境面貌為主的美麗鄉村1.0版中爭得先機,到在美麗鄉村與美麗經濟齊頭並進的美麗鄉村2.0版中率先探索,再到美麗鄉村3.0版中數字鄉村、法治鄉村、藝術鄉村、創業鄉村、文明鄉村齊頭並進……十餘年久久為功,在素有「中國最美縣城」美譽的桐廬,美麗鄉村建設成燎原之勢,一幅秀美城鄉圖景終現富春江畔。

  「答好『什麼是美麗鄉村3.0版』這道題,要從單純拼美麗拼投入拼盆景的傳統路徑中跳出來,更加突出彰顯以『人』為核心,更好滿足人的更高層次需求。」桐廬縣委書記方毅表示,當地美麗鄉村3.0版建設理念、機制、手段、方法將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性的變革。

桐廬美麗鄉村3.0建設推進會。 郭其鈺 攝

  藝術鄉村之「律」 鄉土文脈為「動」

  自2009年以來,桐廬全面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明確「全域景區化」的建設理念,綠水青山成為桐廬大地寫下的動人詩行。如今,美麗鄉村邁入3.0時代,藝術化成為這詩行的生動註腳。

  「什麼樣的鄉村是藝術鄉村?就是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就是藝術與山水、田園、生產、生活實現完美融合。」在桐廬縣文廣旅體局局長雷啟迪看來,藝術鄉村中藝術特色的提煉,離不開對鄉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運用,「藝術鄉村正是傳承鄉土文脈的陣地」。

  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如何以藝術的形式傳承鄉土文脈,桐廬鳳川街道翽崗村率先實踐探索。今年夏天,翽崗村舉行首屆「翽崗喜街」,抓住原住民、煙火氣、老文化這些消費潛力新抓手,主動走向大眾。該活動在兩天時間內共接待遊客1.4萬人次,直接拉動消費50餘萬元。

  「翽崗喜街」之名源於「翽崗洗街」。「洗街」是翽崗村特有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已延續三百多年,寓意祛災納福、平平安安。

  今年翽崗村第一次把「喜街」傳統活動向外推介,同時還融入大量互動遊戲。遊客們不僅在「翽崗喜街」親水嬉戲,更在村史館、剪紙館、文化禮堂感受了鄉風民俗、傳統國學,體驗全方位的沉浸式劇情體驗。

  「我們舉辦這次活動,不僅僅是想要吸引遊客,更想要遊客能多停留下來深入的了解這座古村落。」翽崗村黨委書記吳軍龍表示,翽崗村將不斷促進「旅遊+」深度融合,以古村落保護開發為依託,深挖文化內涵,積極走出同質化競爭,真正成為不要大客要大咖的村落。

  根據桐廬藝術鄉村建設實施方案,該縣目標到2020年形成一批鄉土文化藝術研究成果,建成一批藝術特色鄉鎮和村莊,打造一批鄉村品牌文旅IP,引進和培育一批鄉村文化藝術人才。

桐廬翽崗村「翽崗喜街」活動。 翽崗村 供圖

  創業鄉村之「律」 人的回歸為「動」

  鄉村是一種社會形態,也是一種生活秩序,歸根到底都是以人為載體。「如果鄉村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沒有人,那麼鄉村也沒有真正振興。」桐廬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施宇昕說,桐廬美麗鄉村3.0版建設核心即「人的回歸」。

  其中,建設創業鄉村成為「人的回歸」最有活力的抓手。施宇昕介紹,桐廬將通過人才培育、平臺建設、政策扶持等,解決「誰來創業」「怎麼創業」「哪裡創業」。

  如在「特色創業示範村」建設中,該縣培育「一村一韻」「一村一品」,結合「空心村二次創業」,盤活利用農村閒置房屋和集體用房,大力培育民宿、鄉域旅遊、農村電商、休閒觀光、家庭農場等返鄉創業新業態。

  橫村鎮白雲村是此次桐廬建設創業鄉村的試點村之一。「從集體經濟薄弱的空心村、生態環境髒亂差的落後村,成為集體收入達百餘萬元的小康村,白雲村正是以創業帶動產業、帶動就業。」白雲村黨委書記林雪標說。

  白雲村村委所在地石青橋村「芸菁溪墅」的主人王華是村裡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幾年前去桐廬莪山畲族鄉的民宿戴家山秘境住了一晚後,王華深受觸動,隨即回鄉把自家老宅推倒重建開辦了民宿。之後其又租用村民閒置房屋開發了二期民宿「水岸山舍」。

  在王華的帶動下,白雲村越來越多村民開辦起民宿,當地民宿項目累計引進社會資本6億餘元,成為高端精品民宿群的集聚地。

  建設創業鄉村,林雪標打算建立白雲村鄉村人才庫,對有意向返鄉創業的人員、大學生創業就業及鄉村特色發展創意等進行重點服務和扶持,「讓人才和服務對得上需求」。

  而在整個美麗鄉村3.0版建設中,方毅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試金石,「要圍繞村民、遊客和創業者,全程體現依靠人、賦能人、護佑人、薰陶人、成就人、涵養人『六大效益』。」

沈冠村「稻魚共生」基地。 沈冠村 供圖

  數字鄉村之「律」 智慧基因為「動」

  「稻魚共作」用上了智慧農業駕駛艙,鄉創間、直播間在綠水青山間「快意生長」,村裡老人的健康可以「網上追蹤」,山區孩子通過VR技術「走進」名校課堂……在桐廬縣莪山畲族鄉,5G信號全覆蓋帶來的數字活力在這裡不斷噴湧。

  從開通10公裡光纜,到5G信號像通水、通路、通電一樣成為每個鄉村的標配,5G應用已融入莪山鄉經濟、民生、治理各個領域。莪山鄉沈冠村也成為桐廬美麗鄉村3.0版中數字鄉村的建設試點。

  多年來,沈冠村村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憑經驗判斷除蟲、除草、施肥的時間與度量。如今隨著智慧農業駕駛艙建設進入尾聲,這樣的巡田模式將被改變——借力5G網絡,通過駕駛艙可實時查看田間情況,足不出戶完成精準投餌、環境監控、病蟲害監測等一系列工作。

  「在浙江大學生態學博士張劍的帶領下,稻魚共生示範基地實現了從畝產不足500元到畝產萬元的變化。」沈冠村黨總支書記黃金源介紹。

  率先實現5G全覆蓋的莪山鄉在數字賦能美麗鄉村建設中嘗到了「甜頭」。而桐廬數字鄉村的建設就是讓越來越多鄉村嘗到「甜頭」,讓越來越多領域嘗到「甜頭」。

  該縣數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以數字賦能產業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至2020年底,建成1個統一線上服務平臺和1個5G農業產業示範基地,建成1個數字鄉村縣級數據中樞和1個數字鄉村運營展示中心,建成1個數字惠民平臺和數位化服務平臺,實現惠民資金線上兌付達500萬元,政務服務事項80%網上辦。

  「以歷史眼光來堅定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信心,以機遇意識來擔起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責任。」方毅表示,依託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電商發展、智慧治理實踐、數字新基建布局等基礎,該縣旨在讓大數據帶來「大紅利」,讓智慧基因湧動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每一面。(完)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超大圖片整版刊登浙江桐廬美麗鄉村
    5月19日《人民日報》第13版:超大圖片聚焦桐廬美麗鄉村 桐廬鄉村 如在畫中 2003年以來,浙江桐廬以「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為主抓手,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堅持以景區的理念規劃全縣,以景點的要求建設城鎮和農村,讓桐廬大地能夠處處是景、時時見景,打造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和桃花源記。
  • 致敬可愛的醫護工作者——桐廬成為浙江首個全域收費景區免門票城市
    為體現桐廬旅遊人的社會擔當,展示桐廬的風土人情,向奮鬥在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致敬,桐廬全域所有收費景區推出免景區大門票政策。自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所有醫護工作者可憑有效證件(醫師資格證、護士資格證)暢遊桐廬景區。
  • 浙江一座山水型的花園城市,小城精緻又美麗
    浙江有很多漂亮的小城市,這些小城不但經濟發展得好,而且保持著一片好山好水,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破壞環境,這樣的小城是值得稱道的。在浙江錢塘江中遊,就有一個縣城是這樣的,它是一個山水型的花園城市,城中有江,四周有山,整個城市建設得很漂亮,來到這裡,像是來到了發達大城市的感覺。
  • 涵蓋1900餘名作者7400首詩詞《桐廬古詩詞大集》正式發布
    杭州網訊 桐廬是「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中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明珠,更有著「中國詩歌之鄉」的美譽,對於詩詞文化瑰寶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一直十分重視。它與新安江、千島湖一起組成的「兩江一湖」風景區成為浙江黃金旅遊線路。古往今來,凡到過富春江的文人墨客都會驚訝於這一方山水的清絕。謝靈運、李白、杜牧、孟浩然、王維、白居易、孟郊、蘇軾、範仲淹、王安石、陸遊、司馬光、李清照、朱熹、黃公望、紀曉嵐、康有為等都曾駐足於此,留下數以萬計的描繪桐廬山水風光、風土人情的詩詞。
  • 愛上桐廬 醉美金秋 中國路虎車族暢遊瀟灑桐廬
    愛上桐廬 醉美金秋9月30日上午10點,在桐廬迎春智谷廣場上,隨著幾十輛汽車鳴笛聲響,2020汽車大聯展暨中國路虎車族瀟灑桐廬行正式啟動。從全國各地奔馳入桐的路虎車車隊匯聚在此,開啟為期兩天的瀟灑桐廬自駕遊行程。
  • 浙江是大避暑村莊之桐廬蘆茨村,一座因鸕鷀眾多而得名的小山村
    蘆茨村位於富春江畔,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江南龍門灣景區旁,與嚴子陵釣臺遙遙相對,距桐廬縣城僅15公裡,毗鄰320國道和杭千高速,20省道縱貫全境。蘆茨村境內山清水秀、層林疊巒、野趣橫生、景色迷人,擁有江南龍門灣、天然浴場、蘆茨土屋、石舍野外宿營基地、嚴陵塢果園等豐富的鄉村旅遊項目。
  • 浙江桐廬這座寶藏小城山水俱佳,1.5h直達!帶你吃喝玩樂在桐廬
    桐廬地處杭州西南部宋元以前仍是一片「蠻荒之地」離繁華的古杭州還有些距離遠離喧擾的好山好水,水碧山青畫不如」其魅力可見一斑除了溫溫婉婉的江南水景外如今的桐廬更是浙江的漂流王國如聞名遐邇的雅魯漂流、虎嘯峽漂流
  • 浙江周邊適合放鬆度假的好去處
    我的家鄉在浙江省桐廬縣,桐廬被譽為「中國快遞之鄉」「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34;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34;。作為全國縣級旅遊之冠的桐廬旅遊業,發展至今,已形成山、水、林、洞為特色的五大旅遊景區。
  • 一程山水一路歌 美麗資源「變」美麗經濟的桐廬新解法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時至初冬,桐廬縣莪山畲族鄉戴家山,這裡的民宿熱度不減,持續升溫。上海旅遊達人小姚每年深秋都會如約而至,從美麗資源到美麗經濟,小姚見證了這方山水的蝶變。  11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赴桐廬縣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提升鄉村振興水平,推進全域旅遊和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切實推動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
  • 「長三角城市臺記者桐廬採風行」蘆茨鄉村慢生活體驗區:讓時間慢下來
    近日,由FM89杭州之聲承辦的「幸福長三角,記者看桐廬」長三角城市臺記者桐廬採風行舉行。來自中國之聲、長三角之聲等長三角主流廣播媒體對桐廬進行集中採訪。「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最美江南,不過蘆茨,採風團在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感受了蘆茨秋天慢生活。
  • 城市之星訓練營 浙江周邊適合放鬆度假的好去處
    我的家鄉在浙江省桐廬縣,桐廬被譽為「中國快遞之鄉」「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作為全國縣級旅遊之冠的桐廬旅遊業,發展至今,已形成山、水、林、洞為特色的五大旅遊景區。
  • 桐廬:詩鄉畫城再啟程 打造升級版「富春山居圖」
    話旅遊、送政策、共成長 詩鄉畫城再出發水送山迎、一川如畫的詩畫富春江,鍾乳累累、瑰麗多姿的瑤琳仙境,筆墨流韻、時光悠悠的江南古村落,小橋流水、畲鄉風情的遇見山哈景區……隨著發布會推介環節的推進,一幅富春山居實景圖徐徐展開。
  • 桐廬啟動美麗鄉村3.0建設 構建新時代鄉村生活樣板地
    9月24日,桐廬召開美麗鄉村3.0版工作動員會,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在更廣領域、更深層面、更高水平取得新的突破,為展示「重要窗口」桐廬風採,增添「三農」風景。「我省的美麗鄉村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我們的路子,這幾年已經在陸續被全國各地學習趕超,如何勇立潮頭,保持我們的優勢,桐廬今年開始思考美麗鄉村建設如何更進一步。」桐廬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施宇昕說。
  • 浙江桐廬鄉村旅遊年接待800萬人次
    浙江桐廬鄉村旅遊年接待800萬人次  浙江桐廬鄉村旅遊年接待800萬人次 看鄉村產業點綠成金  中新網杭州10月16日電(見習記者 張煜歡)10月16日至10月17日,第二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暨2017年國際鄉村(民宿)設計大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舉行。
  • 桐廬:全國縣級城市中留下古詩詞最多的縣
    2017-11-09 15:26: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周保爾   新華網杭州10月15日電(周保爾)「錢塘江盡桐廬縣,水碧山青畫不如
  • 桐廬縣融媒體中心:桐廬入選2021「25個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桐廬縣融媒體中心:桐廬入選2021「25個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2020-12-0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1年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中國唯一入選底地:桐廬
    不明所以的人看到『桐廬』,腦子裡會出現三個字:憑什麼?但看過《嚮往的生活2》的人都知道,這裡既有山的偉岸,石的氣勢,又有水的靈韻,林的秀色,再現色彩斑斕的詩畫意境。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桐廬縣位於浙江省的西北部,地處錢塘江中遊。
  • 《富春山居圖》真實寫照,讓人憧憬的地方——桐廬!
    桐廬,富春江上飄蕩的木舟整個桐廬被江水劃做兩面——江北大多是煙火氣十足的老城,江南則是高樓林立現代感十足的新區,再畫兩三筆跨江大橋繫著兩岸,被人稱為富春江「一橋」、「二橋」。坐落在分水江與富春江交匯之處的桐君山,春日裡宛如一枚系在玉帶上的翡翠扣子。
  • 桐廬詩詞金句賞讀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水碧」指水如青綠色的玉石一樣透澈。都說江山如畫,而在韋莊眼裡,桐廬的綠水青山卻是「畫不如」。山清水秀比畫還美的環境是大自然對我們桐廬人的恩賜,也是桐廬惹人喜愛引人前來令人詠嘆的緣由,我們今天沒有理由不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呵護保護它。
  • 桐廬小弄堂裡的土菜館,20多年味道一直不變,紅燒肉只用2種調料
    桐廬縣是浙江的一個小城市,這裡有山的偉岸水的靈韻,上接黃山和千島湖,下到杭州西湖,北邊有天目山,南邊有西安華山,是一個物產資源豐富的地方,這裡的富春江鰣魚、子陵魚遠近聞名,還有楊梅、板慄等等各種好吃的,桐廬還是歷史文化古城,如果來桐廬玩耍的話,要麼一定要嘗嘗地道的桐廬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