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餘暉,看見媳婦閨蜜發來的旅行照。那蘇州博物館的風姿。
引發了我對蘇州那遙遠的記憶。蘇州博物館新館是著名華人建築師貝律銘設計的。
他曾設計的中銀大廈為香港設立了新地標,而設計蘇州博物館也曾讓人充滿期待著耳目一新,現在看來真的不錯。錯落有致的蘇式園林,在大片水域環繞下,盡顯江南煙雨之韻味,現代元素與古典園林結合的豐常完美。
體現了他讓光線來設計的名言,不愧是蘇州名門望族之後。
而我們三十年前去蘇州時,蘇州博物館,還坐落在曾經是太平天國李秀成王府的舊址,蘇州大街204號。
前面不遠就是拙政園了,為明代遺存著名畫家文徵明曾依圖中景物繪圖三十一幅,並作《王氏拙政園園記》。
拙政園分東,中,西三部,中間為園林精華,建築大多臨水面池,山明水秀,地廣樹茂,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樸的造園風格,我們當年去時,裡面正在舉辦外國領導人贈送禮品展示,具有各國風格的禮物美不勝收,記憶深刻。
而滄浪亭園林也很有特色,是宋代詩人蘇子美所建,曾經是南宋名將韓世忠住宅,也是蘇州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名園,園內以山為中心,建築環繞,山上古木參天,山下藤蘿蔓延,翠竹遍生,具有深山茂林野趣,澄淨的水面與園中山景融為一體,相得蓋彰。我們遊玩其中,走半天都不見幾個遊客,幽靜典雅非現在遊人擁堵可比較玩累了坐在門口茶室,品茗聽評彈別有風味,那時用的還是老式竹編熱水壺現也看不到了。
人民路上,鐵瓶巷的怡園,建築小巧精緻,為明代尚書吳寬舊宅,集合了蘇州園林名園特點,異峰怪石。以楹聯書法石刻著稱。
而若想爬山,天平山與靈巖山是個好去處。蘇州最著名的景觀就是西部的留園了。
留園和拙政園,中國郵政曾發行過郵票,而寒山寺大名因張繼那首《楓橋夜泊》名揚天下,但凡去蘇州都要去訪古探幽,我也曾淘過題有此詩的紫砂壺留作紀念。
虎丘景點比較偏位於蘇州北面,因吳王闔閱葬於此,傳說三日後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
另一著名景點是劍池,為天然形成上面題刻為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獨子所書大氣而完美。如果想去品嘗當地美食和淘寶就去觀前街,那裡有座玄妙觀門前各種攤位圍繞。我們曾在那裡品嘗了當地雲呑和春卷,那時人心宅厚用料講究,十分美味。
走馬觀花,帶你遊覽蘇州美景。那北寺塔下曾留下了我們青春身影,寒山寺前憑弔古人,也曾讓我想到另一個宋朝詩人宋覿的過楓橋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雖不為人知,但也留下一筆,至少我記得。
舊時記憶,總在夢裡,無需想起,思難忘懷。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聊記青春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