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濱醫煙臺附院榮獲「改善醫療服務」等三項國家級榮譽

2021-01-14 齊魯壹點

1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和健康報社聯合舉辦改善醫療服務典型經驗交流總結大會,會上發布2020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典型案例。濱醫煙臺附院榮獲國家「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稱號,這也是醫院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以來,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榮獲「改善醫療服務示範科室」稱號,副院長宋守君榮獲「2020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突出貢獻工作者」稱號。

2020年,醫院在2018、2019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成果基礎上,精心部署,認真安排,繼續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品質提升為突破,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質量,相繼推出並完善一系列新舉措新制度。

舉措一: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

利用信息化智能化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率先開通了我省首批網際網路發熱門診、兒童發熱諮詢門診、網際網路心理門診;打造門診預檢分診系統,引入紅外線測溫儀等設備;緊急改造醫院發熱門診通信系統;開展病案複印郵寄及藥品配送業務,保證疫情防控與醫院運營「兩手抓、兩不誤」。

舉措二:優化門診流程,提升服務品質

打造門診「三中心、六專科、六區域」分區模式,整合門診資源,多學科門診、涉外門診正式啟用;成立門診綜合服務中心,實現「開放式辦公、幫辦式服務」新模式;倡導「3米陽光服務」和「走動式服務」;開展「微笑天使,關愛在身邊」志願服務,向患者普及健康衛生知識。

舉措三:開展特色護理,打造護理品牌

持續推進「一病區一特色」優質護理服務舉措,打造特色護理病區10個,開展特色護理服務項目47項。作為煙臺市首批「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單位,持續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

舉措四:堅持醫院公益性,強化基層培訓

對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實行門診「兩免兩減半」和住院「先診療、後付費」等惠民政策。多次組織開展「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義診、「手拉手精準扶貧」與「巾幗紅」志願服務活動。舉辦「煙臺市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骨幹培訓工程」兩期及「戰疫情:基層衛生人員空中課堂系列講座」活動24期,將優質醫療技術和管理經驗傳授給基層。

制度一:預約診療制度

門診部開通電話預約、現場預約、微信預約和網站預約等多種預約方式。預約電話0535-2123456,可預約3個月內的號源,現場預約、微信預約和網站預約可預約一周以內的號源。醫技科室開啟全號預約,實現門診患者與住院患者錯峰檢查,保證門診患者當天完成超聲檢查,住院患者次日完成,超聲預約時間精確到30分鐘。

制度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

醫學檢驗科貫徹落實京津冀魯醫療協同發展的戰略,自2019年起參加京津冀魯檢驗結果互認,提升了臨床檢驗質量在區域醫療機構內的權威性,方便了群眾看病就醫。目前醫院開展的檢驗結果互認項目共計49項。

制度三: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制度

醫院「健康天使」義工服務站共吸納醫務人員、社會人士、學生志願者等院內外義工650餘名,開展院外活動180餘次,組織義診68次,義診人數5000餘人。為保證服務質量,社會服務部定期開展全方位培訓,包括服務禮儀、急救知識及疫情防護等內容。

改善醫療服務一直在路上。今後,濱醫煙臺附院將嚴格按照國家和省衛健委各項工作要求,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嚴格落實各項制度,繼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黃瑾 左宏

(來源:濱醫煙臺附院)

相關焦點

  • 濱醫煙臺附院再次榮膺「改善醫療服務」三項國家級榮譽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12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黃瑾 左宏) 1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和健康報社聯合舉辦改善醫療服務典型經驗交流總結大會,會上發布2020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典型案例。濱醫煙臺附院榮獲國家「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稱號,這也是醫院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以來,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醫院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榮獲「改善醫療服務示範科室」稱號,醫院副院長宋守君榮獲「2020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突出貢獻工作者」稱號。
  • 山東省首個地市級全科醫學質量控制中心落戶濱醫煙臺附院
    、煙臺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葵陽、濱醫煙臺附院黨委書記劉大華、副院長、全科醫學科主任宋守君出席會議,會議由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主持,質控中心成員、各級全科醫師、醫院住培專業基地負責人、住培師資9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濱醫煙臺附院託管福山區婦幼保健院
    院長趙升田,福山區委書記祁小青、區長李金濤,煙臺附院黨委書記劉大華,煙臺附院院長王強,福山區副區長周紅梅,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宋軍委,區政協副主席畢建宏,煙臺附院副院長宋守君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上,煙臺附院黨委書記劉大華、福山區副區長周紅梅分別代表煙臺附院和福山區政府致辭。
  • 濱醫煙臺附院導航式服務助患者轉危為安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8日訊 (通訊員 郝亮 左宏) 家住牟平的孫大媽(化名),10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到40℃,自行在家口服感冒藥,結果病情逐漸加重,在當地某醫院診斷為肝膿腫,治療3天後未見明顯好轉,近日,出現神志恍惚,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現,後被家人火速送至濱醫煙臺附院肝膽胰脾外科
  • 濱醫附院內分泌科榮獲濱州市「青年文明號」稱號
    近日,濱醫附院內分泌科被濱州市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授予「2019—2020年度濱州市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這是濱醫附院第21個「青年文明號」。目前,濱醫附院共有11個省級、10個市級青年文明號集體。
  • 濱醫煙臺附院成功舉辦煙臺市DRG付費下醫院管理體系建設培訓研討會
    中國山東網12月10日訊 (通訊員 李怡潔 張天翼) 12月8日,由濱醫煙臺附院醫保處主辦的「煙臺市DRG付費下醫院管理體系建設培訓暨新醫改形勢下DRGs付費與醫保精細化管理研討會」在醫院六樓報告廳成功舉辦。
  • 濱醫煙臺附院王英磊:醫路前行,實現醫者價值
    為此,王女士內心忐忑,輾轉找到了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王英磊,希望可以通過微創手術,為她保住腎臟。「雖然腫瘤位置比較特殊,但患者尚屬於早期腎癌,所以保腎是非常必要的。」王英磊告訴記者。接診後,王英磊先為王女士完善了相關檢查,並認真查看其檢查結果。「看了結果之後發現,患者的腫瘤位於腎門,與腎靜脈緊挨著。然而腎靜脈血管壁像紙一樣薄,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大出血,丟腎風險極高。」
  • 蒙牛集團向濱醫煙臺附院捐贈牛奶 致敬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齊魯網2月10日訊2月8日,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濱醫煙臺附院捐贈牛奶2000箱,慰問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堅守崗位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向奮戰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致敬。黨委副書記王國華代表醫院接受捐贈。
  • 濱醫煙臺附院多學科聯合為患者保命保肢
    時隔四個多月後的12月10日,記者在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手足外科病房裡見到了他,這名重傷患者不僅活了下來,手也被 接了回去。由於醫院多個學科的全力搶救,他有了生的希望;受益於「將斷手寄養在小腿」的神奇手術——「寄養再生」,他恢復為健全的人。
  • 神木市醫院榮獲「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
    (原標題:神木市醫院榮獲「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
  • 威海市鐵人三項比賽榮獲國家級榮譽
    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為今年獲評的國家級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和項目授牌,威海鐵人三項賽獲評國家級體育產業示範項目,這是目前全國鐵人三項行業獲得的最高榮譽。會議期間,山東省體育局還發布了山東省首屆十大品牌體育賽事評選結果,威海市6個項目獲獎。從2008年開始,威海已連續12年舉辦鐵人三項賽事,並於2017年推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賽事-威海超級鐵人三項系列賽。
  • 北京協和醫院喜獲2020年度改善醫療服務13項榮譽
    北京協和醫院韓丁副院長作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經驗分享,全國4萬餘名醫務工作者在線觀看。醫院還榮獲2020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十大亮點、示範醫院、示範科室和突出貢獻工作者共計13項榮譽。▲與會嘉賓在《改善醫療服務倡議書》上聯名籤字,右三為韓丁副院長。北京協和醫院獲評「2020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韓丁副院長應邀作《做百姓信賴的託底力量》主題分享。
  • C999濱州至利津公交線路調整 途經五四轉盤、濱醫附院
    線路運行近兩個月以來,為滿足廣大乘客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經交通主管部門批准,對線路進行優化調整。一、運行線路濱州-利津:濱州汽車總站-濱醫附院-五四轉盤-東方紅路口(省道220與國道205交匯處)-北高村-青龍山水泥廠-宋大學村-韓墩閘-利津界-北宋鎮政府-坡韓-大蓋家-利津客運總站-西湖春天北門-頤德花園-中心醫院-鳳凰廣場-百大銀座-銀座花園-津苑小區A區北門,共計20個站點
  • 時間短、恢復快 濱醫附院引進新一代水光注射儀讓皮膚「喝飽」水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美容醫學部主任張國輝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濱醫附院引進的新一代的水光注射機器應用多針頭負壓自動化注射裝置,性能穩定,注射時無疼痛、治療時間短、恢復快,能夠滿足廣大愛美人士的需求。利用水光注射儀為患者注射水光針在濱醫附院美容醫學部,記者看到,張國輝利用水光注射儀為患者注射水光針時,機器噪音很低,營養物的注入劑量和注射頻率都可在水光注射儀上調節,整個注射過程僅用了不到
  • 喜訊!煙臺「六連冠」!
    喜訊!煙臺「六連冠」!這是煙臺繼2005年榮獲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09年、2011年、2014年、2017年連續保持該稱號後第六次榮獲這一反映城市各項建設
  • 濱醫義診下沉基層「常態化」 送醫送藥把脈百姓「健康門」
    醫藥進村,打通就醫「最後一公裡」,濱州醫學院婦委會主任杜永俐介紹,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切實為老百姓減輕醫療負擔、帶來便利和實惠。我們基本實現下沉基層常態化,本月初去了煙臺牟平區的費格莊村,今天又來到南張夼村,下一步,我們還繼續服務各偏遠鄉村,真正做到送醫生下鄉、送藥品到家、送服務上門。
  • 喜訊!滄州市中心醫院 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每三年評選一屆的「全國文明單位」,是全國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滄州市中心醫院憑藉多年來認真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架起黨和政府向人民群眾傳遞溫暖的橋梁,堅持扶危濟困、善行天下的辦院宗旨樹立的公立醫院良好形象,和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促進衛生事業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作出的突出貢獻,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 燃爆濱醫!今夜,30萬人見證濱醫青春學子「醫路」起航!
    燃爆濱醫!今夜,30萬人見證濱醫青春學子「醫路」起航! 正值雙節, 濱醫人為祖國祝福, 為濱醫歌唱, 共慶祖國華誕, 縱享濱醫榮光。     壬午年出生的萌新們, 和濱醫煙臺校區同樣十八歲。
  • 喜訊!定西市榮獲省級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喜訊!定西市榮獲省級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23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命名表彰大會在蘭州隆重召開,定西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 煙臺多處公交站亭將改造換新 推進港灣式站臺改造
    同時,在2019年新購置的100輛大容量新能源空調公交車,全部採用皮質座椅,配套無障礙設施和乘坐區域,科技配備和安全設施全面升級,車輛檔次和舒適度大幅改善。下步,他們會同市公交集團結合實際情況,適時推進剩餘公交車輛坐墊的安裝工作。另外,今年計劃新購置的100輛車,也將採用皮質座椅,提升乘車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