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
前三季度各地GDP數據都已經出爐,前十城市除了武漢回歸,變化不大。但我一直在文章中說,我國各地GDP核算標準並不一致,所以單憑GDP並不能真實反映各地的真實經濟實力,需要更多數據來支撐、多維度觀察。
所以本文從前十強城市的財稅、金融存款餘額來看看各市的GDP含金量如何。
各市地方財政收入內稅收
這項首先要注意就是財政口徑,廣州和成都是三級財政,尤其廣州上繳省級比例非常高。如果按照其他城市同口徑的話,廣州是要高於重慶許多的。成都的話要高於南京,但還是比蘇州低不少。
另外就是像北京上海有總部稅收(深圳也有部分),這些稅收是不能核算GDP的,因為來自各分公司的,而GDP是在地核算原則,只計算在當地生產產出的各項數據。所以像北京上海稅收、金融奇高,但GDP中規中矩是正常的。
所以同口徑看前十城市稅收數據,重慶、武漢是偏低的。雖然武漢今年特殊情況,但往年的話也並不高,也就是和南京相差無幾,均低於天津。
杭州比較優秀,當然杭州年底會收,全年還是會略低於蘇州。但還是要遠高於成都、武漢和南京的。
金融本外幣存款餘額
這項數據是城市能級越高越佔優勢的,比如像北上大總部可吸收大量外市存款、深圳也有部分,而且上海和深圳還有證交所,有大量非銀行機構存款。
省會城市有一定的省級機構和省屬企業存款。所以省會之間可以直接比較,蘇州和重慶可以直接比較下。所以如果去掉城市能級影響,蘇州應該是不低於成都南京的。蘇州的經濟規模確實是龐大的很。
這裡還是武漢最低,武漢甚至還低於天津。所以綜合來看武漢實際經濟規模應該和南京、天津是差不多的,低於杭州成都。
杭州的這項數據一樣比較優秀,高於同樣省會的成都南京1萬多億,高於武漢2.4萬億,差距明顯。綜合財稅數據來看,杭州在四大省會中的經濟指標是最紮實的。
廣州非重慶可比,不管是財稅還是金融存款,就算廣州去掉省級存款也要高於重慶不少的。
所以就像我上面說的,跨地區GDP並不能代表各市的真實經濟實力,還需更多比較。
具體數據請看下表:
歡迎關注,精彩數據每日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