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簾洞上廁所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近日,江蘇淮安吳承恩故居紀念館對景區進行了局部改造,利用噴霧和假山將廁所製造出水簾洞的效果,雖然網友對此褒貶不一,但這大概是我見過的最有創意的&34;。
重現《西遊記》
誰的童年英雄夢裡,沒有一位威風凜凜的&34;?而今&34;吳承恩已仙逝近五百年,他生前所居之處也成為一個人文景點。最近這個景點大翻修,工作人員在假山形狀的廁所入口上方安了個人造噴霧,弄得廁所內外&34;。
高大的假山,飄散的煙霧,這不就是吳承恩筆下的水簾洞嗎?不少前來觀覽的遊客都感到十分新鮮,紛紛忽略它是道廁所門的事實,上前合影。對於這樣的設計,遊客大多給予了肯定,有人還說&34;。
此事登上熱搜後,網友的意見卻並不十分統一,部分人發表了不同意見:
&34;
&34;
&34;
如此改造,究竟是錦上添花還是多此一舉呢?
創意與意義
說改成&34;不好的,大概只看到了&34;&34;這兩個關鍵詞,沒有去深入思考。
它具有趣味性。&34;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景區都會花心思在廁所設計上,只不過吳承恩故居這個廁所的設計更加&34;罷了。外形像一座假山,門口又有&34;,上廁所也仿佛變成了一件值得&34;的事情。
它具有獨特性。水簾洞是《西遊記》裡獨有的元素,而《西遊記》又是吳承恩一生的心血,在吳承恩故居重現一個&34;難道不是一件十分貼切的事情嗎?而且這件事情還只有在這個地方做才顯得那樣合適。
它具有體驗性。小時候看過六小齡童版《西遊記》的人,想必都對花果山水簾洞記憶深刻,估計有不少人都幻想過要去水簾洞裡遊耍一番。而現在機會擺在眼前,這種&34;的體驗感豈不妙哉?
經驗與模範
僅僅在廁所門口加了個人造噴霧,這間廁所就搖身一變成了人造景點,直接讓遊客多了一個來吳承恩故居參觀的理由,無形中拉動了景區的收入,擴大了景區的知名度。
在各類人文景點裡,名人故居是較為乏味的一種。一來它不太具備觀賞功能,名人再有名,故居也不過就是幾間房子;二來它也不太具備體驗功能,除了能看看名人在世時的生活環境,
其他也沒什麼好玩的。
如何讓名人故居變得更有吸引力,大概是各大故居景點管事人頭疼的問題。這回吳承恩故居紀念館提供了一個正面案例,解決了&34;這一問題,以後各大同類景點便可以參考這位&34;的做法。
至於網絡上的爭議,只要不是一邊倒的批評,有時也不見得是件壞事。至少現在大家都知道,在江蘇淮安吳承恩故居,有間水簾洞廁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