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4月1日是愚人節,可每年這一天有一個人的名字必然會出現在各大新聞頭條中。即便他已經離開我們17年了,可影響力依舊不減從前。他就是「哥哥」張國榮,一個至今仍被眾人敬仰的天之驕子。
與此同時,這一天也成為了「校長」譚詠麟重要的日子。每年,他都會發文紀念張國榮,今年亦是如此。當他剛發出「不可多得的藝人」評價時,就瞬間成為熱搜,被眾人轉載。他們兩個的故事說來話長,那一場傳奇的「至尊爭霸」,最終卻以荒誕的結果落幕了。
八十年代的香港音樂界真是人才輩出,譚詠麟和張國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1968年開始做音樂的譚詠麟,從樂隊單飛後的發展簡直就是高歌猛進。一邊拍攝影視劇,一邊發表自己的個人專輯,事業如火如荼。尤其是他的粵語專輯
《忘不了您》
,一舉奠定了他在香港一線歌手的地位。
譚詠麟的音樂成為各大音樂榜單的寵兒,甚至傳播到日本、美國,名聲大噪。與此同時,他主演的電影《假如我是真的》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這時,譚詠麟已經34歲了,可模樣依舊還是那般帥氣,吸引了不少顏值粉絲。
如此璀璨成就的,在香港還有張國榮。
張國榮比譚詠麟小6歲,做音樂的時間也比其晚了很多。
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張國榮一出場就是大動靜。年僅28歲,他發表的歌曲
《Monica》
初次亮相就打破譚詠麟的記錄,該歌曲被譽為香港流行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傳唱度很廣。
張國榮的顏值,就算放在現在也算是頂流,更別提當年了。
萬人追崇的盛況,讓張國榮在紅館接連開了十場演唱會,創下香港歌手的新紀錄。在那之後,但凡他發表的專輯,十首音樂最少有5首登榜。如此響噹噹的人物,顯然發展路線和譚詠麟有些接近了。
一山不容二虎,他們不知不覺就被對立起來。
媒體故意挑事端,就算當事人無動於衷,粉絲可不能忍。兩家粉絲鬥得你死我活,網絡上,報紙上罵聲一片。就連原本並不引人注目的音樂獎項,也成了眾人爭執的目標。
現在的娛樂圈其實也有這樣的現象,而且還是層出不窮。
可就算是頂級流量,也不及當年兩家粉絲爭執來的熱烈。
現在粉絲對立的話大多都是「屠榜」「做數據」,可當年粉絲們可都是用錢說話,比較專輯銷量成了最好的手段。
這種行為其實也說不上是壞事,畢竟當年就是因為粉絲的爭執,才把香港的音樂推上頂峰。可這種盲目崇拜和爭一時的意氣,也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兩個什麼也沒做的當事人,莫名其妙就成了「炮灰」。
追偶像這個事,可大可小。
回看最近的「假靳東」事件,大家就可以感受到偶像對於粉絲而言的重要性。不少人為了追星傾家蕩產,做著無謂的努力。即便落魄到極致,仍不懂自己的重要性。事情越發到了不少控制的階段,兩個當事人終於出來說話了。
那時,張國榮關於這件事說道「
做這一行,不可能一直保持第一。觀眾們一直拿我和別人作比較,我也想不通這其中的道理。我不是聖人,也不會讓所有人都喜歡。只要我儘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事,喜歡我的人能一直支持我,對於我來說就足夠了
」。
另一個當事人則表示把張國榮當成後輩來看,也恭喜他年少有為取得現在的成就。努力的人都會被上天眷顧,他們都是幸運兒。當事人看起來態度都不錯,可為什麼粉絲總是看不清呢?自以為的幫忙,不過是添亂罷了。
在這之後,娛樂圈的爭執鬧到了社會新聞上。
當時一直有新聞報導粉絲們的「大戰」,最可笑的是,就因為一家粉絲說了另一家偶像的壞話,兩家粉絲就打起來了。至於跟蹤偷拍對方偶像的黑料,故意打擾對方的生活,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滿腔熱血的進入娛樂圈,譚詠麟和張國榮一樣都想著有所作為,而不是像現在那樣靠粉絲吃飯。一直想著了解這件事的譚詠麟,更因為周潤發的一句玩笑話,心中有了自己的方法。早點解決這件事,才能更好地發展未來。
1987年,香港無線電視臺舉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時,周潤發成為「最受歡迎男歌手」的頒獎者。底下觀眾們分成兩派,一邊倒的「譚詠麟」和一邊倒的「張國榮」讓周潤發都覺得好笑。平時一本正經的周潤發,在看見獲獎名字時,開玩笑的說道「
又是譚詠麟?這次肯定不會作假了吧,這可是電臺主辦,堂堂正正的頒獎晚會
」。
可對於譚詠麟來說,這句話讓他覺得十分難受。於是當上臺領完獎發表獲獎感言時,譚詠麟公開說道「
今天我拿的獎,是我在樂壇最後的一次。因為在未來的日子裡,我不再參加任何有音樂和歌曲比賽的節目
」。此話一出,全場都驚呆了。
譚詠麟粉絲很氣憤,可自己偶像做的事,他們也沒辦法扭轉。
這時,不合時宜開玩笑的發哥就成了他們洩憤的對象,紛紛指責他不會說話。但事情依然成了定局,他們又能如何呢?在這之後,譚詠麟如其所說,一直未曾改變過。
因為譚詠麟的退場,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至尊爭霸」自然也就收場了。
至於誰勝誰負,誰又能說得清呢?畢竟譚詠麟是拿著獎盃離場的,一點都不落魄。
粉絲們消停了,張國榮和譚詠麟也還在繼續做音樂。原本兩個處在刀口浪尖的人物本不該有交集,可1999年破天荒的合唱讓人嘆為觀止。他們兩人一同登臺,合唱了譚詠麟的
《幻影+霧之戀》
,在娛樂圈引起很大的轟動。也在十幾年後,重新給當年的故事畫上美好結局。
當年張國榮的離開誰也沒想到,娛樂圈哀聲一片。
而曾經被對立的譚詠麟,更是對他的選擇感到痛心。在2016年譚詠麟演唱會時,面對近萬的觀眾,譚詠麟卻選擇了用張國榮的成名曲《風繼續吹》開場,致敬曾經的「對手」。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麼多年來,譚詠麟唱過許多次張國榮的音樂,可每次一開口總是會淚流滿面。就連當初敵視張國榮的譚詠麟粉絲們,在聽到這些音樂時也會自覺地全場大合唱,紀念曾經的他。
被質疑「消費哥哥」「炒作」的譚詠麟,很不屑的去回答這些問題。
曾經和張國榮比肩一時的大明星,何苦需要趁熱度呢?
就算現在他已經70歲了,可只要他想,完全可以繼續從前的輝煌。前兩天,他還去錄製了綜藝節目《我們的歌第二季》,看起來狀態還不錯。時至今日,依舊還在發專輯,開演唱會的譚詠麟,也在盡其所能延續張國榮的夢想。
他們站到了同等位置,所以有時候比其他人更懂彼此的心態。
做音樂這件事,他們都是認真的。張國榮無法繼續的夢,譚詠麟會一直做下去。他要做音樂界的常青樹,守護住共同在乎的音樂夢想。
有人曾說過「最懂你的不是朋友,而是對手」,雖然用在譚詠麟張國榮身上不合適,但意思差不多。最起碼在音樂方面,或許最懂張國榮的那個人,就是譚詠麟了呢?
關注
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