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周潤發一句玩笑話,讓譚詠麟張國榮的「至尊爭霸」收場

2020-12-07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4月1日是愚人節,可每年這一天有一個人的名字必然會出現在各大新聞頭條中。即便他已經離開我們17年了,可影響力依舊不減從前。他就是「哥哥」張國榮,一個至今仍被眾人敬仰的天之驕子。

與此同時,這一天也成為了「校長」譚詠麟重要的日子。每年,他都會發文紀念張國榮,今年亦是如此。當他剛發出「不可多得的藝人」評價時,就瞬間成為熱搜,被眾人轉載。他們兩個的故事說來話長,那一場傳奇的「至尊爭霸」,最終卻以荒誕的結果落幕了。

八十年代的香港音樂界真是人才輩出,譚詠麟和張國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1968年開始做音樂的譚詠麟,從樂隊單飛後的發展簡直就是高歌猛進。一邊拍攝影視劇,一邊發表自己的個人專輯,事業如火如荼。尤其是他的粵語專輯

《忘不了您》

,一舉奠定了他在香港一線歌手的地位。

譚詠麟的音樂成為各大音樂榜單的寵兒,甚至傳播到日本、美國,名聲大噪。與此同時,他主演的電影《假如我是真的》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這時,譚詠麟已經34歲了,可模樣依舊還是那般帥氣,吸引了不少顏值粉絲。

如此璀璨成就的,在香港還有張國榮。

張國榮比譚詠麟小6歲,做音樂的時間也比其晚了很多。

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張國榮一出場就是大動靜。年僅28歲,他發表的歌曲

《Monica》

初次亮相就打破譚詠麟的記錄,該歌曲被譽為香港流行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傳唱度很廣。

張國榮的顏值,就算放在現在也算是頂流,更別提當年了。

萬人追崇的盛況,讓張國榮在紅館接連開了十場演唱會,創下香港歌手的新紀錄。在那之後,但凡他發表的專輯,十首音樂最少有5首登榜。如此響噹噹的人物,顯然發展路線和譚詠麟有些接近了。

一山不容二虎,他們不知不覺就被對立起來。

媒體故意挑事端,就算當事人無動於衷,粉絲可不能忍。兩家粉絲鬥得你死我活,網絡上,報紙上罵聲一片。就連原本並不引人注目的音樂獎項,也成了眾人爭執的目標。

現在的娛樂圈其實也有這樣的現象,而且還是層出不窮。

可就算是頂級流量,也不及當年兩家粉絲爭執來的熱烈。

現在粉絲對立的話大多都是「屠榜」「做數據」,可當年粉絲們可都是用錢說話,比較專輯銷量成了最好的手段。

這種行為其實也說不上是壞事,畢竟當年就是因為粉絲的爭執,才把香港的音樂推上頂峰。可這種盲目崇拜和爭一時的意氣,也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兩個什麼也沒做的當事人,莫名其妙就成了「炮灰」。

追偶像這個事,可大可小。

回看最近的「假靳東」事件,大家就可以感受到偶像對於粉絲而言的重要性。不少人為了追星傾家蕩產,做著無謂的努力。即便落魄到極致,仍不懂自己的重要性。事情越發到了不少控制的階段,兩個當事人終於出來說話了。

那時,張國榮關於這件事說道「

做這一行,不可能一直保持第一。觀眾們一直拿我和別人作比較,我也想不通這其中的道理。我不是聖人,也不會讓所有人都喜歡。只要我儘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事,喜歡我的人能一直支持我,對於我來說就足夠了

」。

另一個當事人則表示把張國榮當成後輩來看,也恭喜他年少有為取得現在的成就。努力的人都會被上天眷顧,他們都是幸運兒。當事人看起來態度都不錯,可為什麼粉絲總是看不清呢?自以為的幫忙,不過是添亂罷了。

在這之後,娛樂圈的爭執鬧到了社會新聞上。

當時一直有新聞報導粉絲們的「大戰」,最可笑的是,就因為一家粉絲說了另一家偶像的壞話,兩家粉絲就打起來了。至於跟蹤偷拍對方偶像的黑料,故意打擾對方的生活,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滿腔熱血的進入娛樂圈,譚詠麟和張國榮一樣都想著有所作為,而不是像現在那樣靠粉絲吃飯。一直想著了解這件事的譚詠麟,更因為周潤發的一句玩笑話,心中有了自己的方法。早點解決這件事,才能更好地發展未來。

1987年,香港無線電視臺舉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時,周潤發成為「最受歡迎男歌手」的頒獎者。底下觀眾們分成兩派,一邊倒的「譚詠麟」和一邊倒的「張國榮」讓周潤發都覺得好笑。平時一本正經的周潤發,在看見獲獎名字時,開玩笑的說道「

又是譚詠麟?這次肯定不會作假了吧,這可是電臺主辦,堂堂正正的頒獎晚會

」。

可對於譚詠麟來說,這句話讓他覺得十分難受。於是當上臺領完獎發表獲獎感言時,譚詠麟公開說道「

今天我拿的獎,是我在樂壇最後的一次。因為在未來的日子裡,我不再參加任何有音樂和歌曲比賽的節目

」。此話一出,全場都驚呆了。

譚詠麟粉絲很氣憤,可自己偶像做的事,他們也沒辦法扭轉。

這時,不合時宜開玩笑的發哥就成了他們洩憤的對象,紛紛指責他不會說話。但事情依然成了定局,他們又能如何呢?在這之後,譚詠麟如其所說,一直未曾改變過。

因為譚詠麟的退場,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至尊爭霸」自然也就收場了。

至於誰勝誰負,誰又能說得清呢?畢竟譚詠麟是拿著獎盃離場的,一點都不落魄。

粉絲們消停了,張國榮和譚詠麟也還在繼續做音樂。原本兩個處在刀口浪尖的人物本不該有交集,可1999年破天荒的合唱讓人嘆為觀止。他們兩人一同登臺,合唱了譚詠麟的

《幻影+霧之戀》

,在娛樂圈引起很大的轟動。也在十幾年後,重新給當年的故事畫上美好結局。

當年張國榮的離開誰也沒想到,娛樂圈哀聲一片。

而曾經被對立的譚詠麟,更是對他的選擇感到痛心。在2016年譚詠麟演唱會時,面對近萬的觀眾,譚詠麟卻選擇了用張國榮的成名曲《風繼續吹》開場,致敬曾經的「對手」。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麼多年來,譚詠麟唱過許多次張國榮的音樂,可每次一開口總是會淚流滿面。就連當初敵視張國榮的譚詠麟粉絲們,在聽到這些音樂時也會自覺地全場大合唱,紀念曾經的他。

被質疑「消費哥哥」「炒作」的譚詠麟,很不屑的去回答這些問題。

曾經和張國榮比肩一時的大明星,何苦需要趁熱度呢?

就算現在他已經70歲了,可只要他想,完全可以繼續從前的輝煌。前兩天,他還去錄製了綜藝節目《我們的歌第二季》,看起來狀態還不錯。時至今日,依舊還在發專輯,開演唱會的譚詠麟,也在盡其所能延續張國榮的夢想。

他們站到了同等位置,所以有時候比其他人更懂彼此的心態。

做音樂這件事,他們都是認真的。張國榮無法繼續的夢,譚詠麟會一直做下去。他要做音樂界的常青樹,守護住共同在乎的音樂夢想。

有人曾說過「最懂你的不是朋友,而是對手」,雖然用在譚詠麟張國榮身上不合適,但意思差不多。最起碼在音樂方面,或許最懂張國榮的那個人,就是譚詠麟了呢?

關注

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

相關焦點

  • 譚詠麟退出樂壇與周潤發說過的一句話有關
    在一次頒獎典禮現場,作為頒獎嘉賓的周潤發上臺頒獎,當著現場幾萬名觀眾說道:「有歌手每年都拿大獎,是不是造馬的(人為造假)」。大家的心裡都很清楚,周潤發指的是譚詠麟,因為在頒獎禮典禮前夕,香港無線電視臺藝人樓南光也曾公開爆料說譚詠麟賣獎造馬(作假)。
  • 張國榮「追星」譚詠麟
    1984年到1987年,譚詠麟連續四屆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張國榮則無緣此獎。十大勁歌金曲,譚詠麟11首歌曲入選,張國榮5首入選。金曲金獎,雙方打了一個平手,都是兩首。有人說,這場爭霸賽,只不過是張國榮追星譚詠麟罷了。
  •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歌壇地位,到底誰更勝一籌
    譚張爭霸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6-1989年)香港樂壇兩大天皇殿堂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至高無上的至尊地位而在音樂上的全面競爭角逐。譚張爭霸貫穿了香港樂壇80年代中後期,譚張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但凡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譚張精彩紛呈的逐鹿比賽使得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譚詠麟七個字追憶張國榮,掀開30年前一段血雨腥風的往事
    上圖:中學生Leslie 1973年,23歲的譚詠麟因為父親生意失敗,從新加坡回港,組建了溫拿樂隊,成員有譚詠麟、鍾鎮濤、彭健新、葉智強、陳友。 比譚詠麟起步晚,也經歷過更多波折的張國榮,追上譚詠麟,終於可以與他並肩爭霸的拐點: 是在1986年,張國榮憑藉一首《有誰共鳴》力壓譚詠麟《無言感激》,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的壓軸大獎「金曲金獎」,自此「譚張爭霸」掀開序幕。
  • 張國榮與譚詠麟的矛盾,「譚張爭霸」的整個過程
    他去後,人間再無四月天,他去後,人間再無張國榮。我們都曾想念,我們也要回憶,有些回憶隨流水,有些回憶如昨日,你在時,我們愛,你去後,我們還愛。1983年,這是一個平淡的年代,卻因一首《風繼續吹》讓無數人在這一年愛上張國榮,趁熱打鐵中又推出了《一片痴》,張國榮的道路開始矚目。曾經慘慘澹淡、冷冷清清,如今掌聲不斷、歡呼不停。
  • 張國榮和譚詠麟爭霸,將香港樂壇推入最輝煌的時代
    奇怪的是,儘管張國榮與譚詠麟並沒有什麼交集,但媒體記者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他們的某些相似,並將他們作為對比。《明報周刊》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直截了當地問張國榮:「有沒有人說你像溫拿的譚詠麟?你的髮型與眉毛都像他的翻版。」張國榮回答:「他沒有我高,穿了高跟鞋只到我這兒。」
  • 許冠傑、張國榮、黃家駒、張學友、陳奕迅的最強項都比不過譚詠麟
    雖然80年是香港樂壇「譚張爭霸」的時期,但其實譚詠麟是張國榮的「前輩」,可以說他當時單挑整個香港樂壇,與他正面交集所有的香港殿堂級的歌手都不是他的對手(後面會說到他的三個重要對手)。
  • 70歲譚詠麟曾與張國榮「爭霸」香港樂壇,如今四處商演、獨自賣唱
    說到譚詠麟巔峰時期,火爆了整個八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譚詠麟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殿堂級人物之一。 譚詠麟拍了許多賣座的影片,成為影視歌雙棲巨星,此時放眼香港演藝圈,能和他平起平坐的人,真是寥寥無幾,那會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張國榮。
  • 曾與張國榮爭霸,縱橫香港樂壇多年的譚詠麟,如今怎樣了?
    這些年,樂壇人來人來,偶像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樂壇如何風起雲湧,「譚詠麟」三個字始終沒有被時代淘汰,他猶如一顆常青樹,一直屹立其中。上世紀八十年代,譚詠麟是香港公認的歌王,他那一首首情歌,唱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也因為歌曲傳唱度高,他曾連續多次被評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歌手,甚至一度掀起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張國榮,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香港著名的歌手,演員,唱片及電影監製,大中華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之一。
  • 譚詠麟亮相江蘇衛視《金曲撈》 回憶「譚張爭霸」:和張國榮是好友
    但是,在「四大天王」時代之前,還有一段更具傳奇色彩的「譚張爭霸」時期:1984年到1989年,譚詠麟和張國榮在音樂領域互相競爭,也順帶將香港音樂推向了全亞洲。上周五晚,這段傳奇的主角之一譚詠麟,出現在江蘇衛視全新推出的懸疑競猜類音樂欄目《金曲撈》中,成功「喚醒」自己發行於1997年的老歌《把你藏在歌裡面》。
  • 和譚詠麟張國榮粉絲相比,現在追星的都是小兒科
    可很多年輕人不知道,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譚詠麟就已紅極一時,張國榮反倒是歌壇的「後來者」,後來,兩人還上演一場歌壇聞名的「譚張爭霸」。至於劉德華、張學友等大家熟知的「四大天王」,都是在譚張紛紛「退出」歌壇之後的事了。譚詠麟出道很早,1968年時就與陳百祥等人加入Loosers樂隊,1973年擔任溫拿樂隊主音歌手,1978年樂隊解散以個人身份發展。
  • 為什麼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沒能成為「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合影但有的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有些藝人的名氣也很大,甚者超過「四大天王」,比如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等人,為什麼他們沒有成為「四大天王」呢?首先「四大天王」的定義主要來自於歌壇,而周潤發和周星馳屬於影壇。然後我們先來看看,「四大天王」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 譚詠麟和張國榮各唱了一首《暴風》,都成為經典
    譚詠麟和張國榮1984年,還沒有被封為歌壇校長的譚詠麟可謂春風得意,趁著演唱會的大成功,譚詠麟開始了新專輯的籌劃,第二年,新專輯《暴風女神Lorelei》面世,主打歌《暴風女神》一面試就受到了歌迷追捧起步較晚的張國榮,在鼎盛時期的1989年,也出過一首明快動感十足的歌曲,叫做《暴風一族》,收錄在他的經典專輯《側面》裡面,非常霸氣,是「哥哥」張國榮的勁歌的精品。這兩首以「暴風」為題材的歌曲,是香港樂壇的經典之作。
  • 他親歷譚詠麟、張國榮爭霸,四大天王爭鋒,卻因豔星前妻出名
    譚張爭霸香港樂壇的巔峰時代,也是譚詠麟、張國榮雙星閃耀、爭霸歌壇的時期,二者的競爭的同時,也在爭取最優秀的音樂人為自己所用,幸運的潘源良也得到了嶄露頭角的機會。當年,潘源良為張國榮年度最暢銷專輯《Summer Romance』87》貢獻出主打歌《你在何地》,還為哥哥創作了勵志向上的《共創真善美》作為香港電臺《踏上公民路》節目主題曲……可以說張國榮登上歌王寶座,潘源良功不可沒。比較而言,潘源良與譚詠麟合作更早,填寫歌曲數量和影響力也都大一些。
  • 70 歲的譚詠麟,依然值得被愛
    01 提到譚詠麟,永遠的話題是 80 年代後期的「譚張爭霸」。 張國榮和譚詠麟 1977 年,張國榮出道時,根本與譚詠麟沒有交集,地位也不能並論,奇怪的是有人已經敏銳捕捉到一些東西。
  • 曾與張國榮爭霸,以一己之力影響香港流行樂壇,他就是譚詠麟!
    溫拿樂隊「溫拿五虎」之一「校長」譚詠麟,這幾個現在聽起來充滿年代感的詞彙,是80年代香港樂壇最最知名的人物!之後幾個人用這個名字發展了一段時間,正當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樂隊的成員陳百祥兄弟轉行去經商,而譚詠麟也要去繼續上學,Loosers就此解散。兩年後依然對音樂抱有極大夢想的譚詠麟又和陳友,彭建新,葉智強組成了溫拿樂隊,後來又在經理人的撮合下鍾鎮濤也成功加入了樂隊,五個人號稱「溫拿五虎」,譚詠麟在樂隊擔任主唱。
  • 我就是我: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這一屆音樂頒獎典禮,譚詠麟《Dont Say Good bye》和《知心當玩偶》分別入選「十大(中文)金曲獎」,他一人斬獲眾多獎項。國際錄像協會主席鄭重向譚詠麟頒發IFPI大獎,周潤發擔當頒獎嘉賓,當他得知獲獎人是譚詠麟,發哥心無城府,一向喜開玩笑,便對話筒笑道:「今年一定不是惡搞了,這次是真真實實阿倫拿了一個獎!」(傳說之前譚詠麟曾花重金買獎)。
  • 譚詠麟沒想到,努力這麼多年,因為張國榮一句話就給張學友墊底了
    首先說說譚詠麟譚校長,在80年代香港歌壇幾乎是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天下,校長被稱為是香港老一輩眼中的歌神他代表著一個年代,當年譚張爭霸的場面和局勢,相信到現在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在樂壇上引起軒然大波。校長專攻音樂,哥哥作為一個藝人完美無可挑剔,但是哥哥張國榮除了音樂,演戲也天賦異稟,在電影方面也成就非凡,哥哥就像劉德華郭富城一樣,太全面,所謂術有專攻,就單從音樂方面來說哥哥和譚詠麟相比就稍稍有點遜色了。
  • 《金曲撈》譚詠麟憶「譚張爭霸」:我和哥哥是好朋友
    但是,在「四大天王」時代來臨前,還有一段更具傳奇色彩的「譚張爭霸」時期:1984年到1989年,譚詠麟和張國榮在音樂領域互相競爭,也順帶將香港音樂推向了全亞洲。現場,聽聞李艾提及自己與哥哥張國榮「平分」香港樂壇的往事,譚校長感慨萬千後唱起「老對手」的經典金曲《沉默是金》,同時回應「譚張爭霸」之說,「我和哥哥私底下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