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大師徐偉軍的為藝之道:藝商合和 點石成金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水10月13日電(記者 奚金燕 見習記者 李倩倩)中國古代即流傳著「點石成金」的傳說,而在浙江青田,這一傳說演變成了現實。在青田,人們不但可以用石頭換房子,還可以用來抵押貸款,比黃金還金貴。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折射出青田石雕產業獨特的發展之路,而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正是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

  徐偉軍,13歲邂逅青田石雕藝術,19歲成立了石雕工作室,作品取色精巧,獨具匠心,深受現代人喜愛。然而與其他手藝人不同,徐偉軍沉醉於石雕藝術,卻不被藝術禁錮。潛心鑽研技藝之餘,他建立了青田第一家石雕集團企業,開創了青田石雕抵押貸款模式,用另一種方式守護這一古老的文脈。

  痴心學藝:讓萬千世界躍然於石之上

  「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奪天工」,發軔於浙江青田的青田石雕,奔放大氣,形神兼具,自成流派,素有「天下第一雕」之美譽。

  對外行來說,青田石雕是巧奪天工的藝術品,高貴而冷豔,而對於徐偉軍來說,那是童年最珍貴的記憶,令人魂牽夢繞。

  1977年12月,徐偉軍出生在青田縣章旦鄉徐山村一個普通農民之家,姑父在青田石雕廠上班。小時候,徐偉軍經常跑到姑父那裡,搬個小凳子,靜靜地看著老師傅刻石頭,不知不覺中埋下了一份別樣的情愫。

  1990年,由於家庭困難,13歲的徐偉軍念完小學就輟學了。此時,擺在徐偉軍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去溫州鞋廠打工,一個月能掙不少錢,要麼學習青田石雕,勉強填飽肚子。當時,許多和徐偉軍同齡的孩子都選擇了打工,而徐偉軍沒有多做考慮,直接向姑父請求介紹自己到石雕廠工作。

  進入石雕廠後,徐偉軍勤學苦練,光基本功就學了三年,一枚小雞蛋一雕就是一年,一個金蟾蜍一學就是兩年。「雕雞蛋練的就是人的眼力和手法。夏天沒有電扇,汗水和石頭灰攪在一起,冬天沒有熱水,手上都是凍瘡,磨成一個個老繭……」提及學藝的日子,徐偉軍仿佛曆歷在目,「當時覺得很苦,現在想來覺得很慶幸,幸虧堅持了下來。」

  三年時間裡,徐偉軍成長迅速,得到了青田石雕大師劉銀華的青睞。劉銀華將技藝傾囊相授,加之自身勤奮,徐偉軍很快在石雕行業嶄露頭角。19歲時,徐偉軍便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青田石雕講究「因材施藝,因色取俏」。「遇上一塊上好的原料,對於手工藝人來說是件幸事,讓人欣喜;但面對一塊好料,卻又要慎之又慎,若沒有構思成熟,絕不輕易下手。」徐偉軍坦言,正是這種欣喜與擔心,令自己不斷成長。

  在徐偉軍的工作室,有一件作品名為《只待春來時》,原型是一枚長形的石蛋,通體金黃。由於沒有構思好,徐偉軍就將這塊石頭「閒置」了四年。直到有一天,徐偉軍突然來了靈感,將石頭外部雕刻成了編織袋,將裡面通透純淨的凍石雕刻成了一株嫩芽,編織袋包裹著嫩芽,猶如沉睡在襁褓中的嬰兒,溫馨而富有活力。

  「黃色象徵陽光,當春日暖陽普照大地的時候,生命就會茁壯成長。」徐偉軍解釋道。就是這樣一件獨具匠心的作品,在2014年獲得了第四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中信杯」特等獎。

  從藝二十多年,徐偉軍除了閉門創作外,還喜歡到處旅行,在旅途中發現靈感,在等待中尋找天賜良緣。得益於一雙擅於觀察的眼睛,也使得徐偉軍在動物、花鳥鏤雕上的技藝獨樹一幟。

  在青田石雕雕刻技藝中,鏤雕是最具特色的一種,也是最難掌握的一種。在雕刻蘭花的過程中,通常會用到鏤雕技巧,這種技巧能夠體現出蘭花的空靈飄逸。而在徐偉軍的工作室,記者看到了多件以蘭花為題材的石雕作品,如《橫空出世》,這是一件典型的鏤空技藝作品。

  記者看到,整件作品,氣韻生動。徐偉軍特地保留了原石粗糙的表皮作為假山,結合石頭上原有的孔洞,運用「洞法」加以修飾,形成「瘦、透、漏」的效果,石縫中鑽出的蘭花叢叢疊疊,葉與花的疏密恰到好處,說是巧奪天工一點也不為過。

  徐偉軍坦言,從初次接觸鏤雕到如今能運用自如,自己經歷了比常人更為艱辛的磨練,「別人練十小時,我就練十四小時,每天如此。」

  「不能餓了才吃飯,不能老了再後悔,不能等石頭沒了才做石雕……」即使已經是而立之年,徐偉軍仍在不停地自我修煉,經常到中國美術學院進修學習,一方面進行繪畫、雕塑練習,另一方面也加強理論修養。從藝二十多年,徐偉軍毫不保留地將青田石雕作為人生寄託,用飽滿的生命激情創作出了一件件石雕作品。

徐偉軍 徐偉軍提供 攝

  藝商合和:守護青田石雕生生不息

  數十年浸潤在手工藝世界裡,大多數手藝人自有一種安靜的氣場,而徐偉軍卻顯得有些另類。他個性活躍,敢夢敢闖,在實現個人藝術夢想的同時,呵護青田石雕行業的成長。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原本含苞待放的青田石雕行業呈現了下滑的趨勢,不少青田石雕藝人資金鍊受到影響。為了繼續收好石頭用以創作,他們不得不賤賣自己的作品。徐偉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果繼續下去,對青田石雕行業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

  為了解決青田石雕從業者的資金難題,2008年,徐偉軍開設了一家擔保公司,首創石雕抵押貸款模式,這才有了後來風靡一時的「石頭換房」之說。

  據介紹,石雕藝人只要提供作品的相關資料,石雕經營戶只要有營業執照和場地,就可以申請貸款。經過專家評估和第三方擔保後,由中國銀行青田支行和青田縣信用聯社等合作放款。該模式簡單、快捷,有效實現了青田石雕的保值和增值,激活了青田石雕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已經實現擔保金額20億,尚未出現過一筆風險逾期的案例。

  有人說,這是將藝術商業化了,但在徐偉軍看來,藝術和商業之間也能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雙贏局面。事實上,在國石行業,藝商合和之道早有先河,尤其是近年來文創行情大好的背景下,藝商合和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2012年,在政府主導下,徐偉軍與合作夥伴一起,將青田縣石雕廠成功轉型升級為青田縣石雕廠集團有限公司,並任總經理。這是一家集石雕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是目前四大國石中唯一一家集團公司。2015年底,徐偉軍又在杭州成立了文化公司,專門負責青田石雕的宣傳;2016年,徐偉軍又在世界著名景點——杭州西湖之畔開設了青田石雕展廳,希望將青田石雕從小眾圈子推向大眾視線。

  從這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徐偉軍正想法設法編織青田石雕產業鏈,推動青田石雕走出深閨高閣,走入尋常百姓家。

  雖然徐偉軍提倡藝商合和,但他十分反感用錢來衡量藝術,「圈裡的人都知道的,我的脾氣不太好,不尊重藝術的人來了,問到這件東西值多少錢,我就堅決到此為止,不再講了。」

  也許有人會說徐偉軍的性格讓人摸不透,但每一種手藝都傳承著一種別樣的人生態度。在青蔥歲月邂逅石雕藝術,在刻刀之下遊走二十多年,徐偉軍始終至真至美、至情至性,用一雙妙手鏤刻萬千世界,用一顆匠心守護著青田石雕生生不息。(完)

相關焦點

  • 青田石雕大師徐偉軍的為藝之道:藝商合和 點石成金
    中新網麗水10月13日電(記者 奚金燕 見習記者 李倩倩)中國古代即流傳著「點石成金」的傳說,而在浙江青田,這一傳說演變成了現實。在青田,人們不但可以用石頭換房子,還可以用來抵押貸款,比黃金還金貴。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折射出青田石雕產業獨特的發展之路,而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正是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
  • 青田石雕藝術暨徐偉軍作品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
    出席開幕儀式的嘉賓還有浙江省、上海市、麗水市,西安市雁塔區和青田縣相關領導,以及新聞媒體、文化藝術界和收藏界的代表。在開幕式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青田縣石雕廠廠長徐偉軍代表青田石雕藝術界向陝西歷史博物館捐贈青田縣石雕廠製作的《青田石·長安八景篆刻作品》。
  • 青田石雕藝術暨徐偉軍作品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
    出席開幕儀式的嘉賓還有浙江省、上海市、麗水市,西安市雁塔區和青田縣相關領導,以及新聞媒體、文化藝術界和收藏界的代表。在開幕式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青田縣石雕廠廠長徐偉軍代表青田石雕藝術界向陝西歷史博物館捐贈青田縣石雕廠製作的《青田石·長安八景篆刻作品》。
  • 「石頭上繡花」——青田石雕展現精美技藝
    近年來,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多部門圍繞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的總體目標,推動石雕文化產業多元化建設,以進一步提高青田石雕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全面提升青田石雕文化產業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青田縣積極推動將青田石的原產地和青田石雕發源地山口鎮建設成為石雕特色小鎮,通過美麗城鎮建設,推進石雕文旅綜合體、石雕產業園、石雕文創園等一批產業類項目建設。
  • 浙江青田石雕成「花」 傳承人盼網際網路+藝術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觀眾欣賞青田石雕展施佳秀 攝  中新網杭州6月20日電 (記者 施佳秀)「(石雕)文化內涵在於內在美,美是可以看出來的,中國有五千年文化,(石雕)應該在傳統上再加以創新。」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青田石雕傳承人徐偉軍20日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如是說。  徐偉軍,浙江青田人,從事青田石雕創作逾20年,擅長雕刻動物、花鳥等,其作品善於取色精巧,突出力強,大氣磅礴。
  • 鏡畫浙江|「石頭上繡花」——青田石雕展現精美技藝
    ↑擺放在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宙工作檯上的青田石原石(左)和半成品,以及部分雕刻工具(11月4日攝)。 青田石雕有著數千年歷史,以其秀美造型和精湛工藝,為人們所喜愛,享有「在石頭上繡花」的美譽。↑石雕師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的工作室內雕刻一件青田石雕作品(11月5日攝)。
  • 青田石雕最強大師陣容來了 藝術展延期至10月8日
    還有青田石的原石,雕刻工具,以及成就一件石雕的工序的形象展示,大師們巧奪天工的作品,都散發出極致迷人的光輝,無不讓你感受大自然創造出的神奇青田石,和當地大師們精湛的雕刻技藝。這一次,由陝西歷史博物館、青田石雕博物館主辦的「石刻萬物 穿越千年——青田石雕藝術暨徐偉軍作品展」,由於觀眾熱情很高,雙方便約定從即日起,將原定兩周的展期延續到10月8日結束,便於西安觀眾和海內外遊人領略青田石雕的風採。
  • 鏡畫浙江|「石頭上繡花」——青田石雕展現精美技藝
    ↑擺放在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宙工作檯上的青田石原石(左)和半成品,以及部分雕刻工具(11月4日攝)。 青田石雕有著數千年歷史,以其秀美造型和精湛工藝,為人們所喜愛,享有「在石頭上繡花」的美譽。↑石雕師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的工作室內雕刻一件青田石雕作品(11月5日攝)。
  • 鏡畫浙江|「石頭上繡花」——青田石雕展現精美技藝
    青田石雕有著數千年歷史,以其秀美造型和精湛工藝,為人們所喜愛,享有「在石頭上繡花」的美譽。 ↑石雕師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的工作室內雕刻一件青田石雕作品(11月5日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的青田石雕作品《我和我的夢》,展現了鳥巢中一群出殼小鳥嗷嗷待哺的生動景象(11月5日攝)。
  • 新華社用鏡頭向全國人民介紹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有著數千年歷史,以其秀美造型和精湛工藝,為人們所喜愛,享有「在石頭上繡花」的美譽。  ○ 石雕師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的工作室內雕刻一件青田石雕作品(11月5日攝)。  ○ 石雕師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的工作室內雕刻一件青田石雕作品(11月5日攝)。
  • 點石成金 青田石雕
    石,乃大地之主角、山川之基座,接地氣,通地脈,得地魂。  石頭發現之始,浙江青田縣的先人便懂得利用其美,雕琢成器,於是便有了青田石雕。青田石  青田石是青田石雕的主要原料,產於「中國石雕之鄉」的浙江青田縣,是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與巴林石、壽山石和昌化石一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石」。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開幕在即!「石雕人」都在忙什麼?
    ,青田石雕(印章)專場拍賣會的精美石雕拍品被擺在櫥窗裡,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忙著進行擺放、歸類。這件作品叫《向上向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偉軍創作的,也是我們此次拍賣會的壓軸作品。
  • [青田]50件精品亮相石雕節拍賣會 起拍價最高128萬元
    12月2日,在青田石雕博物館二樓,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忙著對此次石雕節參拍的作品進行擺放、歸類。  據了解,本期青田石雕(印章)專場拍賣活動是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的線下文旅體驗活動,將於12月6日在人禾王朝進行拍賣。屆時將邀請工藝美術界、文藝界、收藏界代表和青田海外僑團、異地商會及企業界代表參加專場拍賣會。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開幕!微拍堂助力地方工藝產業轉型升級
    12月5日至7日,在「中國石都」青田,一場「石頭的盛宴」——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拉開帷幕。同時,在12月6日舉辦的青田石雕(印章)專場拍賣會攜諸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與公眾見面,匯聚了市面上難得一見的青田石雕、印章精品。本次拍賣會由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微拍堂作為唯一線上協辦方,在線直播拍賣全過程。
  • 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海內外嘉賓共賞名石 青田石雕小鎮產值達15億
    不久前隆重舉辦的僑博會,讓青田的紅酒、咖啡等進口商品,引國內外消費者強烈關注。 12月5日—7日,以「石豔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又吸引全世界聚焦這一中外聞名的華僑之鄉。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
  • 央視大型紀錄片《筆尖上的中國》一行來浙江青田縣拍攝青田石雕...
    《筆尖上的中國》攝製組一行先後來到青田石雕博物館、惜石齋、封門礦山、山口鎮小學、山口黃坑底倪東方大師故居等地,走訪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徐偉軍,青田石文化學者陳墨等人,詳細了解石雕製作技藝、礦石開採過程、校園篆刻傳承、地方民風民俗等,深入挖掘該縣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為青田石雕的對外宣傳推廣「添薪續力」。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開幕!微拍堂助力地方工藝產業轉型升級
    12月5日至7日,在「中國石都」青田,一場「石頭的盛宴」——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拉開帷幕。同時,在12月6日舉辦的青田石雕(印章)專場拍賣會攜諸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與公眾見面,匯聚了市面上難得一見的青田石雕、印章精品。本次拍賣會由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微拍堂作為唯一線上協辦方,在線直播拍賣全過程。
  • 青田除了「石雕」,小果核也能變成驚豔的藝術品
    青田素有「石雕」之鄉的美譽  除了青田石雕  生活中常見的果核、竹片  在大師的手裡也能變成  一件驚豔的藝術品  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  青田竹核雕藝術  ▼▼▼  在青田溫溪鎮山頭村,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果核、竹片當紙,刻刀當筆,熱衷於竹核雕藝術。
  • 央視大型紀錄片《筆尖上的中國》一行來浙江青田縣拍攝青田石雕...
    《筆尖上的中國》攝製組一行先後來到青田石雕博物館、惜石齋、封門礦山、山口鎮小學、山口黃坑底倪東方大師故居等地,走訪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徐偉軍,青田石文化學者陳墨等人,詳細了解石雕製作技藝、礦石開採過程、校園篆刻傳承、地方民風民俗等,深入挖掘該縣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為青田石雕的對外宣傳推廣「添薪續力」。
  • 倪東方 × 青田石雕 | 愛石如命,刀下留情
    紅豔的花朵含露欲滴,成雙的喜鵲棲息枝頭,寓意「神州花好月正圓」,氣韻生動,如詩如畫,散發著古典東方之美。這是青田石雕史上的經典之作,曾入選為國家郵電部1992年特種郵票。它的創作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田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倪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