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發表《財政預算案》時宣布,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每人派發一萬元。陳茂波周一(8日)就現金發放計劃舉行記者會。他表示,最快6月21日(星期日)父親節當日早上7時起接受市民以電子方式登記,或以書面方式登記,當日銀行亦會開放讓市民索取及遞交表格,最快7月8日可收到錢。
政府早前與21間銀行代表籤署現金發放計劃服務協議,陳茂波強調,在6月底前登記,均會在7月8日起陸續收到款項,市民有充裕時間登記,加上與21間銀行合作,有助分流。
參與現金發放計劃的21間銀行詳列如下:
6月21日接受登記 明年12月31日截止
陳茂波宣布,派錢將於今年6月21日(即父親節)接受登記,明年12月31日截止,並指由於涉及約700萬市民及約700億元公帑,希望做到簡單方便,以及安全穩妥,確保資料有保障及有秩序登記。
6月30日前電子登記 7月8日即可收錢
若市民6月21日至6月30日電子登記,最快7月8日開始陸續入銀行戶口直接收錢,在7月1日開始電子登記,則再等一星期可收到一萬元。在開放登記當日,早上7時開始接受電子登記,不需要填寫姓名,只需要身分證首四個字,銀行會使用原有客戶資料確診身分。
書面登記最快7月20日收到錢
此外,市民亦可向有關銀行遞交書面登記表格,但款項過戶日期將按書面登記程序分批處理;想領取抬頭支票者,可向香港郵政遞交書面登記表格,或透過其網站(hongkongpost.hk)遞交電子登記表格。市民亦可郵寄書面登記表格到香港郵政信箱182020號;如在本地寄出,無需貼上郵票。書面登記表格將在6月15日起,於參與計劃的零售銀行、香港郵政及現金發放計劃網站(www.cashpayout.gov.hk)供下載;市民亦可到各銀行分行、郵政局、民政事務總署各區諮詢服務中心、社會福利署分區福利辦事處、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辦事處及客戶服務中心索取。
書面表格登記會分三批、每批隔兩星期進行,一般於登記後兩星期可以收到錢,即若6月21日至7月4日登記,7月20日可收錢。
65歲或以上(1955年或之前):6月21日起接受登記,7月20日起收款
50至64歲(1956至1970年):7月5日起接受登記,8月3日起收款
18歲至49歲(1971至2002年):7月19日起接受登記,8月17日起收款
陳茂波指,海外合資格的港人,如有銀行戶口,可以網上登記,錢直接入落戶口;若選擇收支票者,可選擇郵寄表格,亦可經郵政網頁登記,但收支票時,需要親身籤名及取支票。
新移民可透過關愛基金申請1萬補貼,9月可申請
政府周一(8日)公布18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本月21日起,可申請政府派發的1萬港元,最快7月初可望「有錢落袋」,而新來港人士卻未在此列。不過最新消息指,新移民可透過關愛基金申請1萬元,最快9月可申請!
根據政府早前發布的消息,合資格的新移民(香港非永久居民),會透過關愛基金申領1萬元補貼款項。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透露,相關人士可於9月申請,當局會再考慮可否提早派錢。申請人士需通過以住戶為基礎的經濟審查,及提交證明文件,家庭入息限額將參考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1次過津貼項目水平,以1人住戶為例,建議入息限額以14325元劃線,料20.3萬人受惠,涉及款項達21.3億元。由於涉及經濟審查程序,相關行政費用約需1億元。
滿18歲合資格非永久居民可申請 外傭等不合資格
關愛基金秘書處預計受惠人數約為20萬,總開支為21億3千多萬。當中津貼金額支出為20億3千萬元,行政費則為1億多元。初步預計在今年9月前便開始申請。據了解,「新來港人士津貼」項目的受惠對象是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成員,希望能支援最有需要的人士, 但這個項目並不是所有非永久居民都能拎取一萬元。受惠者要符合三大資格:
滿十八歲(2021年3月31日或之前成年)
來港未滿七年
為低收入家庭
所以外傭、優才計劃、工作假期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就業以及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人士就在此項目不能受惠。另外,津貼的審查會以個人入息為基礎, 如符合所有申請條件,家庭住戶中每名非永久性居民成年申請人均可獲發津貼。而且申請人設有入息上限,就會參考並無任何津貼的家庭的入息限額:
1人住戶為14325元
2人住戶為21750元
3人住戶為26200元
4人住戶為32400元
派錢1萬 申請人可透過電子系統呈交申請表
申請人可以透過電子系統呈交申請表和文件,合資格的申請人可選擇以自動轉帳或支票方式領取其津貼。關愛基金秘書處委託政府外的機構協助推行此次項目,如銀行等。而申請人可經電子系統呈交申請表和文件,或選擇以自動轉帳或支票方式領取津貼並且要提交所需文件:身分證副本和新來港的證明文件副本等。關愛基金秘書處亦會抽查部分個案,銀行也會抽查約一成的申請,被抽查者就要提交詳細資料。
來源:活動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