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遊擊隊》主角原型有兩人 為兩任大隊長(圖)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圖為我軍民在破壞日軍運輸線。資料圖片

  圖為《鐵道遊擊隊》電影中劉洪的原型劉金山。資料圖片

  周·重磅

  解密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楊春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每當這首老歌響起,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便浮現在人們眼前。

  1956年,改編自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的同名電影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在影片中,以大隊長劉洪為首的遊擊隊員們「爬飛車」「搞機槍」「闖火車」「炸橋梁」,生動地刻畫了抗日英雄的形象。他們的事跡藉由作家劉知俠的筆流傳了下來。這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被肖華將軍稱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組建鐵道遊擊隊

  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莊一帶的一支抗日武裝,成立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人員最多時達300餘人。這支以薛城為中心,由鐵路工人、小攤販、礦工和流浪者組成的非正規部隊,捨生忘死,在鐵路線上與日軍周旋,是日寇侵華的「心腹之患」。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這句歌詞正是鐵道大隊隊長洪振海英勇人生的寫照。

  1910年,洪振海出生在山東滕縣的一個木匠家庭。少年時期的他經常幫火車司機幹些活,由此學會了火車駕駛技術。後來迫於生活,和窮孩子們一起爬火車搞煤炭和糧食,練就了爬車飛車的本領。

  1937年七七事變後,洪振海投身抗日活動並成為積極分子。1938年3月棗莊淪陷,洪振海毅然參加了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日軍在棗莊利用商業機構大搞特務活動,暗殺和逮捕抗日軍民;同時,山區抗日部隊由於得不到棗莊日軍活動的情報,數次與日軍遭遇或被日軍突然包圍。

  為扭轉被動局面,洪振海打入棗莊建立了秘密情報站。1939年10月,洪振海了解到有一列裝有武器彈藥的火車路經棗莊,準備開往臨城。當晚該列火車剛開出棗莊站,洪振海等人便躍上火車,將包紮好的2挺機槍、12支三八蓋步槍和兩箱子彈掀下了火車。11月,洪振海便秘密組織了一支11人的抗日武裝,取名為棗莊鐵道隊,洪振海任隊長。

  由於日軍對魯南山區頻繁「掃蕩」「封鎖」,山區抗日部隊的生活極其困難。1940年6月的一天,一列運鈔車剛出棗莊,洪振海等人便躍上車,殺死了所有押車的日偽軍。繳獲偽幣8萬元、短槍3支、長槍12支、手炮1門、機槍1挺。從此「飛虎隊」的威名迅速傳開。

  1940年,魯南鐵道大隊組建,下轄3個中隊,150多人,洪振海任大隊長。這支隊伍活躍在微山湖和臨城周圍地區,解放微山湖、夜襲臨城站,不斷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隨後日軍展開瘋狂的報復。1941年12月的一天,臨城日軍集結1000多人,分兩路包圍六爐店,可鐵道大隊此時已轉移到了黃埠莊。惱羞成怒的敵人毒打群眾,燒了村子。聽說此事的洪振海怒火中燒,立即組織隊員反擊,卻最終因目標暴露,犧牲時年僅32歲。

  洪振海犧牲後,魯南軍區政治部追認洪振海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2009年,為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中宣部等單位舉辦的評選「100位為新中國建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活動中,洪振海被廣大群眾推薦為150位候選人之一。洪振海生前率領鐵道遊擊隊「血洗洋行」「飛車搞機槍」等許多傳奇式的抗日故事至今仍在魯南地區廣為流傳。

  消滅日偽軍5000餘人

  繼洪振海後,劉金山擔任鐵道大隊隊長。生於山東棗莊一戶礦工家庭的劉金山於1938年加入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1940年9月加入鐵道大隊,成為骨幹力量。

  1941年,劉金山參加了鐵道大隊夜襲臨城火車站的戰鬥。整個戰鬥進行不到10分鐘,不僅剷除了高崗(《鐵道遊擊隊》中日軍特務隊長崗村的原型),還繳獲了兩挺機槍、30餘支步槍、3支手槍及數千發子彈。從1941年至1945年日軍投降,幾年時間中,鐵道遊擊隊打特務,除叛徒,頻繁出擊,威震敵膽。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命令所有在華日軍只向蔣介石部隊投降,不得向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繳械。朱德總司令連續發出七道命令,要求各根據地抗日軍隊向被我包圍的日軍發出通牒,限期投降,對拒不投降之敵堅決予以殲滅。

  據鐵道大隊偵察兵張書太回憶,在沙溝車站東北1裡多的沙溝街上駐著偽軍一個團,他們接受了蔣介石「維持地方治安」的命令,不肯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為迫使集結在沙溝車站的日軍向鐵道大隊繳械,魯南軍區先消滅了這些偽軍。

  劉金山遵照魯南軍區的指示,向日軍鐵甲車大隊隊長太田申明我軍立場,並派代表與日軍代表談判交涉,終於使日軍低頭認罪,交出武器投降。

  根據棗莊市黨史辦提供的史料,那次受降儀式上,日軍共繳出2門重炮、8挺重機槍、180多挺輕機槍、近2000支步槍、兩麻袋手槍、40噸炮彈、兩車皮子彈。鐵道遊擊隊用20多輛牛車,拉了兩天,才把這些武器送到軍區司令部。這次受降,也是抗戰史上罕見的成建制日軍向遊擊隊繳械。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鐵道大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魯南鐵道大隊對日作戰300餘次,取得消滅日偽軍5000餘人的輝煌戰果。1946年3月,魯南鐵道大隊奉命撤銷,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魯南鐵路局,劉金山被任命為副局長。

  1946年8月,為遲滯徐州地區國民黨軍向魯南根據地的集中進攻,原鐵道大隊部分骨幹,重新組建了有190餘名隊員的魯南鐵道大隊,劉金山再度出任大隊長。此後劉金山隨軍南下,參加淮海、渡江等重大戰役。

  值得一提的是,鐵道遊擊隊還曾成功護送過劉少奇、陳毅、陳光、朱瑞等人以及千餘名抗日將士過境。

  魯南鐵道遊擊隊從創建到撤銷番號,前後有5年時間。在這5年的戰鬥歷程中,鐵道遊擊隊以津浦鐵路為目標,以微山湖為根據地,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給主力部隊提供了大量的戰備物資,並先後為各主力部隊輸送了十幾個連隊的兵力。

  小說電影傳英名

  小說《鐵道遊擊隊》就是以魯南鐵道大隊的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著名作家劉知俠在創作這部小說時,為了點明這支鐵道大隊「遊擊」的戰鬥性質,將小說取名為《鐵道遊擊隊》。

  據劉知俠的夫人劉真驊回憶,1943年夏天山東省軍區召開全省的戰鬥英雄、勞動模範大會,劉知俠所在的《山東文化》編輯室的同志都投入了這一工作。在這次英模大會上,劉知俠認識了鐵道遊擊隊的英雄人物,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

  1944年和1945年,劉知俠兩次冒著生命危險越過敵人的封鎖線,同遊擊隊員們生活和戰鬥在一起,積累了豐富真實的創作素材。1946年,正當劉知俠要動手寫作時,解放戰爭爆發,他受命執行新的任務,創作擱置到1952年。直到1953年成書,這部作品整整寫了10年。

  《鐵道遊擊隊》的男主人公、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是以洪振海、劉金山這兩任大隊長為主要原型創作出來的。電影《鐵道遊擊隊》在上海首輪映出時,上座率創了新高,轟動全國。1957年,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北京日報》聯合舉辦國產新片評選,它又被評為最受觀眾歡迎的10部影片之一。

  作為小說男主人公劉洪的原型之一,《鐵道遊擊隊》被改編成電影時,劉知俠還請劉金山擔任了電影的軍事顧問。

  《鐵道遊擊隊》拍攝外景地原擬從故事發生地山東選擇,但經考察發現棗莊鐵道線太繁忙,而微山湖又太遼闊,並不適於拍攝,後改選無錫、南京郊區及太湖。電影拍攝取得了上海市鐵道分局支持,在江灣附近撥出一條還沒有正式運行的支線鐵路和幾列火車供拍攝使用。

  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演員曹會渠第一次參加拍電影,就演劉洪隊長這個角色,為了在銀幕上展示鐵道遊擊隊特有的高超巧妙駕車與跳車技術,他與其他演員一起,在上海鐵道局機務段同志的幫助和指導下,跟著火車在上海與蘇州之間來回跑,反覆練習開車、跳車的關鍵動作。

  在影片高潮段落「芳林嫂被押刑場、劉洪飛騎相救」的一場戲中,為了能自如騎馬飛奔,曹會渠苦練騎馬技術。按劇情規定,演員要騎著馬追趕火車,並在公路與鐵路交岔口越過火車頭,導演要求馬與火車在同一時間、同一畫面擦肩而過。開拍那天,劉金山親自操縱火車,曹會渠在最佳時機一躍而過。

  位於火車鐵軌五、六米外的觀看者都情不自禁地感嘆:「拍攝現場就是戰場」。

  指揮 郎國華 梅志清 孫國英 策劃統籌 羅彥軍 江華 李勁 謝苗楓

相關焦點

  • 這裡長眠著鐵道遊擊隊大隊長洪振海烈士,其墓地雜草叢生有些荒涼
    臺兒莊戰役紀念館」、「」鐵道遊擊隊紀念碑了」以及首任大隊長「洪振海烈士墓」等抗戰遺址。抗戰時期,洪振海在中共的領導下,組建了一支活躍在滕州、棗莊和微山湖一帶的抗日武裝——魯南鐵道遊擊大隊,洪振海任大隊長。是紅色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的生活原型之一。就像電影主題曲中所描述的那樣,洪振海大隊長率領遊擊隊員,戰鬥在車站和鐵道線上,爬飛車搞武器裝備,闖火車炸橋梁,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不得安寧。
  • 鐵道遊擊隊:尖刀插入敵心臟
    圖為《鐵道遊擊隊》電影中劉洪的原型劉金山。資料圖片 周·重磅 解密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 為扭轉被動局面,洪振海打入棗莊建立了秘密情報站。1939年10月,洪振海了解到有一列裝有武器彈藥的火車路經棗莊,準備開往臨城。當晚該列火車剛開出棗莊站,洪振海等人便躍上火車,將包紮好的2挺機槍、12支三八蓋步槍和兩箱子彈掀下了火車。11月,洪振海便秘密組織了一支11人的抗日武裝,取名為棗莊鐵道隊,洪振海任隊長。
  • 鐵道遊擊隊:插入敵人心臟的「利刃」
    ,作家劉知俠以魯南鐵道大隊的英雄事跡為素材創作的小說《鐵道遊擊隊》出版後,又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劇中的英雄人物和鐵道遊擊隊家喻戶曉。大隊長劉洪的原型人物是鐵道遊擊隊兩任隊長洪振海、劉金山的組合,李正的事跡,取材於鐵道遊擊隊第一任政委杜季偉的鬥爭經歷,李正這個名字則是取鐵道遊擊隊第四任政委文立證烈士名字的諧音。副大隊長王強的原型是王志勝。  魯南鐵道大隊,主要活動於津浦鐵路魯南段和臨(城)棗(莊)支線上。
  • 真實鐵道遊擊隊隊長原型劉金山,後來最終結局如何?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就是大隊長劉洪,那麼你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劉洪的原型是誰嗎?其實有兩位,一位是鐵道遊擊隊第一任大隊長洪振海,後來不幸犧牲。一位是臨危受命接任隊長的劉金山,他也是鐵道遊擊隊最後一任大隊長。小說《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劉洪的名字,就是從洪振海和劉金山中各取 一字組成的。
  • 鐵道遊擊隊
    鐵道  人物介紹    趙明偉,原名趙若華,1919年出生於山東。1943年10月至1944年9月任魯南鐵道遊擊隊第四任政委。經歷各種戰鬥100多次,8次負傷。獲國家頒發的「獨立自由」勳章和「解放」勳章。
  • 《鐵道遊擊隊1939》即將開機,張涵予出演大隊長「老洪」
    本報記者獲悉,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將於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其中,張涵予出演的大隊長「老洪」,就是以真實人物洪振海為原型的。張涵予表示,自己從小就很喜歡「鐵道遊擊隊」的故事,這次有此機緣參與該片創作,他查閱了大量關於洪振海這個英雄人物的資料,做足了功課。楊楓導演設置的寫實凜冽的風格非常打動他,他十分期待與「老洪」早點見面。導演楊楓也表示,張涵予絕對是「老洪」的不二人選。
  • 鐵道遊擊隊中的日本隊員
    兩人入隊後,受到了鐵道遊擊隊政委張鴻儀、大隊長劉金山的熱情關懷與支持,很快適應了鐵道遊擊隊的戰鬥生活。當時兩人十分喜歡穿中國服裝,經常化裝成中國農民,同鐵道遊擊隊一起活動在津浦鐵路兩旁微山湖畔。1942年4月,日偽軍10000餘人包圍微山島。
  • 他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 出生於蘭陵鎮沈坊前村 晚年享正軍級待遇
    蘭陵鎮沈坊前村的杜季偉,是小說《鐵道遊擊隊》原型人物的藍本之一。《鐵道遊擊隊》小說作者劉知俠說他是這樣塑造李正的:「我是以杜季偉的事跡為主,結合後來幾位政委的特點,塑造了李正這個政委形象。」人員最多時達300餘人,鐵道遊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杜季偉是魯南鐵道大隊的第一任政委和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這支人民抗日武裝初創時唯一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 鐵道遊擊隊:插入敵人心臟的鐵路「鋼刀」
    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撞火車那個炸橋梁,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這首被廣為傳唱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描寫的是在抗日戰場上與日寇浴血奮戰的鐵道遊擊隊。舉世聞名的鐵道遊擊隊即是魯南鐵道大隊,主要活動於津浦鐵路魯南段和臨(城)棗(莊)支線上。1938年,一群青年人在山東棗莊建立了秘密抗日情報站。
  • 鐵道遊擊隊真實存在嗎?守衛邊關幾十年,至今還有一名隊員在世
    據說在中國的影視基地每年會拍三千多部影視劇,其中有兩千多部是抗日劇,可見中國人對日本人那可是恨之入骨的,畢竟抗戰的主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不會變的。很多人都喜歡一些遊擊隊的故事,這一類的影視劇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今天就要來說一說鐵道遊擊隊的一些事情。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關於鐵道遊擊隊的電影與電視劇,這些中華民族英雄事跡也是口口相傳。
  • 檔案還原真實鐵道遊擊隊:「抓煤老道」變身抗日英豪
    聽到電影《鐵道遊擊隊》的主題曲,電影中描繪的英雄人物會一一浮現在我們面前。其實,鐵道遊擊隊真實地存在過,其中的人物也都有生活原型。山東省檔案館保存了一份鐵道遊擊隊第一任政委杜季偉1946年所寫的「魯南鐵道隊介紹」,從中我們可以了解真實的鐵道遊擊隊。
  • 真實的鐵道遊擊隊第三任政委,在衝出日軍包圍後折返救人而犧牲
    早在1954年,隨著劉知俠所著小說《鐵道遊擊隊》的出版,鐵道遊擊隊英勇抗日的故事就開始在我國廣為傳頌。全面抗戰期間,確有一支活躍在臨棗線和津浦線上的鐵道遊擊隊,其正式名稱為八路軍魯南軍區獨立支隊第二大隊。
  • 鐵道遊擊隊,背後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
    鐵道遊擊隊員合影可是鐵道遊擊隊的核心成員,全部是江湖好漢,他們在當地,也叫「吃兩條線的」,說白了,就是鐵路上的賊,火車運什麼,他們就偷什麼,然後轉賣,以此為生。一定是長時間跟火車打交道,老是在鐵路上混,慢慢學來的,這就決定了,鐵道遊擊隊要想在鐵路邊打開局面,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離不開這些「吃兩條線的」,鐵道遊擊隊大隊長洪振海,副大隊長王志勝,也曾經是扒車偷煤的高手,王志勝,就是那個能在火車開八十公裡時速的時候,也能扒上火車的,為數不多的高手之一。
  • 永遠的經典連環畫《鐵道遊擊隊》
    《鐵道遊擊隊》小時候有過若干冊,對這套連環畫特別有感情,甚至有有收藏家說鐵道遊擊隊可能是所以連環畫中綜合思想性、藝術性、故事性最佳。這套連環畫歷史上曾經多次重新印刷,最出名的是上美10冊《鐵道遊擊隊》由韓和平和丁斌曾繪製,韓署名在前,應該為主,或者資歷老些。
  • 鐵道遊擊隊老隊員黃岱甡(上)
    ◆ 黃力彥  提起抗日戰爭時期戰鬥在山東南部地區的鐵道遊擊隊,可謂大名鼎鼎,尤其是經過以其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電影、電視劇的傳播後,更是婦孺皆知,聞名遐邇。
  • 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創作的前前後後
    翌年5月,抗大畢業後,他留校先後任抗大分校區隊長、隊長和軍事教員。期間,他曾隨抗大一分校兩次深入敵後,熟悉敵後的遊擊戰爭生活。這為他後來創作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奠定了良好的生活基礎。 1943年夏,山東軍區在莒南縣的坪上召開全省戰鬥英雄模範大會,劉知俠作為《山東文化》的編輯應邀與會。
  • 《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張涵予出演經典角色「老洪」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9月28日,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電影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老洪」。如今,該片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前期美術組正在山東境內選景搭建。
  • 微山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因著名的鐵道遊擊隊而聞名天下
    島上西北部鳳凰臺上的微子墓系殷商古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到東部山頭上有目夷墓,到西漢有漢代張良的封地留城沒入湖中,島西路有張良墓。微山島上的漢代墓葬,頗多出土文物,有大量精美的畫像石刻。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鐵道遊擊隊,即以微山島為根據地,以微山湖為依託活動,在津浦鐵路兗州至徐州段兩側,打擊日本侵略者屢建功勳。
  • 張涵予電影《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 劇情角色介紹
    張涵予電影《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 劇情角色介紹  由楊楓執導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衛家園的故事。  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在山東魯南地區的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力量。
  • 鐵道遊擊隊創建80周年,20餘位後人重聚棗莊緬懷先輩
    此外,我國重要國家領導人曾為鐵道遊擊隊紀念碑題寫碑銘,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設計紀念館。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聆聽了鐵道遊擊隊副大隊長王志勝之子王金國所作的關於鐵道遊擊隊的戰史報告,以及劉傑對小說《鐵道遊擊隊》中地下情報員老周的原型、父親劉景松的介紹,對革命先輩們活躍在鐵道線上,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浴血奮戰,奏響民族救亡最強音的壯舉表示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