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生吞飄屍恆河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1-02-17 邊走邊逛

{歡迎分享 請勿轉載}

熟悉小主的友人大抵都聽說過小主生吞恆河水的故事。

沒錯,就是那條印度同胞奉若神明、視之為生命之源的「母親河」。

當然,同樣也是那條外果仁徒眼中,汙水橫流、浮屍滿江的「垃圾河」。

同一條河流,因為認知的不同竟有如此巨大的落差,這個世界唯物與唯心,還真是一言難盡。

小主雖不是立場堅定鬥志強的馬克思唯物主義者,但生吞恆河水這件事卻也真真未曾想過。

2011年10月,邊走邊逛,行至印度,聖城瓦拉納希,是旅行計劃中早早定好的一站。「瓦拉納希」是印度語(वाराणसी)的音譯。

首次出遊印度,這裡必是繞不開的去處。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稱其「比歷史古老,比傳統古老,甚至比傳說還要古老。它看起來比所有這一切加起來還要老上兩倍多」。

這座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的城市,享有「印度之光」的榮稱,是印度恆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相傳6000年前由作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溼婆神所建。早在公元前4至6世紀,這裡已成為印度的學術中心。

公元前5世紀,佛祖釋迦牟尼曾經來到這裡,在位於市西北10公裡處鹿野苑首次布道、傳教。

印度電影、電視劇裡,明豔不可方物的印度少女,迎著初生的太陽,沐浴金色的晨曦,在恆河中淨身祈禱的場景就發生在瓦拉納希。

雖然恆河沿岸有不少「聖城」均可沐浴淨身,但瓦拉納希毫無疑問是其中最神聖的一座,原因就在於它是「溼婆之城」。

溼婆(Shiva)與梵天(Brahma)和毗溼奴(Vishnu)為印度教三大主神。

和創世之神梵天、維護之神毗溼奴不同,溼婆是生殖與毀滅之神。

印度教神仙眾多(孫悟空也是印度教的猴神哈奴曼),但溼婆卻是最有人氣的一位大神。雖然歪果仁聽起來覺得毀滅之神比較恐怖,但毀滅的背後也代表了重生與再造,所以其實溼婆也是再生之神。

▼溼婆亦是「舞王」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記載溼婆與妻子做愛時,一次就達100年之久,孕育了印度文明。故,林伽(男根)是溼婆的最基本象徵。

當人類的身體和所有的物質在時間的老化作用下變的無用之時,溼婆施予仁慈創造更新(返老還童)。印度教信眾認為他是最容易滿足的神,具有極大的慈悲心。只要帶著愛心獻上一滴恆河水,他就會非常高興。

▼溼婆又一相

溼婆神會非常快的賜予信徒合乎宗教法則的願望(很快顯靈)。

而且在印度文化中,女性一直視溼婆神為最標準的丈夫,所以少女也經常祈禱他和他的妻子,祈求自己的婚姻幸福。

小主這枚時常在唯物與唯心之間搖擺不定的少年,懷著對宗教的好奇,未知世界的崇敬,在2011年10初,乘坐大鐵鳥從德裡來到瓦拉納西。

▼瓦市機場

機場至市區公共運輸並不便利,小主選擇了計程車,路途意外的漫長,沿路的風景只能說不要太原始不要太貧瘠。

▼計程車與國內並無二致

中國鄉村的景致,這些年,小主四處雲遊,多少也算領略過。

然而無論什麼樣的貧困鄉貧困縣,比起印度鄉下,那簡直不值一提。

驅車趕往瓦拉納希市區的途中,小主眼見不少「赤腳大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無鞋可穿,一雙赤腳討生活。更有赤貧者,衣不蔽體,幾片破布身上一搭,就是日常衣衫。還有的一家數口,擠在草棚裡,就是全部營生。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大約50分鐘後,行至市區主街,司機把我們撂下,說是到了,繼續向前需換乘人力三輪車。

這真是一條讓人頭皮發麻的主街。

街道上亂成一團,人頭湧湧、車水馬龍,擁擠到連一個針都插不進去。坐在人力三輪車上,同行的某sir已經雙目發直,滿臉憂鬱,雙手緊緊的護住行李。司機大哥騎了十多分鐘,三輪車也就是駛出了十來米。中途有乞討者前來求食,司機大哥直接彪悍的揮舞膀子掄過去,看得小主心臟都提到了嗓子眼。

▼這樣的街道真是寸步難行

主街的盡頭,就是瓦拉納西著名的Dasaswamedh Ghat(主石階)。這裡就是每天傍晚舉行恆河夜祭的地方。

▼Dasaswamedh Ghat

在靠近Dasaswamedh Ghat的地方,人力三輪車司機也把我們扔下了,他告訴我們,瓦拉納希的旅舍都在主街道兩側「深不見底」的小巷子裡,車根本沒法進,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人力「11路汽車」(雙腿)啦。

在印度,無論哪座城,有一樣是完全不會缺少的,那就是--旅遊蒼蠅。

▼就是這種人力三輪

所謂「旅遊蒼蠅」也就是掮客,他們負責給各個旅遊機構、旅館拉客,靠吃回扣過活,一見有歪果仁來到,就嗡嗡嗡的圍上去,是為「蒼蠅」。

不過在那樣一個混亂的異次元裡,有「蒼蠅」引路似乎也不錯。

原來是見到「蒼蠅」就退避三舍的小主,當時只是隨口問了個路,「蒼蠅甲」就一把抓起小主的行李,頂在頭上,朝小巷狂奔而去,小主和同伴只能快步尾隨其後,步行大約20分鐘之後,終於投宿在了「蒼蠅」介紹的旅店裡。

▼迷宮一般的小巷子

瓦拉納希的小巷七拐八繞,完全無東西南北可循,好在小主生在同為迷宮的中國「山城」--重慶,認路本領堪稱導盲犬級別,問旅館老闆拿了張簡易地圖,對瓦城大致也就瞭然於胸了。

▼小主投宿的puja guesthouse

一條主街道、一處主石階。一座依河而建的城市。

城市自河岸向內陸延伸,岸邊據說一共有80多處「石階」,而每一處「石階」都有它的名字,所以理論上講,只要找到恆河,就會找到「回家」的路。

凡人來瓦拉納希,恆河夜祭是不可錯過的風景,而另一大必不可少的獵奇圍觀就是「燒人拋屍」。瓦城有不少「火葬場」如今都成了「旅遊名勝」。

▼冒煙處就是……

小主或許並非凡人,眾口鑠金的恆河夜祭,因為雨季恆河大水,在瓦城呆了數日也未曾得見。而圍觀「燒人」這件事,卻意外的順利。

瓦拉納西的火葬場不少,但最大也不外、3家。據說,盤子大的火葬場,因生意太好,燒不過來,甚至還引進了焚化爐,提高效率。

不過絕大部分印度教徒還是保守的,他們希望用最傳統的方式--木材,燒透化灰,最後灑向恆河,完成生命之圓。

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加上對地圖的絕對敏感(不得不贊印度的英文普及程度英殖民地沒白當),七葷八素的,小主和同伴某sir居然就這麼繞到了瑪尼卡尼卡石階(Manikarnika Ghat)(瓦拉納西最大的火葬場)。

除了我們這兩枚中國人,周圍還有不少金髮碧眼的西人同來圍觀。

只見青煙寥寥,在天空中舞蹈,經文祈禱聲陣陣,隨風飄散。氣氛肅穆而緊張。小主所到的10月,正值恆河雨季,洪水泛濫,水平面高企,淹沒了瓦城絕大多數的石階,因此,火葬場不可近身,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據說,火葬場的老闆個個都是豪富,資產驚人。但凡能夠在此處被燒透的印度教信徒都屬「有米階層」,需知,火葬不是你想燒,想燒就能燒。需要支付一大筆「火葬費」,早早預定排隊方可化歸塵埃重回母親河。

不過,真正到了火葬場,其實根本不會聯想到金錢種種。

現場十分安靜,工人們按部就班的重複著日復一日的勞作。

▼在pujaguesthouse就能眺望火葬場

那日是個陰天,似想下雨,天空中有溼潤的氣息。小主身後的牆上堆了一人高的木材。依靠在牆壁上,即便是獵奇而至的遊客也沒有一人喧譁吵鬧。

▼木材

這一刻,大家都是靜靜,靜靜的感受死亡之旅。

突然就想起了《紅樓夢》裡的《好了歌》,「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生命的誕生是如此神奇,生命的消亡又是如此迅速。

到頭來不過是,一捧灰,一陣煙。功名、嬌妻、兒孫,忘不了也帶不走。

對於流萬年生生不息的恆河來說,人的一生,何其渺小,執念即業障,唯有放下,方可好了,超越輪迴,抵達彼岸,獲得永恆。

當然,唯物論者不這麼講,在「人死燈滅萬事皆空」的追隨者眼中,這一切都不過是軟弱的唯心論者的一場自圓其說的「心理麻醉」。

好像在一剎那之間,明了為什麼印度出哲人。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面對奔流不息的恆河,面對千年不變的神聖喪葬,面對虔誠的經文和祈禱,好像也只能思考一點生生死死,存在與滅亡。在這裡,想項目、想股票、想期貨、想工作……似乎都大大的不合時宜。實際上,進入這個獨特的空間裡,在那一時那一刻,凡塵俗事,似乎早已是過眼雲煙。

因恆河漲水,沿河岸石階走回主街道的夢想破滅,只能估摸著亂竄回頭。

小巷中,轉個彎就出現的牛、羊已經不能讓人心驚,一家舊書店,倒是吸引了小主的目光。這家書店的舊書品種可謂包羅萬象,從書報雜誌到各種教材,經書,甚至食譜……樣樣都有,還有沒有用完的小學生習字簿。

印度雖窮但是這裡人對知識的渴求和敬重著實令天朝的「手機黨」汗顏。

▼舊書店

就是一本沒用完的小學生習字簿都如此珍惜,鉛筆寫過的字跡用橡皮仔細擦去,循環利用。有點像中國上世紀60、70年代不是?對知識如饑似渴……

第二日是個晴天,小主和同伴到了主街晃悠。

從旅店行至主街的途中,一個重要的分岔口,就是溼婆金廟。

▼網絡圖據說是這樣的

瓦拉納希是溼婆的道場,這裡的金廟更是印度教教徒心中聖地中的聖地,寺廟裡有一座金黃色的尖塔,據說用了880千克的黃金打造。非印度教徒不得進入,寺廟門口,有穿卡其色軍裝手持步槍的印度軍人把守。

▼身後就是守廟的印度大兵

小巷裡還有不少食肆、小商鋪以及瑜伽道場。

當日中午,選擇了一間位於主街的「豪華餐廳」覓食。

不想,竟然在餐廳遇到了中華同胞。同樣是來自深圳,在鵝廠(騰訊)工作驢友以及他的網約同伴,還有一枚臺灣妹紙。

寶島人傑地靈,臺灣妹紙是條漢子,連小主都不禁拜服。

▼開眼界,咖喱拼盤

妹紙隻身一人,獨自居住在瓦城一間旅舍(據說旅舍中只有她一位住客)。就這樣,她還能跟店主壓價,把房價殺到不足100元人民幣,並迫使店主交出「熱得快」供她煮方便麵之用。去鹿野苑時,她更是搭了印度鄉黨的貨車就走,一毛不拔,分文不花!

午餐依舊是咖喱。不過和國內的假咖喱不同,這裡的咖喱大餐做足全套,既有醃製的咖喱鹹菜也有各種調味,一碗米飯,N碗咖喱,任君選擇。

▼結完帳餐廳送的甜點(雖然也不知道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大米與國內大不相同,長而幹,搭配咖喱倒是合襯。

一期一會,餐後,大家速度散去,各自遊走玩耍。

走街串巷,小主買了盤印度流行音樂CD又豪飲了一瓶可樂。

期間,與小販閒聊,小販對中國十分好奇,他告訴小主,來印度的背包客中國人越來越多,「中國人,有錢!」小販感嘆說,「你也很有錢吧!一個月能有***盧布(小主心中略略估算一下也就3000人民幣)吧?」(當即覺得這話沒法接)

▼走遍全球都是可樂最盡興

說來禍根就是這瓶可樂。因為街巷裡有許多的商鋪在出售金屬製作的迷你隨身小罐,這種小罐,是用來盛恆河水的,印度那麼大,外省的印度教徒來一趟瓦拉納西不容易,多數也都會帶些恆河水回去紀念。

▼非常環保恆河泥做的陶罐(價格便宜用完就打碎)

想著親朋好友,小主也買了些迷你小罐,並打算用可樂瓶裝些恆河水帶回國內,再分裝到小罐子中,這不是極有意義的手信嗎?

▼街巷裡的商鋪

不想,當日雖陽光燦爛,傍晚就開始淅淅瀝瀝的小雨。

▼夜色裡瓦拉納西

第三日是個陰天,小主帶了可樂瓶,就去Dasaswamedh Ghat汲水。

雨季恆河漲水,水流速度十分驚人,印度同胞告訴小主,前幾日,恆河才衝走了幾個人。在這樣的季節裡,恆河是危險的,即便是印度教信徒,也很少下水沐浴,稍微往河中心走兩步,一個不留神,就會被恆河捲走。

▼看起來與長江黃河差不多

瓦城的恆河中心,有一座小島。泛舟恆河,到小島上眺望瓦城全景原也是瓦拉納希旅遊的一大賣點。不過因為雨季,水流湍急,這個項目也暫停了。

小主在河邊就見到很多空蕩蕩的小木船寂寞的停靠著,並無人買賣。

▼雨季不會出航

這個時節的恆河,因為泥沙俱下的關係,就是一條洶湧的大江,江水是黃色的,看起來,與中國的黃河與長江並無差異。

網帖上那些描述恆河漂屍的恐怖場景,小主在實地並未得見。想來雨季如此水流速度,且不說人屍就算牛屍也都速速衝走了吧。

▼其實小主覺得比屍體更可怕的是這些泥漿

漲水,Dasaswamedh Ghat都不怎麼見得到石階,那標誌性的長長的階梯被恆河水掩蓋。不過,岸邊還是苦行僧修行,小童出售鮮花。人們將鮮花拋於恆河之中,祝福「母親」。眼不見為淨,小主灌了一整瓶的恆河水,看起來除了黃,也並無其他別樣之處,也就心安理得的將它放入行囊。

▼汲取恆河水

晚間無聊,小主還與同伴一起去瓦城的電影院看了場電影。

今日印度種姓制度餘威猶存,就連買電影票也是分階層的。外國人在印度相當於剎帝利階層,可以選擇距離大銀幕較遠,比較舒適的「黃金位」。據說,低種姓基本不進電影院,就算進來,也只能坐前兩排,仰視銀幕。

▼銀幕很大,畫質居然還很不錯

當晚放映是一部印度語電影,印地語發音、印地語字幕,非常的原汁原味。是一個類似美國大片《空軍一號》的故事,男主角是印度空軍,各種耍帥。女主角是大家閨秀,兩人的愛情各種跌宕起伏,一言不合就跳舞。

▼印度空軍碉炸天

電影放映,居然還設有「茶歇」時間,看到一半,大家都集體走出影廳,到咖啡室喝茶……(歐洲很多影院也是有茶歇時間不愧是英殖民地)

一場電影看了將近3個小時,世界果然是梵天的一個夢。

▼喝杯咖啡繼續看

這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簡直不可想像。在印度,時間就是用來無限制浪費的。沒有必須,只有也許、可能、或則……

出了影院,天地已變。狂風大作,暴雨肆虐,街道已經被雨水淹沒,水漫金山,轉眼已是一條小河。這哪是瓦拉納西,這分明是威尼斯!

瓢潑大雨,小主的小雨傘根本頂不住。然而等了半個小時也不見雨勢轉緩,天色越來越晚,周圍的路人也都紛紛離去,小主和同伴只能鋌而走險。

▼大水衝了龍王廟

夜色和大雨模糊了視線,小主身為「人肉gps」亦難以衛星定位,更何況還要隨著留意漫過小腿的洪水。這一夜,瓦拉納希已是「水城」。

6年過去,小主依然記得,當晚瓦城的大街小巷都變成了「下水管」,水流自地勢較高處俯衝直下,激流勇進,簡直無處可逃。同時,天上的大雨澆透全身,眼睛裡全是水汽,需不停用水抹去臉上的雨,再扶牆壁前行。

若不扶牆,很可能就被巷子裡的水流卷倒。

迷宮中如何摸回旅舍如今想來依然是一場噩夢。

神奇的是,次日,豔陽高照,商販們自有其節奏的疏通下水,清理積水,就好像災難沒有發生過一樣。

▼印度人對生死對災難的超然實在令人嘆服

這的確是災難,當天瓦拉納希的報紙在頭版頭條刊發了這場「世紀暴雨」,而我們竟意料之外的活在了瓦城的歷史中。

因為這場暴雨,瓦拉納希與外界的鐵路公路交通全線中斷。原計劃在瓦城短暫停留就趕往菩提迦耶的小主,又被迫在瓦城多呆了數日。

▼瓦拉納西火車站然而根本買不到出城的票

因為經歷了暴雨,次日晚起的小主口乾,拿起桌上的可樂就開灌。

液體自口腔落肚,這才驚覺,這貨哪裡是雪碧,全身冒出一陣冷汗,心下一沉,這不是昨天在恆河邊灌的恆河嗎嗎嗎???

立即跑去洗手間一陣嘔,然木已成舟,恆河水已經吞下,覆水難收。

▼剛剛生吞恆河水……

嗯,這可是漂屍水,印度教徒也就是在恆河中沐浴,最多也就是再刷個牙洗個頭。我竟然喝下去了!!!厲害了word天,我這可是比印度教徒還虔誠!!!

坦白講,恆河水的口感與一般江水無異,也就是有點泥沙味。

喝下它之後的心理恐懼,遠遠大於它本身帶來的味覺衝擊。

▼洗澡水

▼洗頭水

小主的老家在重慶,重慶亦是一座江城,幼時,小主常常與表妹們一起隨大人去長江裡「浮水」,自然也不免嗆入好些長江水。喝也就喝了。

因為沒有強烈的心理暗示認為長江水是「漂屍水」,其實也非常之心安理得。

當然,喝下恆河水肯定不能淡定。為了壓住胃部翻起來的恆河泥腥味,小主馬上吃了好多印度手作甜糕,希望能快速將這味「噁心」衝淡。

▼吃塊糕壓壓驚

不可思議的是,這一日,小主的身體竟然並無任何不適。

LP上說,恆河汙濁,大腸桿菌超標。不過,估計因雨季水流迅速,大腸桿菌或許都被衝走了也未可知。(當然此事還有後來分解文末點讚小主就接著碼字)

如今回憶起來,瓦拉納希還是一座美麗安詳的城市。

▼恆河夜祭

只是,這是這份超越生死的美麗,與光鮮亮麗的都市景色不同,與整潔有序的牧場田園也不同,混亂中自有秩序,骯髒裡自有潔淨。

放下現代文明帶給我們的固化思維,放下腦海中的偏見與陳見,啟蒙心智,睜開心眼,會開到一個與鋼鐵水泥電子原件網絡黑帖完全不一樣的蓮花界。

地球如此美麗,世界如此神奇。生吞恆河水,是經歷也是命定。

PS:若您喜歡此文,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有利於激勵懶人博主更新哦凸^-^凸。

▼長按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恆河水那麼髒,印度人還認為是聖河,喝了恆河水不會生病?
    數據統計顯示,在印度恆河河流附近,至少居住著4億人口。這4億人口的生活垃圾大部分都會被扔進恆河中隨水流飄蕩。除此之外,隨著印度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隨之給恆河帶來的工業汙染也是驚人的。印度人也不是天天喝恆河水,只是偶爾朝聖去喝一次呀!
  • 恆河的水很髒嗎?看完流經印度的恆河水,許多中國人都驚呆了
    網友們互相調侃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一句話,那就是「幹這碗恆河水」,因為大家都知道恆河水汙染很嚴重,恆河裡面的魚連中國吃貨都不想碰,今天說的是恆河的水很髒嗎?看完流經印度的恆河水,許多中國人都驚呆了。當他到達印度旅遊時,他想看看恆河有多髒,但當他到達恆河時,他發現只有一段河這麼髒,恆河的大部分並不那麼髒,但看起來有點渾濁,當地人直接在恆河裡洗,一點都不介意的樣子。
  • 印度:知道「恆河水不衛生」,為啥還要飲用?導遊:原因很簡單!
    我們在休閒的時間裡,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美景。印度是一個旅遊大國,很多遊客大都是因為出於好奇會到這個國家旅行。到印度旅行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恆河的水是非常髒,但當地人依舊會使用恆河的水,這是為什麼呢?現如今世界上各國都已經在向前發展,為什麼印度的人民知道恆河水髒還會使用呢?我們在印度旅行時,可以在恆河看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 為何印度人知道恆河水不衛生,也不肯放棄飲用?學者:原因很簡單
    現在在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之後,很多人都會想去外國旅遊嗎,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旅遊不僅能增加自己的閱歷和見識,也能讓自己在平時繁忙的生活裡,留點屬於自己的時間,去體驗與平時自己生活中不同的景色美麗。很多的遊客來到印度之後會發現,印度當地的恆河是非常髒的,可是即便是很髒,印度當地的人也依舊使用這裡的恆河水。讓人非常搞不明白的是,現在的時代也已經很發達了,為什麼印度人明明知道恆河水是存在問題的,非常的不衛生,他們也不肯放棄這種汙染的水資源呢?學者:原因很簡單。恆河對於印度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在我們國家,黃河被我們譽為母親河,我們的文明起始於黃河流域。
  • 「」鹿野苑與恆河水
    這裡保留著「城市」一詞出現以來最原始的樣貌,有唐玄奘取經的西天極樂終點,也有承載生死輪迴的神聖之水。 因為擁有了鹿野苑和恆河水,時間在這裡默默靜止,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流轉,都保持著這座古老城市精神性的鮮活。
  • 印度恆河水之謎,是什麼讓細菌無法生存?
    但是印度最為有名的應該算是恆河了,在印度人的眼裡,恆河是他們的母親河,地位不亞於黃河、長江在我們心中的神聖。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恆河水已經變得不再那麼純淨,人們在河裡洗米、洗衣服、洗澡,可以說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在河裡,但是,如此汙濁的河水,他們喝了不會生病嗎?印度人的免疫力比其他人高。關於恆河水的奧秘。
  • 恆河汙染這麼嚴重,為什麼印度人敢直接喝恆河水?
    恆河全長約為2525千米,是印度的第一長河和第一大河,不過在世界範圍內,恆河的流程並不突出,長度遠遠小於我國的長江和黃河,僅比我國珠江的流程長一些。但是,從河流的地位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河流可以和印度的「恆河」相提並論,河流對於我們人來來說十分重要,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河流密不可分,河流可以提供水源、食物來源、航運開發、水能開發、旅遊開發、防禦作用等功能,所以很多河流都被我們人類稱為「母親河」,恆河就是印度的「母親河」。
  • 印度最髒的恆河水,遍地都是垃圾、屍體,為何還有人花錢買恆河水
    對於印度人而言恆河是很重要的部分,還是他們心中的母親河,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在恆河水裡面,比如洗衣服,洗澡,刷牙,喝水等,甚至還出現了水葬,導致恆河水到處都能看到垃圾,屍體,汙染相當嚴重。對於很多人來說單單看到恆河裡面的水都不敢去喝,可是印度人卻不是這麼認為的,經常都能看到許多印度人赤裸著身體,然後用恆河水往身上去澆,還會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過來洗禮。
  • 印度街頭的氣泡水,難道真的是用恆河水調製的嗎?
    在印度的街頭,小攤販會售賣一種氣泡水,有網友調侃怕不是用恆河水調製的嗎?畢竟印度的水可是相當珍貴的,恆河水是主要來源,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印度的大部分地區都發展的都比較落後,即便是在城市之中,髒亂差的現象也比比皆是,街邊到處都是流動性的小商販,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印度的天氣非常炎熱,賣冷飲的小攤販特別多,其中一種氣泡水特別受歡迎,許多人都會買上一杯來解渴。
  • 印度的恆河水真的有神奇的自動淨化功能?
    恆河,印度人視為最神聖、最受尊敬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長達2700多千米,後流入印度並途徑多個城市,養育著大約5億多印度人。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恆河是至高無上的,是淨化女神的化身,他們認為恆河水是地球上最聖潔純淨的水。
  • 印度景點,除了恆河水之外,這些也很奇葩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的發源地就是他們的母親河——恆河。所以直到今天,恆河也是印度的一個著名景點。不過在恆河聞名於世的眾多原因裡面,竟然有一個是因為髒亂差,在恆河,長年累月漂浮著各種各樣的垃圾
  • 印度景點,除了恆河水之外,這些也很奇葩!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的發源地就是他們的母親河——恆河。所以直到今天,恆河也是印度的一個著名景點。不過在恆河聞名於世的眾多原因裡面,竟然有一個是因為髒亂差,在恆河,長年累月漂浮著各種各樣的垃圾,放眼望去你根本不會想到這是一個國家的母親河。而更讓人不解的是,印度人對恆河水有著一種近乎狂熱的愛意,他們經常直接飲用這看似骯髒不已的恆河水。這也成為了印度最奇葩的景象之一。
  • 被印度人捧為「聖水」的恆河水,還想售賣,網友:不可思議!
    問:怎樣才能收到有價值有趣味的資訊!答:只需要關注小莉幫忙即可!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經濟能力出國開闊視野,感受國外的美麗風景和獨特的風土人情,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信仰,有他們的堅守底線,我們今天說的事情是,印度人將恆河水奉為聖水,聲稱要治好所有的疾病,想賣給外國人一瓶五美元,結果是什麼? "。
  • 印度網友很自豪:我們敢飲用恆河水,中國人敢飲用黃河水?
    哈嘍,我是你們的小編珊珊,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經常關注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很多文明都是在河流沿岸發展出來的,古人對水資源的依賴非常大,比如我國就有長江跟黃河兩條水系,黃河更是被稱作母親河,而恆河則是印度人心中最重要的河流。
  • 印度趣聞:迷信封建的印度人當恆河水是神?
    據當地人說,喝了恆河水就可以遠離疾病,因為那是母親在他們體內保護他們,用恆河水洗澡還可以洗去罪惡,洗滌靈魂。但我建議去印度的遊客們不要輕易嘗試,現在的恆河水汙染嚴重,喝下去可能導致感染各種疾病,但這些對印度人來說不在乎,他們堅持認為恆河水是乾淨的,是神聖的,在他們面前最好不要說恆河水髒,不然你會被圍毆也不一定。
  • 縱橫全歷史|重汙染的恆河水,印度人為什麼還能一口悶?
    「在印度,印度教徒們一生有三大夙願:去聖城朝拜溼婆神;到恆河洗聖浴、飲聖水;死後葬於恆河。」印度這個曾經的文明古國,總是有太多東西讓人哭笑不得:把國慶節辦得像馬戲團、火車上掛滿了人、牛大搖大擺地在街上散步……當然最神奇還是,喝一碗混雜著工業廢水、動物糞便、人畜屍體的恆河水!
  • 印度人不理解,為何中國人「無所不吃」,卻不敢飲用恆河水?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中國的美食文華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美食不要說老外,就連我們中國人也是難以割捨,似乎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然而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不同,一些我們喜愛的食物,在外國人眼裡卻不一定是美食,甚至是無法接受的。而這也導致了一些外國人認為中國人什麼都吃,什麼東西到了中國廚師的手中,都能變成美味佳餚。
  • 幹了這碗恆河水,給腸道和靈魂做個spa
    在印度教的觀念中,恆河水是最神聖的東西,它可以洗清人身上的一切罪孽。出生時,需要去用恆河水洗禮;死後,要把骨灰撒入恆河。他們將自己沉入水中洗滌靈魂,在岸邊洗滌衣服,甚至尿盆也在河裡洗滌,在水質尚佳的時代,他們每天喝恆河水洗滌腸胃,他們相信恆河具有強大的淨化能力,不論將什麼東西傾倒進水中,恆河都有能力將其淨化。也許恆河真是條充滿元氣的河流,即使被許多人如此「供奉」,都保持著基礎的儀態。
  • 印度恆河垃圾漂浮?水中浮屍?難以忍受的髒亂差?真相是這樣
    恆河歷來以其神秘、悠久的特點而出現在各種文化傳播途徑中,除了印度詩人泰戈爾在作品中對它不吝讚美之外,我國臺灣地區的歌手蔡依林所演唱的《舞娘》當中也有這麼一句歌詞「喝一杯那古老神秘恆河水」,但是當看到恆河的現狀之後,再聽這句歌詞可能有些反胃,這是為什麼呢?
  • 印度最神聖的恆河水,一瓶只要五元錢,卻被大家嫌棄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人們對恆河保持著崇高的敬意,甚至生活起居都依靠著恆河水過活。如果去印度旅遊,就一定會看到一道「辣眼睛」的風景線,因為恆河裡全都是印度人在裡面沐浴。在外人看來,這樣的行為很不文明,而且很多國家都是禁止下河洗澡的,印度人卻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歡泡在河裡。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洗澡,只是因為他們心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