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諮詢量突然大增 上海臨港新片區有何不同?

2020-12-19 網易財經

(原標題:企業諮詢量突然大增,上海臨港新片區跟其他自貿區有何不同)

在總體方案發布2周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8月20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為臨港新片區揭牌,商務部部長鐘山、上海市長應勇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揭牌。

鐘山在致辭時說,商務部將與上海市和國家有關部門一道,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紮實推進改革試點任務落地,強化制度和管理創新,做好風險防控,加快臨港新片區建設,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努力完成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確定的2025年和2035年發展目標,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推進新時代全方位對外開放。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辦法》同時公布,明確臨港新片區的管理體制機制,全面體現新片區改革亮點,銜接國家授權改革措施,為新片區順利運作提供法治保障。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稱,下周計劃召開臨港新片區特殊支持政策的新聞發布會,「相關實施細則我們正在會同市裡相關職能部門研究制定,我們會儘快公布實施細則,推動各項政策落地實施。」

強調差異化的自貿區試驗

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之際,新片區的英文表述(Special Area)同步公開。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國平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這意味著新片區在功能、定位上,與上海自貿試驗區現有片區不同。

上海自貿試驗區要打造的是「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新片區的定位則更高——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在實施高標準的貿易自由化方面,也提出建設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也表示,比較總體方案就可以發現,新片區更強調差異化,「可複製可推廣」的要求和表述減少了。

朱芝松稱,新片區將聚焦亟需突破但其他地區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關鍵領域,放開手腳更大膽地闖、更大膽地試、更自主地改,通過打造「三個最」(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最能創新突破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最自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全力把新片區打造成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引擎。

比如,要打造最能創新突破的改革開放試驗田,就要對標中國香港、新加坡、杜拜等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聚焦投資、貿易、資金、運輸、人員、信息等重點領域,全面開展差異化、系統性的制度創新和功能重構。

根據總體方案,臨港新片區將構建「6+2」制度體系。所謂6,是指5個自由(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與信息快捷聯通;所謂2,是指稅制安排、監管制度安排。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陳杰稱,相對於國內其他區域,臨港新片區的「6+2」設計具有無比的優勢。

均實生物(01887.HK)是第一家獲得抗PD-1單克隆抗體NMPA上市批准的中國公司,也是國內首家就抗PCSK9單克隆抗體和抗BLyS單克隆抗體取得NMPA的IND申請批准的中國公司。上海君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營運長馮輝表示,作為港股上市公司,特別希望在香港融資的出入境方式得到簡化,同時在進口高端設備以及出口產品上獲得很大的便利。

三一重工旗下集挖掘、裝載機械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子公司三一重機董事長俞宏福稱,接下來會繼續加大在臨港地區的投入,特別是研發力量的投入。「對於三一重工而言,臨港是工程機械走向全球的窗口。」

伴隨著臨港新片區進入施工期,周國平說,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國將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推進全方位高水平開放。「應該說現在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開放度最大的時期。」

此外,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陳波說,「經濟特區」管理模式也顯示了中央下放改革事權,實現開放突破的決心。

企業諮詢量大增

與進入施工期相對應的是,上海臨港新片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獲得了新片區001號營業執照。

該公司註冊資本20億元,由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資設立,主要承擔臨港新片區現代服務業開放區核心區的開發建設、產業引進、功能創新及招商引資等任務。

根據規劃,臨港新片區現代服務業開放區將力爭建設成為引領國際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典範以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服務中心,助力臨港新片區打造面向全球的未來城市。

「我們主要圍繞6+3產業比如金融、貿易、文化、醫療、會展、免稅零售、體育等業態推進。」上海臨港新片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倉龍稱,最近已經對接了大量企業諮詢,也在協助推進大量企業落地。

為打造最自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臨港新片區要大力發展新型國際貿易、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高端國際航運,促進開放型經濟功能高度集聚;聚焦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卡脖子」的重點產業,有力打造一批代表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目前,上述領域的新企業新投資正在加速對接臨港。

臨港新片區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的諮詢量比平時要多出2/3。

「很多朋友都在問,臨港有什麼新政策,我也給他們發了新的背景信息。」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CEO邱慈雲稱,新片區在稅收政策、人才集聚、辦事效率、進出口等方面,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所以許多半導體企業正在考慮進入臨港。

經過多年積累,臨港地區已有39家集成電路產業相關企業落地,涉及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材料、裝備等全產業鏈,初步形成了集成電路產業的集聚。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盛美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ACMR)將在臨港投資8.8億元設立盛帷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20日,盛帷半導體拿到了臨港新片區007號營業執照。公司研發副總裁王堅說,該項目計劃於2022年投產,2025年達產,預計形成年銷售收入24億元,年稅收總額不低於7000萬元。

上海清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衛星網際網路公司,致力於建設並運營全球移動衛星通信網絡——「智慧天網」。公司副總經理孫滌清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既然是運營一個全球的移動衛星通信網絡,就需要落戶在做服務貿易進出口比較方便的區域。此外,「我們還需要建地面站,臨港的土地資源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目前數據落地碼頭正在規劃設計中。」

陳杰稱,臨港肩負最大的使命是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目前「6+2」制度體系也體現出對於吸引外資的極大優勢。「很多領館和外資企業向我們諮詢這方面的政策。我相信隨著政策進一步出臺、細化以及落地,對於外資吸引的態勢會表現得越來越強勁。」

長三角的新龍頭

為了實現到2035年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目標,接下來,臨港新片區需要完成一系列的發展指標:畝均產出要從700多萬元提高到1500萬元,不斷提高經濟密度;在今年落地1000億產業項目的基礎上,持續引進國內外高能級項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大力發展「跨境」、「離岸」的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確保2035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的目標……

朱芝松稱,要做大、做強新片區經濟體量、質量,全力把新片區打造成為上海和長三角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龍頭。

未來,新片區要對標東京、紐約等全球城市的最高建設標準,確保高起點規劃、高強度開發、高水平建設,以新片區為核心有力推動上海沿海沿灣經濟帶的崛起。也要加強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聯動,形成東西兩個扇面、內外兩個維度的開放格局;加強與長三角沿海城市的協同,打造東部沿海一體化發展廊道,推動新片區成為面向亞太的國際樞紐城市。

作為臨港的明星企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基建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並於8月19日取得首張綜合驗收許可證,內部生產設備的安裝調試也在按照預定計劃順利進行。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說,目前的工作進度以小時為單位,目標就是年底竣工、具備生產能力。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我國首個外商獨資新能源整車研製項目,共分三期建設。一期項目投資140億元,計劃2019年底完成建設並實現部分投產,在初始階段每周生產約3000輛Model 3電動車,2021年前全面投產,具備25萬輛純電動整車及配套電池包產能,銷售收入約750億元,稅收約22.3億元,拉動就業約6000人。

陶琳稱,自貿區的優勢就是創新和先行先試,因此新片區能夠給予特斯拉更大的空間,把全世界最創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帶到中國,共同帶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我覺得臨港有足夠的格局來承接特斯拉的夢想。」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郭晨琦_NBJ9931

相關焦點

  • 「特寫」他們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落戶
    王亮認為,臨港新片區面積達873平方公裡,僅先行啟動區的面積就有119.5平方公裡,要實現這麼大一片城區的有效管控,光靠臨港數量有限的公務員肯定不行,必須依靠智慧化和信息化手段。位居上海東南一隅的臨港新片區,正在通過一系列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盡一切力量廣納天下人才,讓五湖四海的人才在這裡成就夢想、建設美好城市。除了高薪聘請人才,戶口也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有了戶口,他鄉便成為了故鄉。在上海,落戶與居住年限、學歷和社保息息相關,而新片區的人才落戶政策,給了企業一顆紮根臨港的「定心丸」。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發布產業地圖 7個重大項目籤約落地
    資料圖:航拍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8日電(記者李姝徵)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28日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
  • 陳帥佛認為:臨港新片區堪比杜拜,美不勝收
    臨港新片區的強勢崛起,是新時代賦予上海的又一重大歷史機遇,亦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新產物。臨港,這片國家戰略下正在飛速發展的區域,成為時代之下無數人熱議的話題,而隨著新片區的崛起,這裡正在上演一場城市中心與人居的時代變革,陳帥佛認為:這裡堪比杜拜,美不勝收。
  • 專訪上海財大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臨港新片區應著眼於制度創新
    孫元欣:該項政策的作用有待發揮,因為落地臨港新片區的大型項目,不少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已經享受了15%的企業所得稅率,還有一些投資大的項目還處於虧損狀態,也就談不上所得稅。其中,對集成電路產業而言,國務院又出臺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最長可10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臨港新片區的這條政策又要打折扣,不過政策有總比沒有強,未來可能會發揮作用。此外,業內對總體方案中稅收方面的政策——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比較期待,現在還沒落地。
  • 我們這一年:臨港新片區旅遊拍了拍您
    在臨港新片區剛剛過去一周歲生日之際,我們一起聊一聊臨港旅遊業的那些故事。面對疫情給旅遊行業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衝擊、挑戰和負面影響,我們綜合考慮體量、規模和受影響程度等因素,為臨港新片區景點景區、酒店、餐飲等與旅遊行業息息相關的企業發放疫情防控專項補貼近2000萬元,並確保在3天內補貼款到帳,以最快速度為受損企業「雪中送炭」,渡過難關。
  • 騰飛臨港,你我同航 ——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今日啟航
    10月23日,上海市航空航天產業特色園區授牌暨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啟動儀式在中國商飛浦東總裝基地舉行。活動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主辦,中國商飛、上海機場集團、臨港集團承辦。中國商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主任朱芝松;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上海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秦雲;市經信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平;上海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施健;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曉華、吳傑;浦東新區副區長管小軍;中國商飛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魏應彪
  • 臨港新片區國慶遊客已創新高
    臨港新片區人氣爆棚,每天迎接10萬遊客!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今天從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獲悉,截至10月6日下午五點,臨港新片區國慶假期前6天累計接待遊客57.7萬人次,已超過去年國慶期間累計接待總量43萬人次。隨著假期最後兩天遊客量的繼續上升,這個長假,臨港的遊客量將大幅創出歷史新高。 據悉,國慶長假以來,幾乎每天到訪臨港新片區的遊客都保持在10萬人次左右。
  • 上海城投首批水務項目集中開工助力臨港新片區建設
    6月22日電 2019年12月1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與上海城投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如今,首批4個水務項目於2020年6月22日集中開工啟動,項目總投資約76億元,此次項目集中開工標誌著上海城投集團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主動參與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全面對接臨港新片區邁出實質性步伐。
  • 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上海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啟動
    23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大飛機產業園啟動,並迎來20多個項目入駐。園區將逐步匯聚航空研發、製造、運維、服務等產業鏈高端業態,培育千億級航空產業集群。臨港新片區大飛機產業園位於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南側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是上海市26個特色產業園之一。
  • 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揭牌,上海首批5家同城分所入駐
    12月17日,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12月17日,在全面提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上,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等上海首批5家同城分所籤署集中入駐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協議。
  • 上海《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出爐 未來將這樣發展
    原標題:上海《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出爐!未來將這樣發展→ 9月24日下午,上海市舉辦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目標是到2035年,臨港新片區生產總值達到1萬億元。
  • 上海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啟動建設 投資總額或超200億元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啟動儀式昨天(23日)在中國商飛浦東總裝基地舉行,22個項目集中簽約入駐,包括航空研發與製造類項目、航空工裝與內飾類項目等,預計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
  • 王美華委員:建議延伸既有磁浮線至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王美華委員:建議延伸既有磁浮線至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澎湃新聞 2020-11-11 15:21 來源:澎湃新聞
  • 打開資金跨境流動的自由便利之門,《臨港新片區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
    3月5日,《臨港新片區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方案》在臨港新片區發布。方案明確,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實行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先行先試,實現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
  • 上海正式發布規劃,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臨港新片區發展
    來源:一財網《規劃》提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把臨港新片區打造成為承接整車企業產業技術轉型布局的承載空間。為了滿足臨港新片區不斷集聚發展的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產業需求,緊跟上海市汽車產業「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臨港新片區在各相關委辦局、專家的支持下,特別編制和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專項規劃。
  • 聚焦|法國駐滬總領事館商務投資處到訪臨港新片區 希望為本國企業...
    座談會現場外國企業投資臨港新片區有哪些機會?臨港新片區的營商環境如何?表達了法國方面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對臨港新片區的關注,法國駐滬總領事館商務投資處作為中法之間貿易往來的橋梁,希望通過此行加深對臨港新片區以及區內外資企業的了解,促進中法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 ...國企走進臨港 全力參與新片區建設 新片區企業發展合作聯盟今揭牌
    臨港新片區建設發展大幕拉開,44家市屬國企走進臨港,積極對接新片區總體方案,全力參與和服務新片區建設。今天(21日)下午,上海國企走進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對接交流會舉行,籤署一系列重要協議。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為臨港新片區企業發展合作聯盟揭牌。
  • 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報告:總體得分83.2 超越挪威瑞典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報告:總體得分83.2,超越挪威、瑞典6月12日,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商辦資源推介會上,普華永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發布《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發展報告》。根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10個一級指標,臨港新片區總體得分83.2分。
  • 「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啟動 國產大飛機未來將從這裡飛出
    日前,中國商飛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牽頭,「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項目在浦東機場南側一帶啟動。國產大飛機未來將從這裡飛出,劍指打破波音、空客在國際市場的壟斷,但可期的效益不止於此。細看此次籤約入駐的項目,就能品出一二「弦外之音」。除了基本的研發製造類項目與一些物流、金融方面的配套項目,中國建材航空複合材料項目、高博航空機載通信系統研製項目等也引人注目。
  • 上海臨港新片區:打造3個旅遊集聚區 構建國際一流休閒旅遊中心
    5月20日電(記者 李姝徵)距正式揭牌9個月的今天,5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520•我愛臨」旅遊資源推介會,用「五個一」的有力舉措,持續加大新片區旅遊資源的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加快推進旅遊項目的洽談、引進及建設,促進新片區旅遊產業的科學布局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