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石窟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一般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是「三大石窟」加上麥積山石窟形成的並稱。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四大石窟,看看四大石窟的特色。
1.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最近因為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而上了熱搜。龍門石窟開鑿於公元493年,歷時400年之久。由吳來清、楊汝蘭、楊際泰三人分三階段組織眾多石匠開鑿。後來歷朝歷代不斷完善,才有了今天的規模。距今己有1500年多年的歷史。
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2.莫高窟
莫高窟是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藝術石窟,是中華民族之瑰寶。還記得第一接觸莫高窟時在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中,這裡有對莫高窟的描寫,詳實記述了這片文化瑰寶如何被販到國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所以,每次到莫高窟時,總會有絲絲的不安和心痛。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492 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裡,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敦煌藝術極感興趣,不斷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
如果可以的話,小編真的建議大家可以去莫高窟,去感受一下文化的傳承和魅力。
3. 雲岡石窟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得益於山西對重點文物保護,雲岡石窟基本沒有遭到過多的人為破壞,而且已經進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是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建造的,距今已經有一幹五百多年的歷史,可見雲岡石窟的歷史遺蹟的悠久。
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4.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在甘肅,由於同為甘肅同門的莫高窟名聲在外,所以,麥積山石窟就低調了許多。但麥積山石窟也有自己的特點,其始建於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攀援而上可達山頂。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而且石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