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 | 友誼的紐帶 溝通的橋梁——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側記

2021-02-24 中國測繪學會
1992年,大陸、香港、臺灣、澳門測繪地理信息界的著名專家、學者倡議發起「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得到兩 岸四地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者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27年來,「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不斷發展,成為兩岸四地測繪地理信息 界促進交流、增進友誼、凝聚共識的重要平臺,成為加強協作、開拓創新、合作共贏的重要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兩岸四地測繪地理 信息界人員的交往、科技的交流、機構間的合作,對兩岸四地的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和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8年江蘇省輔助決策地圖聯動更新工作會議

「這是我們建立的三個系統,高雄市行動地籍圖資定位系統、高雄市多目標數值圖庫應用系統、WEB版多目標數值圖庫系統。」在臺灣高雄市舉行的第九屆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地理信息技術展的現場,一名來自高雄市政府地政局的技術員抓住難得的機遇,熱情地向濟濟一堂的兩岸四地嘉賓作介紹。他表示,將基於測繪地理信息大數據所建立的各類系統置於公共服務平臺之上,為政府單位服務民眾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016年,當第八屆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在廈門勝利閉幕時,根據輪值,下一屆將在臺灣舉行。

「研討會一屆三年,輪值需要十二年,所以我們感到非常榮幸。」承辦單位代表、臺灣測量工程學會理事長、研討會臺灣方面組委會主席崔國強表示,「我們甚至覺得三年太長了,一年或者兩年就有一次集中交流的機會就更好了。」

崔國強向記者回憶了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創辦之初:1988年,臺灣成功大學史惠順教授與王之卓先生聯合倡導舉辦海峽兩岸測繪學者研討會。史惠順教授曾師從葉雪安先生,後來創辦了臺灣成功大學測量系。臺灣絕大部分測繪人才都畢業於該系,他們隨後開枝散葉,在不同的高校創辦測繪專業,為測繪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今年的主題是『同建智慧時空共贏美好未來』,它體現了智慧、智能是未來測繪發展的大方向和大趨勢。」共同承辦單位的臺灣省測量技師公會理事長王啟鋒說,「我剛剛聽報告,大陸已經成功發射了第47、48顆北鬥導航衛星……地理信息從二維走向三維,衛星定位從GPS到北鬥,科技進步太快了。」

「我特別希望交流會能擴大交流層面,將更多的研究生、本科生納入進來,可以是論文發表、技能競賽等等形式。」王啟鋒說,「也要鼓勵更多的企業加入進來,充分展示科技落地成果。」

據了解,臺灣地區的測繪產業規模相對較小,測繪企業約200家,其中營收最高的企業一年約3-4億新臺幣,約7000萬元-1億元。從業人員約1萬-2萬人,主要分布在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尤其是地震單位。

一位白髮蒼蒼的臺灣退休測量技師告訴記者,自己是專門從臺北趕來高雄參會學習的。他表示,大陸的測繪行業近年來發展得非常快,國家對測繪的重視程度也很高,測繪新裝備新技術層出不窮,這次能在研討會上集中參觀了解,是難得的機會。

「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為大陸、香港、臺灣、澳門測繪同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通過交流,大家共同提高,也提升測繪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和對該地區發展的貢獻。」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史文中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道。

在香港,將測繪學科與其他學科深度融合,如城市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已經促進測繪學科深入應用到城市規劃、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同時結合人工智慧、ICT(信息和通信技術),使得測繪學科在新的形勢下煥發了新的生命力。例如,在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建設中,就充分應用了相關三維測繪新科技。

在澳門,主要從業人員多為外來企業和人員,當地對傳統測繪需求量已不大,與填海相關的測繪工程類項目相對較多,澳門測繪部門已開展利用無人機航測、雷射雷達測量技術解決居民非法佔地高發的問題和參與港珠澳大橋配套建設。

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表示,大陸在測繪儀器製造、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軟體以及位置服務等領域已經形成較強的實力,形成了相當一批知名品牌,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希望與港澳臺地理信息產業界加強交流和增進了解,積極開展產業合作,用大陸的技術、製造優勢支持港澳臺產業的發展。同時,港澳臺也可以利用信息暢通、市場渠道和金融資本發達等優勢,與大陸產業界合作,提供諮詢、金融服務和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等。

南方測繪集團、超圖集團、蒼穹數碼公司、正元地理信息集團、青島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等大陸知名企事業單位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展示。在青島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的展臺上,琳琅滿目的地圖文化創意品讓人眼前一亮,別致的掛圖、精美的擺件、新穎的用品……吸引了兩岸四地行業人士的目光。據了解,由該院精心設計製作的系列地圖文化創意品,成為此次中國測繪學會向三地同業敬贈的紀念品。

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在研討會的閉幕式上,經眾多專家學者推動,海峽兩岸測繪發展研討會指導委員會初步決定,將極大縮短兩岸四地交流會舉辦時間間隔,在原來三年一次大型交流會的基礎上,每年將舉辦一次兩岸四地的中小型交流會,並公布了2020年會議舉辦地——河南鄭州。此舉贏得了現場雷鳴般的掌聲。

文 /本刊記者 林溪

圖/林以恆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龍舟賽側記 兩岸端午情海峽隔不斷
    海峽兩岸龍舟賽側記 兩岸端午情海峽隔不斷 2007年06月19日 14:5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海峽論壇側記:基層民眾――兩岸交流合作主角
    海峽論壇側記:基層民眾――兩岸交流合作主角 2011年06月12日 19:0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從「心」出發 ——第五屆海峽兩岸村裡長交流會側記
    從「心」出發 ——第五屆海峽兩岸村裡長交流會側記 2020年09月24日 08:36:00來源:福建日報 22日,第五屆海峽兩岸村裡長交流會在平潭舉行,臺灣上趣智業鄉村規劃團隊總經理張欣頤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從2014年開始,張欣頤帶領團隊紮根福建基層,以三明泰寧的「耕讀李家」為起點,將臺灣的文創理念推廣至八閩的鄉村。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傳遞著對近百個村落蝶變的喜悅。
  • 以和平之名拉緊友誼紐帶——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閉幕式側記
    新華社武漢10月27日電 題:以和平之名拉緊友誼紐帶——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閉幕式側記新華社記者侯文坤、李國利10天前,長江之濱,不同膚色、不同國別、不同民族的人們以和平之名,共赴一場體育盛會之約。
  • 兩岸郵政召開發展研討會 將擴大業務合作
    7月7日,2014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圖為會議現場。7月7日,2014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此次會議主題為「深化合作,促進發展、共創雙贏」,旨在總結展示兩岸郵政發展成果,並研究和探討兩岸電子商務與包裹快遞市場發展未來、郵政業務合作拓展及郵政金融合作前景。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臺灣郵政協會榮譽顧問王廷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國華、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昌等出席開幕式並為大會致辭,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出席會議。
  • 兩岸一家親 共建好家園——江蘇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側記
    兩岸一家親 共建好家園——江蘇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側記 2019年06月03日 13: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5月31日至6月1日,由全國臺聯、江蘇省臺聯主辦,蘇州市臺聯、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協辦的「兩岸一家親,共建好家園」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在蘇州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的近100戶兩岸婚姻家庭歡聚一堂,共享幸福婚姻生活,展望兩岸美好明天。
  • 「青春兩岸行」活動側記:兩岸青年濃情深過日月潭
    「青春兩岸行」活動側記:兩岸青年濃情深過日月潭 2012年03月16日 16:13 來源:湖南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國家級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側記
    引水渡船 明臺合作風景這邊獨好——國家級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側記●三明日報記者 曾鳳清 朱丹宇 三明日報清流記者站 吳火招一道淺淺的海灣,隔不斷血緣阻不斷親從1992年第一位臺商落戶清流開始,到如今56家臺資企業在這裡興旺發展,清流這座「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城,作為全市註冊臺資企業最多的地方,見證著明臺合作的深化交流,也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來兩岸關係的變化發展。2017年,在由國臺辦和農業部組織的首次全國臺創園發展建設綜合考評中,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在全國排名第三位。
  • 「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
    (兩會現場)「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題:「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中新社記者 陳林>「我們常講,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那麼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家裡面的事」「(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來商量解決的辦法」。
  • 以花為媒雙贏兩岸--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側記
    以花為媒雙贏兩岸--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側記 2006-07-24 10:37     來源:中新社     編輯:李桂英  「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自今年四月十五日由農業部、國務院臺辦批准設立以來,又有十二家臺資農業企業進園,目前園區內共有四十四家臺資農業企業,此外已經確定將於九月前進駐的還有十家
  • 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召開工作交流研討會
    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召開工作交流研討會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召開第三次理事會暨2020年度工作交流研討會12月21日下午,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召開第三次理事會暨2020年度工作交流研討會。
  • 2015年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在臺北召開
    圖為2015年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現場。12月15日,2015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在臺北召開。這是自2008年11月籤署《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同年12月實現直接、雙向、全面通郵以來,兩岸郵政同仁多次通過舉辦研討會的形式溝通交流,雙方合力謀劃,攜手共進,努力提高兩岸通郵質量和水平。財團法人臺灣郵政協會榮譽顧問王廷俊,國家郵政局副局長、海峽兩岸郵政交流協會副會長趙曉光,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陳憲著,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丕徵等出席開幕式並為大會致詞。趙曉光和周瑞祺分别致閉幕詞。
  • 海峽兩岸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訪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佔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3332平方米,採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臺兩地傳統建築「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紅白相間,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其中主體建築有通向觀景天台的四道半弧形的屋面斜階,象徵著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海峽兩岸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觀景天台上的和平蓮則將常年播撒吉祥和平的福音。
  • 國慶獻禮架兩岸溝通橋梁 福建海峽電視臺開播
    新華網福州10月1日電(記者 王凡凡)10月1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56歲生日,位於臺灣海峽西岸的福建專門奉獻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正式開播福建海峽電視臺(簡稱「海峽衛視」)。  開播後的「海峽衛視」將開設文化旅遊、紀實、綜藝、新聞資訊等幾大類節目。
  • 臺灣經典國樂團學生在瀋陽交流活動側記
    臺灣經典國樂團學生在瀋陽交流活動側記   新華網瀋陽7月13日電(記者李克瑤)教室裡坐著200多名學生;課堂上沒有老師在講臺上授課,主角是學生;50分鐘裡飄滿了音符、墨香和笑容……  13日上午,臺灣經典青少年國樂團近百名中小學生和隨行人員來到瀋陽市
  • 臺灣海峽擬建橋梁隧道 兩岸專家共商架設方案
    中新網福州3月24日消息:臺灣海峽橋隧建設學術研討會23—24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來自兩岸的橋隧專家、經濟學者60餘人,歡聚一堂,共商架設海峽橋隧大計。  據此間媒體報導,首次臺灣海峽橋梁隧道建設學術研討會1998年11月在廈門舉行,國內外專家初次就建設臺灣海峽橋梁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方面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海峽隧道建設的三條線路方案,即北線、中線和南線。
  • 兩岸「小三通」十年:通的橋梁 連的結點 合的紐帶
    兩岸「小三通」十年:通的橋梁 連的結點 合的紐帶 2011年01月07日 09:2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金門工作會面側記(圖)
    兩岸交流合作 首重民生福祉(兩岸聚焦)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金門工作會面側記  5月23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金門會面,就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政策和推進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有關問題充分交換意見。
  • 臺灣記者遊貴州——兩岸媒體文化交流參訪側記
    臺灣記者遊貴州——兩岸媒體文化交流參訪側記兩岸媒體文化交流參訪活動,在近期已經圓滿結束了。這一次活動無疑是增加了兩岸人民的友情,同時也讓兩岸人民更加了解到彼此。而這一次交流參訪活動當中,遊貴州便是活動當中的一項。
  • 第二屆海峽兩岸垂釣友誼賽圓滿落幕
    11月28日,第二屆海峽兩岸垂釣友誼賽暨兩岸書畫文化交流公益系列活動在崑山市巴城鎮開幕。此次系列活動以「情系兩岸 漁你有約」為主題,旨在打造以垂釣運動為載體,融合兩岸書畫文化交流、公益、企業交流等系列活動的共享平臺,促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