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並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已經整整38天了,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顯示,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已經累計飛行超過1億公裡,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充足、各項工作正常。
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搭乘我國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按照計劃將於2021年2月中旬開始環繞火星飛行,並在4月23日將火星車降落在火星表面,從而一舉完成「繞」、「落」、「巡」的三大目標,進行長達三個多月的火星探索工作。
與此同時,早在前年已經成功登陸月球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仍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她們在月面的工作時長已經突破了600天,其中玉兔二號累計行駛裡程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紀錄」,在她們完成第21月晝工作後將進入月夜休眠,包括中繼星在內,目前一切正常。
嫦娥四號」和「天問一號」正在將我們中國人的飛天夢想變為現實,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在九天之上還存在仙人居住的「天宮」,誰能想像這樣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也將以另外一種形式實現!
我國的載人空間站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準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我國首個載人空間站的近期規模為100噸,可載3人,後期還可以通過對接的方式加以增大和完善。
目前正在建造的採用兩艙構型,分為資源艙和實驗艙,資源倉是非密封的,主要負責為空間站提供動力和資源,而實驗艙是密封艙,主要為航天員在太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空間。
從今年一直到2022年,是我國航天視野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嫦娥四號」對月球探索的完成,天問一號對火星的探索的展開,我國對太空的探索將進入高峰期,當2022年我國空間站的升空,我們就會在外太空擁有一個實驗基地!一個向宇宙進軍的支點!
、
我們的目標一直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