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鋪養三代」買到一個好的商鋪再將它轉租給別人,什麼都不做就可以很輕鬆的有一筆收入了。這法子擱以前還行的通,可是放在現在這個網際網路發展迅速的時代已經是行不通了。
具體是怎麼說呢?這是一位實體店老闆的親身經歷,原本是在一個商場裡面租了個服裝攤位,經營了幾十年,生意也很好。可是近兩年就一落千丈了,他租的商鋪還是一個中高檔的女裝店,店鋪的服裝不論是做工還是版型材質都是非常的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價格要比網店貴。平時一般來店鋪看衣服的人也挺多的,試試這件,摸摸那件。但是當談到價格的時候就有不盡人意了。後來,經過老闆細心的觀察,發現這些進來看衣服的人都是為了看價格,給衣服拍照,然後放到網店去搜,要是價格比實體店便宜,就去網上買了。
這位老闆說的確實沒錯,和網上服裝相比,實體店要稍微貴一些,但是實體店貴有貴的道理,畢竟租金在那裡,質量也是肉眼可見的。可是,終究還是敵不過網上便宜卻不能試穿的同款。
現在實體店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每個月掙的錢都不夠交租金,商鋪也租不出去,各大城市大街小巷都貼著招租轉讓的廣告,但是來租房的人卻是越來越少。這其中原因也是大同小異,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從這位上面這位實體店老闆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實體店租金貴、人工費貴、最重要的還要和網店競爭。而電商市場的發展來勢洶洶,根本就不給這些實體店喘息的機會,一不留神大批消費者早已被電商收入囊中。
而實體店與網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購物方式不同,像一般的普通商品,網店還比實體店要便宜很多,就連現在很多農村的老百姓,就都逐漸追捧網上購物,就目前的形式所看,不管商品的質量如何,消費者先下單買回來再說。
儘管也有很多人反映網上的東西沒有實體店的好,就拿服裝來說吧,實體店與網店同款的衣服,在實體店看的是一個樣兒,從網上買回來的又是一個樣兒,不論是質量還是色差都和實體店是天壤之別,唯一能讓大家看出來最大區別就是價格。總之,一分錢一分貨,都是自己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