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東與中關村將共建國際環保產業園

2020-12-21 環球網

中關村(寧東)國際環保產業園及寧東危廢集中處置與綜合利用中心項目合作籤約儀式12月18日在銀川舉行。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張超超出席籤約儀式。

籤約儀式上,寧東管委會與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中心籤署了《中關村(寧東)國際環保產業園合作協議》,北京清大國華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凱鴻環保科技集團、寧東開發投資公司籤署了《寧東危廢集中處置與綜合利用中心項目合作協議》。據悉,中關村(寧東)國際環保產業園及寧東危廢集中處置與綜合利用中心的建設,將推進中關村與寧東基地在科技、人才、產業等方面合作共享,搭建創新平臺,依託北京清大國華、臺灣凱鴻集團先進技術和國際化標準,助推寧東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再上新臺階。

籤約儀式前,張超超會見了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廖國華一行。

相關焦點

  • 南城中天聯科與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共建研發中心
    該中心的成立,有助於把東莞的產業配套優勢和北京中關村的科技資源優勢緊密結合,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據介紹,東升博展集團是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的運營企業,在其成功運作下,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吸引了清華工業研究院、國科雷射等高新技術企業入駐。中天集團是中天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運營商,而中天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作為南城三個百億大項目之一,目前已納入2012年廣東省和東莞市重點建設項目。
  • 現代煤化工 何以「精彩」在寧東
    走進神寧集團煤制油車間,烏黑的煤炭被送進高爐,經過氣化、分離、重組,最後轉變為清潔清亮的油品……「在寧東,神華寧煤既是最傳統的企業,它在民國時期的1938年就獲得了開採證;它又是最現代的企業,你們看到的何止是一座『智慧礦山』,你們知道嗎,神寧人科技創新挑戰國際頂尖技術於2016年12月完成了全球單體最大煤制油裝置試車成功」,寧東基地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陶少華表情激越
  • 兩岸企業合作在寧夏寧東建設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
    北京、寧夏和臺灣三地企業18日正式籤約,共同投資7億多元在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處置規模為15萬噸/年的危險廢棄物處置及資源化利用中心。  據了解,此次合作的三家企業分別是北京清大國華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寧東開發投資公司和臺灣凱鴻集團。
  • 錦江今年將建成省級現代節能環保服務業產業園
    目前已有  12家環保類企業入駐  據介紹,截至目前,園區已有四川首創環境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省能投風電開發有限公司、成都樂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環保類企業入駐。四川明日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先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也已完成註冊並將於近期入駐園區。
  • 大朗、松山湖將共建5G產業園
    接下來大朗將全力推動6個重大項目年內動工,並加快與松山湖共建5G產業園,從而持續引進深圳優質科技企業,促進大朗電子信息及精密製造的產業升級與產業聚集。大朗經濟逆勢而進今年1-9月,大朗鎮經濟呈現出逆勢而進、穩步向前的態勢,積極因素不斷湧現,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回升、下降指標降幅不斷收窄。
  • 臺環保企業凱鴻集團拓展大陸市場再下一城 首家兩岸合資危廢處置...
    首家兩岸合資危廢處置中心日前落戶寧夏,這也是來自臺灣的知名環保企業凱鴻集團拓展大陸環保市場的又一重要成果。據了解,此次與凱鴻合作的兩家大陸企業分別是北京清大國華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和寧夏當地的寧東開發投資公司,三方將共同投資7億多元人民幣,在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年處置規模為15萬噸的危險廢棄物處置及資源化利用中心。
  • 湖南對標看齊中關村 打造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
    馬欄山引領湖湘文創的未來 ●湖南對標看齊中關村,打造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 ●4家國內外知名公司角逐片區城市設計,瀏陽河第八灣將催生湖湘文化新名片 ●5平方公裡核心區瞄準世界龍頭企業,面向全球招商
  • 雄安中關村科技園啟動;無人駕駛試運營基地落戶順義…
    順義區規劃了奧林匹克水上公園7公裡、中關村(000931,股吧)順義園6公裡、北小營鎮25平方公裡開放道路無人駕駛示範應用,以及北小營300畝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等綜合發展體系,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全部投入運行。  京津冀:11個京津冀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投資額244.1億  11個京津冀合作項目在中關村集中簽約,投資額達244.1億元。
  • 涉多個環保項目 2020年寧夏重點項目全名單
    生態環保領域主要涉及汙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環保項目。)18 寧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材料生產、鋰電池材料及廢催化劑回收利用項目(寧東)19 寧夏倬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分子新材料類產品及精細化工產品生產項目(寧東)20 寧夏沃凱瓏新材料有限公司高分子功能助劑新材料生產能力建設項目(寧東)21 寧夏寧泰科技有限公司精細化工、助劑、熱敏材料及環保型高檔染料項目(寧東)22 寧夏寧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甲醛和多元醇及下遊深加工產品項目
  • 文創新地標:中關村網際網路文化創意產業園廊坊園
    當前,中關村網際網路文化創意產業園廊坊園將推進京津冀文化與科技的交融日益廣泛和深入,使科技滲透到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成為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擎。   國家和地方齊抓共管,再加之廊坊本身的區域和經濟優勢,中關村網際網路文化創意產業園廊坊園的落成,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的科技潮頭的一劑強心針,廊坊將逐步成為華北乃至全國重要的科技「文化名片」。
  • 科技創新為寧東基地高質量發展插上翅膀
    5月2日,記者採訪獲悉,寧東基地在創新驅動發展上持續用力,著力加強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持續加大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力度。2019年,寧東基地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全社會R&D投入強度預計達到2.0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7家;新組建自治區級創新平臺4家,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7家;全年實施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0個,自治區和管委會本級支持的在研項目達61個。寧東管委會本級財政全年科技專項資金達到1802.07萬元,為企業做好技術研發提供了堅強支撐。
  • 青島大學攜手企業,共建智慧紡織產業園 十年內國際合作辦學
    投資100億元、佔地1200餘畝、建成後年產值達120億元、新增就業3000人……5年後,一個致力於成為中國紡織行業的示範標杆產業園—青島智慧紡織產業園將在西海岸崛起。智慧紡織產業園由青島大學和青島天一集團合作共建,8月27日,雙方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川西大數據產業園又有新動作,這次是中關村
    >以及6號數字孵化創業中心完成3400個機架的交付使用籤約協議總投資超200億元……今天,川西大數據產業園又有新動作12月17日,雅安·中關村信息穀數字經濟基地推介會在雅安舉行。產業園區將引入大數據應用、雲計算中心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區、工業與信息化融合、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研發、電子信息製造業、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等重點產業,集聚科技型創新產業,構建持續、有動力的產業生態圈。雅安也將成為中關村在國內第28個創新中心。
  • 中關村和谷創新產業園項目信息
    一、園區介紹  中關村和谷創新產業園位於涿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距G4高速涿州出口2公裡,京廣高鐵涿州東站3公裡,交通便利。項目總佔地1588畝,地塊南鄰朝陽路北接華陽路,西起騰飛大街東抵盛福大街。
  • 中日國際產業園落戶北京!大興和亦莊爆發了!13.4平方公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是北京同時享受自由貿易試驗區、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多重政策的高端產業園區,對於入駐企業來說也是重大利好。
  • 寧夏寧東積極探索煤化工產業轉型之路——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
    20年前,寧夏東部深處滿眼荒涼,一望無際的戈壁荒灘講述了西北內陸的艱辛與苦澀;20年的奮鬥前行,作為國家四大能源化工基地之一的寧夏寧東,如今已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為什麼昔日寧東與今日寧東不能同日而語?
  • 福建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揭牌開園
    三明市市長餘紅勝在致辭中表示,該市將以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開園為新起點,持續深化拓展與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集團的合作對接,以當好「店小二」精神為入園企業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共同把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打造成為京閩科技產業合作示範樣板。
  • 崖門環保電鍍產業園拉動電鍍上下遊產業集聚
    大昌行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冠東對崖門環保電鍍產業園的未來充滿信心,目前他們公司已經開始與園區進行深入合作,將專業的物流服務引進園區。    過去五年,崖門環保電鍍產業園以完善的硬體設備和管家式服務,為專業電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朱英傑表示,他們仍將沿「全國標杆電鍍產業園區」的方向,以專業電鍍產業為媒介吸引上下遊產業的集聚,打造全產業生產鏈條。
  •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揭牌開園
    他說,三明市將以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開園為新起點,持續深化拓展與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集團的合作對接,以當好「店小二」精神為入園企業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共同把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打造成為京閩科技產業合作示範樣板。
  • 開放合作共建「未來場景」——2019中關村論壇把脈全球創新大勢
    觀眾在2019中關村論壇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成果展上參觀(10月17日攝)。新華社發(任超 攝)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開放合作共建「未來場景」——2019中關村論壇把脈全球創新大勢新華社記者蓋博銘、胡喆、俠克論壇裡思想激蕩、展廳裡觸碰未來……10月16日至18日,2019中關村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等50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共同探討全球科技未來趨勢和新興產業發展先機。